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5:44:18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

帮你找下资料2.1 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园林中人工痕迹的表现。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英国自然风景园和法国英中式园林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图7英国自然风景园体现的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图8法国英中式园林卢瓦尔河地区建造的中国式塔)。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师法自然、顺应自然。 2.2 范山模水的景观类型 东西方园林共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的自然景观类型。因此,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状况、农业生产模式和乡土植被类型等等构成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区域景观类型,既是园林设计的首要条件,也是园林空间布局和构成要素的主体。 中国古典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中国的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2/3(图9中国地形简图)。在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之下,国人始终认为无山无水则不成园。而西方人更为关注的是惯常的景观类型,着重表现的是田园风光。这是造成中西方园林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对国土景观类型以及景观元素敏感性的差异,加上生活情趣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园林在形式上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的景观类型,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园林特色的主要方面。 2.3 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受中国山水诗画的影响,古典园林着重表现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林泉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入画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相反,西方的规则式园林最初都是由建筑师设计的,习惯于用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用建筑设计的手法营造均衡稳定的空间格局,台地、植坛成为园林中的基本元素(图10西方规则式园林的构图格局)。受中国园林的影响,18世纪的英国人开始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导致了风景式园林的出现(图11典型的英国风景式园林)。 2.4 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因此,东西方古典园林都十分注重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庭园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就江南而言,闷热的夏季和阴冷的冬季都令人感到不适。因此,众多的私家园林首先通过空间布局来引导气流穿堂入室,形成过堂风;园内挖湖堆山,既有利于排水,便于植物生长,又可在山丘之巅享受微风拂面带来的清爽;而西北叠山、东南理水的风水原则,目的是阻挡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同时使夏季的东南风从水面上吹过,更加凉爽宜人(图12在建筑南面理水使夏季的东南风从水面吹过,更加凉爽宜人)。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成为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影响到园林空间、地形、水系、色彩等设计元素的处理手法。为人或动物,以及植物群落提供更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已成为众多现代园林作品的出发点。例如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竹园设计,采用下沉式空间处理,结合混凝土挡墙和抛物面光源的反射,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小气候条件。在本不太适宜竹子生长的巴黎地区,成功地营造了30多个品种竹子专类园。 2.5 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中,与外界的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为了使园林景观不至于孤单突兀,需要将其与周边的自然、城市、村庄等景观相联系,形成整体性园林景观特色,也起到扩大园林空间效果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尽管建造在封闭的空间中,但并不局限于园址边界的限定,而是以场地的视觉边界为设计范围,通过巧妙的借景手法来形成完整统一的园林景观。正可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借景不仅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而且加强了空间之间的联系,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同时使园林景观与城市与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此外,巧于因借还起到空间的引导和指示作用,使得园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山脊线、天际线或地平线等作为空间的参照,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或把周围的地域性景观类型引入园林,这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2.6 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营造过渡空间,是中西方园林的通用手法。西方传统园林观念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意大利别墅庄园和法国府邸花园都建造在自然或乡村环境中,需要在外围的自然与人工的建筑之间,营造从自然到人工的过渡空间。而中国古典园林多建造在城市环境之中,在园外的人工环境与园内的“自然”山水之间,也需要营造出一系列从人工到自然的过渡性空间。西方园林是借助图案和植物的处理来形成过渡。  2.7 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人体接受外界信息的8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中西方园林都十分注重视觉效果的表现。而中国园林强调“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所谓“以有限面积,营无限空间”,“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是中国园林典型的象征手法。 在现代园林设计手法中,如何以自然为师,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广袤的地域景观特征,也是设计手法高超与否的衡量尺度。正如中国古典造园家所言,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营造出空灵的空间效果。 2.8 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善于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与西方古典园林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当代许多中国园林作品因注重形式表现,或以繁琐张扬的外表,或简单直白地模仿自然乡村景观,都必然遭到人们的抛弃。法国园林史学家格罗·莫尔(Georges Gromort)评价意大利园林时说过:“文艺复兴中期的意大利园林像高贵的妇人那样,给人以端庄典雅的感觉;而后期的园林则像是职业妓女一般浓妆艳抹,迷惑人心”。这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方向亦不无警示意义。

第一章

1、建筑物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建筑结构指在房屋建筑中,由构件组成的能承受“作用”的体系。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骼,人们对建筑所需要的空间就是依靠结构的技术手段而形成。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细部节点构造、研究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处理好各种建筑物的做法,才能全面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达到美的艺术造型及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2、建筑物的组成及作用

任何一个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及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组成。 ①基础: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②墙: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承受屋顶或楼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外墙抵御自然界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内墙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以及保证舒适环境的作用。 ③柱: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

④楼板层: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楼板层承重着家具、设备、人体以及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⑤地坪: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触的构件。承受底层房间的荷载。 ⑥楼梯:垂直交通设施,供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

⑦屋顶:顶部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屋面层抵御自然界侵袭,结构层承受房屋顶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墙或柱。

⑧门与窗:非承重构件,门供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窗起采光、通风、分隔和维护的作用。 3、按建筑的用途分类

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人们大量使用的非生产性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工业建筑: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也可以较厂房建筑,可以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两大类。 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农业建筑会慢慢地归属于工业建筑类。 4、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按照建筑物主要承重材料分类,可将建筑分为以下几类: ①土结构建筑:即木板墙、木柱、木楼板、木屋顶的建筑。

②砌体结构:由砖石混凝土砌块等材料砌筑而成的建筑,但因砖石混凝土等材料抗弯性能不良,故多采用木楼板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从而形成砖木混合结构或转混凝土混合结构。 ③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承重的多层和高层建筑。 ④钢结构建筑:全部用钢柱、钢梁组成承重骨架的建筑。 ⑤其他结构建筑:如生土建筑、充气建筑、塑料建筑等。

第二章

1.墙体结构布置方案图

结构布置是指梁、板、墙、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布置方案有如下几种:

①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住宅、宿舍、旅馆等。 ②纵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墙体位置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

③纵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医院、实验楼等。

④半框架承重方案:适用于建筑内需要较大空间,如商店、综合楼等,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 2.标准砖的规格:53mmX115mmX240mm。 3.墙的细部构造

墙的细部构造包括散水、排水沟、勒脚、门窗洞口、强身加固和变形缝等。

①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的部分,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平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现在大多把它提到底层窗台。包括抹灰类勒脚、贴面勒脚、坚固材料勒脚。

②散水、排水沟:为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墙基的寝室,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外倾坡面,称为散水。为将雨水等有组织的导向地下排水井而在建筑四周设置的沟称为排水沟。 ③墙身防潮图:因墙体卫浴基础之上,部分墙身与土壤层接触,本身又是多孔材料,常受到地表水和地潮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卫生环境、故需在勒脚处做好墙身防潮。构造方式分为水平防潮和垂直防潮两种。

水平防潮:对建筑物内外墙体沿勒脚处设水平方向的防潮层,以隔绝地下潮气等对墙身的影响。常规做法有三种:油毡防潮层防水效果好,有一定韧性延展性,能抵抗地基微小变形,但降低了上下砌体之间的粘结力,削弱了墙的整体性,年限20年左右,现在已很少使用,防水砂浆防潮层能克服油毡防潮层的缺点,适用于抗震设防地区和一般砖砌体中,但因其属脆性材料,自身干缩性和抗压强度弱,容易开裂及压碎,不适用于地基会产生微小变形的建筑物中,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防潮和抗裂性较好,并与砌体紧密结合为一体,适用于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建筑。

垂直防潮: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需对有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在填土一方沿墙设置防潮层。

④窗洞口构造:

门窗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衡量,即为门窗过梁。常见的有三种:砖拱过梁平拱和弧拱,节约钢材和水泥,但施工麻烦,整体性较差,不宜用于上部有集中荷载,振动较大,地基承载力不均匀以及地震区的建筑,钢筋砖过梁在砖缝里配置钢筋,形成可以承受荷载的加筋转砌体。适用于跨度不大于2m,上部无集中荷载的洞口上,施工方便,整体性好,墙身为清水墙时,建筑立面易获得与砖墙统一的效果,钢筋混凝土过梁当门窗洞口较大或者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时,常采用此种,坚固耐用,施工方便,目前广泛采用。

窗口:分为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 ⑤檐部:挑檐板、女儿墙、斜板挑檐。

⑥墙身加固构造:设置门垛和壁柱、增设圈梁、构造柱。 4.隔墙

隔墙是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可以分为块材隔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三大类。有以下要求: ①自重轻、有助于减轻楼板的荷载; ②厚度薄、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

③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和变化; ④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使各使用房间互不干扰;

⑤根据使用部位不同的要求,如卫生间的隔墙要求防水、防潮,厨房的隔墙要求防潮、防火等。 5.墙面装修

①抹灰类:是我国传统的饰面做法,也称“粉饰”或“粉刷”。它是用砂浆涂抹在房屋结构表面上的一种装修工程。优点:材源广,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缺点:耐久性低,易开裂,易变色,工效低

②涂料类:指涂于物体表面后,能与基层有很好的粘结,从而形成完整而牢固的保护膜的面层物质。优点:装饰效果好、造价低、操作简单、工期短、工效高、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是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材料。

③铺贴类:是指利用各种天然的或人造的板、块对墙面进行装修处理。包括面砖饰面、玻璃马赛克饰面、石材饰面等。优点:耐久性强、施工方便、质量高、装饰效果好

④裱糊类:将各种装饰性墙纸、墙布等卷材类的装饰材料裱糊在墙面上的装修饰面。

⑤铺钉类:利用天然木板或各种人造薄板借助于钉、胶等固定方式对墙面进行的装修处理。 ⑥清水砖墙:凡在墙体外表面不做任何外加饰面的墙体称为清水墙,反之称为混水墙。 ⑦特殊部位:墙裙、护角、踢脚线

第三章

1.门和窗的作用与设计要求

门的主要功能: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 窗的主要功能:采光、通风、观望

对门和窗的总要求: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开启方便、关闭紧密、便于清洁维修。 2.按开关方式分类窗门

窗:固定窗、平开窗、悬窗、立转窗、推拉窗。

门: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门、上翻门、提升门等。 3.门和窗的尺度

①窗的尺度:通常是指窗洞的高宽尺寸。

窗的尺度要求:取决于房间的采光通风、构造做法和建筑造型等要求,并要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窗扇尺寸mm:平开木窗扇:高800~1200 宽≤500

上下悬窗扇:高300~600

中悬窗扇:高≤1200 宽≤1000 推拉窗:高、宽≤1500

窗洞尺寸

窗地比:窗洞口与房间净面积之比。公共室最低1:7,厕所最低1:10 玻地比:窗玻璃面积与房间净面积之比。此法决定窗洞口面积的只有中小学

窗墙比:窗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比值。北向不大于0.25,东西向不大于0.30,南向不大于0.35。 ②门的尺度:通常是指门洞的高宽尺寸。门洞宽度为门扇宽加门框及门框与墙间的缝隙尺寸

门的尺度要求:需根据交通运输和安全疏散的要求设计,并要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门高≥2100,亮子高300~600,门洞高2400~3000,单扇门宽700~1000,双扇门1200~1800,2100以上则设置多扇门或者固定门,辅助房间如浴室可700~800

4.窗户遮阳板的基本形式

水平遮阳:适用于南向及其附近朝向的窗口,遮挡高度角较大时从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

垂直遮阳:适用于偏东偏西的南向或者北向窗口,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 综合遮阳:适用于南向、东南向及西南向的窗口,遮挡阳光比较均匀;

挡板遮阳:适用于东西向及其附近的窗口,遮挡高度角较小的正射窗口的阳光。

第四章

1.变形缝按功能分类。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2.三种变形缝的设置要求。

①伸缩缝:温差引起变形,从而产生裂缝。设置位置: 墙、楼板、屋顶;伸缩缝缝宽:20~40mm ②沉降缝: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上

建筑物相邻两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或高度相差较大 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密相邻 建筑物各部位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

建筑物平面形状较复杂设置位置:墙、楼板、屋顶、基础

③抗震缝:将体形复杂的房屋分成若干个体形简单的单元,使各单元能自由变形,又不会相互碰撞。设置位置:墙、楼板、屋顶、(基础)

第五章

1.楼板类型

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2.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①单板式板式楼板: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并直接支承在墙上。 ②现浇肋梁楼板梁板式楼板:房间尺寸较大时,在楼板下设梁以增加板的支点,从而减小板的跨度。 ③井式楼板梁板式楼板的特殊情况:不分主梁次梁,梁的截面也同高,形成井格形梁板机构形式。 ④无梁楼板:不设梁,直接将板支承于柱上。

现浇钢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参考经济尺度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类型:平板、槽形板、空心板 布置方式:板式布置、梁板式布置 (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类型:叠合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 3.整体类块材类粘贴类楼地面构造方法 (1)整体地面一般采用双层做法

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

(2块材类地面把地面材料加工成块状,借助胶结材料贴或铺砌在结构层上

粘土砖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缸砖及陶瓷锦砖地面、陶瓷地砖地面、天然石材地面 (3)粘贴类地面用塑料地面覆盖,包括一切有机物质为主所制成的地面覆盖材料

聚氯乙烯石棉地砖、软质及半硬质聚氯乙烯地面 4.阳台结构布置尺度

墙承式:将阳台板直接搁置在墙上,板型和跨度与房间楼板一致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多用于凹阳台。 悬挑式:将阳台板悬挑出外墙,分为挑梁式和挑板式两种。 5.阳台栏杆与扶手

栏杆扶手、阳台排水处理、雨篷

雨篷: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入口的上方用以挡雨和保护外门并有一定装饰作用的水平构件。支承方式多为悬挑式,结构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

第六章

1.楼梯形式

2.楼梯的组成

3.楼梯的一般尺度

①坡度和踏步尺寸:坡度是指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定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最适范围是23°~45°,最适是30°。踏步由踏面b和踢面h组成,踏面一般不小于260mm,常用260~320mm,可将踏步前缘突出,形成突缘,20~30mm,高度一般140~175,常用公式:b+2h=600~620mm。 ②楼梯和平台尺寸:如果某段楼梯都n步台阶的话,该梯段的长度为b(n-1)。

③楼梯栏杆扶手尺寸:一般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900mm,室外不小于1050mm,幼儿建筑需加设600mm扶手。楼梯宽度大于1650mm时,增设靠墙扶手,大于2200时,增设中间扶手。

④楼梯下部净高控制:中梯段净高不小于2200mm,楼梯平台下作通道时,平台中部位下净高应不小于2000mm。

4.踏步面层及防滑构造

接近踏口处设置防滑条,或者金属材料包住踏口。 5.台阶与坡道

①室外台阶:台阶尺度:踏步高(h):100~150mm左右;踏步宽(b):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

台阶面层:应选择防滑、耐久的材料水泥豆石、马赛克、地面砖、剁斧石(斩假石)、天然石料等 坡道:坡度一般为1:6~1:12,光滑的坡道不宜大于1:10,锯齿形可加大到1:4,残疾人坡道不大于1:12。 面层:防滑耐久,一般用混凝土材料。

第七章

1.屋顶坡度

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

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屋顶防水材料、当地降雨量、构造做法、地理气候、结构形式、建筑造型等。 2.平屋顶的排水

排水坡度大小平屋顶2%~3%,排水坡度的形成材料找坡、结构找坡,屋顶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外排水:挑檐沟排水、女儿墙排水、暗管外排水;内排水) 3.平屋顶的防水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以防水砂浆抹面或细石混凝土浇捣而成的屋面防水层,适用于防水级为Ⅲ级的屋面防水,也可作Ⅰ、Ⅱ级的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特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缺点易开裂 防开裂措施:配筋、设置分仓缝、设置隔离层、设置滑动支座

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卷材防水,将卷材或者片材用胶粘贴在屋面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封闭防水覆盖层。造价低,防水性能好,缺点需要热施工,污染环境,寿命短 构造从上往下: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顶棚层 4.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保温:材料分为散料、现场浇注的拌合物、板块料三大类。 位置:正铺式保温防水层-保温层-结构层 保温层与结构层组成复合材料 保温层-防水层-结构层 隔热:主要形式实体材料隔热屋面、通风层降温屋顶、反射降温隔热、蒸发散热 5.坡屋顶的特点及形式

特点:坡度大、排水快、防水功能好,耗材多、受荷载大。 单坡屋顶:房屋进深不大时可以采用单坡顶。 双坡屋顶:悬山、硬山、出山。

四坡屋顶:四面挑檐,利于保护墙身。 6.坡屋顶的组成

承重结构:椽子、檩条、屋架或大梁承重 屋面:包括屋面盖料和基层保护 顶棚:反射,装饰

保温或隔热层:屋面或顶棚处保温隔热 7.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系统

①砖墙承重:横墙间距较小且具有分隔和承重功能的房屋,将横墙顶部做成坡形以支承檩条。 ②梁架承重:梁柱组成排架,檩条置于梁间,承受屋面荷载并将各排架联系成为一完整骨架。 ③屋架承重:用在屋顶承重结构中的桁架叫屋架。

第八章

1.屋顶花园的主要构造层次有哪些?分别起什么作用?

植被层:屋顶绿化的主要功能层,集中体现景观、游憩、生态等各项功能,为人们俯视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提供绿色游憩空间,同时发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等生态功能;

种植基质层: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供给生长所需养分、水分,固定植物,及时排除屋面上多余的水分。 过滤层:防止种植基质层中的细颗粒漏到排水层阻塞排水层及屋顶排水口,保证基质层中多余的水分顺利进入排水层、防止屋面积水。

排水层:降雨或者浇灌时让土壤不能保持的多余水分排到排水装置中,防止屋面积水,并且能够支撑上面材料的重量。

2.屋顶花园可以设置哪些辅助构造层次?这些辅助构造层次分别起什么作用? 保护层:建造阶段保护屋面防水层,维护时防止防水层受到机械损坏。 防刺穿层: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屋面防水系统功能失效。 隔离层:防止相邻材料化学性质不相容的情况下粘连或滑移。 防水层:防止水进入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第九章

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2.结构构件的作用效用S不超过结构构件抗力R。即S≤R。P125 当SR时 失效状态

第十章

1.地基基础设计要求

①必须满足地基土的强度条件 ②必须满足地基变形条件 2.土的三相组成。

土是由固体的矿物颗粒、液体和气体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称为土的三相。 3.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①重度:γ=ρg ②空隙比:e=Vv/Vs

③孔隙率:n=Vv/V*100% ④含水量:w=mw/ms*100% ⑤饱和度:Sr=Vw/Vv*100%

4.黏性土的塑限和液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黏性土由可塑状态进入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黏性土由流动状态进入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塑性指数:黏性土液限与塑性的差值:Ip=wl-wp 液性指数:Il=(w-wp)/Ip 5.刚性基础图。

刚性基础是指由砖、灰土、素混凝土、混凝土、毛石基础等材料组成的无筋扩展基础。

6.地基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①单独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

②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③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④筏板基础 ⑤箱形基础

7.基础埋置深度,影响其因素。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至地面的距离。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一般应从建筑物自身的情况和建筑物周围的条件来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类型、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地基土冻胀和融限的影响。

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公式。 fa?fak?b?(b?3)?d?m(d?0.5)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

9.柱下单独基础公式:P142

Fk

A? fa?d

Fk?上部传至设计地面的荷载标准值,kN

f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基底以上土与基础的平均重力密度,

取?20kN/m3

d?埋置深度,当室内外存在高差时,

应取平均值,m

第十一章

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N≤φfA f—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截面面积

?—f高厚比和纵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偏心受压构件与轴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比值u= 1A γa—抗力调节系数2. 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

纵墙承重方案:由纵墙直接承受楼面、屋面荷载的结构布置方案。适用于在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或者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如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展室等

横墙承重方案:横墙间距较小,将楼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的结构布置称为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大小固定,横墙间距较密的民用房屋,如住宅、宿舍、旅馆、园林建筑中的客舍、管理处等

纵横墙承重方案:当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房间的大小变化较多时,为了结构布置的合理采用此方案。适用于对内部使用功能划分较多样的建筑

内框架承重方案:房屋内部由钢筋混凝土柱与楼盖梁组成内框架,和外墙共同承重的结构方案适用于要求内部空间开敞可灵活划分的建筑,如茶室、食堂等

3.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刚性方案一般混合结构的多层住宅、办公楼、风景建筑的小型茶餐室、小卖部等属于刚性方案 弹性方案工业厂房、大礼堂、食堂、风景建筑中的大展览厅、泵室多属于弹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

4.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允许高厚比限值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内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水平,取值根据实践经验确定。

影响因素:砂浆强度等级正比、砌体截面刚度正比、砌体类型毛石墙低,组合砌体高、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次要构建允许高厚比可适当提高、构件柱间距及截面系数反比、横墙间距s反比、支承条件刚性方案刚性好,弹性和刚弹性稳定性差

5. 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P184

H01?2[?] h

H0—墙柱的计算高度,查表

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μ2—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

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bs—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

第十二章

1. 目前我国生产的热轧钢筋分类。

HPB235级

HRB335级

HRB400级

RRB400级

塑性延展性逐渐降低

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有的钢筋有明显流幅,有的钢筋没有明显流幅。

3. 钢筋的冷加工性能

冷拉----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

冷拔----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

4. 梁的构造。

P196

5. 混凝土保护层。

为防止钢筋锈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连,梁、板的受力钢筋均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

6. 截面的有效高度h。

P198

7.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纵向受拉钢筋的总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o的比值,称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As

bh0

As——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平方毫米

b——矩形截面宽度mm

ho——矩形截面有效高度mm

8. 适筋梁破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

Ⅰ ----弹性工作阶段

Ⅰa----砼即将开裂

Ia是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第二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

Ⅱ ----带裂缝工作,混凝土出现塑性应变

Ⅱa----钢筋达到屈服

第三阶段:钢筋开始屈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

Ⅲ ----钢筋处于强化段,砼应变不断增大

Ⅲa----混凝土达极限应变 适筋梁的破坏特点:材料充分利用、延性破坏、安全、经济

9. 按照梁破坏形式不同,可将钢筋混凝土梁分为三类。

适筋梁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

超筋梁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 少筋梁梁的配筋率很小事成为少筋梁,梁破坏时的极限弯矩小于正常情况下的开裂弯矩

10.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

P204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预先对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使之处于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

图P237

12.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

提高构件抗裂性

提高构件刚度

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13.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先张法: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张拉钢筋的方法工序:张拉钢筋、浇混凝土、释放张拉力

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结硬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构件上张拉钢筋工序:浇混凝土、张拉钢筋锚具锚紧、孔道灌浆

区别:预应力筋传力给混凝土的方式与途径不同。

在混凝土中所建立的预压应力不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