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9 01:07:28浏览:12分类:星座大全

除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还有哪些人类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统,围绕着太阳运行的行星总共有八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卫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等天体,在太阳系中有两个区域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天体,其中一个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目前在这一区域中,有编号的小行星已经超过了12万颗以上。

另一个天体密集区域是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柯伊伯带距离太阳大约30个天文单位以上,也就是大约距离太阳45亿千米之外的区域,随着人类对于柯伊伯带探测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柯伊伯带天体被我们发现。目前,位于柯伊伯带内的主要天体,包括冥王星、卡戎、鸟神星、 妊神星等等。

由于柯伊伯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虽然这里不是太阳系的边界,但是人类对于柯伊伯带以外的宇宙空间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柯伊伯带视为太阳系的边缘地带。那么,到目前为止,有哪些人类的探测器飞入过柯伊伯带呢?到目前为止,飞入到柯伊伯带的人类探测器总共有五个,分别是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2号、旅行者1号和新视野号。

先驱者10号是NASA在1972年3月2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它是第一艘飞越小行星带的飞行器,也是第一艘近距离观测木星的探测器,在1973年12月3日发回了一组木星照片。到了1983年6月先驱者10号飞越了海王星轨道,进入柯伊伯带区域,此后探测器 按惯性驶向距离地球68光年外的恒星“ 毕宿五 ”,先驱者10号的最后一次信号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

先驱者11号是在NASA1973年4月6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去探测土星及其光环的飞行器。先驱者11号利用木星强大的引力,改变轨道,飞向土星,然后就顺着土星的逃离轨道飞向了太阳系深处, 探测器的运作及遥测数据于1995年9月30日终止传送。目前先驱者11号正以每年2.5个天文单位的速度向天鹰座前进,并将在400万年后抵达那里。

旅行者2号是NASA在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一个探测器,旅行者2号先通过土卫六(泰坦)的引力弹弓,来接近并探测土星。然后旅行者2号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并在1986年经过天王星,在1989年探测了海王星,而后进入柯伊伯带。 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号”探测器已飞离太阳风层,成为第二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旅行者1号是NASA在 1977年9月5日 发射的一个探测器,旅行者1号也同样探测过木星和土星, 是提供了木星卫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此后探测器在1980年造访了土星及其卫星,并提供了详细照片。由于旅行者1号在靠近土卫六的时候,受到了引力的影响而改变了航行轨道,因而无法继续 探索 天王星和海王星。

因而只能终止行星 探索 任务,进入柯伊伯带,飞向太阳系深处,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千米的宇宙空间。旅行者1号探测器携带了三枚核电池,能够保证其继续飞行到2025年,一旦电池耗尽,旅行者1号将一直飞向银河系中心。旅行者1号是目前人类发射的所有探测器中飞行距离最远的一个。

新视野号是NASA在 2006年1月19日 发射的一个探测器,又叫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新视野号的主要探测任务是位于太阳系柯伊伯带中的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此外还将探测位于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群。新视野号在 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成为第五个飞越海王星轨道的探测器。新视野号探测器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射的速度最快的飞行器,2019年1月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了名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距离地球大约64亿千米。

海卫1可是一个不小的卫星,它不但比我们的月亮大,而且比冥王星还大,就是水星比它也大不了多少。海卫1在离海王星3540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沿顺时针方向绕海王星旋转,它的自转与公转是同步的,因此它也和月球一样总是以同一半球面朝着海王星。海卫1的质量是3.4±2×10^26克,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1颗卫星,在它的表面上可能存在着大气。

1949年美国的柯伊伯发现了海卫2,这是一个较小的卫星,它的半径约为120千米,质量至今尚未测出。海卫2在椭圆形轨道上绕海王星运行,它距海王星的平均距离是551万千米。它是顺行卫星,其轨道面和海王星的赤道面交角27.6°。海卫2的椭圆轨道很扁,偏心率约为0.75,在太阳系所有卫星中其轨道是最扁的一个。

海王星的两颗卫星很不相同,它们一近一远、一大一小、一逆行一顺行、一个轨道圆一个轨道扁。这在行星的卫星系中是十分特殊的,也是很引人注意的。海卫1是1颗14等星,海卫2是1颗19等星,它们都必须用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才能看见。

1981年5月24日,美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观测海王星掩星时,发现在海王星附近有1个小天体,它距海王星很近,所以人们认为它是海王星的第3颗卫星。从掩星的时间看,这颗新卫星的直径大约为100千米,星等为16~20等。

1977年发现了天王星的光环,1979年又发现了木星也有光环,那么海王星是不是也有光环呢?这个问题一直在吸引着人们。发现行星是否有光环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星际探测器,1979年木星光环就是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发现的。可是现在尚没有探测器飞往海王星,因此人们自然通过天王星光环发现的历史,想到观测海王星掩恒星来发现海王星的光环。

1980年8月21日观测海王星掩恒星时,澳大利亚的斯特隆洛山天文台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距海王星1.5倍半径处有一个光环。1981年5月10日和5月24日发生了两次海王星的掩星事件,科学家们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观测。但是观测并不成功,在5月24日的观测中恰好于距海王星为1.5海王星半径处有一减光,这与澳大利亚在第一次观测中的结果相近。但是这个减光时间短促,是不是由光环引起的还有待于今后的观测来证实。

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吉南在重新检查了1968年新西兰一个天文台观测海王星掩恒星的资料后,对海王星光环有了新发现。他在1982年6月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上宣布了这个新发现。他们认为在非常靠近海王星的地方有两个光环,它们位于海王星云层上端2900千米和6750千米的地方。两个光环的宽度都在1930千米左右,它们是由冰块和碎石构成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