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5 02:17:29浏览:7分类:星座大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发射列表 发射时间火箭卫星编号卫星类型发射地点2000年10月31日 北斗-1A 北斗1号 西昌 2000年12月21日 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 北斗-1C 2007年2月3日 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04时11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M1) 北斗2号 2009年4月15日 长征三号丙 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G2) 2010年1月17日 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1) 2010年6月2日 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G3) 2010年8月1日05时3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I1) 2010年11月1日00时26分 长征三号丙 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G4) 2010年12月18日04时20分 长征三号甲 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I2) 2011年4月10日04时47分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I3) 2011年7月27日05时44分 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I4) 2011年12月2日05时07分 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I5)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 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 长征三号乙 第十四、十五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一箭双星” )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 长征三号丙 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长征三号丙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卫星组成 发射日期 发射火箭 卫星 轨道类别 运行状况 备注 2000.10.31 CZ-3A Y5 北斗-1A 废弃卫星轨道 停止工作 北斗一号 2000.12.21 CZ-3A Y6 北斗-1B 废弃卫星轨道 停止工作 2003.5.25 CZ-3A Y7 北斗-1C 地球静止轨道 85.3°E 正常 2007.2.3 CZ-3A Y12 北斗-1D 废弃卫星轨道 失效 2007.4.14 CZ-3A Y13 北斗-M1 中地球轨道~21500km 正常,测试星 北斗二号 2009.4.15 CZ-3C Y3 北斗-G2 35594 x 36036 km 漂移 失效 2010.1.17 CZ-3C Y2 北斗-G1 地球静止轨道 140°E 正常 2010.6.2 CZ-3C Y4 北斗-G3 地球静止轨道 84°E 正常 2010.8.1 CZ-3A Y16 北斗-I1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倾角55° 正常 2010.11.1 CZ-3C Y5 北斗-G4 地球静止轨道 160°E 正常 2010.12.18 CZ-3A Y18 北斗-I2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4.10 CZ-3A Y19 北斗-I3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7.27 CZ-3A Y17 北斗-I4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1.12.2 CZ-3A Y23 北斗-I5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倾角55° 正常 2012.2.25 CZ-3C Y6 北斗-G5 地球静止轨道 58.5°E 正常 2012.4.30 CZ-3B Y14 北斗-M3 中地球轨道~21500km 正常 2012.4.30 CZ-3B Y14 北斗-M4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9.19 CZ-3B Y15 北斗-M5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9.19 CZ-3B Y15 北斗-M6 中地球轨道~21332km 正常 2012.10.25 CZ-3C Y 北斗-G6 地球静止轨道 110.5°E 星座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中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分别为5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序号 卫星 发射日期 火箭 运行轨道 使用状况 状态 1 北斗-M1 2007年04月14日 长征三号甲 中地球轨道,高度21559公里,倾角56.8° 试验星未使用 M1 2 北斗-G2 2009年04月15日 长征三号丙 有误差的地球静止轨道,高度36027公里,倾角2.2° 失控未使用 G2 3 北斗-G1 2010年01月17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40.0°E,高度35807公里,倾角1.6° 使用中 G1 4 北斗-G3 2010年06月02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10.6°E,高度35809公里,倾角1.3° 使用中 G3 5 北斗-IGSO1 2010年08月01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916公里,倾角54.6° 使用中 IGSO1 6 北斗-G4 2010年11月01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160.0°E,高度35815公里,倾角0.6° 使用中 G4 7 北斗-IGSO2 2010年12月18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83公里, 倾角54.8° 使用中 IGSO2 8 北斗-IGSO3 2011年04月10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911公里, 倾角55.9° 使用中 IGSO3 9 北斗-IGSO4 2011年07月27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79公里, 倾角54.9° 使用中 IGSO4 10 北斗-IGSO5 2011年12月02日 长征三号甲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35880公里, 倾角54.9° 使用中 IGSO5 11 北斗-G5 2012年02月25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58.7°E,高度35801公里,倾角1.4° 使用中 G5 12 北斗-M3 2012年04月30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607公里,倾角55.3° 使用中 M3 13 北斗-M4 2012年04月30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617公里,倾角55.2° 使用中 M4 14 北斗-M5 2012年09月19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 ,高度21597公里,倾角55.0° 使用中 M5 15 北斗-M6 2012年09月19日 长征三号乙 中地球轨道,高度21576公里,倾角55.1° 使用中 M6 16 北斗-G6 2012年10月25日 长征三号丙 地球静止轨道80.2°E,高度35803公里,倾角1.7° 使用中 G6

我国有哪些卫星发射中心

截至2021年5月,中国、美国、俄罗斯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美国“GPS”

由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于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国宣布在10年内向全世界免费提供GPS使用权,但美国只向外国提供低精度的卫星信号。据说该系统有美国设置的“后门”,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可以关闭对某地区的信息服务。

2、俄罗斯“格洛纳斯”

“GLONASS ”是由俄罗斯单独研发部署的卫星导航系统,该项目启动于上世纪70年代俄罗斯有22颗Glonass卫星在轨运行,但仅有16颗运转正常。该系统需要有18颗卫星才可满足继续为全俄罗斯提供导航服务的需求,至少需要24颗卫星才提供全球导航服务。

3、中国“北斗”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 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

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再次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GPS特点

(1)全球,全天候连续不断的导航定位能力。GPS能为全球任何地点或近地空间的各类用户提供连续的、全天候的导航定位能力,用户不用发射信号,因而能满足多用户使用。

(2)实时导航,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利用GPS定位时,在1s内可以取得几次位置数据,这种近乎实时的导航能力对于高动态用户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能为用户提供连续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目前利用C/A码的实时定位精度可达20-50m,速度精度为0.1m/s,利用特殊处理可达0.005m/s,相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3)测站无需通视:GPS测量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一般造标费用占总经费的30%、50%)。由于无需点间通视,点位位置可根据需要可疏可密,这样就使得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也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的测量工作。

(4)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GPS测量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另外,GPS定位是在全球统一的WGS-84坐标系统中计算的,因此全球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是相互关联的。

(5)仪器操作简便:随着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观测巾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扶,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

(6)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GPS采用扩频技术和伪码技术,用户只需接收GPS信号,自身不会发射信号,出而不会受到外界其他信号源的干扰。

(7)功能多、应用广泛:GPS是军、民两用系统,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我国有四个卫星发射中心,4个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著名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于甘肃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位于山西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位于海南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2009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酒泉市与阿拉善盟之间,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40°58′05.54″;东经100°16′41.3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 塞汉桃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2009年4月15日,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纬28°14′44.73″;东经102°01′36.4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 凉山州冕宁县)?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北纬38°50′55.42″;东经111°36′28.89″。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 岢岚县)?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海南文昌市龙楼镇星光村的一片西瓜地,纬度约为19°30”,毗邻大海,不仅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而且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建设新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新发射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在海南建设发射场,可利用纬度低的优势,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延长卫星使用寿命,效费比高。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布局,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等区域产业发展。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预计将建设航天发射港、太空主题公园、火箭组装厂、火箭发射基地、指挥中心等,面积达40平方千米。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纬19°19′00.00″;东经109°48′00.00″。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