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处理器阉割版和满血版有什么区别?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9 07:05:29浏览:25分类:游戏攻略

处理器阉割版和满血版有什么区别?

阉割版和满血版其实从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了:

处理器阉割版和满血版

关于处理器的阉割版和满血版需要2说: 一个是电脑处理器,另一个是手机处理器

对于电脑处理器来说, 阉割和满血一般是指核显方面,比如i5 9400和i5 9400F对比,9400就是满血版的,而9400F因为没有了核显,所以可以称之为阉割版的!

对于手机处理器来说, 阉割和满血一般有多个方面,比如CPU主频、GPU主频、最大内存主频.

显卡阉割版和满血版

至于显卡阉割版和满血版,范围就太广阔了, 不但笔记本里的显卡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连台式机里的独显也会出现的 ,我就以MX150这款显卡给你举个例子吧,虽然它们在笔记本里显示的型号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用GPU-Z这款软件查看参数的话,会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总之,阉割版和满血版的主要区别就是参数和性能方面:满血版的高一点,运行快一点,而阉割版的参数低一些,运行慢一些!

前面的回答,有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所以来补充一发。满血版和阉割版都是手机厂商的营销话术。简单说,阉割版处理器是厂商屏蔽或者砍掉一项或多项重要功能,满血版就是让处理器按标准频率运行。所以,对处理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阉割版,满血版带来的差距在体验上并不明显。

满血版其实是标准版,残血版其实是降频版,两者跑分有差距,体验无差别

以满血版骁龙660为例,官方给定的CPU的运行频率上下限为1.95GHz到2.2GHz,有的厂商会将CPU的运行频率锁定为下限即1.95GHz运行(市场称为“ 残血版 ”,也就是 降频版 ),毕竟频率低了,功耗下降,手机散热和续航压力会相应减轻。

截自高通公司官网

有的厂商会将CPU运行频率锁定为上限即2.2GHz运行(即“ 满血版 ”,其实是 标准版 ),牺牲部分续航和散热,换来性能提升。这个提升幅度大概在12%。但说实话,12%的性能提升在实际体验中差距几乎感觉不到,因为手机体验的提升不仅CPU能打,GPU、ISP、基带、内存、运存以及软件配合都要跟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否则,仅靠提升频率就能带来质的飞跃的话,还有旗舰SOC芯片啥事?

满血版骁龙660的综合跑分超14万分,残血版660跑分超12万分,反应到手机整体体验上,两者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阉割版用的好,可以“龙生九崽”,繁衍出整个处理器家族

将阉割艺术用的出神入化的,是浓眉大眼的高通。

骁龙845、670、640、460,涵盖了旗舰、中端和低端,在CPU上,这四款芯片用的都是ARM的A75和A55内核。

但是因为 高通 手术刀用的溜, 硬是 以 骁龙845为模板, 整出了整个处理器家族:

当然,阉割的手法不止上面说的那些,简单说, 高通的芯片基本上是以旗舰8系列为蓝本,通过不同程度的阉割,整出了整个处理器家族 。

为什么芯片产业喜欢玩阉割?

看到上面内容,大概不少人心头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别急,阉割手法其实是芯片产业的常规操作,不仅高通玩,海思、英特尔、AMD等大厂也玩。

为什么?

答案是为降低芯片设计成本 。

如果旗舰、高、中、低四个档次各设计四款芯片,那么就需要4个设计团队、流4次片, 设计风险翻倍,结果芯片设计 成本将翻一倍不止,很多二三四线手机品牌会用不起。

正是出于成本、风险的经济因素考虑,芯片设计商才搞出了各种阉割版。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苹果公司的芯片就不搞阉割,而是通过屏幕、外壳材质、摄像头等拉开档次,这和iPhone定位高端有关。

这个问题不管是放到手机端,还是电脑端的CPU来讲的话,在日常使用上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满血版的CPU都是性能稍微优越一些,倒是功耗较大,而阉割版的CPU也称为残血版的性能虽然相比满血版的要低一些,但是在功耗省电方面却要更胜一筹!

我就拿手机端的处理器说说两个版本的具体对比情况吧!

1、手机CPU中,所谓的满血版还是阉割版其实是两种商品,工艺相同,但是在主频的处理性能上做了一定的限制,阉割版的出现也符合了国内一些手机生产厂商为了价低成本从而提高手机续航能力的要求。

2、虽然型号相同,但阉割版的主频被向低锁定,性能要差与满血版

3、阉割版的缺点是性能价低,而优点是耗电降低

4、根据普遍说法,阉割版的体制要差一点,容易在持续高频运行中出现问题才被锁频(这种做法在Intel和AMD的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5、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阉割版在实际应用中也感觉不到性能上也太大差异(一般在应用中感觉不到,跑分显示可能要低一些),反而在省电一项中能看到很大优势。

我们就拿小米5S和5S plus来说,前者搭载的是高通821满血版的处理器,主频为2.34GHz(GPU 652MHz),而后者搭载的阉割版的,主频为2.15GHz(GPU 624MHz);两款手机在推出的时候,对大众宣传也很明确,一个是高性能版,一个是长续航低功耗版,这就是区别所在,真实跑分结果却也相差无几

那么我们在手机端怎样查看我们的CPU是否被阉割过的呢!一般手机设置选项里面有一个“关于手机”的选项,点击进去查看,找到CPU或者内核信息,就可以看到CPU型号,主频多少,然后参照官网发布的该款处理器的最高主频是多少就知道是残血还是满血了。当然有的手机只显示了CPU的型号,却没有显示主频是多少,我们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查看,例如高通cpu一键满血工具手机版已经上线,用户通过这款软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解除cpu的限制,瞬间体验满血版手机处理器,使用也更加的方便,喜欢玩王者荣耀的小伙伴们用完之后, 游戏 体验度瞬间上升一个级别。

大神亲测米5效果图

这位同学你是说的手机处理器还是PC端的处理器?

阉割版的和满血版的肯定有区别,拿手机端的660来说,虽然阉割版和满血版都是采用了14nm工艺制造,配备了八核Kryo核心。

但是阉割版的频率为1.95GHZ,满血版为2.2GHZ

两者的相距是显而易见的,同代产品频率越高越好(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PC端也存在阉割版和满血版,比如说移动端的笔记本处理器,里面有加U和加H后缀的,U为低压版本,H为标压版本,H处理器的频率也高于U版处理器!

简单来说,阉割版就是满血版的“低配”,是在生产过程中,良品率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次一级”处理器。

阉割版和满血版处理器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运转 “频率” 。

但是 满血版有满血版的好处,阉割版却也有阉割版的好处 。

满血版处理器

满血版处理器最大的好处当然就是 性能强劲 ,但是强劲的性能之下,则是更大的功耗和高频运转时更大的发热量。

而发热量上去了,散热如果不行,设备为了处理器的安全,就会强制降频,从而导致手机性能下降。

阉割版处理器

而阉割版处理器的优点正好和满血版相反—— 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发热 。

得益于此,阉割版处理器性能虽然不如满血版处理器,但是往往能抛出百分百的性能,满血版处理器受限于功耗和散热,可能没有办法发挥性能强劲的长处。

PS:以上对比仅限于同代同款处理器的阉割版和满血版。

手机上和电脑上都有阉割版处理器,虽然“刀法”大致相同,但总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里面。

手机阉割版和满血版处理器

手机处理器的架构相较于PC版比较简单,一般制程工艺、功耗等方面都大致相同,阉割版主要是在主频上进行阉割,比如同一款骁龙835处理器,有的品牌可能主频在2GHz以上,有的刚刚到2GHz,这就是阉割版和满血版的差别。

所以一般手机上的处理器,当然主频越高会好一点,这个主要取决于厂商想做哪一类型的手机,如果是长待机的商务手机,可能主频就会低一些,也更稳定一些。如果是 游戏 手机、发烧友手机,主频就会高一些,当然也可能会不太稳定。

PC上的满血版处理器和阉割版

PC上的处理器比较复杂,以为涉及到TDP、制程工艺、核心频率及睿频(AMD为动态加速,但性质基本一致)等方面,比如同样是英特尔i7-8700这一代处理器,8700K就可以看作是一款满血版的处理器,因为它主频和睿频更高, 同时你需要搭配更高的电源来配合你的超频,否则可能不会很稳定。

而8700不带K的则不可以超频,同时主频和睿频更低一些,在电源选择上也不用去考虑超频。

笔记本上也是一样的,笔记本分为低压、标压、高频处理器,一般以字母U结尾,比如7代处理器i7-7500U,一般主频更低,功耗更低,主打商务轻薄本。标压一般TDP设计比较常规,不可以超频,比如i7-7820H,就是标压U,TDP设计也更高一些,当然主频和睿频也更高,可以处理更复杂的一些内容。而高频U一般以HK结尾,比如i7-7820HK,一般用于顶级 游戏 笔记本上,TDP和主频、睿频都更高,同时支持超频,带动更高规格的显卡和精致的 游戏 也没有大问题。

您好,阉割版性能差价格低,满血版性能强价格高。除非预算真的有限,不然不建议购买阉割版处理器的机器。

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知什么时候起,处理器也搞出了这么多花花肠子,什么阉割版、满血版等,甚至还有超频等多个部分,那这些都有什么区别呢?

要说处理器,那就不得不说处理的几个基本知识:

架构: 不管是手机处理器还是电脑处理器,都需要一个架构,这就相当于是建房子时候的设计框架,需要几个卧室,需要多大的客厅等,目前主流的架构就两个,分别是X86和ARM。

制程: 其次就是制程工艺,这可以看成建房子时候用的材料和工艺,同样的三室一厅,用混泥土建造出来的和空心砖堆砌而成的,那使用体验自然不一样。目前主流的旗舰芯片都是7nm,今年下半年会切换到5nm,数字越小则工艺越先进,意味着更高精尖的同时,可以放下更多的晶体管,当然,功耗也更低了。

功能区分: 处理器跟房子一样,也分很多功能区,主要有CPU、GPU、NPU、ISP、DSP、内存、基带等,我们可以看做是一套房子中客厅、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等,有的使用率高,有的相对使用率低一点,但总的来说都缺一不可,如何兼容划分,那还得手机的调教。

一、中央处理器(CPU),是日常使用用得最多的,可以看做是客厅,基本上一进屋就会用到客厅。

二、图形处理器(GPU),这主要是处理图形算法的,许多大量图形工作就需要用到他,特别是 游戏 、大型软件一类的就需要GPU,这有点类似卧室,平时不怎么用,但用的时候没有真不行。

三、NPU,这是智慧引擎模块,可以看做是人工智能的集成大脑,加快算法和学习能力。

剩下就是一些硬件集成类的,比如调教拍照的ISP,负责通信的基带、还有运存机制等,这都是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满血版跟阉割版有什么区别呢?

通常说的满血版就是标准版,说满血不过是显得厉害一点。这也是各大厂家用得最多的芯片,通常这种芯片也是最正规的,能全方位的照顾到各个功能板块,同时还能兼顾发热和使用寿命,是最合理、最理想的芯片。

那阉割版又是什么呢?

阉割版通常有两类,一种是降频,就跟开车限速一样。或许是其他配件不支持,又或者是散热跟不上,所以就把功率降低了,最常见的就是把CPU或者GPU的主频降低一部分,通常降0.1GHZ到0.2GHZ,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另一种就是阉割,这是把芯片某一个板块的功能减少了,换成上一代,甚至直接砍掉等。最常见的就是内存、基带、ISP等,这特别适用于一些中低端芯片,觉得再设计一套方案比较麻烦,那就用一两年前的芯片,进行一下调整,该砍的砍掉,这样一来,既保留了芯片优势,又节省了成本,一举两得。

阉割版也可以看做是残血版,字面意思也很直观,就是有些缩水。当然有阉割版,那就有超频版,这通常就是在原来硬件的基础上刷新固件,进一步挖掘芯片潜能,简单说就跟人打鸡血一样。毕竟芯片设计之初都留有一定空间,便于灵活调动,只是在技术相对城市的时候,把芯片的日常性能从之前的释放90%提升到95%,把留有的空间放一点出来!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人有一斤的酒量,之前喝酒都比较保守,怕醉就只喝8两,后来对酒比较熟悉后,放开到了9两,这样既保证不醉(芯片不出故障),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实力!当然,电脑芯片上的超频又不一样,有时候超频会烧坏,厂家是不予保修的,这有一定概率的,但比较少。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人没超频,芯片一样坏了,电子产品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简单来说,满血版就是100% ,阉割版就只有90% 左右,而超频则可以提升到110%-115%!

一个是经济时速,一个是高速高负荷奔驰。高负荷的还不如买8系列。

比如我用的vivox23幻彩版用的就是阉割版的660,呵呵

单核性能的话,肯定是A9要强很多了,多核性能820强,总体来讲820强一点。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

CPU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

英文Logic components;运算逻辑部件,可以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术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也可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

通用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指令都要访问到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的宽度决定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通路宽度,其端口数目往往可影响内部操作的并行性。

专用寄存器是为了执行一些特殊操作所需用的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CR0~CR3)用于控制和确定处理器的操作模式以及当前执行任务的特性。CR0中含有控制处理器操作模式和状态的系统控制标志;CR1保留不用;CR2含有导致页错误的线性地址;CR3中含有页目录表物理内存基地址。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