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南安“山的风情”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7 20:02:27浏览:14分类:旅游攻略

南安“山的风情”

“南安山”这个口头语,在全县内外是常听到的。有的场合在某种情况下是作为贬低某一种事情成人的代用词,这是很不恰当的。其实,南安“山”应该大褒特褒,因为她有独特的美,美又是多方面的。今初举几例,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概请读者指正。同时也是作为抛砖引玉让大家共同把南安“山”的风光,尽情介绍出来,让它的美供大家共同享受。

一、独特的山势“南安山”来龙去脉构成的自然形状,西北高且宽,东南低目尖,流行三个比喻。一比喻为珠笔临砚,是文化发祥地。历史上南安出过不少文武将相,虽然俱往矣,却使南安赢得“人文荟萃”的美称二比喻为龙舌探海,“龙”象征至高无上的吉祥,此喻确实出现过扭转乾坤的英雄。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天下共尊的民族英雄的郑成功,足以为证。三比喻为网袋。旅居海外侨胞众多,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积极投资和捐资建设自己的家园。

南安县现有辖地面积为1985平方公里,根据《县志》载,标出著名的山为 113个。又据近年地名普查,列出大小山、岭、丘、寨为一万零三个。这样多的大小山头,其来龙主体有三支,这三支主脉,系由福建中部戴云山脉延伸,分三路分别从安溪和永春进入南安西北部,形成山峦起伏,迂回连绵,渐次低下,走向东南沿海,直至水头、石井、莲河。自然地势地形构成西北高且宽,东南低且尖。

从南安西部入境的为翔云乡的云顶山。云顶山海拔1175.2米,(又称小戴云)为南安第一高山。云顶山余脉走向南安西南部,突起芹山,海拔1095米,列南安第二高山,余脉起伏呈起许多名山,诸如五峰山、觉海山、罗山、扑船山、熊山、杨子山,山根伸入海域。

从南安东北部入境的阳平山(海拔 827米)分成两支脉络,左支入泉州市鲤城区北诸山,蜿蜒复入南安东部,绵成东部诸山的高旧岭、大帽山、葵山、万衣岭,终及九日山等,右支在我县北部突起五台山,(乐山)五台山海拔1080.4米,为南安第三高山。余脉散于本县东北一隅。

从南安西北部入境的天柱山,海拔1033.5米,为南安第四高山。天柱山则为本县中部诸山峰的主峰,下延有高盖山、朝天山、保福岭等。

以西部的云顶山,西北部的天柱山,北部的五台山为主三支山脉。其天然分界线是“东西溪”,东溪由永春流入,西溪由安溪流入,两条溪流至本县丰州的双溪口汇合,经金鸡注入晋江下流入海。

三支主峰山脉。“各霸一方”,出现山中“平原”,素称“金英”(英都)“银罗”(罗东)“诗山”等三大堀,还有向阳、蓬华、翔云、眉山、凤巢等五小堀。三支主峰“各霸一方”又形成南安对外的天然屏障,登上屏障顶上,则可俯瞰仙游、泉州、永春、安溪、同安等县市的大自然风光。为三支主峰划成“各霸一方”的分界线的东西两溪沿岸又形成冲积平原。以及丰州、官桥、水头、石井等下南安沿海滩地平原。使南安成为“山水相济”,“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地。

二、山中出栋梁。南安被誉为“人文荟萃”之地,正是从山中代出贤家。

根据《县志》所载,从唐代贞元八年(公元 792年)欧阳詹第一个登上闽省甲第进士起至清未吴增止,登上进士第者 245人(唐六人,宋一百零八人明八十人清五十一人)。纵观南安的历史,文武将相,状元、榜眼、探花、会元,无一不俱。其突出的有被载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史册中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唐代被誉为“宜司当代文柄”的欧阳詹;宋代被称为一代名相的苏绅、苏缄、苏颂既是一代名相又是杰出的科学家;蔚成闽海学派的傅自得、傅伯寿、傅伯成父子;十一世纪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明代万历26年(1598)捷登进士,钦点七省巡按的陈瑞山;被列入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的明代思想家李贽,是在觉海山下的榕桥读书;为清代开国经略奠定典章制度的洪承畴;被列为天下有三博(学),英都占一博的洪世泽等等。还有对历史有过贡献而不在进士之列者,诸如举人、秀才、高人、隐士,可谓车载斗量迭出无穷。

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论是高是低,都有永远不改变的雅称美名,引人入胜。全县有一万余座山、岭、丘、寨,诸如麒麟、龙塔、龙湖、狮子山、象山、熊山、龟山、蛇仔、虎头、驴驼岭、凤巢、鹏峰、天山、云台、诗山、钱山、黄旗、青峰、金刚、牡丹、梅花等等。有的成为口头歌诀。如丰州的莲花峰,念为“花开八瓣莲”;东田的前堀后,念为“前一堀后一堀,九节龙虾跟水出”;云台双象龟蛇山念为“双象相追跑,龟蛇锁水口”;蓬华的自然山势,称为“八仙围棋”。

南安山俱有一重山水一重山,层峦纵翠自娇颜,风光偏使仙人醉,到处尽皆名胜篇。海拔仅112 公尺的九日山,却名闻天下。历代的达官显贵,诗人游客,逸士高僧,都喜游此山。唐代秦系隐居其地,唐宰相姜公辅寄迹山中韩偓、周朴、张为,宋代朱熹、蔡襄、吕夏卿、王十朋、陈知柔、傅伯寿,元代的马祖祥等等,均在九日山游览题诗,使九日山成为“无石不题诗”之称,美上加美。古往今来九日山的“客人”,是“高朋满座,盛友如云”。九日山能赢得游客的喜爱,主要是有“三十六奇”。如菩萨坑、仙人桥、晋朝松、白云井、无名木、醉石、钩台、放生池、琴泉轩、聚秀阁、墨妙堂等。还有金鸡晓日延福寺等古迹。延福寺一门联,令人尝之便知其幽。其联文“小筑依名山风高九日,长桥横古渡水锁双溪”。

洪梅乡的玳瑁山,虽然仅 660米,可有一峰独奇。云雾戴顶抱腰,翩然成为“天生玳瑁众山低”。山腰处有灵应寺古刹,清初如幻法师隐居寺中,并题下一律诗“不随世态逐经纤,老至论交合更严。相对人如霜后菊,玄谈味拆水中盘。隔溪岚碧常侵槛,密树云飞不离檐。清景羡君能领略,拈来都上彩云尖。”当代弘一法师在此寺多年,为该寺题下对联“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明代万历钦差七省巡按陈瑞山,就是出生在玳瑁山下的梅溪村(原名麻坑村),此处犹存陈瑞山的古祠。祠的大门巨额有“科第世家”大匾御书,门联即“可有谏章存柏省,犹留声望在梅溪”石刻。

位于洪濑镇西南侧的杨梅山,山腰处有誉称闽南名刹,曾为福建省佛教会址的“雪峰寺”。山色寺景可谓“仰首青山尽吐芽,飘飘黄叶换新花。林中鸟语迎游客,雾里钟声脱俗家。斗雪杨梅峰更馥,洗心泉水石流霞。松风水月无穷乐,曲径通幽笼碧纱。”宋代朱熹对雪峰寺亲题一联即“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明宪宗成化年间进士胡询,明万历相国叶向高,榜眼史继偕都先后游览并题下诗篇以志。史继偕游雪峰寺诗是“名寺雪峰冠武荣,僧传四景自天成。一阿上下树林翳,遍地高低云雾蒸。玩月楼中光已露,焚香炉内意先倾。重游问佛知何日,微笑予心在帝城。”寺的周围及寺里碧石,皆有近代太虚、弘一、兰峰等法师题匾赋诗石刻,使名山古刹增添光彩。

名列南安第三高山的向阳乡五台山(乐山),有着“凌空收彩霓,晴雨放娇姿。”的景色。山中有海潮庵、广福庙,以及“仙人骑鹤”、“双狮争球”、“海龙戏水”、“花径仙迹”等名胜,吸引着数不清名人涉足观景。存有“台势巍巍俯万山,登临身在五云间。凌空试看扶桑际,一瞬清光彻九寰”名绝。山顶遗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手迹“五台山”三字。

堪称“缘倚天柱在云间,异景仙乡亦此般”的蓬华乡天柱山。蓬华乡有天然八个山峰向天柱山朝拱,称为“八仙围棋”,而天柱山督阵,天柱山顶端竞捧出一小坳,坳中有一名驰海外的“天柱岩”古刹。岩名系由“千峰竞秀,一峰独占,如柱擎天”而来。岩中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华藏世界”四字手迹,岩门碧石圆柱刻有“千峰俯地朝万寿,一柱擎天载九重”。对联,所以天柱山亦称“万寿山”。清代康熙年间,进士郭瑄第对天柱山的“万寿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奕对八仙”、“望入双阳”、“春烟锦柱”、“石井楹梁”等八景逐一赋诗称颂。如题万寿石巅诗是“岛上巍巍万寿巅,庄严无际接青天,云移石骨含虚影,日绕莲台拂树烟,俯瞰千峰呈淑气,凭凌四海祝嵩年,止今聚墨事犹在,独步空中听讲禅。”

眉山乡的朝天山名词通俗动听,真是钟秀之山。有“凌云、高田”,朝天一笑展“双眉”(大眉山小眉山)配景,先后迭出驸马郡马,皇廷要臣,是何等威风。山上一祠堂,誉冠南安,被称南安第一祠,为“千里池塘,万里花园”之山,朝天山脉绵结呈成“千枝万叶”之秀,有名诗概赞“独放异香四处闻,朝天一笑出超群,荣华偏识崇山秀,早醉仙人也醉君”。历史上不少驷马高车拥着手执玉笏,锦带金冠的头面人物就是出于“朝天山”。

宋代朱熹顶礼膜拜的欧阳詹悼母诗的高盖山羡称“真诗山也”,世人对欧子悼母诗作为传世名诗。诗曰“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宿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垂泪,不见叮咛道早归。”高盖山不仅是“欧阳故宅”,漫山“欧子诗”而且有天然景色成为游览之奇,诸如云归洞、木根桥、百层阶、迎天台、伏虎宫、千寿龟、透龙泉等十二景。

南安诸山第一高的云顶山,若登攀其顶,则顿生“别有天地”之感,把自身置于凌空之中,产生着“足踏翔云居半天,地回山高在眼前”这样感概。云顶山是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圃”,夕阳、云烟、流泉互相映衬,恍若天上异域。朱熹对云顶山的巍峨雄浑,木荫花香,胜赞备至。沿云顶山脉漫步察形观“穴”,行至福庭,对这座住有“九十九顶纱帽和百个尼姑”的“南峰寺”赞不绝口,真是个“多少名山独此奇,山中缥缈暗含丝,世人欲识其中奥,步上天阶数百尼。”

素誉为“金英”的英都翁山,又称英山或英尖。此山挺拔三个尖峰,每当斜阳时,在英溪就从溪中映出翁山“笔架”之形影。翁山之秀气如何,只看洪氏祠堂两楹联便令人赞不绝口。东轩之联文“解元传胪鸿博第,将相公侯郡马家。”西轩之联文“师道杏坛出太傅,谱牒春秋铭史公。”明清两朝登上进士、举人、秀才者达数百人之众。清人进士陈桂洲在英都翁山亲游留诗《题翁山形胜赞》“岂必桃源境是仙,翁山形胜更超然,峰门密抱疑无路,水径长环别有天,王谢衣冠辉洞壑,杜韦第宅护云烟,曾荷酩酊经旬日,胜赋萧征历九埏。”

东田乡的芹山(囷山)文物古迹尤多。至今不改变标志历史纪念性名称的风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此屯兵,遗有黄巢试剑石。宋元的古瓷窑址,解放战争时期,南安游击队活动的足迹。还有天然的“龙泉掘”、“流涎狮”、“鲤鱼石”,明代万历年间建的九里湖何仙祠、白云洞。此山史上称为“奇”地,即云雾终日戴顶而其中有一圩燃灼不灭之奇,笼云三天予示雨兆,成为古代官员旱天祈雨之地。晴日登临其顶,漳泉厦三城尽收眼底,这样的风光名胜,有一诗为赞:“芹菜一株久露香,穿云戴雾益衣裳。枝繁叶茂堪栖风,近阅同安远海疆。卜地屯兵遗试剑,尤为古址是瓷乡。松间明月伴流水,极目三城气概慷。”

由芹山绵脉东南向突起的觉海山。此山之奇是为山顶露一巨石,石下辟为寺,称为“一片寺”。相传此寺原是“蝴蝶洞”,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其中列入“难”除的洞之一。把“蝴蝶精”平后,辟为“寺”。登上“一片寺”这块巨石,即可遥望金门海域,巨石成为航海标志,石上刻有“六相同游”巨书。六相系是明代嘉靖年间,朝官退隐的庄国栋、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欧阳模、詹仰庇。他们同游一片寺,为了标明官居为相位,并对一片寺风光抒杯,特在石上标出“六相同游”字样、是有特别意义。罗一峰对觉海山的风光及一片寺特别赏心,多次登上游览,题下“仙家白昼应无夜,玉树长春不觉秋。”的名句。

三十都与三十二都交界的双象峰,是历史名人傅自得、王延彬、史继偕所羡慕之峰。至今遗有“傅自得墓”,王厝埔开闽王延彬墓,史埏古圹。当年王延彬在双象峰下的云台村建设的别墅,以云台为中心点,把榕桥、埔当、澳柄辟为“万梅村”,在梅花岭盛植梅花,成为四时品佳果,八节赏香花之景。在云台周围,至今仍保留当年王延彬所设置的名称:诸如君园、观棚、店仔口,内典当、外典当、后庵、下庵、宫埔、将军岭等,从这些地名可以透视到当年贸易、岗哨、文娱、烧香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双象峰堪称为“数代风骚皆爱此,且看遗迹是名流。”

芹山余脉南向至大盈聚起的琼山。琼山的天然风光是诸嶂辟环,群峰耸崎,迭翠披丹,飞泉喷瀑,四时光景,别有洞天。所以山中千年古刹取名“天心洞”,天心洞山门刻有“别一洞天”和背面刻有“锁云”字样。这千年古刹天心洞名驰海外,远近回国省亲者,都怀有欣赏天心洞风光的心情,凡未登者反而如有所失。真个“天心未赏心难静,一赏天心长寿期。”

势据海滨的石井杨子山。此山原名骑髻山,因为名医杨肃曾在山中读书,杨肃为王审知夫人治病有功,为纪念他“山中苦读”,随将骑髻山称为杨子山。登上此山,观山视海,极目无际,令人心盱神怡。何止把晋江、同安、金门、厦门、南安等沿海一线尽收眼底。而且天然的风光,任君品赏。山中有一名刹“清水岩”,就是在峭峻挺拔,奇石嶙峋,碧泉生辉的环境中屹立着。宋代朱熹为标明与消水岩结下不解之缘。在岩中石上遗有“仙苑”、“眠琴”、“紫阳夫子摩崖”等石刻。山中的“石井书院”是朱子讲学之所。

俗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南安山也可配称,对南安山可以说是“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桃山杏满山开。”而且,各大小山既有各自的特色,诸如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令人喜闻乐听的故事。所以,是需要广大爱好者共同把南安山的美介绍出来。

四、“山珍”负有盛名,海内外共誉。

莲花峰不老亭的“绿茶”天柱岩茶,觉海色种,眉峰、曾山的色种,曾为侨胞随带的“名品”。金淘的草席,石砻的花岗岩石,东田的瓷土,蓬华的芥菜,英都的绿豆羔、明糖,洪濑的黑米粿,全县的杨梅、荔枝等水果,以及各种药材等,充分说明“南安山是花果山”。

新中国在前进,南安也在前进,南安的山水出现新的生机。因山就势,建成水库,众所周知的山美水库,成为“高峡巨湖遐迩名,任凭风雨自澄清,青峰绿树连形见,皎月红云透底明。溢溢千流推浪皱,滔滔一泻把尘倾,旱涝力御又输电,销锁闸门势可惊”。这样山中巨湖,还有阪头、石壁、桃源、后桥、笋塔等水库,既为旱涝保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又为工业生产、农村照明起到“先行官”作用。总之,只要我们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她那丰富的自然资源,相信南安山将会为人类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南安清水岩——来自闽南佛国的古刹梵音

南安灵应寺有哪些景点

1、景点一:真身殿

祖师大殿,为硬山式屋顶,面阔5间,进深4间,先觉堂、积香堂左右护厝,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年代久远,古朴庄严。殿中供奉的是灵应李公祖师(闽南六祖师之一),据传他是五代后唐(923—936年)年间的一个神童,俗名李文愈,幼有孝行,父母早逝,投靠姑母,牧牛打杂,常现灵异,后来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乡人柯长者将他的真身塑成佛像,号“祖师公”并建寺庙供奉,称“紫瑁岩”。之后又被改为“灵应寺”。

2、景点二:千年油杉

千年油杉,杜杉,属油杉科,又名杜笙“度生”。闽南方言意喻吾佛慈悲、普度众生。此树高48米,胸径4.65米,冠盖30.8米,似一把擎天大伞。

3、景点三:上人塔

坐落在绿树繁花丛中的上人塔,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灵应寺历代高僧的藏骨塔(和尚墓),据旧有墓碑记载,住持大师惟谦重修于1768年(清乾隆戊子年)。1966年曾遭破坏,所幸乡人有意保护,使历代十七位住持高僧的遗骸免于流失。2013年寺管委会依原有轮廓重建,恢复旧貌。因为他们是道德高僧所以统称为“上人”。

4、景点四:放生池

相传,文愈祖师,心性慈善,素体上天好生之德,幼年是牧牛,岁逢大旱,见溪壑干涸,鱼虾待毙,故掘小池养之,后人建寺,遂以延续,多次扩建成此规模,现今放生池长38.8米,宽16.8米,面积730平方米,可以蓄水1200立方以上,这是泉州地区,屈指可数的最大的放生池了。

5、景点五:弘一法师纪念堂

弘一法师俗名李淑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6、景点六:天王殿

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门口埕绿树掩映,正面三大门并立,步入正殿,弥勒佛笑脸相迎,左右两侧四大天王威武雄壮,令人心生敬畏,韦陀菩萨背殿而立面向通往祖师殿的台阶,钟鼓楼分立两侧,供奉地藏王菩萨及关帝圣君。四大天王所持的法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琴无弦,剑无鞘、伞无骨、蛇无信,他们暗示了时间的“风、调、雨、顺。”表达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7、景点七:祖师公坐化处及千年奇竹

传说李文愈小时候常到玳瑁山放牛,在这个地方长了一株枷吊藤,李文愈很喜欢攀爬到枷吊藤里荡秋千,并说这半山腰像把“金交椅”,我要永远坐在这里,坐化那天他尘缘已尽,佛功已成,于是爬到枷吊藤中大呼一声“我住此地也”,便坐化于此。乡里人都说李文愈是神人出世,如今成仙了,便在半山腰“金交椅”这地方建寺岩供奉。

枷吊藤旁边是李祖师亲手种植的“倒抛玉竹”,李祖师坐化前把他那根放牛的鞭子倒插在枷吊藤旁边,这竹鞭不久便长成一丛竹子,这竹子四季常青,高风亮节,竹梢倒挂,人们称它为“倒抛竹”。它长盛不衰、郁郁葱葱、似有灵性,总不愿遮挡枷吊藤,又好像是向前来拜谒祖师的游人鞠躬行礼。

8、景点八: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2001年南安仁宅六都村港胞黄振昌先生328万元独资兴建,里面供奉的是三生佛,释迦摩尼、阿弥陀佛、东方琉璃药师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十八罗汉、西方三圣的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9、景点九:五百罗汉长廊

伍佰罗汉回廊,它的构建是采用国内各大寺观的综合体系构筑而成,主体基础采用花岗石条状块石砌筑,石雕、木作、屋顶均系仿古兴建的,总工程造价500万元。伍佰强盗占山为王,后与官军交战被俘,他们被挖掉双眼后被逐到山林,在绝望的时候碰到释迦摩尼帮他们恢复了视力,后来皈依佛门,成为伍佰罗汉。

10、景点十:观音阁

这是泉州独一无二的观音阁了,里面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善财童子、龙女。观音阁的建筑特色是藻井式建筑,木结构犹如蜘蛛网。整个建筑没用一个铁钉。2月19日是圣诞,6月19日成佛,9月19日出家。

11、景点十一:观音广场

观音广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全国第二大的观音广场,它高耸着宏伟壮观、浩然正气、大慈大悲的观音雕像,高25.7米。它是由418块花岗岩石雕砌而成,总重量为2088吨。观音身内是水泥混泥土,左手13.8吨,右手也是13.8吨,脸部16.8吨,据说当时在建这露天观音的时候。需要挖十几米宽的地基,当挖到五米深的时候,恰好一块十来米宽的平整的巨石出现在人们面前。

“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朱熹

“闽南多胜刹,唐宋以来皆国王大臣为檀那,宅舍捐产,动以亿万计。”——《瘦松集》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誉,自古以来,名刹遍地,高僧辈出。南安清水岩便是坐落在佛国泉州洪濑玉锦山上的一座千年古刹。

南安清水岩,旧称东林寺,位于洪濑镇集新村玉锦(枕)山,始建于唐朝年间(618 907年),宋庆历年间(1041 1048年),僧人永佐重修。明朝期间(1368 1644年)再次兴建,并易名为清水岩,祀奉清水祖师。

清水祖师,宋泉州永春县小姑乡人,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闽南百姓,崇信景仰,有如活佛。清水岩寺山依玉枕,水绕虎溪,更有清水祖师威灵显赫,保境安民,自唐迄今,历一千余年,其间宏扬法化,鼎革梵刹,兴一代之时教者,可谓代有其人。《南安县志》、《泉州府志》皆有记载,文人骚客也多有吟咏,诸多古迹至今犹存。千年古寺, 历历沧桑,燕山黄氏曾于此开基,历代先祖皆因护持清水岩寺而德被后世。清水岩于清同治甲戌(1874年)修葺一次,民国20年(1931年)住持瑞梁禅师改建寺院,略具规模,至文革期间,一度荒废损毁。近年来在当地贤达士绅,善男信女的慷慨解囊,鼎力护持下,清水岩重修扩建初成规模、香火再次兴盛。

巡礼清水岩

玉锦山山势巍峨,上接云天,下连虎溪,古木苍苍,清泉涓涓,山水之妙,无过于此,实为天然之福地,深得当地士族百姓的爱戴。

沿山路宛转而上,于山重水复之间豁然开朗,清水岩山门遥遥在望,一股古朴安详的气息袭来,顿时令人身心清净,妄念顿消,心中只有佛国圣地的庄严和雄伟。

沿台阶拾级而上,弥勒佛笑脸相迎,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弥勒慈悲,迎天下众生入不二之门,天王威严,震慑魔军保一方百姓安宁。

台阶一百一十八,上通佛国,下达红尘,佛门广大,众生皆有佛性,是进一步成佛做祖永脱轮回,还是退一步落入红尘,演生死别离,全在一念之间。

踏入山门,一股清风扑面而来,开阔的清水广场中央,巨大的清水祖师相跏趺而坐,巍峨庄严,眉目低垂,双手结印,仿佛已在此入定千年,用自己的无上法力,默默守护着这一方百姓。

清水祖师一生“利物为本、济人为志”,留下许多关于修桥补路、行医济民、祈雨祛灾的事迹,在民间和官方史书广泛流传。

相传清水祖师法力高深,又得属下四大将军护持,尘间凡物不能近身。所居之殿,佛光普照,屋顶片叶不沾。即便是落叶纷飞之季,亦似有仙风拂过,将屋顶飘落的枯枝残叶卷走,使其重归明净。仙风道骨,一尘不染,甚是奇特。

在寺后玉枕山中,还有“龙虾眼”的传说。

相传,清水祖师托梦寺中主持,隐东海修炼千年之龙虾,欲往蓬莱仙山拜师,将路过玉枕山。若能求得龙虾眼涎,可驱百病,延年益寿。

当日,沿途百姓摆设香案果品,奉香跪求,盛况空前。龙虾神停留空中,举目俯瞰,深为百姓虔诚之心所感动,决心降临古寺后山,造福百姓。

于是,龙虾神降临在寺院后山,双目涌泉不息,化为传说至今的“龙虾眼”。从此,凡进香清水岩寺拜谒祖师的人,必取龙虾泉水饮用,祈求平安,驱除百病,龙虾泉也成为寺中僧众饮水之源。

清水祖师身后是大殿,大殿两边是钟楼、鼓楼、金鹿北回廊、金鹿南回廊。广场周围是隐在山林之间的地藏殿,观音殿,文殊殿,以及各种亭台楼阁,园林建筑,名木花卉,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放生池,池中立着一尊观音,庄严慈悲,默默守护着众生。

这些都是近年来当地的乡贤士绅,善男信女鼎力护持,共同出资修建,可见当地佛教信仰之浓厚,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寺后的祖师殿,院落清幽宁静,古意盎然,院中的桂花树和含香木已有一百多年的树龄,在微风的抚动下,摇曳生姿,生机勃勃。

在祖师殿的门帘上,题写着“清磬流音风答响,水池印象月呈辉”,“清韵偶成花下偈,水声能和佛前钟”,“清风本来面,水月现在身”等佳句,字字句句无不契合着清水意境,读之令人倍感清凉。

殿前石阶上镂空雕花青石扶手,与古厝大红门柱相互衬托,妍丽而不失古朴。两侧廊道,“万法皆空”等蕴含禅意的书法刻字抬眼可见;殿前门扇上,所画花鸟石兽栩栩如生。在这里,只要留心,处处皆是风景。

平生爱山水,下马虎溪时。

已到终嫌晚,重游预作期。

寺寒三伏雨,松偃数朝枝。

翻译如曾见,白莲开满池。

这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诗人黄滔所写《游东林寺》,昔人已逝,悠悠千载,唯有南安清水岩的白云和晨钟暮鼓穿越时间的桎梏依旧萦绕在这一方水土人民的心头,传承着慈悲,善良和对佛菩萨的至诚信仰。

朝圣清水岩寺,仿佛站在通往佛国和红尘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千年的梵音希声,引导众生走向极乐净土,一边是万丈红尘中的种种诱惑,一入红尘深似海,一脚踏错就是百千万劫的轮回。

回首远眺,两侧青山苍翠,清风徐徐,云海中风起云涌,如梦似幻,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想,这并不难选择,佛言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来到佛国圣地,何不焚一只心香,佛前三拜,从此不论千山万水,心灵总有一个归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