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我要用“然”字组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5 07:36:12浏览:5分类:文字大全

我要用“然”字组词

蔼然 蔼然可亲 蔼然仁者 暧然

僾然 安然 安然如故 安然无事

安然无恙 暗然 足音跫然 卓然不群

啅然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晬然 总然

纵然 着然 自然美 酌然

谆然 注然 肫然 卓然

正气凛然 意兴索然 夷然自若 熏然

怏然 卓然不羣 死灰复然 柱然

众然 自以为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 秩序井然

栉然 崒然 终不然 秩然

自然资源 直然 贽然 卒然

骤然 灼然 辴然 鍖然

整然 昭然 蹍然 真然

湛然 重然灰 崭然 辄然

章然 乍然 辗然 自然力锻炼

斩然 曾不惨然 昭然若揭 再不然

自然灾害 齳然 自然科学观 自然物

轧然 自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带

自然崇拜 正然 自然分工 自然保护区

自然而然 自然选择 自然光 自然现象

自然地理学 再不其然 自然人 自然区

自然辩证法 造然 自然主义 自然经济

自然环境 自然数 自然对数 自然条件评价

自然村 自然突变 自然观 自然科学革命

自然界 自然科学 自然力 郁然

豫然 妪然 自然规律 吁然

裕然 谕然 舆论哗然 于然

跃然纸上 俞然 逌然 傮然

跃然 欝然 云然 优然

攸然 嘤然 犹然 荧然

由然 颖然 莹然 隐然敌国

油然 仡然 黝然 屹然

义然 泆然 油然而生 凿然

夷然 屹然不动 意兴盎然 邑然

怡然自得 颐然 依然如故 依然故我

夷然不屑 怡然自乐 悠然 亦然

悠然自得 翼然 宜然 黟然

翳然 依然 已然 嶷然

熠然 怡然自若 毅然决然 杂然

殷然 怡然 窅然 音问杳然

愔然 一目了然 悒然 毅然

佁然 醳然 要不然 杳然

晏然 峣然 一见了然 窈然

晏然自若 宴然 燕然 肴然

洋然 奄然 燕然山 燕然铭

昂然 燕然颂 焰然 奄然而逝

燕然石 厌然 燕然笔 盐城自然保护区

偃然 俨乎其然 爓然 哑然

崖然 哑然失笑 讶然 俨然

严然 辥然 岩然 洵然

喧然 黭然 曛然 须然

轩然霞举 悬然 喧然 轩然大波

泫然 袖然居首 夐然 轩然

袖然冠首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袖然 修然

嫣然一笑 吷然 瞲然 悻然

幸然 须眉皓然 砉然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兴味索然 嫣然 袖然举首 瞁然

雅然 汹然 谢自然 兴趣盎然

诩然 欣欣然 续然 炘然

歆然 欣然自得 恤然 欣然命笔

欣然自喜 信然 虓然 泫然流涕

潇然 晓然 炫然 兴致索然

欣然 泄然 翛然 萧然四壁

翔然 萧然 小小不然 锈然

嚣然 想当然 阉然 萧然物外

显然 呀然 洗然 掀然

闲然 寤然 袭然 忻然

吸然 衋然 閕然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俙然 淅然 削然 虩然

误然间 枵然 歙然 怃然

勿然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兀然 相然

翕然 嬉嬉然 习惯若自然 沃然

渥然 习若自然 习贯若自然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习惯成自然 煟然 温渚然犀 滃然

温然 未必然 蔚然成风 炜然

委然 惘然 嵬然不动 伟然

温温然 苇然 唯然 蔚然

惘然若失 无然 习惯自然 未然

枉然 嵬然 莞然 宛然

危然 巍然屹立 巍然不动 宛然如生

罔然 巍然耸立 憪然 巍然

宛然在目 顽然 巍然挺立 婉然

退然 徒然 犀灯然 脱然

僮然 听然 酡然 通然

完然 汪然 阗然 挺然

洼然 听其自然 觍然 恬然自得

亭然 恬然自足 陶然自得 倜然

佻然 天然纤维 天然气化工 贴然

惕然 忝然 倘然 天然痘

趯然 傥然 填然 恬然

坦然自若 陶然 陶然而醉 陶然亭

天然 脡脡然 汰然 泰然自得

泰然自若 脗然 倓然 天然气

腆然 湾然 为然 特然

颓然 坦然 缩然 泰然居之

泰然处之 突然 泰然 宿夜然诺

肃然 肆然 所以然 榻然

酸然 肃然生敬 突然袭击 同然一辞

同然 溯然 谡然 肃然危坐

肃然起敬 索然俱散 索然寡味 索然

1. 王守仁息讼的文言文翻译

王守仁息讼

原文

一友与人讼,来诘.是非,阳明曰:“俟.汝数日后。心平气和,当为汝说。”后数日,其人来,曰:“弟子此时心平气和,愿赐教。” 阳明曰:“既已心平气和,又何教?”

注:阳明:王守仁,明朝人,字伯安,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故世称王阳明。

译文

一天王守仁的一个朋友有对别人进行诉讼,王守仁说:“你等数日直到心平气和时再来和我说。”过了几天那人便来了说他已心平气和了所以前来受教。王守仁说你都心平气和了还来干什么。

2. 文言文王守仁遗风的翻译

当初,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

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今河南南部以南地区。而那里的风俗很落后的缘故,属于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很安乐,并没有见到他们所说的简陋和落后。

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穿着奇特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密的礼节,有着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

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落后啊。那些当面说爱,背后说恨的,颠倒黑白,狡猾奸诈的人,外表忠厚,而内心像毒虫刺人,中士大都不能免,如果是外表文质彬彬有文采的样子,穿戴着礼仪之邦宋国的礼帽,鲁国的大袖之衣。

遵守法度,就不落后了吗?夷人却不这样,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就有了。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

3. 勤学 王守仁文言文翻译

作品名称:勤学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作品体裁:散文

原文: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

(1)确:坚实。

(2)侪辈:同辈。

(3)乐易:愉快和蔼而又平易近人。

作品译文:

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该努力求学问。凡是学得不够勤快的人,一定是因为它所立的志还不够深切。跟着我求学的人,我不会把天资聪明当作是高级的,我反而是把勤劳确实谦虚自处当作高尚。各位试著观察同学之中:如果有「肚子里明明空空的,却假装很充盈;明明是没学问,却假装很有学问」,隐藏自己的短处、妒忌别人的长处,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说大话来欺骗别人这样的人,就算那种人天资很高超,同学们不会讨厌他吗?不会轻视他吗?他就算用那种方式来欺骗别人,别人就真的会被他所欺骗吗?会有人不在背后偷偷的嘲笑他吗?如果有人以谦虚缄默自我要求,已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深切的立志又努力实践,勤奋向学又喜好提问,称赞他人的优点,责怪自己的缺点;跟从他人的长处,揭明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在跟内在完全相同,就算那种人自居无能,而不求超越别人,别人就真的会以为他无能吗?有人不敬重他吗?各位同学看看这两种人,就知道要用什麽样的态度求学了。

4. 翕然什么意思

1、一致貌。

引证:” 鲁迅 《集外集·说鈤》:“昔之学者曰:‘太阳而外,宇宙间殆无所有。’历纪以来,翕然从之;怀疑之徒,竟不可得。”

2、指一致称颂。

引证:晋·葛洪 《抱朴子·道意》:“有一人,姓李名宽 ,到吴而蜀语,能祝水治病颇愈,於是远近翕然。”

3、安宁、和顺貌。

引证:《梁书·刘潜传》:“ 孝仪 下车,宣示条制,励精绥抚,境内翕然,风俗大革。”

4、忽然;突然。

引证:晋·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5、凹陷貌。

引证: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急返旧路,至 绿水潭 。详观之,上有洞翕然下坠。”

扩展资料

一、翕笔画

二、翕组词:翕动、翕然、翕张、翕忽、翕合、翕翕,具体解释如下:

1、翕动:[xī dòng]

释义:(嘴唇等)一张一合地动:嘴唇翕动。鼻翼翕动。

2、翕张:[xī zhāng]

一合一开:目自翕张。

3、翕受:[xī shòu]

释义:合受;吸收。

4、翕兹:[xī zī]

释义:十二祖巫之一,佛本是道里面的虚构人物,并不是山海经里的神。

5、翕心:[xī xīn]

释义:小心翼翼。

5.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节选)》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

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 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 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已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

相仿 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 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

既 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 行矣。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 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抚回以先王之道。

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 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 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 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 侈之以为丽。

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 径千蹊,莫知所适。

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戏谑跳踉,聘奇斗巧,献 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精神恍惑, 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时君世主 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

间有 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 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圣人之学曰远日晦,而功利 之习愈趋愈下。

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 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 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

其出而仕也, 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 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 要其誉。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 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 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

其称名僭号,未尝 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 其私而满其欲也。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 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 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呜呼!士生斯世,而 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 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悲也已!所幸天理之 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 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

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 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于谁与望乎? 译文 自夏商周三代之后,王道衰落而霸道盛行。

孔子、孟子去世后,圣 学颠覆而邪说横行,教的人不肯再教圣学,学的人不肯再学圣学。行霸 道的人,窃得与先王相似的东西,借助外在的知识来满足私欲,天下的 人竞相模仿他们,圣人之道因此被丛生的荆棘阻塞了。

人与人之间彼此 效法,每天所关心的只是富强的技巧、倾诈的阴谋和攻伐的战略。只要 能够欺天骗人得到一时的好处,可以获取声名利益的方法,人人都去追 逐。

比如管仲、商鞅、苏秦、张仪这种人,简直数不胜数。时间一长, 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掠夺,祸患无穷,人与禽兽夷狄几乎没有两样,霸 术再也行不通了。

此时,世上儒者感慨悲痛,他们搜寻从前圣王的典章 制度,在焚书的灰烬中拾掇修补,其意图正是要恢复先王仁道。但是, 距离圣学的时代太遥远,霸术的广泛流传已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即便 是贤慧之人,也不免深受霸术的薰陶。

如此,他们希望讲明修饰,以求 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扬光大,但所作的努力反而增加了霸道的势力范围。 相对来说,圣学的痕迹再也极难找到了。

于是,产生了训诂学,为了名 誉传播它;产生了记诵学,为了显示博学去谈论它;产生了词章学,为 了华丽去夸大它。如此沸沸扬扬,竞相在天下争斗打闹,不知有多少人! 面对万径千蹊,人们无所适从。

世上的学者,如同走进了百戏同演的剧 场,处处都是嬉戏跳跃、竞奇斗巧、争妍献笑之人,观者瞻前顾后,应 接不暇,致使耳聋眼昏,神情恍惚,成天在那里胡乱转悠,乐不知返。 他们仿佛精神失常,连自己的家竟也不知在哪。

其时,国之君也被这些 主张弄得神魂颠倒,他们终生从事无益的虚文,自己到底说什么也一无 所知。有时,虽有人觉得这些学问的荒谬怪诞、零乱呆滞而卓然奋起, 欲有所作为,但他所能达到的,只不过是为争取富强功利的霸业罢了。

圣人的学问,越来越晦暗;功利的习气,越来越严重。其间,虽也有人 推崇佛老,但佛老的观点始终不能消除人们的功利之心。

虽也有人曾综 合群儒的主张,但群儒的主张最终也不能破解人们的功利之见。功利的 毒汗,已深深渗透到人的心底骨髓,积习成性,时至今日已达几千年之 久。

世人在知识上彼此炫耀、在权势上彼此倾轧、在利益上彼。

6. 王守仁 尊经阁记 全文翻译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

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人与物,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是同样,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所以它是永恒不变之道。

它表现在人的情感里,便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因此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也就是亲、义、序、别、信,是同样一件东西;都是心、性、命。

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即永恒不变之道。这永恒不变之道,用以阐述阴阳盛衰的运行,便称它为《易》;用以表明纪纲政事的施行,便称它为《书》;用以传达歌咏性情的感发,便称它为《诗》;用以显示体统仪节的表征,便称它为《礼》;用以宣泄欣喜和平的跃动,便称它为《乐》;用以辨别真假邪正的标准,便称它为《春秋》。

因此阴阳盛衰的运行,以至于真假邪正的评价,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真理,唯其如此所以称为六经。

六经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之道。因此《易》这部经,是记我们内心的阴阳盛衰的经:《书》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纪纲政事的经;《诗》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歌咏性情的经;《礼》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体统仪节的经;《乐》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欣喜和平的经;《春秋》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真假邪正的经。

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表露,这才是尊重《礼》;省察心中的欣喜和平而使之及时跃动,这才是尊重《乐》;省察心中的真假邪正而及时地辨明,这才是尊重《春秋》。 大抵古代圣人的匡扶人间正道、耽心后世的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耽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

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

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晓晓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

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即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

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

(何满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