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洛阳老城里,有哪些古建筑和历史文化?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18:13:47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洛阳老城里,有哪些古建筑和历史文化?

洛阳城里的古建筑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有很多,比如说宜阳县的福昌阁、嵩县的两程故里和伊川县的南岳庙。首先,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洛阳城中的许多古建筑由于始建年代久远,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腐蚀和消磨,这些建筑物大多都已经被损毁了,而现存的大部分古建筑都是在明清朝代被重建或修葺好了的,包括福昌阁和南岳庙。

福昌阁是在原本隋朝的福昌宫旧址之上修建而成的,始建于明朝,在清朝时曾被大力修葺过。福昌阁宗教意义浓厚,最独特的就是在于福昌阁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宗教和信仰的地方,包括儒、释、道,各教神明在此齐聚,各类信仰奇妙的融合在一起。福昌阁的门前有百余台阶,台阶之下这次排列了各位神明的神仙洞府,可谓是有容乃大。

两程故里其实是一座村庄,程颐曾在这里居住,为了纪念理学家?二程?程颐和程颢兄弟二人,明朝皇帝亲自下诏修建了?两程故里?的牌坊和两程祠,在这里,文官要下轿,武官必下马。两程祠就是程颐的居所,内有道学堂、诚敬门等地物,具有浓厚的理学气息,祠内古柏成林,石碑林立,是思考、研习的好去处。

而南岳庙位于伊川县的衡桃山上,是北魏孝文帝南巡之时修建而成的,被称为是伊川八大景之一。南岳庙属于砖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依山而建,庙内建筑充满了不同年代的杰作,有唐代建筑,有明朝壁画,也有现代艺术,各个时代的艺术文化紧紧的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次艺术的时代融合。

白杨镇位于宜阳县东南部丘陵的半坡山南麓,境内顺阳河横贯东西。东于伊川县鸣皋、高山接壤,西于赵堡、董王庄相连,南于嵩县田湖交界,北于樊村、城关毗邻。白杨历史悠久,镇上石桥众多,古迹星罗棋布。在陇海、京汉铁路没有通车前,作为沟通中国西北、东南的物流大动脉的“孔道”在白杨路过,而白杨镇作为中原地区商埠有着重要历史地位……

一:悠久的历史

在2015年12月4日,《洛阳晚报》登载了《史书中的陆浑戎,我们找到了》一文。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记载:“秋,秦、晋迁陆浑戎于伊川”。公元前525年,晋国出兵灭陆浑戎。经考证,陆浑戎国范围在今伊阙、半坡山以南,伏牛山以北,顺阳河流域为中心地带。历的“问鼎中原”的典故源于此。正在发掘的陆浑戎诸侯国贵族墓地在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离白杨镇仅3里地),由此可知,白杨过去在陆浑戎国管辖范围内。市考古专家称:在2600多年前,这里曾是陆浑戎诸侯国的家园……

二:白杨镇名来历

据《宜阳县志》记载:“在七、八百年前,白杨人民分散居住。后来,由于匪患猖獗,人们被迫而居,遂成大镇。明、清均有朝廷派重兵戍守,改名“白杨戍”。又因附近有大白杨树一株,高达数丈,村名遂演变为“白杨树”。清同治元年,为防匪乱,筑寨镇守,故又改名 “白杨镇”。

三:孔道商旅通南北

“秦楚孔道”,“晋楚孔道”均从白杨镇路过。白杨人民称这条道路为“车马大道”或“骆驼大道”,为了避免拥堵,这条路白天走车马、晚上走骆驼,交通繁忙。古时候,自秦国出函谷关,顺崤山南路东下,过韩城经白杨镇渡过伊河,到达楚地 (湖北一带)。这一条大道西通秦陇,南下吴越,是一条商旅大道。西北的湖盐、药材、皮毛,用骆驼或者车马运送东下。东南的丝绸、茶叶、漆麻西上秦晋。“晋楚孔道”是从晋都绛(今山西绛县)南下过黄河,沿陕州观音堂一线过韩城镇经白杨镇而达南国。运城的池盐便是由此道运往南方的。

四:古庙映繁盛

白杨镇过去商业集贸昌盛,直到现在也是宜阳、嵩县、伊川三县物资交流基地。在白杨镇东南的“大龙台“庙上镶嵌有一块清乾隆四十八年碑刻 ,它记载了当年二月二庙会的经费和物资分担情况。其中斗行、店行、牙行各捐神戏一台,铺户捐烟花一座及骆驼厂、骡马厂、布板、钱庄、秤行、黄酒馆各有分工。可见,能唱的起三台大戏,放的起一座烟花,庙会规模之大呀?其中,斗行、店行、牙行、铺户、骆驼厂、骡马厂、布板、钱庄、秤行、黄酒馆等,是一些赞助大户,足见生意之大、财力雄厚也?

五:石桥耀河洛

由于白杨镇作为商贸中心,在地理条件和贸易交通需要下,在这里形成了很多古桥。据宜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宜阳之最100例》中记载:宜阳的古桥群在白杨,白杨街及其周围一共有23座,这些桥大都建于明清两代。白杨镇内有16座桥,桥相间远者百步,近者步许。东西街道上横跨的桥,有的挨桥建成街坊,形成“过桥不见桥、五步三孔桥”的特色。东济桥低矮小巧、拱劵镶嵌青石龙头,中济桥宏大敦实,全有1尺厚大石板砌,拱劵中央镶嵌青石虎头,下悬1米多长的石剑,气势威武壮观。从石桥的精美雕刻上可以看出白杨镇当时的经济发达,商业之繁盛也……

六:山陕会馆历沧桑

山陕会馆在白杨镇东北隅,至今临街门楼、东西厢房尚存。伴随着车队、骆驼队商帮的兴起,为其服务的商铺、旅馆便出现在白杨镇上。当年白杨镇店铺林立,山西人经营盐行、钱庄当铺;陕西人经营药材、皮货;本地人经营骆驼厂、粮行等。山西、陕西的商户为了自己联络乡谊和接待宾客的方便,合资建了山陕会馆。“山西夫子”的匾额依然高挂在门楼上,门洞上方和两侧的砖雕、木雕非常精美;如今的院落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在会馆里面一块清朝道光十四年的重修碑记载着山西太平张温厚、陕西朝邑申恒发及祥顺号、崇德号等等捐款名单。由此可见,饱经风霜的山陕会馆便是白杨商贸历史的很好见证……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