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安徽滁州琅琊山你去过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17:20:42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安徽滁州琅琊山你去过吗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古木参天,有数百年的松树、古梅,更有琅琊榆、醉翁榆等特有的珍贵品种。走进琅琊山,仿佛进入人间仙境,顿觉清凉透骨,幽雅舒适,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称。

琅琊山名胜古迹甚多,有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入胜,最著名的当推“醉翁亭”了。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主张革新时政,得罪了朝中权贵,宋仁宗听信谗言,将他贬至滁州任太守。欧阳修来到滁州,结识了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两人遂成挚友。为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从此,欧阳修常跟朋友到亭中饮酒游乐,有时也在此办公,自号为“醉翁”。

他为眼前的自然美景所陶醉,遂作《醉翁亭记》,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亭”因而名闻遐迩。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个亭子,到了明代,开始兴旺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有“数百柱”,可惜年代久远,历遭破坏,直到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中壁上有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全文,笔法遒劲有力,豪气奔放。亭前有酿泉,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池1米见方,池深0.67米。酿泉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泉旁是长流不息的山溪。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九处互不雷同的景致。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怡亭、意在亭、古梅台、览余台,风格各异,人称“醉翁九景”,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月洞形山门上书“琅琊胜景”四个大字。寺内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大雄宝殿高14米,雕梁画栋,殿内塑有如来佛、观世音、十八罗汉,个个栩栩如生。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高处,相传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曾将一部贝叶经藏于此处。寺院大部分是民国初年重修的,除了部分明代建筑外,还有唐碑、宋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寺院东有松、竹、梅三友亭和濯缨泉,泉池约两米见方,3米多深,泉壁上刻有“濯缨”二字,是明代嘉靖年间郑大同所制。“濯缨”原意为洗漆系帽子的丝带,后用以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之意。濯缨泉水晶莹澄澈,甘甜可口,常年喷涌不绝。

藏经楼后半山腰有雪鸿洞,洞口危石为门,危石上有两株古朴多姿的榆树。洞的正面有一个大“佛”字,另有两块石刻,—块为“丙子面壁处”,另一块有3米多高,上刻“南无释迦牟尼”,字大如斗,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写。洞内四壁及顶部皆为巨石,奇险嶙峋,深奥莫测。

雪鸿洞上面不远处便是归云洞。山洞“石峦离立,如斧削刀截。巨石横门,欹危如坠。朝雾暮云,迷离缥缈,故名‘归云’”。此间一向为游人必到之处,历代有许多骚人墨客赋诗留题赞美它。

滁州琅琊山的由来

琅琊山风景区在滁州市南谯区西南郊。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

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旅游景点。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

地理环境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南郊。地处东经118°07′35″—118°18′21″、北纬32°15′17″—32°21′49″之间;紧靠滁州市区,距合肥150公里,距南京59公里。

琅琊山为江淮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山峰为小丰山,海拔321米,其它山峰高度在海拔200—300米之间。

山区内沟谷发育,最大切割深度约百米。山的主体溶岩出露面积较大,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程度、不同裸露形态的崖溶沟槽、石芽及小型岩溶洼地,以及隐蔽型的岩溶洞、岩溶漏斗和溶隙、溶孔,如琅琊寺后的雪鸿洞、鸡爪山的重熙洞等约20余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琅琊山

晋元帝在登位前封为琅琊王,居住在这里,所以以他来命名此山。

琅琊山的出名是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扩展资料:

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的琅琊寺,至今已1200余年。建于宋代庆历六年(1046年)的“醉翁亭”,至今已900多年。

继唐代诗人顾况、韦应物,北宋诗人王禹偁撰写了描绘琅琊山胜境的诗文后,欧阳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间,又撰写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和其他有关琅琊胜景的诗文约一百多首(篇),并由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专为《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书碑。

宋代的曾巩、王安石、辛弃疾,明代的宋濂、文征明、王守仁等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都曾宦游或旅居于此,并作诗文以记其胜。琅琊寺及醉翁亭、丰乐亭内外,唐宋以来的历代摩崖、碑刻比比皆是,有数百处之多。其中,以唐代李幼卿、柳遂、皇甫曾等人的诗碑尤为珍贵。

民国年间和建国后,琅琊山继续成为诗人、作家向往的游览胜境。1936年4月,著名女作家方令孺教授,约同女作家丁玲、画家徐悲鸿等游览琅琊山后,写了散文新篇《琅琊山游记》。后来,诗人陈运和写了散文《滁州.醉翁.庐陵欧阳修也》。

1985年10月下旬,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在琅琊山联合举办了“醉翁亭散文节”,王西彦、何为、柯蓝、艾煊、江流等散文作家、诗人、评论家和编辑、新闻记者共40多人,聚会琅琊山,研讨当代散文复兴的前景,集中创作了一批描绘琅琊胜景的散文佳作。

百度百科—滁州琅琊山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