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为什么相信星座的人那么多?相信星座靠谱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8:26:41浏览:7分类:星座大全

为什么相信星座的人那么多?相信星座靠谱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在漫长的时光中总要有一些精神寄托。而我们中国古老的周易有太难了,正好出现了来自国外的星座文化,弥补了空缺。所以相信星座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星座也挺靠谱的。

第一,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就提出来了30个星座。在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过,蕴含着浓厚的两河流域的文化。而且两河流域的文化传入古希腊,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古希腊的人们对古巴比伦的星座文化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出了古希腊星座表。而且一开始的星座表是用来计量时间的,不是想现在来表示人的性格等事物的表。

第二,形式简单明了。

星座文化相比于古老的周易推理文化是简单明了更利于人们理解的。随着人们理解的深入,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就越大,对它的依赖也就越深。而且我们中国的周易文化流传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乱,这个文化也就越深厚,理解也就越难。

第三,可以适当的相信。

对于像星座,周易推理这样过于玄幻的事物,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东西是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的,主要是要考个人自己的感觉。我们可以适当的看一看星座,但不能事事都依赖于星座,因为我们人都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具有改变客观事物的能力,我们要运用自己的这种力量,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知识,命运。

综上所述,我认为星座再好也比过我们中国流传五千多年的周易文化。对于这种有些不能用科学所解释的东西,主要是凭着自己的个人感觉。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星座 ?有科学依据吗 ?

你要明白,星座的意义根本不在于预知未来,和断定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很多人的重大误区。周围很多人都曾不屑地说:“难道世界上只有12种性格吗?”他们说此言,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未曾走进星座的世界。

每种星座并不是只有一种性格,怎么可能总共12种呢?况且星座性格指的都是先天条件下拥有的性格,每个人的后天环境不同,就算是温柔的双鱼座,如果从小生活在阴暗险恶的环境中,也会受到感染。学过政治的人都知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通过各种因素,在星座的基础上综合的评价一个人的个性才是正确的。

星座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自己的星座性格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通过研究别人的星座性格来达到纵横捭阖的目的;

通过研究男女速配来达到避免夫妻磨擦,增进感情的目的。

比如我是狮子,我就应该注意克制自己霸道的脾气和嫉妒的心理,同时好好把握自信的优势,这样才能“化不利为机会”。这6字是从心理学者那里听到的,可以说星座与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一点同样应用于交际相处。比如我是狮子,我和天蝎有矛盾的时候,一定不能用强硬的态度来达到目的,因为天蝎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还以我自己来举例,当我和双鱼男谈恋爱的时候一定避免吵架,而双鱼座一定要改正那副心软、下不了决心、藕断丝连的样子。这样才有可能拥有美满的爱情。

我是一个以星座为信仰的人,从小学到现在(大学),星座从没有骗过我。可以说,星座是生活的捷径。有时候我们费劲周折想找寻问题的解决方式,却不知道应该“对症下药”。所谓“症”就是问题的原因,星座就是让我们防患于未然。至于什么星座运势之类的就无视掉,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以上便是小女多年研究星座的一点拙见。

因为来源国外(或香港),可信度并不高,有些星座的解释是很圆滑的,也就是说对所有人来说这样的解释都是正确的,比如说什么“你有时很神精质,有时也很温柔。”相信这句话来说任何人也不会有一个人反对,这些星座的解释语就是用的这一种很模糊的说法,才会让人觉得很准,实际上认真想一想谁又不是这句话所说的那样呢?所以我认为星座是不太值得相信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