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申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6 12:16:49浏览:10分类:文字大全

申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申姓源流 郡望堂号

一、姓氏来源

关于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1、申氏出自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

他的子孙后裔传到上古周朝时,出现了一个叫做申吕的,被周王封于

申(在今河北南阳市北),随后不久就建立了申国,他的子孙便以国

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

带。

魏郡:汉高帝初设,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

冠县之间地区。

2、堂号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

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

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

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

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

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

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三、历史名人

1、申包胥:姓公孙,封于申,所以号为申包胥。春秋时做楚国

大夫。与武员即武子胥有很好的交情。武子胥因为父兄被害逃往吴国

的时候曾对包胥说:"我必复楚国。"包胥回答他道:"子能复之,我

必能兴之。"后武子胥以吴军攻楚,入其都,包胥跑到秦国求救,不

吃不饮在秦廷上哭了七天七夜,秦国终于被感动了,派了五百辆战车

去营救楚国,打败了吴军,楚昭王于是得以保国,要奖赏包胥,包胥

逃而不受。

2、申不害: 战国时韩国京人。他在韩国朝廷中作了长达十五年

的宰相,以很高明的领导才能把韩国的政治、外交处理得井井有条,

使韩国虽然处于一个战乱连年的年代但国家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和

袭击,因此而边的国富民安。他的学术上的思想源于黄老,主张刑名

,和韩非子一起被称为申韩,是法家的始祖,其著作有《申子二篇》

3、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明朝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第一,深得张居正的赏识。先入朝廷做官,后因性格倔强而被罢免。

死于文定。著有《赐闲堂集》等。申伯纯,北京丰台人。1937年加入

中国***。抗日战争中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前方总部高级参谋

、秘书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驻北平办事处处长,华北财经

委员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交际处处长,政务院秘书

厅主任,政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副局长,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

员等职。1979年7月13日逝世,享年81岁。著有《西安事变》等。

申姓的来源和历史内容如下:

申姓,得姓历史悠久。申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老资格的名门著姓。春秋战国时期即名人荟萃,为他姓难以比拟。历史上,申姓人济济多才。如列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名人就有七十四人。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两代共有三十七名进士,其中山西、河南、直隶(今河北省)各八名,其中以今河北省永年为最多,共五名。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于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北)。

随后建立申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是王氏高丽开国君主太祖王建时期(公元918~943年在位)的大将军、长节公申祟谦,及其裔孙高丽检校军纪监申成勇,是朝鲜民族中申氏的正宗鼻祖。

申祟谦的封地在平山志妙寺(今韩国平山),申成勇的封地在高灵(今韩国高灵郡)。该支申氏本贯以平山为本贯、分衍有高灵本贯。是高丽王朝早期的申英美,时任杖志护长之官,其后裔分衍有殷风、全安、梨川、神川、谷城、朔宁、昌州、臣昌等数支本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