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淮安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6:39:17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淮安是古代的什么地方

淮安,即淮水安澜之意,得名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

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渎、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一百户置淮安县,

隶属于东平郡。淮安之名始见。?今淮安市域地跨古淮河两岸,夏、商、周时期为“淮夷”

、“徐夷”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市境先后属吴、越、楚国,秦时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

西汉大体属临淮郡,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前沿,建置

紊乱,隶属多变。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大抵淮北属泗州,淮南属楚州,楚、泗二州各据要津

。宋、金对峙时期,淮北隶属多变,而淮南多属楚州。?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撤楚州

,升山阳县为淮安军,旋改淮安军为淮安州。元、明、清三朝,先后设淮安路、淮安府。民

国3年撤淮安府,以府名为原山阳县名。旋置道,市境属淮扬道,盱眙仍属安徽。1927年撤

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市境大部属淮阴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

变。1948年12月全境解放后,成立淮阴专区,经1955年3月、1971年4月几次调整,今辖境始

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1987年,淮安县更名淮安市,隶省辖淮阴市

,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省辖宿迁市,与淮阴市并

列。2002年2月,淮阴市更名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撤市建楚州区。这就是淮安市建置沿革

的大略。?淮安市位于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12′00〃~119°36

′30〃、北纬32°43′00〃~34°06′00〃之间,东接盐城市,西邻安徽省,南毗扬州市,

北与连云港市、西北与宿迁市相连。其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4区,涟水、洪泽、盱

眙、金湖4县,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2001年末,人口513万人。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

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废黄河、盐河、淮河干流在境内纵贯横穿,襟带洪

泽湖、白马湖、高宝湖。全境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西倚皖东丘陵,地形西高东低,河湖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0?37%。境内不仅蕴藏着多种具有很高开采价值的非金属矿产,而且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今天淮安的地理环境,是漫长的自然力和人类活动

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在新第三纪,淮安市西部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

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洪泽湖西岸的泗洪县,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在该县发现的古脊椎动物有纳玛象、无角犀、剑齿虎、长颈鹿、大河狸等,多达六七十

种。1981年春,在该县松林庄又发现同时期生存的“江淮古猿”化石。这是继云南开远古猿

和禄丰古猿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处有古猿化石的地点。“江淮古猿”生存时代距今已有12

00万年至1400万年。?又经过不止一次的沧桑巨变,到距今1万年至1?5万年的全新世早期

,淮安大地在最近一次海浸以后,海岸线推进到今灌云、灌南、涟水3县城一线。涟水县东

部五港和灌南县东端灌河下游的“触角”,则是公元12世纪黄河夺淮以后陆续淤垫成陆地的

。?古淮安地处淮、泗水尾闾,境内的古湖泊多由滨海洼地封闭演变而成,主要有:位于今

涟水西北境和古沂沭水下游的硕项湖,位于今楚州区、宝应县、建湖县境、古射水下游的射

阳湖,以及洪泽凹陷区的小湖群等。?古淮河由安徽五河县迤逦入境,经盱眙县城西,东北

流至龟山,斜穿洪泽凹陷区,达淮阴故城码头镇西,又东北流经清江浦与王营镇之间,转而

东南流,经淮安城北东北流,经涟水城南,又东北流入海。古泗水由今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

东南流,大体沿今宿迁、泗阳、淮阴区境内的废黄河东南流,至淮阴区码头镇北古泗口入淮

河。古淮、泗水都是感潮河流,潮水上涨极限可分别达盱眙、宿迁以上。?最初作为人类活

动舞台的古淮安大地,不仅地势低平,河流密布,而且土壤肥沃,草木丰盛,是宜渔猎、宜

农牧的好地方。淮安曲折而生动的文明史,就是在这样的舞台上拉开帷幕,渐次演进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