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古代人如何养宠物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4 16:46:38浏览:3分类:动物百科

古代人如何养宠物

最早,把宠物当人养的,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 卫懿公 。

卫懿公口味儿独特,一般动物他瞅不上。

既然养,那就要养,能彰显卓越品味的。

比如,道家专用坐骑—— 仙鹤 。

为了让心爱的宠物,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卫懿公强行把皇宫,改造成了大型仙鹤养殖场。

看着一把屎尿,喂养大的幼年鹤,终于长大成青年鹤,在空中自由翱翔,卫懿公忍不住引吭高歌道:

即便如此,卫懿公还是觉得,自己的爱太肤浅。

于是,他为仙鹤,又增加了以下特殊待遇:

通过征收鹤税,卫懿公从劳苦大众口袋,盘剥了大量钱财,用来为仙鹤,购买进口营养品。

广大人民群众不乐意了,纷纷谴责道: 谁花纳税人的钱,谁上前线打仗去!

卫懿公,也是个耿直的大宝贝儿,率领一群仙鹤,直接就出城了。

东汉末年,兴起了一种,绵延近两千年的说法: 男不养猫,女不养狗。

此所谓「生物阉割法」。

男人站在崖边,气愤地说道: 你个XX的 !

到了三国时期,不少人意识到:再好的产品,也需要进行品牌包装,比如起一个好名字。

于是,三国时期头号名驹——「 赤兔 」应运而生。

天下英雄对「赤兔」趋之若鹜,放佛骑上赤兔,就可以化身战神吕布。

与此同时,一批战马圈的新星,在各种大V的转发下,开始名扬江湖。

比如 曹操的绝影与爪黄飞电,刘备的的卢 等。

东晋知名书法家王羲之,不拘一格,喜欢养鹅。

他认为,自己的书法,均是来自对鹅的观察。

王羲之不仅自己养鹅,还四处收罗品种优良的鹅。

当时,王羲之已是闻名全国,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了。所以,不少人纷纷养鹅,希望能换来一幅王氏书法。

到了唐朝,贵妇们不仅注重着装打扮,还兴起了养狗的风潮。

在传世名作「 簪花仕女图 」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只宠物犬,其外形类似于现在的京巴狗。

据说这是唐初,从高昌国引进的一种观赏犬,极其名贵,只有宫中妇人才养得起。

及至宋朝,民间养狗已十分常见。

商业繁荣的大城市,如开封府,已经出现了宠物集市。

市场上,不仅有马吃的粮草,也有 猫粮、狗粮、鱼食 。

末代皇帝,普遍是会玩的主儿。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就养了只大象,以彰显自己败家子儿的身份。

传说,这只象深得元顺帝喜爱,宫廷聚餐时,常在朝堂行跪拜之礼。

有时心情好了,巨象会拖着粗壮的大腿,来一段宫廷舞。

到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引领了一波「 斗蛐蛐 」的热潮。

小时候,因为斗蛐蛐成瘾,皇后怕他玩物丧志,把斗蛐蛐的碗全砸了。

明宣宗登基后,下达的一号文件就是: 命各部门进贡上好蛐蛐 。

因为皇帝宠爱有加,蛐蛐身价水涨船高。

老百姓若不小心,踩死一只国宝级蛐蛐,有招来杀身之祸的风险。

所以,后人送了朱瞻基一绰号——「 蛐蛐皇帝 」。

清朝时期,最喜欢养宠物的皇帝,非雍正莫属。

雍正帝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叫「百福」。

入冬后,北京城冷了,雍正便会找裁缝,给狗做几件冬装。

要说给狗做几件衣服,已经够意思了。

但这还没完。

裁缝把衣服做好后,雍正还要检查,纽扣是否牢固,细节是否精致等等等等。

作为一个在位13年,奏折批了1000多万字的工作狂,雍正竟然还能抽出时间,检查狗狗的衣物,足见其对狗的喜爱程度。

好了,年前最后一文,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如果您还有奇怪的历史问题,记得在评论区告诉我!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现在人喜欢养宠物,把小猫小狗看得比儿女都亲,但和古代皇帝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各朝各代的皇帝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把宠物养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懿公喜欢养鹤,把偌大的皇宫变成了专业养殖场,看着成群的白鹤盘旋在皇宫上空,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对鹤高歌。他把白鹤看得比嫔妃大臣都要亲,封它们做将军,让它们享受比士大夫还要优厚的待遇。

 皇帝出巡时,还会把鹤带在身边,怕鹤飞太久会累着,让它们和自己同乘龙撵,真是一分钟不见如隔三秋啊。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宠物吃好喝好,卫懿公还发明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税种――鹤税,弄得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

 外敌入侵时,军队和将士都不肯出征,愤愤不平地对皇帝说:“让你的鹤去打仗吧!”没想到,卫懿心真的带着他的鹤,亲自出城作战。

 唐武帝李炎还在做颖王时,王府中就养有许多动物。他将其中可人者列为十玩,分别有雅号:九皋处士(鹤)、长鸣都尉(鸡)、猩猩奴(猴)、长耳公(驴)、茸客(鹿)、玄素先生(白鸥)、灵寿子(龟)、守门使(犬)、鼠将(猫)、辩哥(鹦鹉)。

 唐代的帝王,似乎都爱纵马斗鸡打猎玩鸟,尤其对鸟类更为偏爱。“太宗怀鹞”的典故出自李世民,事情是这样的:李世民得了一只漂亮的鹞子,正架在臂上把玩,抬眼看到魏徵,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魏徵明知有异,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帝王应戒逸乐,以免玩物丧志的大道理,李世民只好耐着性子听着。等魏徵走后一看,鹞子已经闷死了。

 唐玄宗时,闲殿使管理下的后宫五坊中,鸟类就占有四坊:鹛坊、鹘坊、鹞坊、鹰坊(另一坊为狗坊)。玄宗李隆基把所养的黄莺称为“金衣公子”,岭南进贡的一只白鹦鹉,雅号“雪衣娘”。雪衣娘会背诵诗篇、念《多心经》,更厉害的是,它会帮李隆基赖棋。李隆基和杨贵妃、诸王博戏时,一旦皇帝势头不好要输,侍从赶紧召唤雪衣娘,雪衣娘就飞上棋盘乱扇乱踹,棋局也就不了了之。

 明朝皇帝朱瞻基从小就喜欢斗蟋蟀,怕他玩物丧志,太后曾将宫里斗蟋蟀的碗全部摔碎,但什么都不能阻止朱瞻基对蟋蟀的喜爱,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达红头文件,让各部门选上好的蟋蟀上贡,还命工匠大造精美的蟋蟀碗。

 每天一下朝,朱瞻基就和太监大臣们围在一起斗蟋蟀,斗得废寝忘食,喊声震彻皇宫。因为皇帝的宠爱,小小的蟋蟀一夜之间身价倍涨,如同皇亲贵戚,老百姓若敢伤害它们,会受到法律严惩,弄得百姓战战兢兢,很多人甚至为此送了性命。

 朱瞻基斗蟋蟀到了发痴如醉的地步,据说蒙古军快攻到北京时,他还在不亦乐乎地玩蟋蟀,所以,后人送了他一个很贴切的外号“蟋蟀皇帝”。

 让人没想到的是,清朝的雍正皇帝也喜欢养宠物,他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一只唤作“百福”,为了让爱犬穿上舒适漂亮的衣服,四爷专门下旨,命裁缝:“给造化狗做纺丝软里虎套头一件,再给百福狗做纺丝软里麒麟套头一件。”衣服做好后,他会仔细观察,发现哪颗钮扣钉得不结实,哪个细节不够漂亮,或者狗狗穿着有丝毫不舒服,他就会大发雷霆,命人重做。

 除了吃穿用度上对爱犬照顾有加,雍正还专门聘了一位西洋画师为狗狗作画,画稿完成后,他会亲自过目,狗尾巴的毛画短了,身体画小了,都得重新画,日理万机的雍正皇帝,居然能抽出时间管狗的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皇家身世最漂泊的宠物,恐怕要算圆明园的一条京巴,1860年火烧圆明园,英军上尉哈特?邓恩抱走了一只京巴,取名为“蠃逖”,小狗远渡重洋,最后成为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宠爱,它在白金汉宫的走廊里一直快乐地生活到1872年才死去。

 古人养的宠物当然不止这些,窥一斑而见全豹,就不一一赘述了。从上述的例证来看,古今的时代虽异,但古今的心理相似。能养宠物,彰示了人的生活质量,更体现人与动物世界的亲近,有的还寄托了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但不能玩物丧志,如卫懿公好鹤亡国,这才叫呜乎哀哉,以史为鉴,可惊可醒。

古代皇帝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