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三国演义的第十回内容(复制粘贴原文)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6 05:19:47浏览:6分类:文字大全

三国演义的第十回内容(复制粘贴原文)

第一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然后谢恩,领兵出城。又下令追寻董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斋

且说李傕、郭汜既掌大权,残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观其动静。献帝此时举动荆棘。朝廷官员,并由二贼升降。因采人望,特宣朱俊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一日,人报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二将引军十余万,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原来二将先曾使人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贼党。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受密诏,并力讨贼。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军将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谋士贾诩曰:“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李蒙、王方出曰:“此非好计。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贾诩曰:“今若即战,必当败绩。”李蒙、王方齐声曰:“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诩谓李傕、郭汜曰:“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待李蒙、王方自引兵迎敌,可也。”李傕、郭汜从其言,点一万五千人马与李蒙、王方。二人忻喜而去,离长安二百八十里下寨。知

西凉兵到,两个引军迎去。西凉军马拦路摆开阵势。马腾、韩遂联辔而出,指李蒙、王方骂曰:“反国之贼!谁去擒之?”言未绝,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便回。李蒙见王方刺死,一骑马从马超背后赶来。超只做不知。马腾在阵门下大叫:“背后有人追赶!”声犹未绝,只见马超已将李蒙擒在马上。原来马超明知李蒙追赶,却故意俄延;等他马近举枪刺来,超将身一闪,李蒙搠个空,两马相并,被马超轻舒猿臂,生擒过去。军士无主,望风奔逃。马腾、韩遂乘势追杀,大获胜捷,直逼隘口下寨,把李蒙斩首号令。李傕、郭汜听知李蒙、王方皆被马超杀了,方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商议回军。恰好长安城中马宇家僮出首家主与刘范、种邵,外连马腾、韩遂,欲为内应等情。李傕、郭汜大怒,尽收三家老少良贱斩于市,把三颗首级,直来门前号令。马腾、韩遂见军粮已尽,内应又泄,只得拔寨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樊稠去赶韩遂,看看赶上,相近陈仓,韩遂勒马向樊稠曰:“吾与公乃同乡之人,今日何太无情?”樊稠也勒住马答道:“上命不可违!”韩遂曰:“吾此来亦为国家耳,公何相逼之甚也?”樊稠听罢,拨转马头,收兵回寨,让韩遂去了。斋

不提防李傕之侄李别,见樊稠放走韩遂,回报其叔。李傕大怒,便欲兴兵讨樊稠。贾翊曰:“目今人心未宁,频动干戈,深为不便;不若设一宴,请张济、樊稠庆功,就席间擒稠斩之,毫不费力。”李傕大喜,便设宴请张济、樊稠。二将忻然赴宴。酒半阑,李傕忽然变色曰:“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稠大惊,未及回言;只见刀斧手拥出,早把樊稠斩首于案下。吓得张济俯伏于地。李傕扶起曰:“樊稠谋反,故尔诛之;公乃吾之心腹,何须惊惧?”将樊稠军拨与张济管领。张济自回弘农去了。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贾诩屡劝抚安百姓,结纳贤豪。自是朝廷微有生意。不想青州黄巾又起,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太仆朱俊保举一人,可破群贼。李傕、郭汜问是何人。朱俊曰:“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李傕曰:“孟德今在何处?”俊曰:“现为东郡太守,广有军兵。若命此人讨贼,贼可克日而破也。”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操领了圣旨,会同鲍信,一同兴兵,击贼于寿阳。鲍信杀入重地,为贼所害。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降者数万。操即用贼为前驱,兵马到处,无不降顺。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操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操自此威名日重。捷书报到长安,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单,字文若,荀绲之子也;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其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操以为行军教授。荀彧曰:“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操问是谁,彧曰:“乃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操曰:“吾亦闻名久矣。”遂遣人于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来见,曹操大喜。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启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郭嘉荐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操即聘晔至。晔又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为从事。斋

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一日,夏侯敦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敦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敦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敦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棉袄,及骏马雕鞍赐之。主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乃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琊郡取父曹嵩。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琅琊;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两日。曹嵩要行,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间,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顿家小,命张闿将军马屯于两廊。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曰:“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何如?”众皆应允。是夜风雨未息,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曹德提剑出看,就被搠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后,欲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被乱军所杀。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后人有诗曰:“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操闻之,哭倒于地。众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敦、于禁、典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夏侯敦于路截杀之。时陈宫为东郡从事,亦与陶谦交厚;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百姓,星夜前来见操。操知是为陶谦作说客,欲待不见,又灭不过旧恩,只得请入帐中相见。宫曰:“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斋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急聚众官商议。曹豹曰:“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陶谦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亦出马于门旗下,欠身施礼曰:“谦本欲结好明公,故托张闿护送。不想贼心不改,致有此事。实不干陶谦之故。望明公察之。”操大骂曰:“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可生擒老贼?”夏侯敦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敦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主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曰:“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言未绝,一人进前言曰:“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虽众,未能即破我城。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某虽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大惊,便问计将安出。正是: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知

毕竟此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

三国演义第九回梗概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

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

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遂连夜到陈留

,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

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

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

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於是先发矫

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

,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

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敦

,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敦杀之

,逃於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

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

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

通。操大喜,於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

计其数。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操作檄文

以达诸郡。檄文曰: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

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冲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

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

文到日,可速奉行!

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

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铀。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

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

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

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

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

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

桑树林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瓒视之,乃刘玄德也。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

?」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

城歇马。」瓒指关、张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

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

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

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

若何?」玄德曰:「愿往。」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

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

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著。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

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

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

,汉朝名将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

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

以至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

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

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

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

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

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

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

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董卓自专大权

之后,每日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迳来禀卓。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温侯吕

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

悬於都门。」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

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卓闻言大

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

先将马步军三千,迳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

「贼将休走!」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於马下,生擒将校极多。华雄遣

人继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尉。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那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

,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

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

,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

,指关上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

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於马下。坚挥军直杀至关

前,关上矢石如雨。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於袁绍处报捷,就於袁术处催粮

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术听之,不发粮草。孙坚军缺粮,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

来。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

坚可擒矣。」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是夜月白风清。到坚寨时,已是

半夜,鼓噪直进。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

到,竟天价放起火来。坚军乱窜。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背后华雄追来。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

拽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

可脱帻与某戴之。」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

小路得脱。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於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华

雄军於月下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进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

帻。祖茂於林后杀,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於马下。杀至天

明,雄方引兵上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扎。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

,星夜遣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於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

。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

,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於华雄:挫动锐气,为之

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著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

里冷笑。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

平原令玄德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曰:「然。」即令刘玄

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绍曰:「既是汉室宗室,取坐来。

」命坐。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於末

位,关、张叉手侍於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著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

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

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

!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

献於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

声如巨钟,立於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

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

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

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

为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

,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

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

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於地

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

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

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贱贵乎

?」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

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继牛酒抚慰三人。

却说华雄手下败军,报上关来。李肃慌忙写告急文书,申闻董卓。卓急聚李儒

、吕布等商议。儒曰:「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为盟主,绍叔袁隗,现

为太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卓

然其说,唤李倔、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

隗首级去关前号令。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倔、郭汜引兵五

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

关。这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扎住大寨。卓自在

关上屯住。

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绍聚众商议。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

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

、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八路诸侯,各自起兵

。河内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吕布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

勒马门旗下看时,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

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执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

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於马下,

挺戟直冲过来。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幸得乔瑁、袁

遗两军皆至,来救王匡,吕布方退。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退三十里下寨。随

后五路军马都至,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正虑间,小校来报:「吕布搦战。」八路诸侯,一齐上马。军分八队,布在高

岗。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展,先来冲阵。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

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於马下。众大惊。北海太手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

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於地而走。八

路军马齐出,救了武国安。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

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

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

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

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

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

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

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

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马,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

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古人曾有篇言语,单道著玄德、关、

张三战吕布:

汉朝天数当桓帝,炎炎红日将西倾。

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

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

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

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

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

出关搦战谁敢挡?诸侯胆裂心惶惶。

踊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

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

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峡蝶。

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

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

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

顿断绒条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三人直赶吕布到关下,看见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张飞大叫:「此必董卓!

追吕布有甚强处?不如先拿董贼,便是斩草除根!」拍马上关,来擒董卓。正是:

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待奇人。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希望是你需要的。呵呵

三国演义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

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李儒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

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

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