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30 23:34:38浏览:8分类:星座大全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

我是航天五院的庞之浩。我们院是制造航天器的一个国家队,从东方红一号到今年的3月底,我们共研制发射了294个航天器,其中275个都是人造地球卫星。因为人造地球卫星,它这个种类、数量、效益各方面都比较高。

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无论从种类、数量、技术水平以及应用上面,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比如在通信卫星方面,我国先是在1970年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它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之后又发展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现在主要使用的是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平台搭载的转发器数量越来越多,容量越来越大,在遥感卫星方面呢,我们最早是用返回式遥感卫星,因为当时使用的胶卷,这个卫星拍摄了照片以后要返回。后来我们又发展了更先进的传输型遥感卫星,包括陆地卫星,包括气象卫星,包括海洋卫星。

陆地卫星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资源系列,高分系列,环境系列,天绘系列。尤其是高分系列,我们既有光学的又有雷达的,既有测绘的又有高光谱的等等,有些卫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气象卫星方面呢,我们发展了极轨气象卫星,用于长期中期天气预报,也发展了这个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主要用于短期天气预报。

海洋卫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地球上70%是海洋,用其他的手段很难探测,我们发展了海洋一号水色卫星、海洋二号动力环境卫星以及跟法国研制了中法海洋卫星,都是很不错的。在导航卫星方面呢,我们先后发展了三代。北斗一号是国内导航,北斗二号区域导航,今年建成的北斗三号这个卫星星座呢,是全球卫星导航星座。

我们的北斗有个特点,就是不仅能够导航、定位、授时,还能发送短报文和位置服务报告,人造卫星分为三类,除了上述的应用卫星之外,还包括技术试验卫星和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顾名思义,就是试验卫星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等等,比如说2019年年底发射的实践二十号卫星,就是要试验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一些先进技术。

此外我们还发射了世界第一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未来的航天器如果利用脉冲星导航,不仅精度高,而且可以减少对地面的依赖,在科学卫星方面呢,我们这个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很高,尤其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在空间先导专项这个实施方面,我们研制发射了四颗卫星,一个是第一颗天文卫星,它叫这个悟空暗物质卫星,它的指标也是世界先进水平的。

还有就是实践十号微重力实验卫星,它搭载了非常多的实验,有19项,这个对我们科学研究很有帮助,还有世界首颗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这可以用于无懈可击的保密通信,还有我们国家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叫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这对于天文观测也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呢我们也做了一个宏伟的规划,现在有的已经开始实施。

比如在通信卫星方面,我们刚才说了要造这个超大卫星平台,另外还要建造太空互联网,就是由太空互联网星座,比如像我们的鸿雁卫星由三百多颗卫星组成,可以做到万物互联,永不失联,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距今已有50年时间,期间,中国的人造卫星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人造卫星事业还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从1970年4月,自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起,中国通信卫星事业发展已近50年。据忧思科学家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8月份,全球在轨通信卫星1378颗,其中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是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前三强,中国通信卫星数为52颗,与美国相差甚远。

2019年中国共发射卫星54颗,其中通信卫星12颗,占比为22.2%,比例快速提升。伴随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成熟、火箭发射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发展。

中国通信卫星行业——定义及分类

通信卫星是人造卫星的一种,是卫星通信系统的空间部分。作为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信卫星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通信卫星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和电视等信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约可覆盖40%的地球表面,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3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

从1970年4月,自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起,中国通信卫星事业发展已近50年。在通信卫星研制领域,经过“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东方红五号”四代卫星的研发经验积累,中国通信卫星行业目前可研制固定卫星、中继卫星和直播卫星等通信卫星,通信卫星频谱范围涉及S、C、Ku、Ka等各个频段,卫星等级涵盖小型到超大型卫星。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可独立设计、研制大容量通信卫星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通信卫星数量上远远落后美国

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射活动与各国整体发展能力和在轨规模相适应。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发射活动与各国整体发展能力和在轨规模相适应。据忧思科学家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8月份,全球在轨通信卫星1378颗,其中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是国外通信卫星领域的前三强,中国通信卫星数为52颗,与美国相差甚远。而日本、印度、加拿大等国位列其后,通信卫星数均在20颗以上。

中国通信卫星的发射占比逐渐增加

2019年中国共发射卫星54颗,其中通信卫星12颗,占比为22.2%,比例快速提升。中国通信卫星数量占比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可见未开发市场空间巨大。伴随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成熟、火箭发射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市场空间有望增速发展。

国内低轨卫星通信计划蓬勃开启

由于过去卫星通信成本较高、传输速度较差,加之我国拥有较为发达的地面通信系统建设,我国的卫星通信市场特别是民用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较小,渗透率较低。根据中国电信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卫星通信市场仅有约30多万用户。但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政策引导和建设成本降低,我国企业也积极推出了多个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2018年12月,我国分别发射了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的首发星,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正式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更是为通信卫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