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醋和酱油英语怎么说?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9 01:14:13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醋和酱油英语怎么说?

调味品的英语怎么说?例盐、糖、酱油、醋、麻油、味精、鲜辣粉等,请举例!

Seasoning 调味品,佐料

Salt 盐

Sugar 糖

Gourmet powder / monosodium glutamate味精

Vinegar 醋

Soy sauce 酱油

Star anise 八角

Cinnamon 肉桂

Curry 咖喱

Maltose 麦芽糖

Cumin 孜然

White pepper 白胡椒

Black pepper 黑胡椒

Chinese pepper / flower pepper 花椒

Five spices powder 五香粉

酱类

Miso 味增,日本豆面酱 Caviar 鱼子酱

Barbeque sauce 沙茶酱

Tomato ketchup/sauce 番茄酱

Sichuan chili paste 四川辣椒酱、豆瓣酱 Plum/duck sauce 甜面酱

Hoisin sauce 海鲜沙司,海鲜酱

Japanese soy sauce=shoyu 日本酱油,清酱油 Shrimp paste 虾酱

Korean barbecue sauce 韩国烤肉酱 Mayonnaise 蛋黄酱 Apple butter 苹果酱 Apricot jam 杏酱 Blueberry jam 蓝莓酱 Lekvar 梅子酱 Marmalade 橘子酱 Mincemeat 水果馅

Mustard 芥末

Mustard oil 芥末油 Lard 猪油 Butter 黄油 Chili oil 辣椒油 Peanut oil 花生油 Olive oil 橄榄油 Palm oil 棕榈油

Vegetable oil / salad oil 植物油/色拉油 Sesame oil 芝麻油,香油 Soybean oil 豆油

Sunflower oil 葵花籽油 Bean paste 豆沙

Fish sauce/gravy 鱼露 Oyster sauce 耗油

Mint 薄荷

Rosemary 迷迭香

酱油的英文怎么读酿造酱油,食醋翻译成英文怎么读

soy sauce ----- 酱油

vinegar ----- 食醋

the brewing of soy sauce and vinegar

酿造酱油,食醋

盐,糖,醋,油,胡椒,酱油,芥末,面粉,用英语,日语,意大利语分别怎么说

我只能帮你翻译成意大利语和英语了,日语我不会,不好意思。

意大利语

盐:sale

糖:zucchero

醋:aceto

油:olio

胡椒:pepe

酱油:salsa

芥末:senape

面粉:farina

英语

盐:salt

糖:sugar

醋:vinegar

油:oil

胡椒:pepper

酱油:sauce/soy sauce

芥末:mustard

面粉:flour

西方人吃饭放醋和酱油吗

以前不吃,但随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西方人慢慢的也开始吃了,但由于东西方人的口味不同,他们说吃的很多是经过改良的。再说西方很多人喜欢吃中餐的,只要吃中餐,自然是要吃醋和酱油的了

食用醋和酱油的用法以及由来的历史

醋 概述 明末清初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米醋与“保宁醋”并列为清代流传至今的“四大名醋”。 醋1:山西老陈醋: 老陈醋产于清徐县,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老陈醋色泽黑紫,“绵、酸、甜、醇厚”回味悠长。 2:镇江香醋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等特色是四大名醋之一。 3:“保宁醋”有近400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但在中国四大名醋中,“保宁醋”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却被远远抛在后面。 4: 泉州永春老醋就是源于历史上著名的福建红曲米醋。 山西陈醋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酰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酰,把酿醋的人叫“酰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酰”。在汉朝史游所撰的《急就篇》中就有“芜荑盐豉酰酢酱”的说法,其中“酰”和“酢”指的都是醋。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酰”。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酰”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酰”了。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所以在山西又有这么一说:男人不吃醋感情不丰富,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 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相传,帝尧定都尧(今清徐县尧城村)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这里所说的苦酒就是人类最早的酸性调味品—醋了。 汉唐时期,幷州晋阳一带的制酰作坊日益兴盛,从民间到官府,制酰食酰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明清时代,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将山西的制酰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 悠悠岁月,沧桑钜变,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其味更浓,其名更盛。如今,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水塔”商标,成为“中国醋都”。 醋相传,明朝永乐十九年,有江苏武进县官吏杨玉携带家眷,随晋王三千岁来太原府上任,不久便受命到羊方口(即现在杨房村)一带催收公粮,杨玉来到羊方口,见这里汾潇二河并流而不合,羊方口夹在其中,有“二龙戏珠”之趣,故而认定:“此乃宝地也”。随后他便举家迁往羊方口定居,并让其子杨恕办起了醋坊,以供晋王府食用。由于杨恕经营有方,又有官府保护,不到几年就把醋坊办得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从此,杨房村便有“酿醋宝地”之称。 到了清代,杨房村先后出现了数十家远近闻名的酿醋作坊,龙王庙水井也因“白蛇饮水”的传说而出名。相传清顺治年间,一天早上,鸡初叫,“顺泰号”醋坊的小伙计到龙王庙井边挑水,见一条白蛇,长数丈,粗若水桶,尾卷鼓楼柱,头伸井漕中,正忙于饮水。小伙计受惊逃走,告之掌柜,掌柜听完大喜道“白蛇就是龙神,同我等共饮一井水,发迹不远矣”。于是,掌柜便亲手蒸就了五支“莲花大供”,到龙王庙拜祀一番,后来,“顺泰号”果然发迹了。此后愈传愈神,龙王庙井水也就此出名,醋坊也跟着兴盛起来。民国三年,龙王庙井水枯乾,醋井再度向北挪位,地点就选在“武家维”(即水塔老陈醋公司所在地)。水井出水后,水质极佳,酿醋极好。因此,大小醋坊相继开办,清徐醋业由此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镇江香醋 镇江的醋,享誉海外。镇江的恒顺香醋是人民大会堂国宴用醋。并且据中国国务院公布2006年公布的消息,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 江苏省食品制造业中唯一入选的传统手工技艺。镇江香醋具有"......

酱油醋怎么调

酱油加醋....任意比例

有天 酱油和醋吵架 他们准备叫很多人来打架 醋对酱油说 你死定了 酱油问醋为

再怎么争,也不能事事论高低吧.!.我觉得多吃萝卜 通气,有个好心态,最重要!这样就会很开心了!希望对你有用!

戊寅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谷殇》

肥东一中高三7班 胡扬名

呜呼哀哉,不幸殒亡!叹公耄耋之年,吊公鲐鱼之殇。我心实痛,挫骨难止;涕泗难尽,慨著 。文以彰公于旷世,颂以明公于四方。

呜呼哀哉,国士无双!吊公苦学,助国力强。六十余载风霜度日,亿万年岁英名流芳。注于学识,无关堂。亲力而践,屈身大荒。埋首塍埂,运转后稷之伟业;负箧厚土,遗传神农之迢光。穗生,稻盈九江。系百姓之足食,换沼泽以充粮。民安州,国定于廪仓。济代代之生命,世之存亡。吊公风度,慨而有慷。纯纯院士,谦谦君子。出入一致,礼待和祥。淳而有智,朴而胸广。忧思甚多,稻农为长。南优风云,超优更胜。海水碱稻,称扬!吊公功业,名垂千古。公之敬业,胜于人常。蓬蒿之间,陵丘;蒹葭之侧,究极不辍。痯痯乎自知辛酸,举烈日来往;幝幝乎自从平素,着褴褛筚路。昔羲仲慎行,引乎朱雀,恭待阳明,开合春劳;赞羲叔督导,奉祀苍龙,流火浩渺,劝课农桑。敬和仲丰悦,送诸玄武,秋收累硕,刈谷安乐;昭和叔修德,正白虎,孕乎鹬毳,会享天伦。四臣之功,顺乎帝尧,光乎虞舜,而公兼之,不亦德乎?吊公不幸,悠悠逝。忍踏草屩,行于乱野;简披绤服,奔于河川。析荆棘于足下,薙蒺藜于目前。岂芑横生,不避屼嵝;茝蘂参差,不畏无地。戴袯襫以阻雨,和箬笠以遮阳。贞贞赤心,天人共鉴;昭昭成绩,八荒同知。呜呼哀哉,愁肠千结,泪结万丝。生死永别,国士好往!

呜呼哀哉,国士安往?此即驾鹤,身向苍茫。挙挙恩德,趋拜于圹。汗漫所阻,我访圠坱。憯怛默言,惟有哭长。何处高墓,有龙盘翔?煋煋烈燹,尽毁薋葹;比比氤氲,丛生蓂荚。传弃之德,再盛农桑。安居平治,社禝安康。

呜呼哀哉,国士此往。我心谨慎,岂敢费粮。呜呼国士,生死难逢,再不从惰,民罔不奢。呜呼国士,肝胆哭绝,为勤去毐,民罔不纵。呜呼国士,耀德迢迢,食不暴殄,民罔不脏。

呜呼哀哉,国士请辞。会我国人,共恸。如有灵,鉴我心意。敬叩华碑,伏涕未已。酹酒举哀,请受一觞。愿公瞑目,从此休度。佑我中国,保我。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谷殇》

肥东一中高三7班 胡扬名

呜呼哀哉,不幸殒亡!叹公耄耋(mào dié。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之年,吊公鲐鱼之殇(应为“鲐背”误用,“九十曰鲐背” )。我心实痛,挫骨难止;涕泗难尽,慨著 。文以彰公于旷世,颂以明公于四方。

呜呼哀哉,国士无双!吊公苦学,助国力强。六十余载风霜度日,亿万年岁英名流芳。注于学识,无关堂。亲力而践,屈身大荒。埋首塍(chéng ,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埂,运转后稷(尧舜时掌管农业之官,被认为是周朝的始祖)之伟业;负箧(谓携书游学。箧,书箱。)厚土,遗传神农之迢光。穗生,稻盈九江。系百姓之足食,换沼泽以充粮。民安州,国定于廪仓。济代代之生命,世之存亡。吊公风度,慨而有慷。纯纯院士,谦谦君子。出入一致,礼待和祥。淳而有智,朴而胸广。忧思甚多,稻农为长。南优(培育水稻品种名)风云,超优(培育水稻品种名)更胜。海水碱稻,称扬!吊公功业,名垂千古。公之敬业,胜于人常。蓬蒿之间,陵丘;蒹葭之侧,究极不辍。痯痯(guǎn guǎn,疲劳貌)乎自知辛酸,举烈日来往;幝幝( chǎn chǎn,破旧貌。)乎自从平素,着褴褛筚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昔羲仲(尧的大臣。尧命他居住在郁夷旸谷(今山东日照)。观察日出,日中,观察朱雀七宿,来确定春分。以方便春天的播种)慎行,引乎朱雀,恭待阳明,开合春劳;赞羲叔(远古时代主南方之官)督导,奉祀苍龙,流火浩渺,劝课农桑。敬和仲(相传为尧时羲和四子之一,尧命居昧谷,古人认为日入之处,掌管秋分时节,以正农事)丰悦,送诸玄武,秋收累硕,刈谷安乐;昭和叔(相传为尧时羲和四子之一,尧命居北方幽都,掌管冬至时节,以正农事)修德,正白虎,孕乎鹬毳(yù,鸟名,cuì,鸟兽的细毛),会享天伦。四臣之功,顺乎帝尧,光乎虞舜,而公兼之,不亦德乎?吊公不幸,悠悠逝。忍踏草屩(cǎo juē,意为草鞋),行于乱野;简披绤(xì,粗葛布)服,奔于河川。析荆棘于足下,薙(tì,除去)蒺藜于目前。岂芑(qǐ,粱、黍一类的农作物)横生,不避屼嵝(wùlǒu);茝蘂(chǎi,香草名,蘂,同“蕊”)参差,不畏无地。戴袯襫(bó shì,指蓑衣)以阻雨,和箬笠(ruò lì,斗笠)以遮阳。贞贞赤心,天人共鉴;昭昭成绩,八荒同知。呜呼哀哉,愁肠千结,泪结万丝。生死永别,国士好往!

呜呼哀哉,国士安往?此即驾鹤,身向苍茫。挙挙(jǔ,古同“举”)恩德,趋拜于圹(kuàng,墓穴)。汗漫(广泛,不着边际)所阻,我访圠坱(zháyǎng,漫无边际貌)。憯怛(cǎn dá,意为忧伤;悲痛)默言,惟有哭长。何处高墓,有龙盘翔?煋煋(火红貌)烈燹(,xiǎn火 ),尽毁薋葹(cí shī聚积的水菜);比比氤氲,丛生蓂荚(míng jiá,中象征祥瑞的草)。传弃之德,再盛农桑。安居平治,社禝安康。

呜呼哀哉,国士此往。我心谨慎,岂敢费粮。呜呼国士,生死难逢,再不从惰,民罔不(全都)奢。呜呼国士,肝胆哭绝,为勤去毐(ǎi,品行不端),民罔不纵。呜呼国士,耀德迢迢,食不暴殄,民罔不脏。

呜呼哀哉,国士请辞。会让我国人,共恸。如有灵,鉴我心意。敬叩华碑,伏涕未已。酹酒举哀,请受一觞。愿公瞑目,从此休度。佑我中国,保我。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朱熹解为:“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矣,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 中国人非常重视丧祭之礼,认为通过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传统观点认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孔子并不相信神的存在,他说“敬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提到过人死之后是否有灵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亡灵,来实行,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碑文,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

阡(qiān)表:即墓碑。阡:墓道

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

墓志铭它包括志与铭两个部分。铭,用散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 “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中国古代三大祭文:《陇冈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

泷冈阡表

欧阳修 朝代宋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呜呼!其心厚于仁者!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推恩,褒其,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祭妹文

袁枚 朝代清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擦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义绝高氏而归也,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诗,吾已付梓;女,吾已代嫁;生平,吾已作传;惟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祭十二郎文

韩愈 朝代唐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其梦?其传之非其真?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亡,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如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于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孤与。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有!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其不知也?呜呼哀哉!尚飨!

五人墓碑记

张溥 朝代明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古今之墓中全乎为五。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 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朝代唐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正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此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以上就是与戊寅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读书的分享。看完戊寅时是几点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