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石狮:“点线面”齐发力 勾勒乡村振兴新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12:11:14浏览:15分类:旅游攻略

石狮:“点线面”齐发力 勾勒乡村振兴新景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市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即日起, 石狮市 委乡村振兴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乡村振兴?宣传专刊,共同探寻石狮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及时总结提炼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经验、成果,汇聚更广泛的智慧、更强大的力量,加快石狮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在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村的创建中,石狮乡村实现了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跃升转变;在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打造上,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激活了沿线乡村的一池春水;在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的征途中,富民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提升好、乡村文化传承好、治理能力建设好、党建统领发挥好的?五好?乡镇正逐步成为现实

 近年来,石狮市紧紧围绕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返贫两条底线以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全力打造标杆村、精品示范线、?五好?示范镇,着力构建?全域一体、强镇引领、融合发展、村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石狮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偏村建设林下儿童乐园发展乡村旅游

 抓牢?试点村?关键点

 打造多个?石狮样板?

 房前屋后边角地变成农家菜园,原来的卫生死角变成村民休闲的口袋公园,一堵普通白墙变成家风家训微景观自2020年以来,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西偏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西偏村深挖乡村闲置资源,先后建设林下研学区、儿童乐园、户外主题营地,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接下来,我们还将做好文旅+文章,加快体育文创园建设,为西偏村乡村旅游增添新玩法。?西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英雄表示。

 作为2021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祥芝镇祥渔村正以问海文旅项目为依托,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祥芝镇祥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明显告诉记者,今年来,祥渔村响应?新班子 新气象 办实事 促振兴?擂台大比拼活动,通过问海文旅项目带领祥芝渔民?洗脚上岸?,带动产业转型。今年10月,问海文旅项目获评第三季度?新班子 新气象 办实事 促振兴?擂台大比拼活动一等奖。

 ?问海项目现已投入运营,再加上邻近的斗美湾改造提升工程、烟墩山景观提升整治以及石狮市渔民文化节的辅助加成,未来将祥渔村将成为祥芝文旅圈亮点业态,让祥渔村渔民既能当?船老大?,也能当?店老板?。?对于祥渔村未来发展,蔡明显信心满满。

 西偏村和祥渔村的?蝶变?升级也正是石狮不断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石狮样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立足地方发展实际,聚焦补短板和显特色,石狮市重点在深化试点示范、加大投入保障、加快创新探索上持续发力,镇、村在乡村振兴典型培育上均取得显著成效。自2019年以来,我市永宁镇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3个镇被确定为 泉州市 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示范乡镇创建镇;6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10个村被确定为泉州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3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个村获评泉州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个村获评泉州市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问海文旅项目带动祥渔村产业转型

 串联乡村振兴?示范线?

 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自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后,近年来,石狮市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宜建则建,宜改则改,一批批美丽乡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石狮大地。既有产业引领城乡融合的?高大上?,也有生态优美休闲宜居的?高颜值?,还有文化铸魂步步换景的?小而美?。

 那么,如何将这些散落的?点?串成?线?,让?盆景?变成?风景??石狮市从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探索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以?串线有主题、存量要挖掘、增量要整合、内涵要提升?为主线,打破镇域界限,挖掘特色资源,围绕海丝、渔港、滨海、湿地等元素,加强六胜塔、石湖码头等世遗点保护提升,深挖渔港特色风情,在节点打造、村庄环境、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以海丝文化、渔港风情、滨海观光、海洋研学等为主要特色的多镇联动创建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永宁线(后杆柄村-郭坑村-沙美村-西偏村-前埔村)、蚶江?祥芝线(蚶江镇厝仔村-石渔村-祥芝镇古浮村-前山村)、祥芝?鸿山线(祥芝镇祥农村-祥渔村-鸿山镇东埔三村-伍堡村-西墩村)三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其中蚶江?祥芝线于今年10月份入选泉州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并获奖补10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示范线的持续创建,每条乡村振兴示范线沿线乡村都策划生成了一批批招商项目,一个个高品质的景观景点和产业项目落地乡村,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线,我们村以参观研学为引点,打造田野生态园,培育发展文旅休闲康养系列项目,今年来已先后接待各类参观学习团体超百场,人数近千人。?厝仔村第一书记许自辉表示,乡村振兴示范线也是厝仔村的?生活富裕线?,厝仔村后续要进一步提升周边环境,整合挖掘各类资源,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村财收入、村民收入的?双增收?!

 ?今后,我市还将升级打造?滨海走廊示范带(线)网商经济示范带(线)?,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市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环境整治后的厝仔村实现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跃升转变

 坚持整镇推进?同力面?

 推进石狮全域振兴

 组建由市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激活村集体?造血?功能;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建设宜居新区作为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试点,今年来,宝盖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在工作机制、发展模式、治理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争创?五好?示范乡镇。

 ?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是?五好?乡镇创建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宝盖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蔡佳默告诉记者,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宝盖镇村两级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村集体项目村民参股?等抱团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实绩考评中连续两次获评优秀。去年,全镇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收入超100万元的行政村有8个。其中,塘后村通过盘活资源与市场化配置,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多个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因此驶上?快车道?。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文化活动中心2号楼2至6层及地下一层停车场租赁权拍出后,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经营性收入将突破400万元,居宝盖镇全镇之首。

 ?今年以来,我们还以?两违?整治、?裸房?整治、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五个美丽?建设、农村回批地集体用地盘活等乡村建设?五个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面?的提升,实现乡村振兴?质?的飞跃。?市委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专项行动实行以奖代补方式,激励镇(街道)村(社区)拓宽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培育精品。仅?五个美丽?创建专项行动中,今年来,我市已创建美丽乡村庭院312个,美丽乡村微景观87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8个,美丽田园5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个,实现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到?成片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下一步,市委乡村振兴办将按照二十大报告指引的方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弱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石狮新篇章。

01庐阳区崔岗艺术村

崔岗艺术小镇位于三十岗乡崔岗村崔岗大郢,2012年由第一位入驻的自由艺术家谢泽发起,2013年正式建立崔岗艺术小镇。

自2013年11月开村以来,先后举办“生生不息—艺术与设计展”“诗意的权利”“源远流长”崔岗艺术节暨首届崔岗论坛、崔岗手工市集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先后获评“安徽省唯一一家入选中宣部工作思想案例”“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合肥市研学游教育示范基地”“合肥市特色文化街区”“合肥市首个防邪示范村”等称号。

崔岗艺术小镇的蓬勃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城乡二元结构下现代艺术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和谐共融的“新风景”,实现了原住民和艺术家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给原本寂寥的村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独特的引领城市近郊农村转型升级的“崔岗现象”。

02大圩镇磨滩村

开车沿着花园大道一路向东,昔日主打葡萄产业的农业乡镇大圩镇正迎来另一幅发展光景。虽已是小雪时节,但这里还藏着最后一抹秋色,新河湖畔林水相见、色彩斑斓,俨然一幅江南水乡意蕴。

大圩镇磨滩村,距离主城区约16公里,三四年前还是合肥近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民们或务农或外出打工。如今,乡村、民宿、稻田、露营众多“网红要素”齐聚,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一处“宝藏打卡地”。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这里成为合肥市民近郊游的首选地,精品民宿几乎“一房难求”。

“圩美·磨滩”是合肥市首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占地约4200余亩,总投资约15.3亿元,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生态湿地、精品民宿、民俗街区、休闲农业和度假酒店。其中,精品民宿板块已基本完工,在设计理念上融入“渔、樵、耕、读、茶”等不同主题文化元素,留住乡愁文脉,让游客沉浸自然乡野。

03巢湖市洪家疃村

2014年,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局联合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素有“文化之乡”之称的巢湖市黄麓镇洪疃村成功入选,实现了合肥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零的突破”。同年,洪疃村还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洪疃村又称洪家疃,位于巢湖北岸西黄山南麓,是“和平将军”张治中先生故里,也是3A级景区。村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135亩,属山地村落。

洪疃村有极具智慧的“九龙攒珠”形制,“和平将军”创办的乡村师范,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相隐寺,明代庄氏居住时留下的“庄氏井”,还有原汁原味保留的洪氏古祠堂。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坐落其中,村庄文风浓厚、民风淳朴,素有“文化之乡”之称。

04巢湖市汪桥村

汪桥村位于巢湖市柘皋镇东部,是抗战时期的县委驻地,期间数千汪桥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汪桥村靠山面水,风光优美、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有古人庵、石马山等旅游景点坐落在山中。

近年来,汪桥村获得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巢湖市首批研学旅行基地等荣誉。

村庄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兴业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总体要求进行规划。项目运营方向主要是挖掘乡村自然地域特色,依托生态型乡村现有优势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度假、乡村养老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05长丰县马郢社区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马郢社区位于长丰县杨庙镇,距合肥市区仅30公里。走在江淮之间的马郢,越过一道木质围栏,就是一排百年无声的黄连木。沉浸在初冬的暖阳里,守护一方土地的宁静。漫步马郢,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读蔬、壹畦趣、马郢农场等一系列农产品乡村品牌,展示着这个村落缓慢流淌着的幸福。

昔日的省级重点贫困村,短短数年,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民网红打卡点,村内聚集了乡柬民宿、马郢客栈、知物柴烧、非遗草木染、英式马术、文创部落、森林小剧场、田园农场、精品采摘等33家产业,作为全国300条乡村旅游线路之一的梦想之村,马郢欢迎您常回村看看。

06长丰县双河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长丰县造甲乡双河村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坐拥长丰县最大的水库——双河水库,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绿色村、生态村。“稻虾共养”是双河村最大的特色产业。

合肥北乡双河景区位于长丰县造甲乡,包括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和合肥市研学旅行基地、合肥市农家乐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合肥市五星级农家乐——双河月亮湾生态农庄,以及帐篷露营地、特色民宿、音乐公路、网红小火车等旅游业态。

在双河村,有一条醒目的红色觉醒之路——人物雕塑、时间轴线,将五四运动和建党历程精心铭刻。红色胜利门、新青年文创、觉醒号小火车穿越回激荡人心的觉醒年代,让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07肥西县山口古村

山口古村位于肥西紫蓬山南麓,历经百年,藏在深山。全村不大,只有4.1平方公里,但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年,山口古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按修旧如新的原则,致力打造中国首个圩堡古集文化旅游村。

在山口村特色街区项目改造中,注重对古树木、古水井、古圩堡、古戏台、古街古巷的保护和修复。自然仿古的材料,忠于山口古村原有的风格,现代的建筑加上了仿古的符号,让这些建筑融入历史,当然也形成了对比。新与旧之间,自有着清晰的逻辑,在对比和碰撞之中和谐共存。

08肥西县三岗村

三岗村位于肥西县西南部,集贤路、创新大道、汤口路穿境而过。西南坐拥农家乐4A级景区肥西老母鸡家园,与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毗邻中国中部花木城,距合肥市区仅10公里,距离肥西县城5公里。

五彩三岗,慢享生活。到过三岗村,一定会爱上这里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作为“苗木之乡”的发源地,四季常青,出门见绿,是三岗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三岗村先后被授予中国名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作为天然氧吧、休闲胜地,三岗村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09肥西县长庄村

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走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长庄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本真的生活,寻觅久违的乡愁。

肥西县山南镇长庄村,曾经的标签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的邻村,或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印象中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百大合家福连锁超市太空莲直采基地”、“研学游目的地”等。

长庄村种植的太空莲,具有花期长、色泽艳丽、莲蓬大、观赏价值高等特点,一朵美丽的莲花让曾经贫穷的长庄村脱贫致富,并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距合肥市区70余公里,每年荷花开时,便是长庄最美的时节。

10庐江县果树村

果树村位于庐江县汤池镇西南,地处舒城、庐江、桐城三县(市)交界,曾荣获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安徽省传统古村落、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获奖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国家3A级景区果树老街,千年银杏树“林海寿翁”,树龄600年的古山茶花,夯土民居星落棋布,宋瓷窑址背靠青山果树村浓厚的人文底蕴,交织着怡人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美,四季鸟语花香,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11庐江县长冲村

万山镇长冲村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内既有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又有沃野平畴、河网库渠。十里长冲作为庐江17英里风景道的起点,建有8公里长的慢道,沿途串珠般设立了月亮湾、廊桥、露营地、月季大道等多个观光停留点,游客可享农家小院,体验闲适的乡村生活。

十里长冲,道路宽阔延绵,山环水绕,白墙黛瓦。顺着平坦马路一直向前,路边的田野里,各种花卉竞相绽放,构成了初冬时节庐江别样的一道风景线。

12庐江县鲍店村

鲍店村位于庐江县罗河镇,它坐落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黄山寨旁,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近年来,鲍店村立足生态资源,景区覆盖面不断拓展,打造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的“最美遇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农家乐与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3A级景区庐江阳家墩景区,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灵魂,以自然景观及周边明珠式村落为载体,通过秀丽山景、美丽乡村和主题体验的聚集,打造了旅游+农业+差异化的生态旅游综合体。

13庐江县凌安村

一生痴绝处,不妨到凌安。凌安村位于龙桥镇东南,辖区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市级生态村,省级森林村庄,素有“九里长冲九道弯,万亩竹海万重山”之美誉。

凌安村属于丘陵地区,素有庐江“川藏线”美誉的黄昆公路穿境而过,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宽敞,像一条黑色的玉带镶嵌在崇山之中。沿途风景如画,路边的鲜花芬芳扑鼻,山林的毛竹青翠挺拔,白墙红瓦的村落在竹林的掩映中若隐若现车辆驶过林间道路,犹如行在画中。

14庐江县虎洞村

虎洞村地处大别山余脉,位于柯坦镇西边,村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型村落。这里有合肥市最高峰牛王寨,牛王寨是皖中大别山余脉的一座主峰,海拔596米,一年四季层峦叠嶂,云雾缭绕。

该村位处牛王寨山区,相传深山常有老虎出没,其群峰之中的张飞岭,一处高约30余米的绝壁山崖正中有一个洞穴,即为老虎栖身之处,当地人称其为老虎洞,至今尚存。

15肥东县六家畈社区

六家畈文旅小镇坐落于安徽省第一侨乡、中国侨文化国际交流基地的长临河镇六家畈社区。小镇规划先行,整体构成“一镇三区”空间布局。

六家畈历史悠久,有侨乡文化、淮军文化、巢湖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依山傍水,发展生态旅游,西临巢湖,周边资源丰富。项目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

江淮侨乡六家畈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新业态,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有票证博物馆、延然学堂、朝霞书院等,游客对六家畈研学旅游产品产生了极大兴趣,人气火爆,游客量与日俱增。

16肥东县四顶社区

四顶社区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南部,毗邻巢湖,和巢湖市居巢区忠庙镇接壤,有山有圩,境内有庐阳八景的四顶朝霞和巢湖风光。

近年来,四顶社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先后获评了国家首批森林乡村、安徽首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安徽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充分发挥社区的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依托四顶山森林公园、巢湖岸边的优美生态环境,结合蔡永祥纪念馆的红色文化底蕴,四顶社区发挥“农业+”效应,将农业与生态、文化、教育、康养等元素相结合,发展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等活动,打造蔡永祥纪念馆、印象四顶馆、四顶山森林公园、民宿精品旅游线路。

17肥东县牌坊民族社区

牌坊乡是安徽省唯一的多民族乡和合肥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全省满族最集中的居住地,位于肥东县城以北7公里处,距省城合肥20公里。

2016年10月5日,牌坊乡牌坊村被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6年11月21日,牌坊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得“国家AAA级”特色村寨旅游景区称号。

来到这里,不仅感受到回族特征明显、富有美感的回族建筑造型,还有杨柳依依的千柳公园,抑或满族八旗、图腾柱、民族牌楼,无不体现着牌坊乡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牌坊乡以发展民族特色餐饮为切入口,已有越来越多来自周边区域的游客利用假期前往牌坊感受民族文化氛围,品尝民族特色美食。

18肥东县山口凌村

山口凌村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始建于明代,依山傍水,村庄保留着巢湖北岸的“九龙攒珠”格局,融汇了徽州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地域特色,展现出更具魅力的文化气息。

经过历史的沉淀,如今村庄多以徽派建筑为主,房屋大都沿用江淮民风建筑,属于原汁原味的历史村落。而新建设的乡村商业、凌家客栈与溪畔草堂则以江淮民风为基础,同时考虑交通、绿化、亮化与景观等多项科学因素,彰显现代设计施工的美丽与舒适。

山口凌村早已是多个社交平台的网红打卡景点。有骑行驿站、书吧、民宿,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不乏现代感。

19肥东县众兴社区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中西部的众兴乡,不仅天蓝水碧、满目葱郁,还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30年3月,合肥东乡第一个党组织——东(乡)特(别)小组在小胡道成立(今肥东县众兴乡众兴社区),掀开了众兴乡崭新的历史篇章。

以“先锋农场”为主阵地,以“亲子旅游”为突破口,近年来,众兴乡众兴社区积极创新增收模式,并将红色旅游与自然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推出十多项新颖有趣的农事项目和亲子旅游项目,在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同时,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20肥东县国光社区

历史赋予一个地方厚重感,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艺术扮靓乡村,则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高。社区先后荣获“安徽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国光社区黄张村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西南,长古旅游公路东侧,北距桥头集镇约3公里,距双山直线距离约2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黄张村牵手长古旅游公路,揽胜爱情隧道、蓝山湾景区,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国光社区坚持以党支部为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党员、群众投身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在保留社区原生态的前提下,以地域文化为核心,发掘乡村故事,整理出景观节点、雕塑,打造“一村一品”型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黄张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21肥东县竹塘社区

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北岸,驾车沿着长古旅游公路一路向北,经过国家4A级景区长临古街,便进入了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肥东县桥头集镇,巨幅的“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名村”3D彩绘,豁然跃入眼帘,这便是全国三大挂面村之一——竹塘社区。

细如琴弦、口感筋道的竹塘挂面,在竹塘社区传承了100多年,不仅被列入肥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被注册了“竹塘挂面”商标,打造成肥东县特色旅游商品,成为带动当地人致富的“法宝”。金秋十月,艳阳高照,在肥东县桥头集镇竹塘社区,田间地头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房前屋顶细如琴弦的挂面洁白通透。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