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徐志摩几个女的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2 19:00:03浏览:9分类:星座大全

徐志摩几个女的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人分别是: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他的原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张幼仪,他们的爱情短暂易逝,随着徐志摩留学外行,这段爱情便名存实亡了;后来在徐志摩的爱情路上先后遇到静女林徽因,倩女陆小曼,张幼仪与徐志摩的爱情最终宣告终结。张幼仪和徐志摩的离婚案件是当时民国第一件仿效西方国家的离婚案件。因为林徽因的冷静和现实的一面,便成全了徐志摩和陆小曼这一对才子佳人,而当时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曾当着徐、陆两人的面痛骂他们“不懂爱情”。陆小曼的“私奔”使她的前任丈夫王庚一生未再娶,而她后来委身的徐志摩也因为她的奢华无度(或者也因为林徽因的召唤)而轻轻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诗人、散文家。留学美国时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火车由上海抵南京;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壁堂都是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年龄均为36岁。飞机上除运载了40余磅邮件外,乘客仅徐志摩一人,也是36岁。开始天气甚佳,不料在党家庄一带忽遇漫天大雾,飞机师为寻觅航线,降低飞行高度,不慎误触开山山顶,机油四溢,机身訇然起火,坠落于山脚,待村人赶来时,两位飞机师皆已烧成焦炭。徐志摩座位靠后,仅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的伤,但他额头撞开一个大洞,成为致命创伤:又因身体前倾,门牙亦己脱荆。当晚,细雨霏霏,似乎是在哀悼天才诗人的早逝。

二、张幼仪

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婚后不久,长子徐积锴出生。

张幼仪在离婚之后,远赴德国柏林,学习德语,并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三、林徽因

在徐志摩分开人世的一个半月后,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这多少天思念他得很,然而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林徽因始终清楚,徐志摩只是她性命中的惊鸿一瞥,只是一次漂亮的过错。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她用她裹挟着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玉成了无数男人心中的妄想。她只能冰凉地活在民国传奇里。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一次,他酣畅淋漓,不再婉约退守。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她生前已千百次的自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四、陆小曼

陆小曼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徐志摩失事前为一个阶段,那时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徐志摩失事后,她受到剧烈震动,人变得消极而沉寂;解放后为第三阶段,她重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

1931年11月上旬,为得一笔钱弥补陆小曼巨额开销的亏空,徐志摩答应做蒋百里出售愚园里住宅的中人,故于13日由北平返回上海家中。

徐志摩,作为民国时期享誉盛名的才子,新月派现代诗人的代表,生性追求浪漫,身边也不乏有佳人相伴。徐志摩一生爱过的3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的事迹,也像他笔下那些曼妙的诗一样,至今广为流传。

一、林徽因:蕙质兰心如矢车菊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在徐志摩爱国的3个女人中,林徽因是最受人欣赏的一个。她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子,徐志摩将她视为心底的朱砂痣,梁思成与她相伴一生,金岳霖为了她终生不娶,一生比邻而居。

直到今天,她的诗歌还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在民国时期,北京的文化圈里,林徽因一直是以才貌双全而闻名。林徽因容貌清秀美丽,出身世家,早年随父亲在欧洲游历,深受东西方艺术熏陶,在建筑和诗歌上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泰戈尔(右3)与林长民(左3)、林徽因(右2)、梁思成(左1)、 徐志摩(右1)

根据徐志摩自己在书中所写,他在24岁之前“与诗没有相干”,他诗歌创作的灵感,很大一部分来自林徽因。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的时候,徐志摩已有家室,而林徽因是青涩的16岁少女。她的出现唤起了徐志摩内心最理想、最纯真的情感。为了她甚至要和原配张幼仪离婚。

△徐志摩、林徽因

但是,林徽因终究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她欣赏徐志摩的热情洋溢,又对他的风流成性有所忌惮。她在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我不敢把自己投入这个危险的漩涡……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浪涛的拍打。”

后来,林徽因嫁给了早有婚约的梁思成。婚前她对梁思成说的那句“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你准备好听了么?”是一个智慧女人的姿态。

△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期间留影

用现在的观念来看,林徽因属于那种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子。多年后她对子女说:“徐志摩爱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和梁思成的结合或许这是她最好的选择。两个人门当户对,婚后伉俪情深,共同献身于建筑事业。

△ 林徽因

或许,林徽因能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女神,不仅在于她美丽的容貌,丰富的学识。更是她在追求浪漫的同时,能够始终保持着清醒。永远知道自己要走的路。

如果用一种宝石来形容林徽因,宝姐认为,那一定是价值连城的矢车菊蓝宝石。蓝色是理性与智慧的象征,高贵典雅,正是林徽因这个才女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 林徽因

在广博的学识下面,林徽因也有一颗浪漫的心。正如矢车菊蓝宝石典雅的蓝色中透出的浪漫紫色,带着温柔的丝绒质地。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林徽因的卧室里一直保留着一片飞机的残骸,那是她对年少时青涩爱情的怀念。

二、陆小曼:热情奔放如鸽血红

相比于林徽因所受到的赞誉,陆小曼可以算得上是毁誉参半。

她有着美艳的外表,才情亦不输给林徽因,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擅长油画,还会弹钢琴。胡适认为她是:“不可不看的风景”。

△徐志摩、陆小曼

另一方面,陆小曼又是人们眼中的“交际花”,得益于年少时家庭中的“名媛”教育,陆小曼抽烟,喝酒,离婚,热衷于交际,“南唐北陆”的盛名长久不衰。

她最喜爱的一件服饰,是一件镶满了红宝石和金丝线的旗袍。奢靡至极。可在宝姐看来,只有最鲜艳的鸽血红宝石,才能配得上身姿曼妙、眼波如丝的陆小曼吧。

△不得不承认陆小曼很美,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

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的交际场相识。当浪漫多情的才子,遇上了美艳动人的热情女子,瞬间擦出了爱的火花。为了追求爱情,陆小曼不顾流言蜚语,和当时的丈夫离婚。舆论哗然,更是遭到了徐志摩父母的强烈不满。

婚后,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个人依然爱的热烈,而陆小曼依然不改她的“贪玩”本性,挥霍无度,迫使徐志摩不得不出去讲课,赚钱养家。

△陆小曼

纵观陆小曼的前半生,全是在欢声笑语和酒杯的觥筹交错中度过,而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她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轨迹。她素衣素服,绝迹了社交圈,倾尽一生的时间整理他的遗作,专修画术,终生不婚。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句诗形容陆小曼的一生绝不为过。她经历过前半生的繁华,拥有过最轰轰烈烈的爱情,也度过了后半生的寂寥,所凭借的不过是一腔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像是一颗鲜艳的鸽血红宝石,热烈而精彩。

三、张幼仪:逆境中磨练出的绝世珍宝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身上带有些许“悲剧”色彩。

△ 张幼仪

张幼仪和徐志摩属于传统的“包办婚姻”,徐志摩一生放荡不羁,追求“灵魂伴侣”。自然对家中安排的婚事诸多厌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徐志摩就很嫌弃地说她是土包子。而张幼仪虽然也是出身名门,接受过新式教育,却带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温和善良,就像是一颗珍珠,光泽柔和,质地温润。她对爱的理解就是:“好好照顾志摩和他的家人。”

△张幼仪和徐志摩

正因为如此,她包容了徐志摩的横眉冷对,包容了徐志摩的“女朋友们”,而她的忍耐并没有换来一个美好的结局。在她怀孕期间,徐志摩向她提出了离婚,甚至把离婚的张幼仪丢在了国外不辞而别。

在那个年代,“离婚”对女人的打击是几乎毁灭性的。而张幼仪却从巨大的打击中走了出来,她远赴德国留学,学习德语,攻读幼儿教育,完成中断的学业。回国后,她办起了云裳服装厂,经营得风生水起。上层社会的名媛们,都以穿上“云裳”的衣服为荣。当年被徐志摩嘲笑的“土包子”,居然引领了上海滩的潮流。后来还担任了上海女子储蓄银行的总裁。

多年以后,谈到那段失败的婚姻,张幼仪笑得云淡风轻:“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如果不是离婚,我永远没办法找到自己,也没办法成长。

或许,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张幼仪就是一个最平凡的女子。相夫教子。老来安度晚年。像是一颗沙粒一样平凡。而生活的磨砺让她成为了一名传奇色彩的女人,正如蚌壳中孕育出的珍珠,经过黑暗而疼痛的日日夜夜,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