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榫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20:06:28浏览:5分类:文字大全

榫怎么读

榫卯:sǔn mǎo

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桁架檩条)、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相关字义:

一、榫:sǔn

制木竹等器物时,为使两块材料接合所特制的凸凹部分。凸出的叫榫头,凹下的叫榫眼。

二、卯:mǎo

1.地支的第四位。

2.卯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五点到七点。

3.木器部件接连的地方。凸起的部分叫榫(sǔn)头;插入榫头的凹入部分叫卯眼。

百度百科-榫卯

榫卯结构读音是sǔn mǎo jié gòu。

sǔn,声母s,韵母un,声调三声。

mǎo,声母m,韵母ao,声调三声。

jié,声母j,韵母ie,声调二声。

gòu,声母g,韵母ou,声调四声。

榫卯构件中凸出部分称为榫,凹入部分则称为卯。榫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通过各种不同的契合手法,让结构中每一个小单元都被稳定的固定住,因而不需要一枚铁钉。

历史背景

1973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这些榫卯结构主要应用在河姆渡干栏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凸形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