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园林风格有哪些特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1 20:34:27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园林风格有哪些特点

随着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提高,很多人装修的时候会选择园林风格,那园林风格有哪些特点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1、多曲折。园林中式风格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景观,阁楼需与曲相呼应。路、桥等设计,随着地形变成曲径、曲桥。踏步和台阶,也是用石子进行铺设,这样方可与周边环境协调。

2、多变化。由于山、水、地形并不是固定的,因而在设计园林中式风格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如在山巅的位置搭建亭子,峰回路转的区域设置台子等。

3、朴实。园林中式风格在设计上,要求结构简单、装饰朴实,比较向往那种宁静、自然、朴实无华的感觉。

4、灵巧。在设计园林中式风格中,会使用虚的栏杆、空透的门窗代替原本厚实的墙体,从而达到分割但是不断的效果。对于山巅间的亭子、空廊,也是使用数根柱子支撑起来,弱化了外空间的界限。

5、造园艺术。园林讲究的是整个的布局需要非常自然,里面的山、水等布景需要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且园林中的假山,是由小石子组成,需要展示出天然纹理,而非人工痕迹。

6、分隔空间。中国古代园林用各种方法分隔空间,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等关系。这样,公园空间和自然空间将得到整合和扩展。

7、风景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有山、有水,有厅、等建筑,无不展现自然美。人造的水,岸边的曲折,水中的涟漪,渐渐的展现出自然的风景。

一、生成期(相当于先秦、两汉)

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帝国初步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园林艺术兼融儒、道、玄诸家的美学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跃进,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基础。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概况、提炼、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的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它一开始即出现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的倾向;另一种是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表现隐逸、追求山林泉石之怡性畅情的倾向。

4、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诸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谐调关系。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五代)

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独特风格已经基本形成了。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它作为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而且反映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小品的细致处理。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观园林亦相应地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郊野寺观的园林把寺观本身宗教活动的场所转化为点缀风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客,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

4、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诗画情趣特点开始形成。

四、成熟前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

封建文化的发展已失去汉、唐的闳放风度,但却转化为在日愈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亦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的完全成熟的境界。

1、这个时期园林的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

2、文人广泛地参与造园,丰富的造园经验不断积累,再由文人或文人出身的造园家总结为理论著作刊行于世。

3、随着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中国的造园艺术继唐代以后再度影响日本,促成了盛极一时的禅宗园林,如书院造庭院、枯山水以及茶庭等的相继兴起。

五、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至清末)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退的倾向,逐渐流于繁琐、僵化,已多少丧失了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2、民间的私家园林一直沿袭上代的高峰水平,并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

3、园林已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化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4、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没有出现像上个时期那样的有关园林和园艺的略具雏形的理论著作。

5、中、西园林文化开始有所交流。

扩展资料

园林分类:按占有者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百度百科-古典园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