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千乘之国的意思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29 12:21:15浏览:12分类:文字大全

千乘之国的意思

问题一:千乘之国是什么意思 千乘之国:乘:兵马。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问题二:千乘之国的乘是什么意思? 千乘之国:乘:兵马。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问题三:千乘之国的详细解释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事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1回:“说来说去都是千乘之国,不知支那之外,更有五洲万国的了。”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等诸侯国英文 ancient state with a thousand chariots 春秋时期,孔子年轻时开坛讲学,听者纷纭。休息时,他与弟子们谈论各自的理想,子路说:“给我一个千乘之国,即使有内忧外患,只要三年我就能让它全民皆兵,有勇有谋。”孔子笑他使勇好斗,转而问冉求,冉求则提倡礼乐兴邦 千乘之国 qiānshèngzhīguó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战车越多意味着军事势力越大在《论语?学而篇》中,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春秋时期礼制是这样的: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所以说,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史记?陈杞世家》: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问题四: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言大国),应该谨慎的处理国家的事务,节省花费爱惜民力,在合适的时间调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

问题五: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什么意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 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