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7 13:59:23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这二句表面上看显得极其轻松,词人似乎已勘破红尘,摆脱了感情纠缠,自我安慰不要为这种无凭无据的相思浪费感情,挥泪写成的倾吐相思之情的信笺无从投寄,不如置之勿为。但结合上文,我们应该看到这二句所流露的深层感情,则是天各一方、无由相会的无穷怅恨。

词中提到的“云渺渺”,有学者认为是双关作者在《小山词跋》中提到的沈陈两家莲、鸿、苹、云四个歌女中的一人。那么这首词中的相思之人,是专有所指了。

 晏几道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晏几道是哪个朝代,欢迎大家阅读!

  晏几道朝代:

 宋代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晏殊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

 家道中落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戛然而止,他立刻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霜刀雪剑。他和六哥祗德,八弟传正及姊妹四人都还年幼,后由二哥承裕的妻子张氏“养毓调护”,嫁娶成家。后来恩荫为太常寺太祝。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交付御史台治罪。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郑侠字介夫),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些人如获至宝,以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后来宋神宗释放了晏几道。这件事虽然有惊无险,但经过这么一折腾,原本就坐吃山空的家底更加微薄,晏家的家境每况愈下。这件事对晏几道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从一个书生意气的公子哥,沦落为潦倒落魄的贵族。

 元丰过往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7年),他的好友王肱去世,晏几道受请为遗文作序。元丰二,三年间,黄庭坚赴吏部等侯改官,晏几道与他再次相聚,两人常在寂照房饮酒唱和,有时醉倒在酒家垆边,有时同榻夜话,纵论时势,畅谈抱负,“俱含万里情,雪梅开岭缴”(黄庭坚《次韵叔原会寂照房》,见《山谷外集诗注》卷七),意气纵横,期许不凡。当时晏几道正处壮年,笃于风义,气概豪迈,颇负声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监颖昌许田镇。此时颍昌官场上,知府韩维是晏殊的弟子,有着这层特殊的关系,再加上对自己才气的自信,晏几道上任伊始,就大胆给韩维献上了自己的词作。韩维很快给予回复,说你的那些词作我都看了,“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希望你能“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要辜负我作为一个“门下老吏”的期望!全然没有昔日晏家门生的温情,而是一副道学面孔,家长作派。晏几道读罢,如同大冬天里被人泼了一瓢冷水,全身都冷透了。元丰七年(1084),黄庭坚移监德州德平镇(今山东德县),在汴京附近的成平、太康路上,写了十首小诗寄怀晏几道和王肱,但这时晏几道恰已遥涉江南,未能聚首。

 晚年生活

 宋哲宗元祐初,晏几道词名盛传于京师,苏轼曾请黄庭坚转致期望结识之意,但他回答说。“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陆友《砚北杂志》上,引邵泽民说)辞气颇为倨傲。在这期间,他编辑自己的词集,黄庭坚为之作序。徽宗崇宁初,因“更缘事为,积有闻誉”,由乾宁军通判调任开封府推官。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府两经狱空,晏几道转一官。大观元年(1107年),蔡京权势正盛,曾于重九,冬至日,遣客求写长短句,晏几道为作《鹧鸪天》两首,内容只限歌咏太平,而无一语言及蔡京。当时,他已是年迈的老人了。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年过古稀的晏几道安然辞世。他走了,而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小山词》却流传千年,历久而弥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