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波音公司2021年航天发展研究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31 16:08:44浏览:6分类:星座大全

波音公司2021年航天发展研究

全球三大宇航防务公司2021年航天发展研究(三)

波音公司2021年航天发展研究

文 | 张京男

本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22年4期

2021年,波音公司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虽然并未完全扭转颓势,但在登月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等重要系统工程项目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美国重返月球和载人航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运载火箭

波音公司作为NASA“阿尔忒弥斯”(Artemis)重返月球计划SLS火箭的主承包商,研制了火箭的芯级、上面级和航电设备。

(一)SLS火箭芯级静态点火测试

2021年,首个执行发射任务的SLS火箭的芯级完成了2次静态点火测试。为开展点火测试,波音公司组建了一个测试团队,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公司内外的熟练航空电子设备、液压、推进系统、地面电子设备和测试的专家。包括:波音公司、NASA和Aerojet Rocketdyne公司等,拥有从火箭、航天飞机、卫星发射到测试的技术优势。

1、第一次

2021年1月,NASA、波音公司和Aerojet Rocketdyne公司在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B-2试验台对参与SLS火箭首飞的芯级进行了首次点火测试。芯级的燃料加注和增压过程中,4台由Aerojet Rocketdyne公司制造的RS-25发动机完成了67.2秒点火测试,而收集火箭重要数据最少需要大约4分钟,实际飞行中需要工作8分钟。

波音公司表示,为了确保该芯级的安全,特意将测试参数设计得比较保守且仅适用于地面测试,以避免对芯级产生不必要风险,从而较早地触发了发动机关闭,但点火后芯级状态良好。该团队分析了测试数据,清理和修复了发动机,对芯级的热保护系统进行了小的修理,对之前保守的控制逻辑参数进行了更新,还修复了故障的电线束。该电线束导致出现了芯级4号发动机故障信息,但这仅是一个仪表问题,并没有影响发动机工作。

该芯级点火测试获得了芯级和发动机在更长工作时间内主推进系统和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数据。本次主要测试及操作内容包括:转变为由芯级飞行计算机和“绿色运行”测试软件操作的自动发射序列;完成最后倒计时序列,就像发射倒计时;给燃料贮箱加压,向发动机输送推进剂,演示芯级主要推进系统性能;以109%的功率启动发动机;操纵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来转动发动机。

2021年1月16日,用于Artemis 1任务的芯级的燃料加注和加压测试,4台RS-25发动机点火工作1分钟后关机

2021年1月16日,在密西西比州圣路易斯湾附近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进行的一项预定的热火测试中,波音公司为NASA首枚SLS火箭建造的芯级被看到在B-2试验台上。在测试过程中,水从试验台流出,产生巨大的蒸汽云。

2、第二次

2021年3月,波音公司为NASA研制的SLS火箭芯级在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完成了第二次点火测试。测试数据证明芯级运行正常,可用于飞行,数据用于为飞行任务提供支持。此次测试中,发动机点火工作了499.6秒,即8分19秒。测试后,该芯级被送往NASA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与“猎户座”载人飞船、临时低温上面级和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集成,用于执行Artemis 1载人绕月任务,为后续载人任务做准备。

2021年3月18日,NASA在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进行首枚太空发射系统火箭核心阶段的热火测试,蒸汽从B-2试验台下滚滚而出

3、B-2试验台

B-2试验台高106.7米,由43.9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固定在地面上,自“阿波罗”计划(Apollo)时期以来开始使用,经现代化改装加固后,用于2021年1月的SLS火箭芯级的点火测试。此前用于美国“土星”系列火箭和“德尔塔4”火箭和航天飞机的测试。当前,B-2试验台支架及其灭火和燃料系统已经被翻新,以处理更大更重SLS火箭芯级。

SLS火箭测试工作启动之前, B-2试验台钢铁已生锈并且设施设备过于陈旧。为SLS火箭测试,NASA对B-2试验台进行改造主要有:高压工业水厂每分钟可向B-2输送126万升水,比原来的系统每分钟增加了94635升;为了吊装SLS火箭芯级,B-2支架上的主吊杆起重机已经延长了15.2米,额定负载增加了177吨,该芯级比早期的“土星5”火箭级更大、更重;辅助移动提升系统和临时接入平台可以进入芯级的整个外壳。

(二)芯级研制与交付

1.首枚SLS火箭芯级研制

2021年,波音公司向NASA交付了SLS火箭芯级,芯级高65米,重85.275吨。4月,SLS火箭芯级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艘驳船上卸载,并转移到火箭组装大楼。65米长的芯一级将与1个临时低温上级、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1个运载火箭级适配器和1艘“猎户座”飞船组成。各团队将准备SLS发射猎户座飞船,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绕月球飞行。临时低温上级由波音公司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联合研制。6月,SLS火箭芯级被送入肯尼迪航天中心(KSC)运载火箭组装大楼(VAB)的移动发射台。

首枚SLS火箭的芯级

2021年4月21日,位于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SLS火箭芯级

SLS火箭的芯一级抵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2.喷涂泡沫保护SLS火箭

在2021年研制工艺中,波音公司将火箭热保护系统(TPS)应用于SLS火箭芯二级,比芯一级操作更快。SLS火箭表面**到橙色的涂层是TPS,即喷雾泡沫。在准备和发射的极端环境中,它用于承受73.3万加仑液氢和液氧推进剂的温度,温度分别为-423华氏度和-297华氏度。整个芯二级喷涂过程经历了100分钟。对芯二级贮箱圆顶采用了自动化喷涂,此前由于圆顶的复杂几何形状,需要人工喷涂。经历点火测试的芯一级性能稳定,4台发动机点火工作时部分TPS区域被大火烧蚀,后续会进行翻新。

波音公司使用3D投影技术进行泡沫修剪,以获得更精确和更高质量的应用。通过工艺改进,热保护泡沫都定制了3D打印模具,可喷涂于之前芯级上无法喷涂的小部件,如发动机和箱间段。模具被安装在复杂外形周围,并充满灌注泡沫,在浇注泡沫固化后取出模具。仍有区域需要手工喷涂,如芯级各部分之间的法兰接口。在3D打印制造工艺下,制造出了300多模具,可以做出复杂的几何形状。

SLS火箭采用的泡沫是一种轻质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足够坚固,能保护火箭的硬件,且足够灵活,能在极端温度下保持其保护密封,未来仍会不断改进。波音公司正在为SLS火箭使用第3代泡沫材料,并开始验证第4代。

3.首枚SLS火箭与“猎户座”飞船对接

2021年9月,SLS火箭完成了2项主要测试:脐带释放和收回测试(URRT),以及使用“猎户座”质量模拟器进行的综合模态测试。脐带缆连接着将火箭芯级、上面级连接至发射塔的电气和流体接口,发射前必须实现无缝释放和收回。4个脐带连接至芯级、级间段、液氧贮箱和液氢贮箱,此外还有2个稳定器固定在前裙上。URRT测试验证了操作时序和功能。波音公司支持测试前后的检查,然后帮助分析数据。SLS火箭还进行了综合模态测试,以确定火箭的全部频率和振动范围,以便飞行软件和导航系统能够在发射和上升过程中安全引导火箭。

10月,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装配大楼,携带上面级和航电设备的首枚SLS火箭芯级,在顶部安装了“猎户座”适配器和“猎户座”飞船。其中“猎户座”适配器吊装至临时低温推进级(ICPS)之上,整体高度达到了98米。波音公司还完成了SLS火箭的设计认证审查(DCR),在团队准备发射期间检查所有测试数据、报告和验证,以确保安全的操作条件和可靠性。

位于佛罗里达州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猎户座”飞船吊装于SLS火箭顶部

4.其它芯级研制

2021年,波音公司在Michoud组装了Artemis 2任务SLS火箭芯级的液氧贮箱和级间段,并开始准备安装前裙。波音公司还在Artemis 2任务SLS火箭芯级的下半部分工作,包括安装发动机,并对液氢贮箱进行热保护喷涂,并准备最后的组装。当前波音公司研制的用于SLS火箭的5枚芯级每个都将承担独特的飞行任务,相应的每种设备的安装操作也不相同,包括计算机、电池、线路和仪表、推进剂管路和其他系统的集成。

8月,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公司将第2个临时低温推进级(ICPS)从阿拉巴马州迪凯特(Decatur)的工厂运送到佛罗里达州的设施进行集成,后续将交付NASA。Artemis 2任务的SLS火箭在新奥尔良的“米丘德”(Michoud)组装工厂进行集成。ULA和波音公司在ULA的迪凯特工厂研制了第3个ICPS。同时,波音公司正在研制SLS火箭的第2枚、第3枚和第4枚芯级,以及 探索 上级(EUS)取代前期的ICPS,从而研制出后续任务使用的SLS Block 1B火箭。

Artemis 2任务的SLS火箭芯级发动机与部件对接

Artemis 2任务的火箭临时低温推进级(ICPS)抵达卡纳维拉尔角的太空军站

Artemis 2任务芯二级液氧贮箱

(三)后续工作

Artemis 1任务之后,会进行首次载人的Artemis 2任务。位于新奥尔良的Michoud组装工厂为Artemis 2和Artemis 3任务制造SLS火箭芯级,通过摩擦搅拌工艺为Artemis 3任务的焊接SLS火箭芯级结构。Artemis 3任务将使首位女性宇航员和下一位男性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波音公司研制的 探索 上面段(EUS)已在Michoud投入生产,用于Artemis计划的远期发射任务。波音公司还在设计研制后续SLS火箭使用的 探索 上面级。

首次SLS火箭发射中,除了无人乘坐的“猎户座”飞船,ICPS还将部署10个次级有效载荷,“猎户座”绕月飞行后,会返回地球并溅落海上。SLS火箭未来将向土星的卫星土卫二发射探测器,对其间歇泉进行采样,并在其表面放置科学探测器。SLS火箭还可以用于行星防御,比如可以将大质量物体送到目标,实施动能推动、表面爆炸或者重力牵引,最终重定向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另外,NASA正在论证使用带有 探索 上面段(EUS)的SLS火箭用于2033年也即下一个火星冲日年完成1次火星飞掠任务。

二、载人飞船

(一)安装并测试飞船的NASA对接系统(NDS)外壳

2021年1月,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组装工厂,CST-100“星际飞船”(Starliner)上安装并测试了一个新的NASA对接系统(NDS)外壳。NDS由波音公司设计研制,是一种标准化的对接系统,可使2个航天器可靠对接并自动形成一个短隧道,以便宇航员可以在2个航天器之间移动。新的外壳将为自动对接系统在重返大气层期间提供额外的保护。在重返大气层期间,太空舱将面临约1650度的温度,然后在美国西部5个着陆点之一着陆。NDS最初是为一次性使用而设计的,然而,增加再入大气层的外壳后,可多次执行任务。

发射时,NDS外壳位于乘员舱的半球形“上升外壳”之下,在“上升外壳”丢弃后的入轨操作时会暴露在外面。它作为飞船顶部的一个舱口,在与国际空间站上波音制造的国际对接适配器对接时打开,在脱离对接后关闭。NDS外壳于2020年12月安装在未来进行第2次试飞的CST-100飞船上,即“轨道飞行试验-2”(OFT-2)飞船。

NASA对接系统(NDS)外壳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商业载人和货物处理设施进行功能测试

(二)载人着陆点安置

鉴于安全考虑,未来宇航员乘坐“星际飞船”着陆时,要求陆上回收小组必须在大约1小时内将宇航员从太空舱中撤离飞船。“星际飞船”飞船设计为陆地着陆,在美国西部有5个着陆点,其中2个在新墨西哥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各有1处。2021年,任务安全工作组与犹他大学 健康 中心协调犹他州着陆点,亚利桑那大学附属学术医院班纳-图森大学医学中心协调亚利桑那州着陆点,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协调加州着陆点。大多数着陆点都非常偏远,在24小时内很可能经历极端的温度变化和对人有严重伤害的野生动物。

(三)系统安全验证与演练

2021年1月,波音公司完成了“星际飞船”飞行软件的重新认证,并对未来的任务修改或升级进行了正式审核。通过一系列测试,确认更新后的飞船软件符合设计规范,并在软件集成实验室内进行了数百个案例的静态和动态测试,从单个命令验证到使用核心软件的全面端到端任务场景。

5月,波音公司和NASA在波音公司位于休斯顿的航电设备和软件集成实验室(ASIL),使用飞行硬件和飞行软件的最终版本对“星际飞船”第2次试飞任务进行了持续5天的端到端任务模拟演练,包括完整的发射前、对接、分离和着陆操作。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的飞行控制室里的任务操作小组使用实际的飞行程序指挥了此次演练。演练从发射前26小时开始,并持续至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站上操作、32小时的电源启动程序,然后脱离、着陆并关闭电源。此次演练让软件与最高保真度的硬件和任务控制器在回路中运行,最大程度接近真实飞行。

目前,“星际飞船”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试飞停靠在国际空间站2个可用的端口,但有可能被“载人龙”飞船、“货运龙”飞船、或者“载人龙”商用飞船占用。

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未来执行“轨道飞行试验-2”(OFT-2)任务的CST-100飞船船员舱进行重量和重心测试

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巴里·威尔莫和迈克·芬克通过与模拟器连接的宇航员显示器,在实验室内部监控发射过程每一个动态

(四)人体测量测试设备准备第二次飞行

2021年6月,波音公司的人体测量测试设备“罗西火箭人”安装在“星际飞船”,准备第二次试飞。

“罗西火箭人”是一个重约82千克测试设备,整个体征位于人体身高和体重的中位数,曾在“星际飞船”首次试飞中提供了数百个关于宇航员飞行中承重的数据,“罗西火箭人”的第二次飞行用于保持飞船上升、对接、分离和着陆过程中的重心。之前连接到它的15个传感器的航天器数据捕获端口将被用于收集沿座椅托盘放置的传感器的数据,以描述所有4个座位的运动特征。

在“星际飞船”和“宇宙神5”火箭集成之前,由乘员舱和服务舱组成的星际飞船将被装载到肯尼迪航天中心商业乘员和货物处理设施的重量和重心机上测试,以确保飞船上的“罗西火箭人”和货物的保持平衡。

未来,“星际飞船”在成功完成第二次试飞后,将首次搭载宇航员飞行。

“罗西火箭人”绑在指挥官的座位上

三、卫星系统

(一)5G卫星研制

2021年2月,位于美国加州埃尔塞贡多的波音卫星系统工厂共有16颗商用卫星正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其中,包括波音公司为卫星运营商SES公司设计、测试和制造的SES-20卫星和SES-21卫星,两者均采用小型平台702SP。2022年,这2颗卫星将搭载同1枚火箭发射进入地球静止轨道,清理300兆赫的C波段通信,在整个美国实现5G通信。

通过SES-20和SES-21卫星,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将清理主要运营频谱,推动美国5G无线运营商业务。这也是FCC“5G FAST”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是一项促进美国5G行业领导地位的综合性战略。

同时,波音公司还在为SES公司研制11颗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建成SES公司高度为8000千米的下一代MEO轨道 星座 。O3b mPOWER系统推出后,能够向电信、海事、航空和能源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和机构提供50 Mbps到每秒几吉比特速度的连接服务。第一批O3b mPOWER卫星已推迟至2022年发射。

(二)波音公司获准开展受保护战术卫星(PTS)下一步研制工作

2021年4月,波音公司和诺格公司各自承担的受保护战术卫星(PTS)通信项目获准进入下一阶段研制工作,完成设计、建造、测试,并于2024年将2个有效载荷搭载于军事卫星或商业卫星发射入轨进行在轨演示和操作。

PTS项目的后续研制工作将继续全面而公开的竞标。PTS原型作为下一代安全通信卫星的方案选项,未来十年可补充或替换现有的用于高密级通信的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

美国太空军太空和导弹系统中心曾在2020年2月和3月分别授予波音公司、洛马公司和诺格公司1.91亿美元、2.4亿美元和2.53亿美元的合同,为PTS项目设计有效载荷原型。

获得合同后,三家承包商的项目设计接受全面评估,包括有效载荷性能、可扩展性、模块化、可稳定性、成本、进度和风险,并2021年3月完成了评估。

(三)FCC批准了波音公司的147颗卫星V波段 星座

2021年11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了波音公司2017年3月提交的V波段 星座 申请,允许波音公司开发和运行147颗非地球静止轨道(NGSO)宽带卫星。2017年与波音公司同期提交NGSO申请的还有SpaceX、OneWeb等公司,波音公司是这批申请中最后一家得到FCC结论的公司。

按照监管规定,各家需要在6年内将一半的计划卫星发射入轨, 星座 其余卫星可以在9年内部署完成。波音公司的 星座 包括132颗轨道高度为1056千米的近地轨道卫星,其余卫星位于27355 44221千米之间,将为全球的住宅、商业、机构、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波音公司专长于研制地球静止轨道(GEO)大型卫星。为了加强NGSO卫星的研制能力,波音公司在2018年收购了小型卫星专业公司千禧空间系统公司(Millennium Space Systems),以加强在该领域竞争力。

与SpaceX公司“星链”卫星的Ka波段和Ku波段相比,波音公司使用的更高频率的V波段宽带网速更快,但降雨可能会减干扰V波段信号传输。除了允许波音公司在V波段提供卫星服务外,FCC的批准波音公司在部分V波段建立星间链路。然而,FCC驳回了波音公司在Ka波段和V波段其他部分建立星间链路的请求,以避免出现潜在的在轨通信问题。

(四)获得GPS卫星未来10年在轨运行保障合同

2021年12月,美国太空军授予波音公司1份价值3.293亿美元的合同,未来10年为GPS-2F卫星在轨运行提供支持。美国目前在轨服役的31颗GPS卫星中有12颗是GPS-2F卫星。GPS-2F卫星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发射,取代了1990年至1997年期间发射的GPS-2A卫星。2010年,美国空军选择洛马公司研制下一代的GPS-3卫星。GPS-2F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年,从美国军事和商业卫星在轨运行经验来看,GPS-2F卫星的使用寿命预计将超过设计寿命数年。

四、国际空间站

2021年,波音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国际空间站。

6月,波音公司研制的2块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入轨进入国际空间站,并通过站上宇航员3次太空行走完成了安装。旧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会被移除了仍将继续使用。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长18.6米,宽6.1米,尺寸是旧板的一半,但产生的电能是旧板的2倍。到2023年,国际空间站还会再增加4块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均由波音公司光谱实验室(Spectrolab)研制。在每次6.5小时的太空行走中,任务控制中心的NASA飞行控制人员直接与宇航员协作,并得到国际空间站上16.8米长的机械臂和移动运输装置的协助。该装置能够沿着国际空间站的桁架移动,专门用于将放置设备。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发射时紧密地卷起来,由1个无需重型电动机就能自行展开的结构支撑,可利用自身的能量展开,并且其尺寸小,进入轨道后可由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放置好,宇航员可通过太空行走将其带至国际空间站桁架的远端进行安装。

这些电池板会受到微流星体碎片撞击和宇宙射线,每天还能承受16次500度的温度变化。当6块新型太阳能电池板都完成安装后,国际空间站发电总功率将增至215千瓦,总供电量提升20%到30%,可支持更多的科学实验、技术研究、更多宇航员生存以及近地轨道的商业需求。

2021年早些时候,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了一个安装结构,为波音公司的新太阳能电池板做准备

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国际空间站

“货运龙”飞船发射前装载的2个新型太阳能电池板

五、总结分析

(一)SLS运载火箭研制进展显著,已具备首飞能力以支撑美国重返月球计划

SLS运载火箭研制项目是波音公司当前承担的规模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项目,是波音公司航天系统能力建设与发展的重点。2021年,SLS运载火箭在翻新后的B-2试验台上完成了2次芯级的静态点火测试,充分验证了系统工作性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与“猎户座”飞船完成了对接,后续将进一步开展全系统测试。2021年之前,波音公司研制SLS火箭的进度相对较慢,NASA经费投入非常巨大,已超100亿美元,但由于工程研制进度较慢,导致首飞时间多次推迟。

随着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时间节点的临近,波音公司与NASA加大了研制力度,共同推进工程进度,截至2021年,SLS运载火箭自身基本达到了发射准备状态,具备了在2022年上半年执行首次无人试飞的能力。

(二)载人飞船经过持续测试与优化,已具备再次无人试飞能力以支撑美国载人航天能力

“星际飞船”在2019年的无人首飞中因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未能对接国际空间站。直到2021年底,NASA与波音公司一直在持续测试并排除故障,同时对飞船系统进行了局部升级。

“星际飞船”的全系统软件模拟演练、飞船着陆点安置、飞船对接系统等均顺利推进,预计在2022年能够完成继2019年之后的第二次无人试飞,若试飞顺利的话便可快速转入载人飞行对接国际空间站。

“星际飞船”是波音公司拥有的仅将于SLS运载火箭的第二大航天系统工程项目,在进度落后于SpaceX公司“载人龙”飞船的情况下,能否顺利完成第2次无人试飞将决定波音公司在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前景。

(三)中小卫星研制与 星座 部署项目成为卫星系统领域发展重点

目前,全球大卫星系统研制业务普遍减少,中小卫星业务增多,波音公司采取了与洛马公司相似的策略,即在自身具有中小卫星平台的同时,收购研制小卫星平台的公司。

波音公司正在通过已有702SP小型卫星平台研制SES-20卫星和SES-21卫星,通过702X中型卫星平台研制O3b mPOWER卫星,而2018年收购的小型卫星专业公司千禧空间系统公司将在该领域进一步支撑波音公司研制更多类型的微小卫星,研制新申请下来的147颗V波段低轨宽带卫星。

波音公司作为传统大型卫星的系统集成商,在全球微小卫星和低轨卫星的趋势下,正在转变其发展思路,预计未来将产出更多中小卫星或微小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

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1963.6.16 “东方六号”飞船将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

1965.3.18 前苏联航天员烈昂诺夫乘“上升二号”飞船升空实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9.7.16 三名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前往月球。?

1969.7.21 格林尼治时间3时15分,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

1971.4.19 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

1975.7.17 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与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

1981.4.12 美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4.7.25 前苏联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七号”空间站,从而成为世界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女性。?

1985.4.29 王赣俊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成为第一位华裔航天员。?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1986.2.20 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1994.1.08 俄罗斯航天员波力亚利在“和平号”空间站创造了太空连续飞行439天的纪录。 ?

1996.3.22 美国女航天员露西德在“和平号”空间站创造了太空连续飞行188天的女子世界纪录。 ?

1999.7.13 柯林斯成为美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女指令长。?

1999.11.20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成功。 ?

2001.1.10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02.3.25 中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2月1日 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返航途中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成为载人航天史上又一重大悲剧。?

2003年6月2日 欧洲空间局成功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12月25日,探测器上的猎兔犬2号着陆,开始对火星进行考察。?

2003年9月27日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斯马特1号发射升空。于2005年1月进入绕月轨道飞行,开始探月活动。?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发射神州五号飞船,载航天员杨利伟到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

2004年8月3日 美国发射信使号探测器,开始飞赴水星考察。 ?

2004年10月14日 俄罗斯发射载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5号飞船,其中由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和俄罗斯航天员沙利波夫组成的第10宇航组到国际空间站居留了192天。 ?

2005年1月12日 美国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同年7月4日释放撞击器准备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试图揭开地球以及太阳系起源之谜。?

2005年4月15日 俄罗斯联盟TMA-6号飞船载3人升空,其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克里卡廖夫和美国航天员菲利普斯组成的第11长期考察组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了179天,于10月11日返回地面。克里卡廖夫创造了太空累积飞行803天的最新纪录。?

2005年7月26日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复航。这次复航载7名航天员,于8月9日安全返回。表明了经过改进后航天飞机仍能继续飞行。?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载2名航天员的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5天后返回地面,标志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进了新的重要的一步。?

2006年7月4日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载7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完成了为期13天的太空飞行任务。?

2007年8月4日 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2007年8月7日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顺利升空。

2009年3月美国空军准备新太空系统的密集发射期。

2009年6月欧空局和英国政府推进“空天飞机”概念研发 。

2009年7月欧洲整合天基安全与防务。

航天(Spaceflight),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各种活动的总称。

航天活动包括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部分。航天技术是指为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手段和保障条件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空间应用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及其开发的空间资源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应用技术的总称。

空间资源系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可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环境、能源与物质资源,入空间高远位置、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微重力环境、太阳能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物质资源等。

中国航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见"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基本政策

中国政府在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中,采取以下基本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开展积极、务实的国际合作。

支持联合国系统内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项活动;支持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空间组织为促进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所开展的各项活动。

重视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空间合作,支持世界其他区域性空间合作。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空间合作,重视与发达国家的空间合作。

鼓励和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参考资料:

航天 百度百科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