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白居易 轻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1 15:34:21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白居易 轻肥

《轻肥》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注释:

1、轻肥: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代指达官贵人的奢华生活。

2、意气骄满路:行走时意气骄傲,好像要把道路都充满了。意气:指意态神气。

3、鞍马:指马匹和马鞍上华贵的金银饰物。

4、内臣:原指皇上身边的近臣,这里指臣官。

5、朱绂(f):与下一句的紫绶都只挂引用的丝织绳带,只有高管才能用。

6、军:指左右神策军,皇帝的禁军之一。

7、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8、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9、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10、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11、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12、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翻译: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

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

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

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

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

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

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

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赏析:

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太监专权。这首诗就是讽刺宦官的。诗题轻肥,取自《论语》,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白居易 卖炭翁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卖炭翁:这首选自《白氏长庆集》。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2、伐:砍伐。

3、薪:柴。

4、南山:城南之山。

5、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6、苍苍:苍白。

7、得:得到。

8、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谋求。

9、辗(niǎn):同碾,碾压。

10、愿:希望。

11、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12、困:困倦,疲乏。

13、市:集市。

14、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15、骑(j):骑马的人。

16、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7、把:拿。

18、敕(ch):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9、回:调转。

20、叱:吆喝。

21、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22、驱将:赶着走。

23、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24、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25、系:挂。

26、直:通值,价格。

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赏析: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

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心忧炭贱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难道还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吗?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然而结果呢?他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的时候,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白居易 白云泉

《白云泉》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翻译:

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

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

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

何要奔冲山下去,

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公元825-826年(唐敬宗宝历元年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自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自咏》),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 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8、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9、羁旅:犹漂泊。

10、寥落:冷落。

11、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12、根:喻兄弟。

13、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14、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15、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16、九秋:秋天。

翻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

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

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

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

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

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

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

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驾车路线:全程约493.1公里

起点:於潜镇

1.杭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溪东路行驶970米,左转进入潜洲街

2) 沿潜洲街行驶260米,过左侧的何家门,右转进入於潜互通

2.沿於潜互通行驶180米,过於潜互通约140米后,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3.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54.8公里,直行进入昱岭关隧道

4.沿昱岭关隧道行驶19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5.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7公里,过竹岭大桥,直行进入竹岭隧道

6.沿竹岭隧道行驶84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7.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0.8公里,直行进入中岭脚隧道

8.沿中岭脚隧道行驶31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9.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狮形隧道

10.沿狮形隧道行驶55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11.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69.3公里,朝婺源/市区1/衢州/合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屯溪枢纽

12.沿屯溪枢纽行驶1.0公里,过屯溪枢纽约380米后,直行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13.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6.3公里,朝浙江省衢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状元岭隧道

15.沿状元岭隧道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中村南隧道

17.沿中村南隧道行驶43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640米,直行进入马金岭隧道

19.沿马金岭隧道行驶3.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8.7公里,直行进入西坑口隧道

21.沿西坑口隧道行驶82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690米,直行进入铜锣形隧道

23.沿铜锣形隧道行驶30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70米,直行进入枫岭头隧道

25.沿枫岭头隧道行驶3.1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0.0公里,直行进入横岭隧道

27.沿横岭隧道行驶72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2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璜田隧道

29.沿璜田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3.0公里,直行进入河口隧道

31.沿河口隧道行驶44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20米,过读经畈大桥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石崖坞隧道

33.沿石崖坞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5.0公里,直行进入横枝隧道

35.沿横枝隧道行驶21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5.9公里,直行进入江都坞隧道

37.沿江都坞隧道行驶93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牛栏坞隧道

39.沿牛栏坞隧道行驶52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4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杨家园隧道

41.沿杨家园隧道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4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360米,直行进入瑶岭隧道

43.沿瑶岭隧道行驶89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4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东头屋隧道

45.沿东头屋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4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20米,过蕉坞高架桥,直行进入蕉坞隧道

47.沿蕉坞隧道行驶60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4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410米,直行进入达塘岭隧道

49.沿达塘岭隧道行驶59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5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0公里,直行进入蒙淤隧道

51.沿蒙淤隧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5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4.3公里,直行进入白马山隧道

53.沿白马山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5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5.9公里,直行进入阳排尖隧道

55.沿阳排尖隧道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5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高垄口隧道

57.沿高垄口隧道行驶46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5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59.7公里,直行进入黄衢南高速公路

59.沿黄衢南高速公路行驶48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6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8.0公里,直行进入达坞隧道

61.沿达坞隧道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6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黄衢南高速公路

63.沿黄衢南高速公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6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7.1公里,过下坊大桥,直行进入浮盖山隧道

65.沿浮盖山隧道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66.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5.2公里,过王文排2号桥,直行进入毕岭关隧道

67.沿毕岭关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6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39.6公里,过东源中桥约1.7公里后,直行进入樟元山隧道

69.沿樟元山隧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7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28.7公里,过祝源大桥约2.0公里后,直行进入祝源隧道

71.沿祝源隧道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7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6公里,过店下4号桥,直行进入香烛墩隧道

73.沿香烛墩隧道行驶63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74.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26.3公里,过崇阳溪大桥,朝武夷山/邵武/南昌/上饶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兴田枢纽

75.沿兴田枢纽行驶700米,直行进入宁上高速公路

76.沿宁上高速公路行驶9.2公里,朝邵武/南昌/浦建高速/S031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下坝枢纽互通

77.沿下坝枢纽互通行驶920米,过下坝枢纽互通,直行进入浦建高速公路

78.南平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浦建高速公路行驶21.6公里,过留田2#大桥,在麻沙/莒口/X809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1.4公里,朝麻沙方向,右转进入X817

3) 沿X817行驶630米,到达终点

终点:麻沙镇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