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胤祥是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7 12:47:33浏览:5分类:星座大全

胤祥是个怎么样的人?

胤祥一生45年,可以其父康熙帝的逝世为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胤祥出生,到六十一年玄烨逝世,一共36年。除了幼时留下一些愉快的回忆,他从青年步入中年,一无封爵,二无官职,与诸皇子比,落魄到了极点。后一阶段,从康熙逝世,到雍正八年(1730)他本人故世,一共8年。这段时间,只占胤祥一生不到六分之一,但他卓越的才华、优秀的品质与风范,在这段不算长的时间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父皇逝世与胤禛即位,成为胤祥否极泰来的标志。

在康熙朝后期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日子里,皇四子胤禛处心积虑,怀有觊觎之心,但他工于心计,深藏不露,最终登上了至尊皇位。

胤禛母亲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并非出身显贵,在妃嫔中地位低微。生胤禛后晋封德妃。胤禛21岁封贝勒,晋封雍亲王时,年逾30岁。他接受满人戴铎“戒急用忍”的策略,在玄烨面前亟表恭顺,不露形迹,暗中却结纳朝臣,多方活动,同时又与兄弟诸王和睦相处。

有几件事加深了父皇对他的好感:

第一件:康熙四十七年玄烨巡幸塞外,胤礽被遣送回京,胤禛受父命看管胤礽。其时胤礽颜面尽失,威风扫地,年长诸皇子乘机落井下石,惟独胤禛站出来为胤礽说话,从而获得玄烨的好感,夸他“深明大义”。

第二件:当玄烨因立储失败而心情沮丧,身患重病之际,胤禛殷勤奉侍,不离左右。

第三件: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于康熙五十年出生。弘历儿时聪明伶俐,善读诗书,深得年届七旬的祖父宠爱。康熙六十一年玄烨传见弘历生母时,连称她为“有福之人”。这对于胤禛继承大统,也是一个吉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一月,玄烨召集诸皇子及满汉大臣,谕言中谈及自第一次废黜胤礽以来,过伤心神,身体每况愈下,然后郑重说道:“死生常理,朕所不讳。惟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十年以来,朕将所行之事,所存之心,俱书写封固,仍未告竣。立储大事,朕岂忘耶?”最后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玄烨在谕中暗示已决定立储,只是未将选定的嗣君言明。

六十一年十一月,玄烨病死。死后,宫中传出遗诏,内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关于雍正帝胤禛得位缘由,迄今说法纷歧。有的史家说他杀害其父后篡改遗诏篡夺了帝位,以防他的兄弟先下手;也有史家认为他继承大统得自玄烨的最终选择。不管怎么说,他的宝座是经激烈争夺才得到的,当是事实。胤禛亲历帝位之争而终于如愿以偿,不能不证明他的心术和手段确实不同凡响。在清入关后的10代帝王中,胤禛是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45年的藩邸生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对他的帝王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

胤禛是个睚眦必报、敢作敢为的人,他登极后,做了相辅相成的两件事:

一件,清算老账。将皇八子允禩、九子允禟、十子允、十四子允四弟囚禁。允是胤禛同母弟。在雍正帝编写的《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曾披露一种传言:“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指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此说依据不足,前人多有辩证,这里不再重复。有一种说法,说允是因支持皇八子允禩争储而遭胤禛报复。又一说,康熙帝晚年对允格外器重,派他率兵西征,暗寓立储之意,也招致胤禛不满,最终手足参商,兄弟形同陌路。以后,允禟、允禩均被削宗室籍,并令其改名为“塞思黑”、“阿其那”。皇长子允禔、废太子允礽自康熙朝被囚禁,至雍正朝幽死。

又一件,册封胤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胤禛的皇位还没有坐热,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册封胤祥为怡亲王,命总理事务。胤祥活了36岁,徒然只是一个闲散皇子,这一下,爵也有了(而且是最尊的),权也有了(而且是最高的),比起以往那些获封的兄弟来,后来者居上,称得上飞黄腾达。胤禛还不以此为满足,又将已故23年之久的胤祥生母章佳氏的封号,由原有的“敏妃”一下子提高了两级,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祔葬景陵。

胤禛爱憎分明的态度,非此即彼的硬朗作风,在对待他的诸兄弟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胤禛对胤祥爱之惟恐不深,报之惟恐不急,不是更印证了胤祥为保护他这位皇兄曾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样一种说法吗?

在以后若干年里,胤祥还得到以下殊遇:

其一,胤祥封王后,雍正帝要按亲王册封惯例,赐银23万两。但胤祥谦谢不要,最后接受了13万两。雍正帝又要照例支给他六年官物,胤祥固辞不受,胤禛加恩,将他兼管的佐领改为私属,并多赏给侍卫和亲军,以示优宠。

其二,在他的亲王爵外,又加封一郡王爵,允许他在诸子中指封。胤祥坚辞不受,就给他增加了俸银一万两。

其三,雍正帝把胤祥的功绩和品行概括为八个字,即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亲自把这八个字书写匾额赐给胤祥。胤禛还对这八个字一一作了解释:

胤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

胤祥的敬,是“小心兢业,无纤毫怠忽”。

胤祥的诚,是“精白一心,无欺无伪”。

胤祥的直,是“直言无隐,表里如一”。

胤祥的勤,是“黾勉奉公,夙夜匪懈”。

胤祥的慎,是“一举未尝放逸,一语未尝宣漏”。

胤祥的廉,是“清洁之操,一尘不染”。

胤祥的明,是“见理透彻,莅事精详,利弊周知,贤愚立辨”。

雍正帝说,在廷臣之中,做到“忠勤慎明”的不乏其人,而具备“敬诚直廉”的则很少,要众臣向他效法。

其四,雍正八年五月,胤祥病亡。雍正帝悲恸异常,高度称赞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赐谥号“贤”。雍正帝还谕命把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八个字加在谥号之前。所以,胤祥死后的尊号特别长,全称“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在京西白家幢、天津、扬州、杭州等各处,还建立了怡贤亲王祠,供人们祭祀。

其五,胤祥原名因避胤禛讳已改为“允祥”(胤禛称帝后其兄弟名字的首字均由“胤”改为“允”),至此胤禛诏令恢复原名,以示与其他诸兄弟区别。这是有清一代臣子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其六,胤祥死,由其第七子弘晓袭怡亲王爵。原来他拒辞不受的另一郡王爵,则封其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另外,胤祥第三子弘暾(tūn)早殁,生前未受封,雍正帝破例命从弘暾亲侄内择一人为承嗣,袭封贝勒。

其七,提高胤祥园寝规格。亲王园寝原有定制,且胤祥生前已亲绘茔图,并叮嘱家人不得逾制修建。雍正帝认为,以他的丰功伟绩,园寝如循亲王常制,于心不忍,便将其茔制加以提高。

在康熙晚期,胤禛、胤祥是一对难兄难弟,到雍正朝,则成为密迩无间的君臣。雍正帝为君,给胤祥的宠荣无以复加;胤祥为臣,对胤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将清王朝统治推向昌盛的同时,也塑造出一种明君贤相的理想关系。

世袭罔替亲王俗称;铁帽子王,即他们的子孙在承袭爵位的时候无需降等。

清朝时共有12位这样的铁帽子王,其中有8位是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另外4位属于恩封。

怡亲王胤祥是第一个在清朝中期受封的;铁帽子王,他的爵位不是通过军功,而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般的真诚与付出换来的。

爱新觉罗?胤祥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他与皇四子胤_,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手足情深,亲密无间。

胤祥的生母章佳氏早逝,所以他被康熙安排给胤_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

乌雅氏是历史上著名的偏心的母亲,她对自己的亲儿子胤_都不上心,更别提其他女人所生的胤祥了。

由于胤_与胤祥这两个兄弟都有被寄养的经历,所以这兄弟二人同命相连,惺惺相惜。

康熙朝皇子的竞争异常激烈,诸多皇子各自分成了很多派系,如;太子党,;八爷党等等,胤_和胤祥两个人互相支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在权力的斗争中,胤祥还因为保护胤_,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有一年的时间,被释放后,他的身体就不如从前,康熙对他也有所疏远。

后来胤_默默的在经济上救济他,在精神上,兄弟俩一直互相扶持。在手足相残的皇家斗争中,他们互相成为了彼此支持的动力。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顺利登上了皇位。

在雍正登基后的第2天,他立即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晋升他为和硕怡亲王,并追封胤祥的生母为;敬敏皇贵妃,从葬帝陵。

这下兄弟俩的好日子终于到来了,之前共苦,现在要同甘!雍正对胤祥非常爱重,胤祥也十分尽力的辅佐雍正。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病逝,雍正帝十分悲痛,他为胤祥上谥号为;贤,配享太庙,还特地将其名字由;允祥改回了;胤祥,不用避皇帝讳。

这也表明了,在雍正心中,与胤祥不你我。

他还想让十三弟的子子孙孙生活无忧,于是发布谕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然而,到了晚清时期,和硕怡亲王家族遭受了一场劫难,;铁帽子王的爵位被废黜。

胤祥的五世孙载垣,于道光五年袭承怡亲王的爵位。

咸丰十年七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载垣随咸丰皇帝逃往承德。

第二年,咸丰皇帝病重,去世前封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辅助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其中,载垣由于与皇帝同为康熙帝的子孙,是顾命八大臣中与皇室最亲近的,再加上他身份尊贵,所以他成为了八大臣之首。

后来,八大臣反对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和慈禧不甘心,就与恭亲王奕?联合,密谋发动了政变。

随即载垣被革职夺爵,赐以自尽。然而一切还没有就比结束,盛怒之下的两宫皇太后决定废黜;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的爵位,并将其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这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不过,世袭罔替亲王爵位的承袭毕竟是祖制,到了同治三年,;和硕怡亲王的爵位被重新恢复。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