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延安的十大名胜古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6:44:34浏览:15分类:旅游攻略

延安的十大名胜古迹

1、黄帝陵(AAAAA)

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中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

2、宝塔山(AAAAA)

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又称为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是名城延安的标志,是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3、钟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北佛教传播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城西15千米处的钟山南麓,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艺术价值不在莫高窟、龙门、云冈石窟之下”、“第二个敦煌”。

4、太和山

又名清凉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这里山势高耸,风景别致。

5、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

位于延长县城西石油希望小学操场,延长油矿的前身“延长石油官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

6、秦直道

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其道历经2000年风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处坚硬的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尤其是甘泉县境内的方家河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夯土层十分清晰。秦直道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壶口瀑布(AAAA)

壶口瀑布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号称“黄河奇观”,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

8、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秦晋大峡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体,规模宏大,是中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黄河流经延川县境形成“S”形乾坤大转弯,古称河怀湾,其得名于天地、日月、阴阳、刚柔、乾坤之象。

9、万花山

位于延安市城区西南方向杜甫川,距市区20千米,以漫山遍谷的野生牡丹而闻名。这里是中国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传说这里还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集中了上万株野生牡丹,每年的春夏时节,牡丹竞相盛放,美景怡人。

10、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位于延安城东北5千米桥儿沟,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是当时延安唯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是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艺”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

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白云山、波浪谷、秦长城遗址。

波浪谷:这里的红色砂岩在风雨剥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和色彩,不同角度、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色。在雨后天晴时,红砂岩的色泽会更加鲜艳,同时也会在阳光下形成特殊的光影,景色壮观奇特。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白云观还是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大小庙宇殿堂鳞次栉比,大处看雄伟壮观,小处看精美绝伦。

3.秦长城遗址:其实并不是一处景点,这种叫法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的一个概念化。榆林境内主要有两段长城遗址,都位于红石桥乡内。

4.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5.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因山上建有宝塔得名。站在宝塔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