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什么指什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9 09:23:02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两个书香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什么指什么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例句:他家真可谓是书香门第,历代都有读书人。

专门来讲,书,泛指是四书五经。有三教智慧的传承的书。香,指的是家里有祠堂家庙,家谱。门,指的是,家里的地位在社会上得到认可。第,指的是家里每100年,就出一个对社会有重大责任的人。这样的家族可以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世代书香?[ shì dài shū xiāng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释义:林家虽然穷到没有饭吃,但也世代都是书香人家,无论如何也是不肯将他们家的人送到亲戚家去蹭饭吃,免得被人耻笑。

例句:跟你谈起郑家的事,你就满口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2、书香世家 [ shū xiāng shì jiā ]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出自: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刘眉尽管把鼻子都气歪了,也还是保持着书香世家的风度。”

关于寿山石的诗句

为了提高和促进各成员间的交流,讲诗堂特辟〓邀月山亭〓专门版块,经常组织主题征文活动,限定一个主题和文体格式,甚至是用韵标准,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品,然后专门组织资深评审团进行专业点评。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点燃了诗友的创作欲,在活动中彼此得到提高,广受好评。 2008年09月份,适逢建群一周年之际,许多群员满怀对讲诗堂的热爱,充满激情地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作品。更有人提议可以结集出版一册诗集,于是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讲诗堂第一本精选诗集《讲诗堂诗词》问世。

根据“精益求精、统筹兼顾”之原则,初辑选录35位作者之154篇作。入选篇章皆经编委会认真讨论并严格把关,本堂各种流派、风格及层次多有收录,有着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时讲诗堂的整体风貌。  纵览选刊之体裁与水准,可以得到一些整体印象:七律被诗家视为基本功,着力最多,联诗斗句动辄次韵;五律次之,间有佳作;绝句成功者最少,写好短短四句颇见功力;词之中长调,作者甚多,佳作较少;词之小令,多有耐回味者;散曲亦有涉猎者。

体例上分两部:

其一,讲诗堂周年征文中之代表性作品7篇;

其二,录35位群员之选集,按网络昵称首字之拼音字母排序。每位作者皆精制美图,单录简介,便于交流。

本书从选稿、设计到付梓,概由讲诗堂成员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未借助任何外界力量。此点也正体现了我们广大群员对她的厚爱与支持,令人感佩。

2009年度,讲诗堂继续上一年办刊的辉煌,组织出版了《讲诗堂诗词(2008 - 2009年度选编)》一书,共收录 53位作者,237篇诗词作品,3篇文论。由现任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福有(养根斋)先生任顾问,并题字、作序,更增加了本书的专业性与收藏价值。

相较于08版相比,09版新增四大亮点:

1、参与作者更广,收录作品更多,风格更多样化,评选方式更科学;

2、将编委对于每首入选作品之经典点评皆附于其后,更便于读者赏读并学习;

3、增加《论道篇》一个章节,收录3篇具有代表性文论文章,完善、提升整体理论水平;

4、整体设计更具专业化、中国化水平,装帧精美,古朴又不失清趣,有着浓郁的书香气。

◎  锦缠道 讲诗堂建群一周年有字[唐伯小虎]

健笔新词,须趁堂前歌舞。问兰亭、共谁今古?纵横才气直如虎。多少风流,待我从头数。

看去年菊开,馨香满圃。记当时、一天风露。屈指来、更一番寒暑。可怜秋色,潇洒经行处。

2008.09.09

高阳台 讲诗堂一周年记[新化人]

诗酒娱情,风尘循迹,江湖到处流连。顿首寻来,当时正值秋天。黄花是解诗堂庆,有清香、暗绕屏前。醉长毫,几个疏狂,几个卑谦?

年来毁誉寻常置,自评题率性,不怕人嫌。斗问方家,诗词现在何边?争言未敢追南社,但钦然、亚子先贤。墨何研?千古风云,万里山川。

念奴娇 讲诗堂一周年[山红涧碧]

我来拟古,入诗堂,耳目顿开心迹。不以闲忙因作辍,从此屏中怀释。满壁诗词,胸罗唐宋,各有新论析。从容交结,风流辉映朝夕。

才识不计穷通,相谋文字,皆是江湖客。廖廓襟期尤与共,往往品之高格。金铁珠玑,缥缃所寄,佳句挥情得。一年光景,意浓回看秋色。

2008.9.6 子夜

七律 贺讲诗堂周年庆典自感[方圆]

自度平生胆气昂,无非放马信由缰。翻书强御唐人韵,赊酒偏充楚客狂。

蘸点残羹收腹稿,涂些陋句晒诗堂。周年典适兰亭会,再赏群英宋玉章。

沁园春 讲诗堂周年感[青松]

壮士相逢,看讲诗堂,论古韵坛。有愤青慷慨,长歌漠北;老夫意气,竖笛江南。网上争锋,屏前斗剑,相对清茶纵饮酣。周年庆,更龙蛇笔走,斧刻金錾。

无非麻葛青衫,引多少知音漫笑谈。便畅言经济,文章勤著;语关国策,道义先担。虽处江湖,心怀天下,当负人生立不凡。披肝胆,且风云我辈,竹史留瞻。

八声甘州 讲诗堂周年寄字[阿文]

又西风瘦雨数寒秋,经岁讲诗堂。忆南疆怒雪,西川噩梦,垂泪文章。极目京巢环帜,漫卷掩苍凉。且谱辉煌曲,弄尽风光。

莫道流年易逝,嚼恨焚心夜,字字堪长。向词轩诗社,清浊怎商量?算人间、贾衫官帽,更谁知、锄镐动星霜。书中事、抹胭涂粉,料也平常。

石州慢 题讲诗堂[一蓑烟雨]

月照山亭,花醉韵台,红袖传语。去年屏海结庐,唤起风云龙虎。轩窗水榭,无酒清啸何妨?酣歌草社曾相许。驱墨斗堂前,枕千秋先古。

来去。燕盟鹤友,骚客俊才,池塘几亩。又是西风,满院凤膏麟脯。行歌白雪,壮岁赢得跋扈。平生便弄班门斧,似浪去长江,也风鹏高举。

讲诗堂诗词

青玉案 讲诗堂建堂两周年有寄

高秋爽气催才气,趁豪兴、添新意。哪代风流如我辈?讲诗堂也,文章四海,道义须牢记。

去年摘得山花蕊,做酒今年与君醉。几处良宵能似此?一天风露,稀星皓月,狂啸惊千里。

2009.09.02

金缕曲 讲诗堂两周年[山红涧碧]

书卷成虚设。养心神、长望户外,雨行凉热。记得去年襟期会,也是这般时节。风几缕、一怀冰雪。宽泛诗堂多才俊,语相投、可与论金铁。凭意气,纵情说。

老成论事疏狂绝。至而今、少些足迹,亦当心悦。莫道从容分中路,只道江湖交结。过眼底、意犹未歇。几度萍逢他处见,向屏中、每每知亲切。窗下寄,旧时月。

金缕曲 讲诗堂两年,留字以记[纤尘]

一纸英雄贴。趁今宵、讲诗堂里、群星罗列。箫鼓清笳歌舞地,塞北江南交迭。人对此,应开心结。客路相逢终何处?细思量,不过流萍稍歇。缘来去,凭心悦。

底中快意君能说。记当时、谪仙楼上、一壶酒烈。只道秋来情味减,不道重门深闭,原是怕、中年伤别。惯看网中烟花事,烂纷纷,都是红尘虚设。唯窗外,一轮月。

七律 两周年堂庆[新化人]

菊花有幸晤群贤,拭看欣欢九月天。风雨两年留足迹,江山万里入诗篇。

振秋鹤羽追云缈,掷地金声待我编。何用声名传四海?大江涛浪自朝前!

满江红 讲诗堂两周年寄字[一蓑烟雨]

已丑秋,诗堂二岁,腕底气象初见模样。惟千古文章艰苦事,长路漫漫矣,寄此曲,与诸君共砥砺之!

堂上相逢,浑不觉、经年行处。细辨来、旧游历历,风流堪数。踏马东南催剑气,点兵西北听金鼓。唱大江、逝水也难消,鱼龙舞。

癫狂事、能屈指,高雅意、出机杼。问几回沉醉,几回跋扈?清啸三声天地阔,歌吹一片襟怀吐。许知音、整顿好乾坤,同艰苦。

已丑岁秋月于莞邑半山抱月堂

念奴娇 讲诗堂两岁见字[巴山狂士]

天风吹我,到诗堂作客,果然清丽。虽是平山堂里事,美奂堪追虹霓。五代纤柔,唐宋豪迈。此处皆随意。江山盘点,小蛮牵手兄弟。

莫说两季年轻,甘罗十二,八岁康熙帝。志许雄心高远态,小虎嘶风哮雨。对月慷歌,闻鸡起舞。除却消魂味。约朋邀友,同开这片天地。

2009年09月04日于广东新会

鹧鸪天 讲诗堂两周年庆[中乡小小罗]

谁遣秋风扫玉阶?心花逐得菊花开。几回邀月听星语,两载寻师砺我才。

凭胆识,纵吟怀。诗无真语是悲哀。朝锄曙色晚耘梦,乐向人生种未来。

水龙吟 讲诗堂两周年寄字[阿文]

算来两载时光,红情绿事何堪叹!湘云楚袖,胡笳铁马,谁成诗剑?岂枉风流,长歌且忘,畴亭飞燕。约一庭明月,恣狂夜笛。须吹尽,当年怨。

好酒还酬肝胆,向江山、遥斟千碗。稼轩霜角,菊篱锄话,琴台书砚。休道平常,新辞再赠 应非旧卷。待花间意了,骋关踏岭,赋横空雁。

鹧鸪天 雏鸟的故事兼寄讲诗堂两周年[停机咏絮]

细羽纤纤正出巢,随晴随雨自逍遥。哪知山外千重景,空喜廊前几树桃。

惊鹤舞,羡鹰翱,高台也拟伴笙箫。孤雏何幸群雄助,直破层云上九霄。

浣溪沙 讲诗堂两周年志庆[东楚英男]

凉夜江城月满楼,一年光景近中秋。心潮似海去难收。

酌酒莫嫌兄弟远,银屏一线越神州。大风同唱巩金瓯。

七律 寄讲诗堂两周年[凭栏看云]

一年又值桂花香,欣喜屏中雅韵长。检点群诗高格调,结交意气最疏狂。

中宵知己传心语,几度兰亭话讲堂。且看诸贤共襄举,新编盛世锦华章。

七律 讲诗堂两周年诞辰有记[冷月]

诗海催舟追太白,词林舒袖扑流萤。金钗偏向疏篱菊,翰墨同参邀月亭。

最爱方家镶玉笔,满怀挚意点奇经。春秋两度几多客,把酒天涯醉一屏。

八声甘州 寄讲诗堂周年(独木桥体) [小容可乐]

讲诗堂周年,舒胸臆,畅情怀,结八拍八声,声声寄情。

望山岚叠梦卷舒云,千里洗秋声。渐红衰翠减,一行雁字,草际蛩声。又是这般时节,纵酒递诗声。人到浓情处,情也无声。

随性由来已久,莫教娥眉减,但裂清声。记江南湘楚,塞外有笳声。语难凭、已付椽笔,几流觞、豪兴绕梁声。弹到此、意蕴未歇,还澈新声。

水调歌头 寄讲诗堂两周年[痕雨萧萧]

山外夕阳落,碧水共沙鸥。两年佳约如梦,诗路欲何求?遥寄琴筝曲韵,情系菊花美酒,多少意难休。扶醉贺诗社,热血唱风流。

会骚客,弄笔墨,笑曹刘。英雄恨晚,且煮刀剑论春秋。挚友交于真性,君子观之雅量,何处有闲愁?惟愿情长驻,齐马纵神州。

鹧鸪天 讲诗堂成立两周年有感[漫步红尘]

可是秋来菊又开?暗香沁我养心斋。今朝美酒须斟起,去岁佳词难写来。

思所寄,诉心怀,也提拙笔赋疏才。情深莫管相知浅,添个金声垒玉台。

一、声和韵诗的分类

常见的旧体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所谓的近体、古体是以唐代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大类。绝句每首4句,可以认为把五言或七言律诗斩掉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

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之别。

也就是每句诗五个字的叫“五绝或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或七律”。

基本概念

1、平仄:

一般我们现在字的阴平、阳平叫平声;上声、去声叫仄声。所谓平仄,就是为了使诗歌读起来更加有抑扬顿挫之感。

但古代汉语中的平仄与现代颇为不同,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以下的介绍也是以《平水韵》为基础来讲的),如今在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没有,它已经划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去了。

2、韵: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首诗中,规定了固定的句子句尾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必须基本一致,即属于同一收音字。

在同一个韵目中,字数多的叫宽韵,如《平水韵》上平声一东、四支,下平声七阳等;字数少的窄韵,也叫险韵,如《平水韵》上平声九佳、十五删,下平声十五咸等。

现在写诗,压韵的标准为既可以为《平水韵》(古韵),也可以为《中华新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提倡用《中华新韵》,用这个时代的语言纪录这个时代的精彩。

①合韵:也叫通压和互压,它仅限于邻韵,远韵是不能通压的。通压的情况在鼓风中比较常见,在近体诗中是不容许的。但也有一个例外,就是当五言首句入韵的时候,它可以压邻韵,因为在五言近体诗中是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的,本来就不许要压韵,所以可以放宽。

②转韵:就是一首诗中的韵可以平转仄,也可以仄转平,一般而言,是四句一转。转韵是古风所特有的,近体诗中绝不容许出现转韵。

在近体诗的压韵中不仅不容许出现如合韵、转韵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容许在一首诗中把一个字当作韵压作两次的,尤其是绝句和五言、七言律诗。

3、联:

首联、颌联、颈联、尾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4、句:

出句、对句:每联中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

5、拗:

所谓拗,就是指诗中不符合格律的地方。拗有大小之别,小的拗如改变七言绝句或者七言律诗中的第一个字的平仄,这种情况诗人往往不救,并且默认以为准则。大的拗有如孤平、三平调,这是不容许的,一旦出现,是非救不可的,否则,无论诗意再高,也只能被打入另册。

二、近体诗的格律:

绝句和律诗一般分为一下几种格式:

(一)、五言绝句

1、仄起仄落式(正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南行别第(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对和粘

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这叫“对”。上一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个字平仄相同,这叫“粘”。近体诗要求做到“对”和“粘”。如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 “失粘”,是大的拗,为近体诗所不允许的。

2、平起仄落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3、仄起平落式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白、石二字为入声。

注意:当首句入韵的时候,第一联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就不完全对立了,这是无可避免的,并不算是失对。

4、平起平落式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再下第(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道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溅花。

注:绝句,并不限定要以平声为韵,用仄声,只要它讲求格律,同样也是律绝。五言如此,七言也是如此。律诗也是如此,只是律诗中以仄声入韵的作品比较少而已。

(二)、五言律诗

1、仄起仄落式(正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国、别、白为入声字。

对仗:律诗是要讲求对仗的,在对仗方面,七律严于五律。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但有时颔联也可不对仗,但颈联无论何时都是必须要对仗的。

2、平起仄落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仄起平落式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4、平起平落式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三)、七言绝句

1、平起平落式(正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仄起平落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平起仄落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南游感兴(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4、仄起仄落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七言律诗

1、平起平落式(正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仄起平落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平起仄落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4、仄起仄落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咏怀古迹(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五)、排律

排律事实上就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延长,根据粘和对的原理,把一首五言或七言律诗重复叠加就成排律了。排律和其他的近体诗一样,必须一韵到底,并且除首尾两联外,中间的各联都必须要对仗。

二、拗救

拗:

上尾:邻近两个出句句脚声调完全相同。一般而言,上尾不被认为是一种拗,只是作为一种技巧应该注意而已。

孤平:所谓孤平,就是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韵脚除外),只存在于韵句中。

三平调:即句尾三字平仄为“平平平”。

拗救:

拗救的种类:拗可以分为可甲、乙、丙三大类

首先我们把近体诗的格律分为1、2、3、4四种形式:

五言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

七言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

1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2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3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4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甲:七言第一字,1、2、3三式的五言首字、七言第三字的拗;

乙: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拗;

丙:4式五言首字和七言第三字的拗。

(一)、对甲种拗,可以不避,不救。救法:

1、本句自救:

①、七言中第一字该平而仄,则第三字改仄为平;

②、七言中第一字该仄而平,则第三字改平为仄。

2、对句相救:

①、七言第一字的相救:

平拗仄救,即出句中首字该平而仄,则对句中首字改平为仄;如该仄而平,则对句中改仄为平;

②、五言首字相救及七言第三字的相救:此类仅有仄拗平救,因为平拗仄救即犯孤平。

3、本句自救而对句又相救:

例: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宫。

(二)、对乙种拗,尽力避免,否则应当极力补救。救法:

拗而后救,并且用对句相救。也就是五言中第三字、七言中第五字出句该平而仄,则对句改仄为平。

例: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还。

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

(三)、对丙种拗:必须补救。救法:

本句自救:

五言4式中首字该平而仄,则第三字必须改仄为平;

七言4式中第三字该平而仄,则第五字必须改仄为平以救,七言首字在此情况下即便用平声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它的地位并不重要。

四、律诗的对仗(以五律和七律为例)

对仗:

三联以上的队长叫做富的对仗,以前三联对仗为常见,后三联的对仗比较少见。

工对:同一类相为对仗,叫做工对,即天文类与天文类相对,人物类与人物类相对。(建议多背一下《声律启蒙》)

宽对:简单的说,不是工对的队长就是宽对,宽对,就是同一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形容词也可以和动词相对。

对仗的种类:

借对:就是利用同一词义或一词多义,使之在句中相对。

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时以八尺为寻,二寻为常)

流水对:出句和对句的内容像流水似的连贯下来,而不是并行的两个对立概念。

例: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错综对: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

例: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六幅与一段相对,湘江与巫山相对)

自对:

① 句中自对,而不与另一句相对。(仅能用在首联)

这种句中自对,是至少用两个字和两个字相对。

五言中,往往是上二字和下三字相对;

七言中则是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对。尽管这样在字数上不等,但在意义上却是工整的。

例:

细草绿芳洲,王孙耐薄游。 (细草和绿芳洲相对)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青山簇簇和水茫茫相对)

② 另一种自对是出句句中自对,对句在同一位置也自对,互为呼应。

例:

人稀地僻巫医少,夏旱秋霖瘴疟多。 (人稀与地僻自对,夏旱与秋霖自对;巫与医对,瘴与疟对)

隔句对:上一联出句与下一联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也叫扇面对。

夜闻筝中弹蒲香送神曲感旧(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关于对仗

①、对仗中上半句或前四字对仗,下半句或末字不用对仗较常见:

例: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 (处字未对)

②对仗忌合掌,所谓合掌,是指一联对仗中,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这是作律诗的大忌。

3.避免同字、同音字相对。

4.忌两联句式完全相同,如果已成如此,应用错综对,使其不完全相同

五、关于古风

①平脚:1、平平平,2、平仄平;

②仄脚:1、仄平仄,2、仄仄仄

古风的压韵:

①、一韵到底;

②、以一韵为主,一韵为辅,两韵共用;

③、多韵共用,不分主次。

一般而言,有多韵共用,就会涉及到转韵。转韵一般是四句一转,六句一转,多为偶数,但也有少数是在奇数时转。古风在句法上也比近体诗自由,可以五言,也可七言,其中夹杂三言、九言等。

六、关于写旧体诗创作的二三建议

1、多读书。

作为前人流传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旧体诗无论是在格律上,还是在语法上都和新体诗是不同的。新体诗是用白话进行创作的,但旧体诗却不能太白,太白话化了就会削弱她的美感,因此,多读书是有必要的,而且还非得经常读那种不那么受欢迎的大部头的文言作品才好。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文言的预感,而且也可以为诗歌的创作积累大两素材。

2、经常总结。

写诗是一个过程,进步也是一个过程,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地总结以前的经验,并发现过去的不足,使在以后地创作中不断改进,这样才会有所突破。

3、千万不要忽视了学习。

不要一天就只是埋头苦干,这样是不行的。要多学习诗词格律的知识,而且应该多看,不要怕麻烦,也不要存在什么门户之见,不同的前辈,他们总结的经验也各有其不同之处。尽管每一本格律上的书从内容上来看,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关键就在于这小异之处,它们正是凝结了许多前辈的精华所在。因此,要仔细看。

4、创作面要扩大。

不要总是只写单一的一方面,要拓宽前路,多元发展。

1. 赞美寿山石的诗句

历史上对寿山以及寿山石赞美的一些诗句:寿 山 宋·黄干 石为文多招斧凿, 寺因野烧转荧煌。

世间荣辱不足较, 日暮天寒山路长。寿山寺 明·谢肇制 隔溪茅屋似村廛, 门外三峰尚俨然。

丈室有僧方辨寺, 殿基无主尽成田。 山空琢尽花纹石, 像冷烧残宝篆烟。

禾黍鸡豚秋满目, 布金消息是何年?游寿山寺 明·徐火勃? 宝界消沈不记春, 禅灯无焰老僧贫。 草侵故址抛残础, 雨洗空山拾断珉。

龙象尚存诸佛地, 鸡豚偏得数家邻。 万峰深处经行少, 信宿来游有几人?游寿山寺 明·陈鸣鹤 香灯零落寺门低, 施食台空杜宇啼。

山殿旧基耕白水, 阪田新黍啄黄鸡。 千枚碏璞多藏玉, 三日风烟半渡溪。

康乐莫辞双屐倦, 芙蓉只在九峰西。寿山石歌 清·朱彜尊 无诸城北山青崭, 近郊壹舍无枫杉。

中间韫石美如玉, 南渡以后长封缄。 是谁巧搰蚯蚓窟, 中田忽发蛟龙函。

剖之斑璘具五色, 他山之石皆卑凡。 我昔南游玩塘市, 对此不觉潜今咸欠。

时杨老善雕琢, 钮压羊马麏鹿加麙。 兼金易置白藤芨, 不使花乳求休搀。

今来贾索尚三倍, 未免瑕渍同梅黬。 其初产自稷下里, 后乃深入芙蓉岩。

菁华已竭采未歇, 惜也大洞成空嵌。 非无桃红艾叶绿, 安得好手来镌劖。

桂孙见之不忍释, 裹以黄葛白蕉衫。 伏波车中载薏苡, 徒令昧者生讥谗。

况今关吏猛于虎, 江涨桥近须抽帆。 已忍输钱为顽石, 慎勿轻露条冰衔。

寿山石歌 清·查慎行 周礼重玺节,后来印章无乃同。 自从秦人刻玉称国宝,此外杂用金银铜。

铸成往往上戴钮,贝屃作力碑趺雄。 橐驼羔鹿虎豹龙,细者龟兔巨者貔与熊。

肖形寓像随所好,缪篆法与虫鱼通。 汉时斗检封,下沿唐宋仍相蒙。

神龙贞观宣和中,六印旁及金章宗。 当时御府收藏及书画,首尾钤识丹砂红。

民间私印不知几千万,杨、王、姜、赵集古谁能穷? 砗磲玛瑙犀角及象齿,苟适于用俱牢笼。 后来摹刻忽以石,其法创自玉山农。

自元历明三百载,吾乡青田旧坑冻,价重苍璧兼黄棕。 福州寿山晚始著,强藩力取如输攻。

初闻城北门,日役万指佣千工。 掘田田尽废,凿山山为空。

昆冈火连三月烽,玉石俱碎污其宫。 况加官长日捡括,土产率以苞且充。

今之存者大洞盖已少,别穿岩穴开芙蓉。 居人业此成石户,斑白老叟携儿童。

采来制钮尚仿古,壹壹雕琢加磨砻。 我闻金石古称寿,兹山取义奚所从。

如何出宝还自贼,地脉将断天无功。 山灵有知便合变顽矿,庶与鸿蒙混吨相始终。

清·黄任 俪白妃青又比红,洞天生长小玲珑。 怡情到老同燕玉,好色于君似国风。

神骨每凝秋涧水,精华多射暮山虹。 爱他冰雪聪明极,何止灵犀壹点通。

清·黄任 壹文不值本齐东,此语方人恐未工。 我亦爱他程不识,与他为寿寿山中。

又得壹石红绿各半赋诗壹首 清·黄任 壹寸珊瑚劈乍开,红于火齐绿于苔。 前身坠在西施网,曾浸三年海水来。

田黄颂三首 潘主兰 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与惊。 可望有三温净腻,绝非夸大敌倾城。

何赏斑驳与玲珑,和璧隋珠比拟同。 不是夜郎偏自大,称王原在众望中。

瑰宝天生剧有情,寿山举世早知名。 水田得石坑何在,也许科研可发明。

游寿山 潘主兰 时年却喜论三坑,輡革禀今过古寺坪。 不谓沉埋终世弃,更须磨琢始材成。

断珉可拾携筇恋,好石难求揽镜惊。 至念群么勤发掘,行看建设慰平生。

寿山石诗会 万里云 寿山出彩石,质润色泽煌。 三坑皆异宝,名贵数田黄。

师承杨周老,流派东西王。 群芳诗万首,千载展千章。

盛会庆石艺,榕城显奇光。 华夏传荣誉,世界把名扬。

甲子之春游寿山 周哲文 寿山珍石世名高,治篆深渐频奏刀。 为使高材资广用,曾陈管风献筹操。

艺人妙手工成宝,国际舆情誉足豪。 春日结伴来胜地,酣歌岭上起松涛。

游寿山 黄寿祺 冒雨登临兴信浓,同游况复尽词宗。 寿山石幸传东土,贤墓地惟记北峰。

考古徒增今昔感,我诗聊写去来踪。 芝田阁上观名刻,绝艺奇材处处逢。

无 题 郑丽生 杂陈冰玉似春冰,互出珍奇各自矜。 故事犹传父老口,年时会赛上元镫。

林智勇 瑰宝天成产闽中,女娲炼石有遗琼。 斑斓绚丽迷人目,精妙无伦夺鬼工。

万物摹雕神态富,千年积淀内涵丰。 晶莹剔透凝脂质,国石魁称自敢雄。

2. 寿山石知识,寿山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不知道有没有描写其的诗歌、

题高固斋、毛西河前后观石录

清·萨玉衡

文土夸新奇,出意事编辑。 游戏弄文翰,流传病国邑。

茶录与荔谱,识者为呜悒。 种祸到山根,燎东火谁戢。

寿山产石奇,五色烁可挹。 吾读勉翁诗,已愁斧斤及。

后来宋坑填,扫迹榛路涩。 寂寥数百载,喘息得嘘吸。

国朝诸诗老,焜耀争捃拾。 物华不自献,一呼万眼集。

在远括者多,当官伐之急。 遂使牙侩豪,石重价倍十。

甚至贱丈夫,贩售红锦袭。 小品印篆钤,高材屏山岦。

甘犯虎豹嗥,导为羔雁执。 输钱忍关津,兼金实藤笈。

田洞刳已空,蓉岩更深入。 刻骨夺天悭,顽荒聚鬼泣。

地脉关根本,元气必静翕。 佐岳冥理通,守土宜加缉。

呜呼志方舆,闽产已首立。

福州竹枝词

清·李兆龄

寿山五色灿辉煌,田石尤堪作印章。

筠片斗镶过绘画,春灯秘戏尽描将。

寿山石歌

清·刘萃奎

庖牺画破天鸿荒,三代以上无印章。

周官玺节祗通信,厥后图书乃以钤缥缃。

民间皆得用金玉,龙虎压钮交辉煌。

秦时玉玺始专重,此外铸铜封铁分低昂。

白文朱文字递变,魏晋而后沿隋唐。

贞观开元印俱小,内府七印稽明昌。

丹泉周子作陶印,垩土雕刻工称良。

哥窑官窑亦精致,更有枣心四寸形端方。

古来名印匪一式,印格印谱纷铺张。

山农煮石出最晚,其法突过杨王姜。

会稽花乳净如拭,莹洁尤胜灯明光。

吾闽寿山峙城北,中有珉玉同圭璋。

福州土产独首载,胜览曾考方舆详。

宋明两代已樵采,旋凿旋塞严堤防。

闽初声价倍增重,上者清玩次者追琢兼章相。

珊瑚玳瑁互雕饰,王毕珌鞓带齐嵌镶。

摩符镂篆极人巧,覆斗绳钮森琳琅。

后时鉴赏有名字,第一艾绿比田黄。

其余侔色像形竞称绝,千状万态含精芒。

由来天地不爱宝,珠出赤水玉昆冈。

独嗟兹石利所在,日事铲削供输将。

牛山之木昔尝美,旦旦而伐犹牾亡。

况闻奇物备珍玩,需索安禁官司强。

搜岩剔穴不遗力,片土从此哀沧桑。

花坑已澌灭,野烧徒苍凉。

百余年后弥堪伤,即今蓄石之家亦复非旧藏。

我生也晚见殊罕,安得石君有寿如山长。

论印绝句

清·倪印元

照眼灯光出世间,西虹桥畔载车还。

搜罗莫谓云根少,更有金阊与寿山。

汉标法汉过元方,制钮璇玑最擅长。

绝艺吾乡真绝妙,素心名又噪钱唐。

论印绝句

清·陈莱孝

冶金刻石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

多事羊求兼稷下,笑他群象太纷张。

功在印坛是寿山

钱君陶

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

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

3. 急需关于青石的诗句,石头也可以,拜托~~谢啦~~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