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古诗词山间(古诗文中表现出山间美景的句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0 07:27:02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古诗词山间(古诗文中表现出山间美景的句子)

1.古诗文中表现出山间美景的句子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描写山间景色的古诗句

描写山水风光诗词名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描写山间景色的古诗句有哪些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0. 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1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4.描写山间景色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

5.描写山间瀑布的古诗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李白《望庐山瀑布》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李忱《香严闲禅师》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 李梦阳《开先寺》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 冯云山《咏瀑布》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 王安石《日照绝句》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 徐凝《庐山瀑布》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 王勃《郊园即事》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 范仲淹《瀑布》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 江为《瀑布》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 白玉蟾《三叠泉》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 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 袁枚《到石梁观瀑布》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

—— 蒋士铨《开先瀑布》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 ——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 严遂成《白水岩瀑布》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 —— 蒋士铨《开先瀑布》。

6.山间景色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诗词鉴赏# 导语古诗词里多是让人拍手叫绝的千古绝唱,而隐藏在这些千古绝唱背后的风景更是美得让人惊心动魄。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篇一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又名西子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湖凭借着上千年的历史积淀,蕴育出的特有江南风韵和大量杰出文化景观,进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同时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中国的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美景。苏东坡亦有诗云:“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是杭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国家5A级景点,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传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黄鹤楼。或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

篇二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位于南京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古老而的巷名,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篇三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1、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2、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3、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5、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6、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7、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

 8、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9、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10、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1、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12、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1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14、?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15、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6、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17、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18、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卓文君《白头吟》

 20、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