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杞人忧天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2 01:55:29浏览:17分类:文字大全

杞人忧天怎么读?

[ qǐ rén yōu tiān ]

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比喻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 ?

《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唐李白在《梁甫吟》中用这个典故写出“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句。后用“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颛顼,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怎么念

枹鼓不鸣

拼音 :bāo gǔ bù míng

 

 成语释义:枹,就是击鼓所用的槌。枹鼓不鸣字面意思为没有人拿槌来击鼓,用以比喻政通人和,社会秩序安定,没有冤假错案。

成语出处:《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董宣)后特征为洛阳令……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董宣,字少平,董仲舒五代孙,陈留(今河南杞县)人,为官公正廉明,执法不避权贵,为东汉初年著名良吏。

当时,京都洛阳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皇亲国戚和功臣显贵常常纵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横行街市,作威作福。朝廷连换几任洛阳令,局面仍控制不住。在此情况下,汉光武帝刘秀决定任命年已69岁的董宣为洛阳令。

董宣到洛阳后,很快就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刘黄的一个家奴,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然后避匿主家,原来的地方官吏不敢得罪公主,任其逍遥法外。

经过暗中观察,一天,董宣趁湖阳公主带着这个家奴去邙山游玩的机会,早早将人马布置在夏门亭,待他们返城途经这里时,拦住车队,要求公主交出杀人犯。公主拒不交人。董宣一声喝令,吏卒一拥而上,把这个凶犯从公主车上拖下,就地正法。

湖阳公主恼羞成怒,一定要刘秀杀掉董宣为她出气。光武帝初听也十分生气,下令召董宣进宫,欲以乱棍将其打死。董宣据法不屈,铮铮而言,用头撞柱,以求自杀。光武帝明白董宣理直,但为照顾姐姐的面子,就叫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罪,准备就此了结。哪知董宣坚持认为自己无罪,硬不答应。光武帝下令太监强行按着他的头谢罪,董宣两手死死撑着地面,始终不肯低头。

见董宣如此耿直,光武帝佩服地称其为“强项令”,让人将其带出,并劝姐姐回家,平息了这场纠纷。从此,董宣“强项令”的威名传遍全国,京城里的豪强恶霸没有不怕董宣的,称其为“卧虎”。经过治理,都城洛阳的社会秩序得到好转,没有人再击鼓鸣冤了,民谣歌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董宣任洛阳令5年,74岁时病死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去吊唁,只见董宣的遗体上仅仅盖着一条旧被,家中除了大麦数斛、白马一匹、破车一辆,别的什么都没有。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诏令:葬以大夫礼,并任命他的儿子董并为郎中。

枹鼓

拼音:bāo gǔ

解释

1. 鼓槌和鼓。《汉书·李寻传》:“故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颜师古注:“枹,击鼓之椎也。”

2. 指战鼓。《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王凯)至临阵援枹鼓,毅然不少假。”清 戴名世《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受国厚恩,敢不执槖鞬援枹鼓以效死?”

3. 指报警之鼓。《汉书·张敞传》:“(张敞)穷治所犯,或一人百馀发,尽行法罚。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后汉书·酷吏传·董宣》:“(董宣)后特徵为洛阳令……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 董少平 。’”宋 陈师道《代谢西川提点刑狱表》:“家有刑书,知而不犯,地为沃野,富以无求。囹圄屡空,枹鼓几困。”

4. 喻指军旅。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於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

--------------------------------------------------

谢谢采纳哦~!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怎么念

1、黄帝:读音为huang(二声)di(四声)。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2、颛顼:读音为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3、帝喾:读音为di(四声)kù(四声)。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4、唐尧:读音为tang(二声)yao(二声)。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5、虞舜:读音为yu(二声)shùn(四声)。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

帝喾与颛顼谁先为帝?

颛顼在先,帝喾在后,颛顼是帝喾的叔父。

颛顼(zhuān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实处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

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

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扩展资料:

颛顼散闻轶事:

争位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帝喾散闻轶事:

嫁女盘瓠

高辛氏有一位老妇居住在王室,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

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喾下诏求贤,提出谁如果能斩番王头,就把三公主(帝喾之女)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帝喾。帝喾因他是犬而想悔婚。三公主听说后认为不应该违背承诺,请求出嫁。于是帝喾同意了女儿的要求,盘瓠与公主结了婚。

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

百度百科——颛顼

百度百科——帝喾

黄帝和颛顼是什么关系?

颛顼是黄帝之孙。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五世祖。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实处空桑。 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扩展资料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史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

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颛顼 “颛顼”、“帝喾”怎么读?

颛顼 zhuān xū  远古传说中的帝王,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号高阳氏。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帝喾(kù),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他兴起于高辛,史称之为高辛氏。 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喾的四个老婆生了四个儿子:娵訾氏女常仪生挚,陈锋氏女庆都生尧,有邰氏女姜嫄生弃,有娀氏女简狄生契。挚被派往曲阜,与夷族杂居,接受了太昊族(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的文化,因此称为少昊。契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有娀氏部落。弃被派往陕西武功县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著名文学家曹植曾作《帝喾赞》以颂之:“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颛顼”“帝喾”怎么读

zhuān xūdì kù

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

帝喾:(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扩展资料:

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天祖。后来的夏、楚都是他的子孙。

黄帝次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昌意被封到若水后,娶当地土著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两朝先祖,帝挚、弃、契、帝尧之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帝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颛顼 颛顼怎么读

颛顼的读音是:zhuān xū

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实处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

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汉初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

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命议造汉历;最后,在18种改历方案中选定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

太初历以365 385/1539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3/81日为朔望月长度。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

据《乾隆御批纲鉴》记载,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

在此基础上,颛顼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

《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