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高二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1 23:54:16浏览:11分类:情话语录

高二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1.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於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舆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

 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明知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还要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还唠唠叨叨图个啥?)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

3.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4.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着)

 退而论书策(竹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5.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6.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7.特殊句式

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8.难句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

高中正是青春期,男生的雄性荷尔蒙分泌过盛的时候,这时候对一些朝夕相处的女同学或者一些长得漂亮优秀的女生有好感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必为此感到恐慌焦虑。

但是你也要清楚,高二正是你学习的关键期,即将面临紧张的高三生活和残酷的高考,所以奉劝你还是把自己的这份喜欢默默的放在心里面的好。

不是让你放弃,只是现在更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功课上面,只有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配得上那么美好的女生不是吗?

当你高考结束,如果对这位姑娘依旧念念不忘的话,可以打听她的志愿填报在哪,去上同一所大学,到时候再展开你的追求,这样不是更合适吗?而且爱情也能长久,最后开花结果哦。

就算最后遗憾没有同等的志愿,你依旧可以进行表白,无论结果成与否,都不会有任何的遗憾,以后大学里面有更多漂亮的妹子等着你呢。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 学习计划 ,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二语文 常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1

1、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àng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3、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4、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2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 民间 故事 ,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_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的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 散文 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 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爱弥儿》《忏悔录》等。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集为《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是广为流传的名篇。散文《黄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3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 文章 ,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古:正确今:判断词

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 儿童 、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4、虚词把握

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副词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三、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 总结 ,卒章显志。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 高二语文常考知识点

★ 高二语文上学期现代文常考知识点

★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的复习知识点详解

★ 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的知识点详解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必考名句背诵

★ 高中语文最常见的10个易错考点

★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