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汶川县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7 21:37:51浏览:13分类:文字大全

汶川县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四川汶川是个美丽丰饶又有动人的人文地理的地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汶川县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欢迎阅读参考。

汶川县有哪些好的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名称: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地址: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简介: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景区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

 旅游景点名称: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镇。

 水磨古镇简介: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

 旅游景点名称:汶川地震震中遗址

 汶川地震震中遗址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震中遗址简介:5。12汶川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

 旅游景点名称:姜维城

 姜维城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姜维城简介: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今汶川中学后山上。姜维城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xx年遗址发掘的宋代遗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为了解当时这一地区各民族文化。

 旅游景点名称:西羌第一村

 西羌第一村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绵虒镇

 西羌第一村简介:从成都出发,沿国道213线行约120公里,传说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山下就是西羌第一村(绵池镇先锋村)。西羌第一村是一个古朴习俗保存较好、景美情浓的河坝羌寨,也是距成都最近的羌族村寨。

 旅游景点名称:威州城遗址

 威州城遗址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威州镇西

 威州城遗址简介:位于汶川县威州镇西,现存残垣,分宋城和明城。宋城位于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依玉垒山,占地6700平方米,平面是长方形布局。

 旅游景点名称:石纽山刳儿坪

 石纽山刳儿坪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绵池乡高店村飞沙关上

 石纽山刳儿坪简介:位于汶川县绵池乡高店村飞沙关上,相传为大禹出生之地。据西汉杨雄《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吴越春秋》记:“禹家于西羌,地名石纽”。《三国志秦宓传》记秦宓云:禹生于石纽,今至汶山郡是也”。

 旅游景点名称:西羌大峡谷

 西羌大峡谷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

 西羌大峡谷简介:雁门沟西羌大峡谷位于汶川县雁门乡境内、距成都150公里。是中国西部第一大峡谷。这是一条由东向西全长30余公里的狭窄山谷,大自然的神力在山谷里形成了罕见而奇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溶为一体,峡谷笔直处高达400米,巍峨雄壮。。。

 旅游景点名称: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地址: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

 旅游景点名称:萝卜寨

 萝卜寨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

 萝卜寨简介:萝卜寨,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幅员面积达100公顷。蓝天碧洗、白云飘飘、苍鹰展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处处充满原始淳朴的风情。 风景名胜萝卜寨地处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必经之路上。

 旅游景点名称: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卧龙自然保护区,1983年3月18日建立,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卧龙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理想的地区。

 旅游景点名称:七盘沟景区

 七盘沟景区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七盘沟景区简介:七盘沟风景区位于汶川县城西南7公里,距成都139公里。风景名胜七盘沟风景区半山以上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常显现云海、日出等天象美景;景高峰则冬雪早至,银妆素裹,有一沟四季景色共存的佳境。

汶川在四川哪里

汶川县M7.8级地震

2008年于四川发生的地震

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9]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14]

基本信息

中文名汶川县m7.8级地震

发生时间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地理位置四川汶川县

震级

7.8级地震

地点

四川汶川县

相关报道

新民网5月12日15时15分快讯 接湖南省地震局震情通报,四川汶川地震级别已上升到7.8级。[15]

荆楚网快讯 15点34分,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汶川县发生M5.0级余震。[7]

汶川县M7.8级地震

新华网快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7.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15时06分,湖北 省地震局四川省玟川县发生地震,波及至武汉地区。12日14时35分,在北京通州区(北纬39.8度,东经116.8度)发生3.9级地震。[16]

湖南在线5月12日快讯 就在长沙市民感觉到地震的同时,记者所在QQ群里各地网友同时反映有震感。

来自南昌的网友说:“刚才南昌地震了!”,随后昆明、呼和浩特、北京、兰州等地网友都表示感觉到了震感。[1]

根据记者第一时间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感觉到了震感。

汶川县M7.8级地震

南海网5月12日报道 记者从海南省地震局预报中心了解到,今日下午14时28分,据初步估计,四川发生7.6级地震,海南有明显震感。

滨海大道一带珠江广场、黄金大酒店的写字楼员工感到明显震感,已经下楼疏散,道路一边站满了人,据了解,海航大厦的员工也已下楼疏散。

北方网5月12日报道 记者刚刚从内蒙古地震局了解到,这次地震震中在四川省汶川,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震感属于波及地震,大家不必恐慌。

14:32分,位于高新区歇台子附近的建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动。震感明显。

据悉,与此同时,巴南区、南岸区、北部新区、渝中区、合川区、大足、万盛、江津等地,也都能感觉到震感。不少市民纷纷给本网打来电话爆料,出现震感。

华龙网5月12日14:45分报道 今日下午14:32分左右,重庆出现明显震感。

华商网讯 今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陕西有明显震感,上图排自西安市东仪福利区,感到“摇晃”的市民纷纷跑在大街上。

新民网独家报道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据5月12日15时25分凤凰卫视报道,北京、上海、台湾、曼谷、河内等地均有明显震感。[23]

汶川县情概况

自然地理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13]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5]县城-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海拔1326米,距省会成都159公里,距州府马尔康204公里。县境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18]界于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21]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庆、大邑两县,西接宝兴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3]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10]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为6250米;东南部漩口地区的岷江出口处海拔仅780米。[24]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县境岷江主要支流,由西向东,分别在北部、东部、南部注入岷江。[17]沿岷江及各大支流河谷、半山地带为全县主要经济活动区。[25]西部开发较少;西南部为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70年正式建为卧龙特别行政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此。

建置沿革全县现辖六镇七乡(六镇:威州镇、漩口镇、水磨镇、映秀镇、绵虒镇、卧龙镇。七乡:克枯乡、龙溪乡、雁门乡、草坡乡、银杏乡、三江乡、耿达乡)。其地古属冉马龙(公元前111年)以冉马龙地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26]东汉曾改绵虒县为绵虒道,西晋改绵虒县为汶川县。东晋后汶川郡侨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废绵虒县。肖梁于绵虒县地置汶川县,西魏时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复置汶川县,县治仍在姜维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间过治寒水驿(今汶川县绵虒镇政府所在地)。[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迁汶川县治于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县与茂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1963年复置。[12]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2]解放时城区不足0.02平方公里,街道狭窄,经过几十年的县城建设,已成为有居民3万余人的川西北高原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27]除县级行政单位外,全县有中央、省、州、县属企业288家,各类学校38所。[20]县城威州邮电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齐备,商贸市场繁荣,不仅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阿坝州的门户要地。

县名来历: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虒、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8]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人口:2005年,全县总人口106119人(其中农业人口66332人,占62.5%:非农业人口39787人,占37.5%)。

民族:汶川县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有羌族35535人,占34%;藏族19743人,占18.6%;回族1377人,占1.3%;汉族48975人,占46%。[11]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羌族主要居住在县北部的威州、绵虒地区;藏族多聚居在岷江以西地带;汉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其他民族散居各乡镇。

气候:汶川县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22]但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虒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2000米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一14.1℃(南部),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毫米,日照1693.9~1042.2小时,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4](资料据中国阿坝州政府网站)

参考资料

县情概况:

自然地理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县城-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海拔1326米,距省会成都159公里,距州府马尔康204公里。县境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界于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庆、大邑两县,西接宝兴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为6250米;东南部漩口地区的岷江出口处海拔仅780米。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县境岷江主要支流,由西向东,分别在北部、东部、南部注入岷江。沿岷江及各大支流河谷、半山地带为全县主要经济活动区。西部开发较少;西南部为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70年正式建为卧龙特别行政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此。

建置沿革 全县现辖六镇七乡(六镇:威州镇、漩口镇、水磨镇、映秀镇、绵虒镇、卧龙镇。七乡:克枯乡、龙溪乡、雁门乡、草坡乡、银杏乡、三江乡、耿达乡)。其地古属冉马龙(公元前111年)以冉马龙地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东汉曾改绵虒县为绵虒道,西晋改绵虒县为汶川县。东晋后汶川郡侨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废绵虒县。肖梁于绵虒县地置汶川县,西魏时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复置汶川县,县治仍在姜维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间过治寒水驿(今汶川县绵虒镇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迁汶川县治于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县与茂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复置。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解放时城区不足0.02平方公里,街道狭窄,经过几十年的县城建设,已成为有居民3万余人的川西北高原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除县级行政单位外,全县有中央、省、州、县属企业288家,各类学校38所。县城威州邮电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齐备,商贸市场繁荣,不仅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阿坝州的门户要地。

县名来历 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虒、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人口 2005年,全县总人口106119人(其中农业人口66332人,占62.5%:非农业人口39787人,占37.5%)。

民族 汶川县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有羌族35535人,占34%;藏族19743人,占18.6%;回族1377人,占1.3%;汉族48975人,占46%。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羌族主要居住在县北部的威州、绵虒地区;藏族多聚居在岷江以西地带;汉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其他民族散居各乡镇。

气候 汶川县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但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虒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2000米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一14.1℃(南部),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毫米,日照1693.9~1042.2 小时,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资料据中国阿坝州政府网站)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