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绩溪县旅游景点有那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16:29:11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绩溪县旅游景点有那些

风 景 名 胜

名 山 瀑 布 幽 洞

小九华 山云岭 龙潭瀑 船形山三洞

江南第一关 饭甑尖 常溪瀑 祥云洞

大鄣山 笔架尖 黄会瀑 梅家洞

百丈岩 石镜山

七姑山 岩山尖

龙须山

小九华

在荆州乡东北部。山水幽奇,传“九华山地藏王曾在此苦修,故名”。小九华山势突兀,涧壑深邃,似游龙数条逶迤奔聚。中一山丘,河水至此曲折潆洄,形如半岛,上有地藏殿。对岸山列如屏,前为银屏寺。附近奇峰两座:一在丘东北,危岩倾斜三叠,似重楼复阁,上流飞瀑,下通行人;一在丘西北,石峰傍河湾突起,顶尖侧锐,中丰而曲,下圆而长,有草丛生腰际如垂缨。弯环似刀,俗称“关王刀”。刀锋高39米。锋面古书“万古不磨”4个大字,年久湮没。民国27年(1938年)农历闰七月,乡人胡锺吾出资,书写“七七纪念”于上。1965年10月,庄子村民张必进等3人又在锋面上书“中国***万岁”巨幅标语。沿河石岩交错,横截如坝,多天然岩洞、深潭,俗称“九井十八坝”,数铁釜潭为著。小九华有十泉:铁釜深沉、银屏滴翠、刀锋插云、横岩瀑布、狮嘴啸天、双溪烟雨、五龙夺珠、高峰暮霭、九井甘泉、梅岗早雪。历代题咏甚多。“文革”中,殿、寺、佛像尽毁。今胜山秀水依旧,仍是旅游、避暑佳境。

江南第一关

又名瑶瑶岩。在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是徽杭古首重要关隘,清凉峰主要通道。关脚岩口亭,书“径通江浙”魏体大字。过江南第一关,自西拾级登关,山势险峻,怪石嵯峨,以磨盘石、天冠石、将军石、漏米砻最奇。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隔涧壑,逍遥河水蜿蜒其间。北岩石壁嵌入约2米长花岗石板,筑成栈道,部分石条半悬空际。顶端一孔云天,即为关口。自岩脚至北,凡1400余级。初登者心悸目眩,扪壁缓行,不敢俯视。涧中一川乱石,如兽如爪,重重堆叠。涧水潆回,轻吟怒啸,时而涓细飘逸,时而湍急成潭。关门由4根大石条横架天然岩石构成。门楣西刻“江南第一关”,东刻“徽杭锁钥 同治二年里人建造 邵道棠题”,楷字。门当关而立,山风猎猎,恍若凌空驾虚。入关后,石径稍夷,仍盘旋陡壁间。关东施茶亭旁岩壁上,刻记古道小史:宋保佑间(1253~1257),大石门胡旦随山势凿石为磴,凡五里余,以便行旅。元大德间(1297~1307),北乡(今北村)程氏视下深险,复伐石为栏,障于旁,往来愈安。明成化间(1465——1487),汪以茂等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修补。建国后,附近村民立约组织维修至今。关内有“二程”庙,胡家村胡桂森建。传民国21年(1932年)春,北村程灶起、程瑞湖去浙经商,避雨岩下,岩崩俱毙,遂筑庙志哀示诫。后由邵在炳出资造石亭于旁。江南第一关得名的由来:相传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于1861年率部经此,赞为天险而命名;一说为明代胡宗宪所取。

大鄣山

属天目山脉,绵亘今大鄣和逍遥乡海拔千米以上山峰50余座,统称大鄣山,面积近80平方公里。传说远古,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曾来此山中采药炼丹。春秋吴、越于此分界,秦立鄣郡因山命名。“鄣山叠翠”为古华阳一景。山中有天子墓、丞相坟等古迹。主峰清凉峰(古名鄣峰)在逍遥乡东南角,海拔1787.4米,是天目山脉最高峰,也是县境最高点,山势磅礴,沟壑深幽。从江南第一关进山地势较平缓。自然生态完整,有种子植物120科1000余种,31种属国家保护植物。人称华东地区又一生物“大观园”。奇松、怪石、云海、天池为清凉峰四绝。有黎明尖、社母娘娘尖、戏台顶、笆篱岩、百丈岩、鲫鱼岭、野猪党、庖刀背、头髻石、合掌石、骆驼石、狮子石、观音石、仙人踏船、金龟望天门、和尚背尼姑、十八龙潭、迎客松、奇龙松等胜景。峰顶多“小平原”,大至五六亩,小则亩余,箭竹丛生,流泉飞瀑,潭水不涸,中有娃娃鱼、柳叶鱼。晴日远眺,千峰竞秀,雨后初晴,常现“佛光”。山名由来:1953年夏,徽州驻军护苏联专家登临主峰勘察,以气候特点命名。后,县有关部门多次组织考查。1985年,省、地、县科技人员20余人,联合组成“绩溪县清凉峰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5月17日至6月7日对清凉峰北坡及顶峰4.5万亩山场进行全面考察。1986年2月,安徽省政府批准为自然保护区。

笔架尖

在胡家乡山云岭东南,与山云岭、饭甑尖三峰鼎立。海拔1385米。顶出五锷,形如笔架,悬岩削壁,望不可攀。西北有群峰排列,若菡萏初绽,纷呈云海,蔚为奇观。

 

石镜山

在华阳镇东部。又称石照山,海拔463米。山中有峭石壁立,方广2丈,平滑晶莹,光可鉴物,人称“石镜”。“石镜清辉”为古华阳一景。镜旁有岩石,形似“仙女梳妆”座。又有石照亭、普照寺。亭早圮,寺已改建民居。近有白泉,从石罅泻出,四时不竭,传可疗暑,实为矿泉。山中丹崖翠壁,林木葱茏,风景幽丽。唐宋以来,时有名士登临游览,留下诗文传世。宋元丰八年(1085),苏辙任绩溪令,到县方视事3日,便游石照,作诗两首。有关石镜的神话故事颇多。相传此为“女娲补罢情天漏,堕向人间作镜石”之遗石;又有石镜照人三生之说,不仅显示外形美丑,还能透视心灵善恶。

绩溪有什么好玩的景点绩溪在哪里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于这个绩溪龙川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这个景区主要是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往。那么这个景区有哪些景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绩溪县瀛洲镇坑口(龙川)村。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25年(1547年),清光绪4年(187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729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胡锦涛的故乡,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

2、胡宗宪少保府

胡宗宪少保府以抗倭纪念馆的新形式向游人展示他的生平事迹,[13]?它共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为胡宗宪生平;第二展厅为倭寇肆虐,临危受命;第三展厅为智勇双全,建功东南;第四展厅为剑埋冤狱,魂绕白云。展厅以创新形式和氛围的营造突出了和多媒体作用;应用现代声、光、电高科技技术突出表现了胡宗宪抗倭平定海疆的英雄业绩。胡宗宪少保府将于2010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

3、乡贤祠

乡贤,指一地德行高尚的人。明清时,凡品学、政绩为地方所推崇者,殁后由地方官吏报请立牌入县乡贤祠,春秋予以祭祀。据《嘉庆绩溪县志》(1810年刊本)记载,绩溪县乡贤祠共祭祀15位乡贤,其中龙川有3位。龙川旧有“思敬堂”,为族人思祖敬宗的圣地,并将龙川历代德高望重、有惠于乡里的族人名讳汇录于此,又据其中八人生平事迹绘图八,作为龙川乡土教育基地。

4、宣纸作坊

龙川“龙须十景”之中有一景名“龙草澄心”。所谓“龙草澄心”,龙草就是指龙须草,龙须山到处都是龙须草,此草状如龙须,细长柔韧,极富弹性,拉扯不断。短则盈尺,长者一米还多,是造纸的极好原料,龙须山因为盛产龙须草而得名,它是制造澄心堂纸的主要原料。“澄心”则为存放龙须纸的澄心堂。龙川景区成功挖掘和展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澄心堂古造纸工艺现场,将“龙草澄心”作为一项访古旅游项目,澄心堂纸体验坊于2011年五一节面向游人开放。

5、龙川水街

龙川水街,位于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保存完好,是绩溪县重点开发的旅游东线中的重要旅游区。水街及沿街两边建有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

龙川水街长约500米,水街之水源于石金山麓,南流经岭里至岭外,折向东流,在龙川村凤山下入村,穿村汇入登源河,河床比降为500:1,所以枯水期流水潺潺,汛期河水奔腾,荡涤村中的一切污泥浊水。河岸由青石和花岗岩石砌成。河岸陡直,沿河岸设有石踏步下河,以利居民浆洗取水,更有一处下河处,形同小码头,用青石和花岗岩砌成,为清代早期所建。

6、灵山庵

设立灵山庵的小山,古称横山,又以形状如鱼,被人称作“上水金鱼”。传说胡宗宪少年时曾在这里修文练武。后来,又有人说,山形如鱼,宜佛不宜武,于是辟作尼庵,供奉如来、观音。曾吸引了徽州六县及淳安等周边县信男善女前来朝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晨钟幕鼓的庵堂,站在庵堂前,放眼望去,朝西的山门与国保单位胡氏宗祠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寓意着胡氏家族希望族人能够在佛的庇佑下家族兴旺吉祥的美好心愿。门前有两棵龙川村的风水树,站在这可以看见整个龙川村的全景。并且这是龙川村的园林水口,呈“S”形,呈两水夹金之势。在徽州,几乎所有的古老村庄入口处,都留下了柔自然山水风光与人工组景于一体的秀美景色。这就是徽州村落中有门户与灵魂之誉的水口。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对于大自然的美有着别样的追求,对一个地方的景致,我会自己去亲身体验之后,才会最好最好的诠释,也会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出最适合的照片,因为这里的景致对我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回报。

绩溪博物馆绩溪博物馆

大家都知道,徽派建筑物具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特色,而绩溪博物馆也保留了这一特点,粉墙黛瓦,屋顶如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片片,如山峦般相呼应、连绵不绝。

为了不破坏县衙的主体,特意保留县衙中的树木、庭院、天井和街巷。

听说当初在设计博物馆的时候,设计师特地保留古县衙原由的特色,为了让千年古城与现代建筑特色融合的浑然一体,用了“折顶拟山”“留树作庭”的设计理念。

折顶拟山

“拟山”

让整个屋面连成一体,像一片起伏的山脉,跟远处古镇周边的自然山脉相互呼应。

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

留树作庭

“留树”是在设计最开始的时候,精心地把每一棵树的位置、大小都测绘出来,有树的地方都留空作景。

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

这些因为树而作出的庭院街巷,跟周边传统的民居院落,存在一种同构共存的关系。它们不仅为博物馆的参观者服务,这里平时也对绩溪市民开放,成为他们的城市客厅。

除了在整体建筑的形制上有着浓浓的绩溪之韵,在细节上也因建筑师的匠心独具,令人寻味。

这个就是古县衙的牢房,实际看上去真的很小。

所以说啊,牢房确实是给犯人呆的!毕竟那么小的面积,呆在里面确实不是很舒服!

这个是县城模型

高浮雕狮子绣球纹额枋构件

注意事项:

地址:安徽省绩溪县华阳镇良安路100号

时间:周二至周日开馆,周一闭馆

劳模徽菜文化园

徽菜园是为了推广徽菜而成立的!是想让大家通过徽菜文化园,让人们了解徽菜文化、品尝徽菜、制作徽菜。

徽菜园依山傍水,距离县城仅有1.5公里,占地约22000平方米。

园中的建筑粉墙、黛瓦随处可见。园中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特色,处处彰显徽派建筑特征。

徽菜园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艺术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这个是端菜的轿子!

有名的毛豆腐

徽菜最具有特色的臭鲑鱼

宣城千年仁里

仁里位于绩溪县城3公里,离龙川景区5公里,是游览龙川景区的必经之地。

景区以古村落为依托,是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

其参观内容是龙川景区乃至黄山山下东线景区景点的配套产品。

游览时间为1个半小时左右。

仁里目前为3A级景区,门票60元/人次(可从后门入,免费)

具有特色的小屋檐

沿徽商古道前行,南朝梁武帝赐建耿氏兄弟的百步钦街经一千五百年风雨尤在,程氏迁来仁里的始祖唐金药公的墓道也变成寻常巷陌的过街坊,那位资助胡适留学的程松堂故居的宅门不开,还有推崇洋务运动的程跃章的西式船屋洋楼,晚清明医程希濂那门阙极多的忍先堂,胡宗宪女儿的嫁资井,登源河畔的石泉书院,富阳桥边的古码头等等。

这条道路只能容纳一人前行!真的是超级窄!

这里的徽墨制作艺术还在继续弘扬,然而老人家也上年纪了,真心希望这些民间艺术能一直保存下去!

手工制墨,当时特地买了一对指纹墨。指纹墨就是用自己的手捏出来的墨,上面存留着自己的指纹,值得收藏!

高高挂起的灯笼十分精美!

江南第一关(徽杭古道)徽杭古道

以前,与绩溪相毗邻的昌化人用自己纺织的棉织品沿古道到绩溪换回粮食与棉花,古道成为两地人的生命线。

时至今日古道还是当地老百姓的一条重要交通渠道。

自皖南绩溪县逍遥乡起,经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而达浙西临安县马啸乡止,全长四十余里。

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岩,南北夹峙,中有逍遥溪水婉蜒其间。

在徽杭古道上,每隔5里就设一个茶亭,供过往路人休息。

徒步徽杭简要行程:各地-绩溪-鱼川-逍遥河水电站-江南第一关-水坝-黄茅培村-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永来村-浙基田。

装备建议:背包,徽杭古道低难度,路上补给方便,男55L,女40L的背包容量就可以了睡袋:冬季温标0摄氏度的羽绒或者棉睡袋春秋季温标5-10度。

防潮垫:充气垫可折叠的最好,体积小帐篷:防水的两层三季帐鞋:难度低

推荐中帮登山鞋或者徒步鞋手杖:推荐2根

公共用品:霍香正气丸、驱风油、感冒药、指南针、刀子、炉头、气罐、炊具等。

胡宗宪故居胡宗宪故居

尚书府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如果说北京故宫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气派和豪放,那么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木雕则具民间的隽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梁栋上玲珑有致的木雕,让您仿佛进入古时的艺术天地,加上苍旧的木楼,徽州风俗的摆设,幽幽小巷,低头是鹅卵石路,抬头放眼是青砖细瓦,飞檐高挑的砖雕、石雕,还有那错错落落的马头墙、鳌鱼禽兽,栩栩如生,你会感觉仿佛时间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伦之中了。

殿后天井,天井后为家庙寝堂,中为胡宗宪先祖及子孙神位龛座,胡宗宪娶有二妻,原配绩溪县章氏,生有桂奇,松奇二子,章氏去世后继配王氏生有一女,嫁绩溪县程姓。

胡桂奇一直随侍父亲左右,于平定倭寇多襄助之功,以父亲之荫官左府都事,生胡(火享)、胡炜、胡燧、胡_四子。胡松奇官锦衣位千户,生胡灯、胡_、胡煜、胡烛胡_五子,这里是胡松奇一支的支祠,故称松公祠。

(三寸金莲)

(**闺房的物件)

左龛塑像胡允源,是胡宗宪的十代孙清道光年间由歙县三阳坑亲戚介绍,到江苏东台学茶叶生意,满师后与人合股在泰兴县开设“裕泰和茶号”,不久茶号归胡允源一人经营,生意渐兴隆,儿子树铭念完私塾后也进店学做生意。

尚书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这种特殊家族,建筑做得很细节,细部做得很精致,可以左顾右盼,处处生景,是徽州保护最好的古建筑!

绩溪龙川龙川村

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村子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产品种植、竹笋两用林、茶叶及外出务工收入。

龙川村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根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辖7个村民组,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茶园面积620亩。龙川村特别是坑口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村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远近闻名的胡宗宪尚书府也坐落在该村的上村与下村之间。这里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

龙川,丁家人24代单传的奇迹绩溪有一个龙川村,是前国家***胡主席的祖籍地。

该村古建筑木雕、石雕技艺精湛,造型自然、美观,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龙川村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代先后中进士者24人,占全县1/4强,素有“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之称。

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

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胡主席。

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