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七星潭风景区好玩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3:53:55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七星潭风景区好玩吗

七星潭风景区属于花莲休闲度假的著名旅游去。

七星潭位于新城乡北埔村,华东台地崖下,是一呈月形的海湾,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镶以翻滚的细碎浪花,是理想的海水浴场,为夏戏水的最佳去处之一。

七星潭海滩宽度约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属于砾石摊。所以在平日,就可以看到许多玩石学家来这里玩弄各式各样的石头。骑车到这,您何不到海滩上捡一颗最有缘的石头,写下时间,作为纪念呢?

整个七星潭风景区除了海滩之外,还包括海滩到七星潭小区的这块地方。这里,现已兴建观景平台、石雕园区、赏星广场、观日楼等地方,让大家亲近海洋之余,也认识其它的东西。

石雕园区:花莲的石雕,国际有名,在各个风景区中,当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七星潭当然也不例外,政府规划了一个石雕园区,大多摆置「花莲国际石雕艺术季」的作品。

观日楼:位在七星潭的石雕园区内,试一个由木头搭建成两楼的建筑。命名为观日楼,及因为在早晨登上二楼,就可以看到七星潭的日出。

七星公园开放时间:6:00-20:30

七星公园景点介绍:

七星公园在漓江东岸,是桂林市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综合性公园。在解放桥往东望去,可以看见七座山峰,排列得很像北斗七星,而被称为七星山。七星公园因山而得名。

斗魁的北四峰叫普陀山,斗柄的南三峰,组成了月牙山。它荟集了山、水、洞、石、庭园、林木、文物等精华,主要景观有花桥、驼峰、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是人们的必游之地。

花桥横跨灵剑江与小东江的会流处,是七星公园西面的入口。它原名嘉熙桥,始建于宋代,明朝时重修两次,并在桥西增建旱桥七孔,用于汛期排洪。该桥在当时地处城郊,每年春夏,花开烂漫,落英缤纷,满溪流水半溪花,所以称之为花桥。现桥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桥,青石所砌,汉白玉栏杆,桥顶盖有琉璃瓦,可供游人避雨观景。远眺花桥,桥孔与倒影,就像四轮明月,映入江中。桥上赏景,可见水光山色,绮丽幽雅。四轮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花好月圆情缱_,长亭恰似广寒宫。这首诗写的就是花桥映月之景。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园的中心,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枢、天璇、天矶、天权4峰组成。因山上有洞供奉观音菩萨,而按佛教习俗称之为普陀山。山的西麓有元风洞,盛夏酷暑,此处却凉风习习,所以明代诗人俞安期写诗赞道:深洞贯阴崖,寒飙生不绝。悬泉石_垂,炎月吹成雪。从这里沿桂花林荫道北行不远是普陀门,门内右侧有护碑亭,直立两块碑石,一书逍遥楼,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笔,碑的背面是宋代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另一碑是明代包裕的《重修广西省城碑记》。从普陀门上山,左入超尘静境,过拥翠亭和小蓬莱长廊,便到普陀石林。这里奇石峥嵘,石骨嶙峋。唐太宗李世民曾派李靖来此取瑞石回长安,刻制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酚泉铭》碑。李靖曾在这里修建庆林观,相传庆林观三字是唐太宗亲笔所题。傍山有普陀楼,登楼可以远眺桂林风光,楼后有观音洞,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普陀楼旁就是普陀岩,但岩的左壁却刻有篆书碧虚岩。这是明代道士潘常静的错刻。碧虚岩就是七星岩,此三字本应该在七星岩口,却因潘道士耳聋听不清而错刻在此。穿过普陀岩,登上玄武阁,在阁左窗外的崖壁间有龟蛇合一的浮雕。红龟青蛇,形象逼真,这也是潘道士的杰作。普陀山的天矶峰上有摘星亭,登亭极目四望,便可以看到宋代大诗人刘克庄所写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壮丽景色。

驼峰是骆驼山的简称,因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而得名,又因像一只古代的酒壶,也叫他作壶山。明代末年江南名士雷鸣春避战乱而隐居于此,遍种桃花,著书立说。他为人好饮,醉必长啸,自号酒人,死后葬于山脚,山上刻有雷酒人之墓。每年春天,桃花红遍,仿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景色极其优美,古人因此称之为壶山赤霞,即驼峰赤霞。这是桂林十六景之一。游人至此,必与之照相留念,以纪游兴。该山在普陀山后,两侧有动物园、盆景场、花圃和茶室。

月牙山是由七星山的玉衡、开阳、瑶光三座山峰组成,因山腰有一岩石,远望酷似一弯新月,故得名。又因山中有龙隐洞,龙隐岩,也叫龙隐山。在山北的山腰上,有一剑柄石,它屹然独立,笔直峭拔,高达数仗,形似剑柄。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过玉兔岩,即可到伴月亭。在这里看花桥倒映于清澈的小东江中,极富诗意。再往前行数十米是月牙岩,它前临小东江,三面是悬崖峭壁,琼花盛开,石乳倒垂。过去此处曾有一月牙寺,1963年改建为古雅清幽的二层楼阁,取名小广寒。在其右侧,依山傍崖处还有一襟江阁。登阁远眺,景色迷人。出阁顺山南下,就到丹桂岩,它因传说以前附近有一丹桂树而得名。这里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至今已有约六千至一万年了,现在岩壁上仍嵌有贝壳的遗物。

出丹桂岩不远便是龙隐洞。该洞南北通透,洞的一壁插入小东江,洞顶有蜿蜒的石槽,槽壁上被剥蚀的均匀斑痕,极像

龙鳞。整个石槽就像一条神龙飞去后所留下的全身痕迹,所以人们称之为龙隐洞。相传这里是神龙隐睡的地方,头南尾西,神龙飞走后,人们就在石壁上题刻了神龙遗迹、破皮而飞的大字。明代诗人周进隆写道:飞腾不知几千载,至今点点龙鳞存。龙隐洞不远就是龙隐岩,据说这也是老龙居住的地方,因岩洞像个布袋子,又叫布袋岩。它高明宽敞,冬夏宜人,是个很好的游览之地。龙隐岩最大的特点是题刻颇多,明代人就说它壁无完石。在100多件的石刻中,宋刻就占了一大半,其中最著名的是《元_党籍碑》。宋代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宰相蔡京将司马光、苏轼等309人列为元奸党,由宋徽宗下令全国刻石立碑,次年又下诏尽毁。龙隐岩的这一块是被列为元党人之一的梁焘之曾孙梁律在时隔93年后重刻,是全国仅存最完整的一块。碑的右侧是清末康有为的《观元党人碑记》。此外,这里还有宋代黄庭坚书写南北朝诗人颜廷之的《五君咏》和宋代米芾、程节和诗石刻等。1964年在龙隐岩口建成了桂海碑林陈列馆,展列了分散在市内各处碑刻的拓片,供人欣赏,被称赞为古代书法艺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