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园林树木吸收有毒气体较强的树种有哪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8:25:16浏览:9分类:旅游攻略

园林树木吸收有毒气体较强的树种有哪些

园林树木吸收有毒气体较强的植物:

红豆杉

全天24小时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同时可释放出一种负氧气体,不但可以净化空气, 消炎杀菌,而且被人体吸入后,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有利于人体健康。

金银花

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是庭园布置夏景的极好材料;又植株体轻,是美化屋顶花园的好树种;老桩作盆景,姿态古雅。花蕾、茎枝入药。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忍冬,又名金银花。

臭椿(樗、椿树)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原名樗(ch),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新春嫩叶红色秋季翅果 红黄相间,是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优良庭荫树、行道树、公路树。

卫矛

卫矛科。山区有野生, 生于山间杂木林下、林缘或灌丛中。多为庭园栽培植物。喜光,亦耐阴。适应性强,耐寒, 耐干旱和耐瘠薄。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萌芽力强,耐修 剪。优良的观叶赏果树种。园林中孤植或丛植于草坪、斜坡、水边,或于山石间、亭廊边配 植均甚合适。也是绿篱、盆栽及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旱柳

杨柳科柳属。别名:立柳、直柳。落叶乔木,高达 20 树冠圆卵形或倒卵形。树皮灰黑色,纵裂。枝条斜展,小枝淡**或绿色,无毛,枝顶微垂,无顶芽。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 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 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悬铃木广泛用作行道树和庭荫树。

见血封喉又名“毒箭木“、”剪刀树“,是国家三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也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在古代,古人们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被射中的人或动物自然只有被秒杀的份。为什么见血封喉会这么毒呢?下面就为你揭晓答案。

见血封喉为什么这么毒

“见血封喉”这个词听起来确实有点恐怖,大多数人都知道它乳白色的汁液含有剧毒,甚至都不敢碰它。其实这有个误区,如果你皮肤没有任何伤痕的话你是完全可以碰它的汁液的。但是!只要你的皮肤有哪怕针眼这么小的伤口只要沾上一点,毒液就会通过血液迅速传播到你的全身,使你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然后窒息死亡。见血封喉树的树汁虽然却奇毒无比,但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唯有“红背竹竿草”才可以解见血封喉的毒。

对此,西双版纳民间有一说法,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就是说,如果谁中了见血封喉的毒,那么往高处只能走七步,往低处只能走八步,但无论如何,走到第九步,都会倒地毙命。说起来真是令人心生恐惧,谈虎色变。过去,见血封喉的汁液常常被用于战争或狩猎。人们把这种毒汁搀上其它配料,用文火熬成浓稠的毒液,涂在箭头上,野兽一旦被射中,入肉出血,跳跳脚就立即倒地而死,但兽肉仍可食用,没有毒性。

野外如何辨别见血封喉

当你在野外行走,特别是热带雨林地区,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见血封喉多生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常可组成季节性雨林上层巨树,常挺拔于主林冠之上。根系发达,抗风力强,风灾频繁的滨海台地,孤立木也不易受风倒,但生长往往较矮。

树干特征:大树偶见有板根;树皮灰色,略粗糙;小枝幼时被棕色柔毛,干后有皱纹。

叶子特征:叶椭圆形至倒卵形,幼时被浓密的长粗毛,达缘具锯齿,成长之叶长椭圆形,长7-1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两侧不对称,表面深绿色,疏生长粗毛,背面浅绿色,密被长粗毛,沿中脉更密,干后变为茶褐色,侧脉10-13对;叶柄短,长约5-8毫米,被长粗毛;托叶披针形,早落。

果实特征:核果梨形,具宿存苞片,成熟的核果,直径2厘米,鲜红至紫红色;种子无胚乳,外种皮坚硬,子叶肉质,胚根小。

编后语:所以当你走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你必须十分谨慎加小心,因为一不留意,就可能撞上全世界最毒的植物——见血封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