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请问“我来自某省某市”用英语怎么说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3 14:47:03浏览:17分类:文字大全

请问“我来自某省某市”用英语怎么说

“我来自某省某市”的英文:I come from (城市名),(省份)province

例如:

I come from Guigang,Guangxi province.

我来自广西贵港。

come 读法 英 [k?m] 美 [k?m]

1、v.来;来到;到达,抵达(某地);来做;来取;来拿

2、int.(鼓励某人要有理智或通情达理,或表示不太赞同)嗨,得啦,好啦

短语:

1、come down?下来,降落;流传下来;倒塌;落泊,失势

2、come near?走进;险些;可与…相比(多用于否定句)

3、come and go?来来往往,来来去去

4、come for?为某种目的而来取;向…冲来;对…进行袭击

5、come together 集合

扩展资料

词语用法:

1、现在分词与come连用,可表示伴随动作〔状态〕,指某人或某事物按某种方式行进或某人在行进中做某事,也可表示目的。

2、come在祈使句中一般不接动词不定式表示目的,而多用“come?and to/ - v ”结构,在美式英语中,尤其是口语中and常可省略。

3、come可以用作系动词,接形容词作表语,意思是“变得,成为”,常常指好的事情。come除在成语或谚语中外一般不用于被动结构,但其过去分词可和be连用构成系表结构。

4、come的进行时可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即将发生的动作,这时一般有表示将来的时态或特定的上下文。若表示过去将来的情况须用was/were coming,但come通常不用be going to结构。

词义辨析:

come, go这两个词都可表示“来”。其区别是:

1、一般说来, come所表示的动作是朝向说话人或听话人的; 而go则用于运动方向。

2、在作定语时, to come意为“即将来到的”, to go则是“剩下”的意思。试比较:

(1)You should always think of the danger to come.

你得经常想到今后的危险。

(2)With only a few minutes to go, he went to school in a hurry.

只剩下几分钟了,他匆匆忙忙上学去了。

3、表示参加到说话人的活动中去时,通常用come (with),而不用go。

英语中的省读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之间或词与词之间的音素被省略掉,叫做省读,被省读的音叫做省音。

口语常用省读规则

1.在正常速度(每秒约4个音节)或特别快(每秒约6个音节)的语流中,只要[t][d]前后都是辅音,[t][d]就可省读。如next month。[注]

2.在特别快的语流中,[t][d]的前面即使没有辅音,只要后面有辅音([j][r]除外),也可省读。如bad dog。

3.除了[t][d]经常被省读外,英语多音节单词中的非重读元音[?]和[?]也可省读。

[注意]

a.在慢速语流中,[t][d]可用“失爆”的方式来读。

b.[t][d]后是辅音[j]可用“同化”的方式来读。

c.[t][d]后是辅音[w][h][r]可用两种方式来读。

成节音中的省读

当国际音标[l][n]在音标尾,它的前面不是元音而是辅音时,辅音后隐藏了[?],[?]是元音,所以这个音标变成多音节,需要撇重音。(重音节只有一个,轻音节可能有好几个)

后缀中的省读

后缀中的省读往往在于[?]的省略。

常见后缀中的省读有:

-able,-al,-an,-ant,-ary,-ation,-atory,-ery,-ful,-ible,-ism,-ition,-ment,-ory,-sion,-tion,-xion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