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扬州向往的地方描写词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6 19:51:09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扬州向往的地方描写词语

1.有哪些成语形容“大家都向往的地方”

1. 驰志伊吾: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2. 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3. 夫子之墙: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4. 魂飞目断:形容十分心向往之,不能自持;

5. 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6.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7. 乱极思治:社会动乱到了极点,人民一心向往太平;

8. 情深一网:一往:一直,始终。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9. 人心归向: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10. 人心所归:大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11. 人心所向: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12. 日近长安远: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13. 神驰力困: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14. 神醉心往:心神陶醉向往;

15. 乡风慕义: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1. 向风靡然:向风:闻风仰慕;靡然:倒伏的样子。形容人倾心向往;

2. 向风慕义: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3. 向声背实:声:声名,这里指虚名;背:违背。指向往声名,背离实际;

4. 心弛神往: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5. 心驰神往: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6. 心动神驰:心神向往。形容思慕之情不能自持;

7. 心倾神驰:倾:倾倒。形容对自己倾心爱慕的东西,心早已向往了;

8. 心往神驰:指一心向往;

9. 心向往之:向往:崇敬仰慕。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

10. 心仪已久:仪:向往,仰慕。内心向往已经很久了;

11. 一往而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同“一往情深”;

12. 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13. 意往神驰:形容心神向往,不能自持;

14. 悠然神往:神往:心里向往。形容心神要飞到某个去处;

15. 至情一往:一往:一直,始终。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并且很向往着。

参考资料

关于向往的成语及解释.汉辞网[引用时间2018-1-13]

2.描写扬州的成语和诗句

成语很少,诗句很多。

成语:鹤背扬州、骑鹤扬州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维扬怀古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其实八怪主要是善画,他们的绘画作品盖过诗词。

郑板桥词集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 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 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 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 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 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 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劳劳亭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 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 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前殿金 莲, *** 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 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长干里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 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 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台城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 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有人牧马,城头吹起 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再 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 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 夜游词, *** 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高座寺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鸦噪松 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青 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孝陵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 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 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方景两先生庙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竹杖麻 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契皋夔,闳颠散适,岳降维申甫。

彼自承平吾破裂,题目原非一路。十 族全诛,皮囊万段,魂魄雄而武。

世间鼠辈,如何妆得老虎! 宏光 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后来狂客。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燕子衔 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卖尽江山犹恨少,只得东南半壁。

国 事兴亡,人家成败,运数谁逃得?太平隆万,此曹久已生出。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 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 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 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 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3.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表达作者对扬州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4.关于赞美扬州的文章

我出生在扬州,所以童年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

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的遗址,明清私家园林。

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景,把扬州装扮得更加美丽。我家附近有一处名瘦西湖之地,那里风景优美,是可以散步的地方。

瘦西湖在江苏省扬州西北部,因湖面瘦长,故称“瘦西湖”。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

两岸有小金山,徐园,白塔等景点。清乾隆、康熙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

当地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之说。瘦西湖附近,也有两处著名的景点,那就是个园与何园。

个园园主花大力财力修建此园,其最负盛名的乃是四季假山。其令我最喜欢的是冬山,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

何园园主何芷舟刀在光绪年间修建此园。园内布局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

家乡还有许多民间小吃,特色工艺,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就像那蜜蜂与花朵,小草与土壤似的。

那种感情使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名师点评:“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读者对扬州的深刻印象。

扬州的重点写的是瘦西湖和个园何园。“胡道迂回曲折,仿佛圣女的腰带”点出了瘦西湖的特点在于一个“瘦”;个园“冬山宣石似未消积雪”令人心旷神怡;何园“乃是中西合璧,住游结合,是人居,游玩的好地方”让人心生向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短短一句,激起后世多少人对这个城市绵绵不绝的向 往。扬州的存在,对于骨子里浪漫的中国文人,更多是一种对意气风发的怀念,即使没去 过,仅仅从前人的诗句里,便不乏对她的动人想象。

哪怕到了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历史上 的通都大邑,但“扬州”二字,却依旧包含着不尽风流,永不失其“繁华似锦地”的精神 感染力。这一切,我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运河。

中国的城市,多因水而兴,扬州就是 这样的一个典型。在大运河未开凿以前,扬州在历史上的出镜率是很有限的。

大家盖棺论 定的暴君隋炀帝,想想还是有功绩的,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有诗云“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 论功不较多”。至少在我看,那些贤明圣主,很少有象他这样,兴修了一个工程——不管 他的动机如何——能够遗惠至今的。

被东西走向的大河横切的中国,于是有了南北的沟通 ,由此也造就了扬州第一个大红大紫的兴盛时期——唐代。 今天,扬州的东北方有个茱萸湾公园,西边紧挨着京杭运河。

说是公园,到了那儿才发 现,冷冷清清,无甚游人。通向公园深处的寂静路上,两旁满眼是枝蔓丛生的灌木、树林 ,河边风很大,快半人高的蒿草被吹得颤颤巍巍,透着荒凉。

几乎难以想象,在隋唐时期 ,运河由北向南进入扬州的第一个码头便是这里——茱萸湾。看着寂静的河面,一个人, 有点儿“独立小桥风满袖”的意味。

于是在那儿,我又一次听了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 ,音乐声起,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两个城市:长安和扬州。不同以往的是,站在茱萸湾, 我终于身临其境—— 这里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往南直通长江、出海口,往北可入黄淮、关中,放眼全国, 再无这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连接点。

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随之而来的少 不了有各色店家、梨园子弟、墨客骚人……而街市坊间,绣户珠帘,每华灯初上,觥酬交 错吟咏唱和,其一时之盛,不让京师,天下人号为“扬一益二”(天府之国四川都没这里 富足)。就连寻道访仙的李白,听说哥们孟浩然要去广陵,也带着几许神往,留诗“烟花 三月下扬州”。

我不得不叹息自己想象力的平乏。对于扬州当年的盛境,我始终不能刻画周全,就象去 完成一幅画,隐隐约约觉得有个大致,但一落笔,出来的总是一鳞半爪的局部。

可能时间 的跨度太大,我的想象要向源头洄游,其所能凭籍的,也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比如 某些方言。 “麻胡子”就不说了,还有其它的例子。

比如从小就学会的一句,叫“波斯献宝”,地道 的扬州话。唐朝的扬州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不少外国人从海道来此,其中波斯商 人、僧侣,辗转来扬州一带居住的不下数百人,大多做珠宝生意。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 波斯献宝”一语,喻指洋洋得意地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炫耀。另外一句扬州话“吾儿碌 山”,意思是指一个人不正经、不检点、吊儿郎当。

这个词的来源更戏剧化:据传安碌山 作乱之前,颇骗得唐玄宗赏识,常出入宫禁,后来便与杨玉环有了一腿,某日二人在浴池 嬉戏, 》昊帝进来,情急之下,杨贵妃大呼:“吾儿碌山!帮我递上ΧΧ东西”,安录 山借机匍匐而前,非但把场面掩饰了,就此还捞了个干儿子当。呵呵。

儿时学会的这些话 ,长大了慢慢竟发现能剥出一些关于历史的内核,这真是很有意思。我常忍不住去想,在 唐代的大都会扬州,一些社会现象与宫廷绯闻,真真假假的,它们怎么就慢慢地从街谈巷 议变成了固定的词汇;而且当它们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一点一点湮没于风尘,它们却代代相 传,充满了生命。

姜夔的哪首词提到扬州的?他提到的古扬州的别名和风景有哪些?

一、《夜看扬州市》

唐·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译文: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二、《扬州慢·琼花》

宋·郑觉齐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译文:盛开的琼花就像衣装素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步履轻盈的走下楼来。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清晨将琼花剪下,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曾在扬州看到过的琼花,如今到了江南竟能在酒筵前相见。想起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阳春三月,只有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三、《宿扬州》

唐·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译文:傍晚的烟波笼罩在宽阔的江面,路过金陵已经是落叶纷纷的深秋时节。叫声高亢的塞北大雁飞过楚地湖泽,深深浅浅的红树中间依稀看到了扬州城。夜晚石桥上灯火阑珊好似星光闪烁的银河,城外河中游船上的桅杆就像天上星斗。今日市场朝廷风俗已不似以往繁华,已不需开口询问当年的迷楼在何处。

四、《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唐·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地面的万物与天际分界清晰,高塔的上绘满图画的塔梁在三层天之上。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

飞鸟箭一样穿过琼玉的珠帘,彩漆的塔拱拥抱着明媚的霞光。眼光随着蜿蜒的大路远去,心思却追随着离别的船帆。秋露把梧桐与楸树叶洗白,寒霜把柚子与柑橘催黄。隐约中看到了那玉白的毫毛,刹那间把迷茫的世界照亮。

五、《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宋·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译文: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酒论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遥指江东的李白。夸说当时扬州的繁华富丽。从早春又到晚春初夏,离恨之情层层叠叠,有千层之厚重。小船连夜渡江来到扬州,大家同时吃惊而又笑我经过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颜。说的话仍然带着江东口音。夜深喝酒的地方,仍是像作梦一样。

是 《扬州慢·淮左名都》 在诗人眼中,扬州风景美轮美奂。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他觉得扬州的明月最是美丽。而杜牧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觉得扬州是一位温婉俏丽,绝色无双的女子,没有人比得上她。

扬州风景最美的地方,在十里长街。这里舞台歌榭,美女如云。不过,纵然有这么多的佳丽,但诗人把最高的殊荣,给了他赠别的那位少女,称其是“卷上珠帘总不如”,用最通俗的话说,这条长街上,你是第一。

这位少女能否当得上花魁之誉,早已无可察考,不过,借助杜牧的描绘,后人除了对红衣翠袖佳人的欣赏,更多被逗引而起的,则是对大唐盛世华年的追忆。譬如姜夔,譬如他笔下的那首《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写这首词时大概20多岁,那一年他经过扬州,满目萧条,想到扬州昔日的繁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词。这应该算是宋词里最经典的一首《扬州慢》,惊艳千古,愁得令人心碎。

这首词的正文之前,还有个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在这则小序里,词人交代了时间——1176年,冬至,地点——维扬,也就是扬州。序中所提到的“千岩老人”是南宋诗人萧德藻,杨万里在《淳熙荐士录》把他称为第13人,曾盛赞其“文学甚古,气节甚高”。他曾教导姜夔学诗,又将侄女儿许配与他,两人关系甚笃。萧德藻读了这首词后,觉得甚是凄凉,有“黍离之悲”。

词的上阕写扬州城的残破、凄凉景象。词一开头就点明作者的行踪,他来到早有美名的扬州,下马稍驻,本来是想在扬州好好游赏一番的,但触目所见却叫诗人大失所望。

他在杜牧所称赏的“春风十里扬州路”上,所见的不是昔时的繁华景象,而是满眼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入夜后听到的不是欢歌笑语,而是 “清角吹寒”,整个扬州成了一座残破不堪的 “空城”。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 “胡马窥江”所带来的!金兵的多次入侵和掠夺,把一座闻名天下的 “名都”,糟踏得面目全非。这些文字描写的虽然只是作者耳目所及的实景,却深刻逼真地揭露了金兵的残暴行径。

下阕写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词人不直言自己的感受,而说“杜郎俊赏”,“重到须惊”,以杜牧之欣赏力和表现力,料他今日重来,也会对扬州的破败景象感到震惊。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才华横溢,写过为人传诵的描写扬州的词句,即使是他这样的妙笔也难以表达此刻的忧伤心境。两次跌宕,极言扬州的今昔变化对词人的触动之深。起落跳宕的形式,与感情的起伏不平和谐一致。

“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词人选取了二十四桥、芍药这两种代表扬州昔日繁华特点的事物来写。“二十四桥仍在”,只是昔日那旖旎迷人的风光不见了,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在水波中无声地荡漾。这甲天下的芍药花又开了,可是却再没有人来“交口称说”,再没有人来插戴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也是“庭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了。借眼前景物渲染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

这里的“仍”、“念”二字,包含着词人对往昔的留恋向往、对现实的悲伤惋惜之情。用冷月无声、芍药自开的无情,反衬出人的多情。表达了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波心荡”既是写水波荡漾,又是写词人心情的动荡不安;处处情景交融。

整首《扬州慢》,从序言到结尾,感情基调都显得凄怆而寂寥,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虚写昔日扬州繁华,实写如今战乱下的凋败残破,来进行了一个对比,使得其凄凉哀伤之情更加的鲜明,直击人心。我们不是一直有一句话说“世上最残忍和令人感到的痛苦的事,莫过于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昔日的扬州越美,诗人心中的痛苦就越深。甚至每一个景色,都能勾起诗人心中的哀情。全文用词绝美,惊艳千古,却愁得令人心碎,这样的词读来令人口齿留香,又无限伤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