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贤的组词大全(约50个) 贤的词语解释_贤是什么意思?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31 02:31:51浏览:6分类:星座大全

贤的组词大全(约50个) 贤的词语解释_贤是什么意思?

贤的拼音 贤的解释 贤是什么意思

1、贤字的拼音是xián ; 2、 贤字的解释:(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精选部分贤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贤惠造句:独身,年龄偏大,希望寻找年轻、传统、贤惠女性为妻,对中国国内女孩缺乏信任的中高收入男性群体,请考虑来越南找她。

解释: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慧。

2、贤人造句:我的陈述到此而止,我现在愿意将我的图版交给贤人智士加以审查,希望听到他们的判决,而不是在这个全新并且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宣布自己的观点。

解释:有才德的人。

3、先贤造句:此次经费削减危及两位先贤的遗产,他们是1959年至1967年任加州州长的埃德蒙?杰?布朗和当时负责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克拉克?科尔。

解释:旧称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

4、圣贤造句:主奎师那说,我要再一次向你揭示,所有知识中最圆满的,那个至高无上的智慧。你要知道,所有伟大的圣贤,都是在物质能量中获得根本圆满的。

解释:圣人和贤人。

5、贤淑造句:言语尖刻的菅伸子很高兴颠覆了首相夫人端庄贤淑的传统印象,对于“菅直人最尖锐的批评者”这一角色她津津乐道,并以从家务琐事到税制改革等所有问题都与首相争执不休而著称。

解释:<书>贤惠。

6、前贤造句:从“补正前人缺漏”和“修订自身校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断超越前贤、修订自身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解释:<书>有才德的前辈。

7、贤哲造句:大部分巴基斯坦人都很温和,这就是在去年那场异乎寻常的未经操纵的选举中,伊斯兰激进分子联盟(其中包括伊斯兰贤哲会)在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惨败的原因。

解释:贤明的人。

8、贤达造句:祈请佛教界与学术界的贤达人士,共同思考其中的道理,并齐步迈向亲证解脱与智慧的真史学境界。

解释: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社会~。

9、贤良造句:所以我想我经常会觉得比别人幸福,因为我有一颗感恩的心,虽然不是深明大义,贤良淑德,大公无私,可至少我懂得努力让自己学会感恩。

解释:有德行,有才能。

10、贤德造句:长孙皇后不但贤德守礼,学问也非常好,但是她却从不因自己的才学而骄矜炫耀,或越礼干政;

解释:(1)善良的德行。(2)贤惠。

11、贤能造句:修炼成功之后,三件事情我想做:一,去佛罗里达,听说这个国家的贤能在此打造了一个举目沙滩,无处不佳的人间天堂;

解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12、时贤造句:笔者正是在前人与时贤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历史时间界定在西汉昭宣时期,着重对此时期的循吏作了深入探讨。

解释:<书>指当代贤能的有声望的人。

13、竹林七贤造句:玄学对“竹林七贤”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和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释:魏晋间七个名士,即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常游会于竹林,故称。

14、贤妻良母造句:最早开展近代女子教育的外国传教士带来了近代贤妻良母论,在其最初的设计中,培养“贤妻良母”与职业妇女同是女子教育的目的。

典故: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15、任人唯贤造句:在倡导个人奋斗、独立自主、任人唯贤等传统观念的美国,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也在大行其道,并成为积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典故: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16、招贤纳士造句:其实,他能欣然接纳别人的想法甚至有时太容易就接受。他招贤纳士,募得天下才俊,尤其以苹果新董事长蒂姆?库克[TimCook]为例,此君将苹果公司的运营打造成行业中最高效的。

典故: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造句: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柏拉图确实古代众多理论家中唯一的一个出于对完美精神世界的挚爱而鼓吹不宽容的人。

典故: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18、求贤若渴造句:当美国国内高教机构纷纷停止招募并缩减开支之时,亚洲与中东的大学仍然因本土申请人匮缺而对美国博士们求贤若渴。

典故: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19、见贤思齐造句:在社会上,“仁”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与人为善、见贤思齐、讷言敏行。

典故: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20、敬老尊贤造句:相反的,中国汉朝的张良,就因为敬老尊贤,才成就他的丰功伟业。

典故: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有关贤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贤的组词 贤怎么组词 贤的多音字组词 贤字组词

钦贤、情贤、前贤、聘贤、栖贤、能贤、清贤、儒贤、仁贤、任贤、倨贤、隽贤、渴贤、礼贤、慕贤、明贤、猎贤、见贤、简贤、巨贤、嫉贤、贤快、贤俊、贤疆、贤劫、贤妇、贤阁、贤科、贤抗、贤节、贤辅、贤功、贤昆、贤范、贤隽、往贤、贤君、贤妃、下贤、诬贤、希贤、贤弟、贤称、贤材、贤操、贤度、贤伯、贤传、贤东、贤长、乡贤、贤书、贤嗣、贤德、贤孝、贤裔、贤知、贤赘、贤行、贤契、贤主、贤人、贤强、贤匹、贤重、贤耦、贤吏、贤识、象贤、贤声、贤士、贤阮、贤灵、贤武、贤每、英贤、愚贤、招贤、杖贤、逸贤、引贤、遗贤、用贤、尊贤、中贤、众贤、贤室、贤祠、贤名、贤髦、贤言、贤瞒、贤姊、贤相、贤义、贤台、贤配、贤能、贤正、贤巧、贤尊、贤业、贤胄、贤叔、贤宰、贤彦、贤助、宿贤、噬贤、淑贤、圣贤、神贤、搜贤、通贤、贤藩、贤家、贤惠、辅贤、妨贤、高贤、贡贤、古贤、豪贤、九贤、三贤、生贤、避贤、才贤、钓贤、登贤、贤民、贤雅、贤善、贤力、贤胜、贤智、贤勇、贤圣、贤良、贤英、贤僚、贤辟、贤望、贤哲、贤王、贤豆、显贤、贤守、贤妹、贤侄、贤质、贤仁、贤明、贤运、贤媛、贤息、贤仲、贤内、贤逸、贤淑、先贤、贤星、贤门、贤令、贤佐、勋贤、贤妙、贤子、贤述、贤懿、贤流、贤友、贤胤、兴贤、选贤、贤卿、贤朋、贤庑、贤亲、贤显、颐贤、议贤、优贤、右贤、寓贤、养贤、野贤、至贤、忠贤、贤旧、左贤、贞贤、五贤、贤臣、贤达、贤孙、贤从、贤妣、贤亮、贤女、贤甥、贤辈、贤才、贤首、贤路、贤牧、贤谊、贤谟、推贤、贤会、贤杰、贤府、贤获、贤交、贤郎、贤可、贤夫、贤劳、贤慧、贤关、贤歌、贤级、贤好、贤侯、贤阃、贤桀、贤厚、上贤、宝贤、容贤、时贤、硕贤、遂贤、贪贤、贤豪、贤合、适贤、达贤、大贤、待贤、传贤、长贤、材贤、八贤、草贤、不贤、表贤、朝贤、蔽贤、让贤、塞贤、群贤、七贤、普贤、贫贤、后贤、耆贤、曩贤、亲贤、求贤、进贤、乐贤、俊贤、名贤、论贤、僚贤、二贤、独贤、访贤、龚贤、旌贤、集贤、降贤、急贤、进贤冠、进贤星、进贤菜、晋贤风、集贤宾、关圣贤、贤人酒、进贤车、钦贤馆、八贤王、思贤苑、十八贤、魏忠贤、张贤亮、仪贤堂、招贤榜、乡贤祠、贤内助、贤首山、贤竹林、登贤书、避贤邮、避贤驿、避贤路、养贤务、竹林贤、贤首宗、侯孝贤、左贤王、集贤殿、任贤使能、群贤毕至、屈尊敬贤、轻贤慢士、寝寐求贤、求贤下士、求贤如渴、内助之贤、礼贤远佞、礼贤下士、礼士亲贤、君圣臣贤、敬贤爱士、见贤不隐、荐贤举能、嫉贤妒能、贤贤易色、贤妻良母、孝子贤孙、选贤举能、选贤与能、贤母良妻、优贤扬历、招贤纳士、踵武前贤、尊贤爱物、竹林七贤、尊贤使能、十八高贤、圣经贤传、社会贤达、授职惟贤、思贤如渴、推贤任人、退让贤路、推贤进善、养贤纳士、贤良方正、避让贤路、褒贤遏恶、三贤十圣、三期贤佞、妒贤疾能、称贤使能、称贤荐能、残贤害善、东阁待贤、敬贤下士、进贤用能、进贤进能、进贤黜佞、进谗害贤、进贤拔能、进贤星座、进贤任能、进贤退愚、进贤退奸、简贤附势、简贤任能、见贤思齐、规贤矩圣、古圣先贤、害忠隐贤、贤德夫人、贤才君子、贤良文学、贤人君子、野无遗贤、掩贤妒善、选贤任能、用贤任能、爱贤念旧、野没遗贤、推贤进士、贤身贵体、圣君贤相、赏贤使能、赏贤罚暴、十室容贤、识才尊贤、使贤任能、推贤让能、推贤下士、推贤乐善、博弈犹贤、傲贤慢士、不贤都头、大贤虎变、任贤用能、任贤受谏、任人唯贤、群贤毕集、清圣浊贤、亲贤远佞、钦贤好士、纳士招贤、广开贤路、七十二贤、求贤若渴、求贤用士、耆宿大贤、两贤相厄、立贤无方、礼贤接士、举贤任能、举贤使能、敬贤礼士、敬贤重士、敬老尊贤、进贤兴功、举善荐贤、进贤退佞、进贤黜奸、进贤黜恶、进贤屏恶、进贤达能、逢贤把赠、方正贤良、妒贤嫉能、妒能害贤、嫉贤傲士、荐贤不荐愚、七贤过关图、妻贤夫祸少、东林十八贤、春秋责备贤者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绘画传统的国家。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墙壁上,就已有涂朱和彩绘的遗存痕迹。而本文主要是针对汉代的墓室壁画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汉代墓室中的装饰壁画,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贵或地方豪强。研究汉墓壁画对于了解汉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及审美思想和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姑且先把汉代墓室壁画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汉与东汉时期),从三个方面(即:壁画的布局、内容、风格;壁画中人物的造型;壁画的绘画技巧)来比较分析汉代的墓室壁画。

一、从壁画的布局、内容和风格分析

汉代墓室壁画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7类:(1)表现墓主庄园中生产活动场面的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2)表现墓主仕宦经历和身份的车马出行、任职治所、属吏、幕府及坞壁等;(3)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4)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经史故事等;(5)神话故事类;(6)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等;(7)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各类内容在墓中的分布,一般是(1)、(2)、(3)、(4)类内容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5)、(6)、(7)类内容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

接下来按时期划分,分别举例说明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的壁画的布局、内容和风格特点。

首先,西汉时期的壁画主要安排在墓顶、门额、四壁和隔墙上。初期,主要以升天、始祖、神怪、吉祥等为主题创作;中晚期,则以墓顶的日月星象取代了升仙始祖,但祥瑞神兽仍很流行,另外,由于儒教取得了统治地位,理性逐渐战胜神怪,儒教伦理、忠孝仁义开始主宰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因而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也随之出现在了墓室中。其艺术特点为夸张浪漫。如:西汉的《二桃杀三士》壁画,其故事载于《晏子春秋内谏篇》,大意是齐景公采晏婴之计用两个桃子引起手下有功而跋扈的三勇士发生争端,从而杀掉了他们。画面人物共十三人,分三组。右侧一组描绘三壮士,自右至左分别为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各呈不同姿态,田开疆身旁置一几,几上盘中盛有两个桃子。中间一组有五人,中间一个身躯高大、威严站立的是齐景公,两旁侍卫四人,其中三人持矛而立,一人跪禀,这样的构图不仅使人物生动自然,而且衬托了齐景公的地位。左侧一组有五人,其中身材矮小的应是晏婴,他左右两人是作画者用来陪衬晏婴个矮的标尺。这幅壁画人物形象刻画细致生动,将众人物的不同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如三勇士的勇武倨傲、持矛侍者的恭敬谨慎、齐景公的高大威严、晏婴的矮小从容都生动的呈现在画面上。

其次,东汉初期,开始采取高点透视手法,在画面上能表示远近纵深。中晚期,大量采用高点斜视和鸟瞰透视原理绘图,技巧有明显提高。天象神怪依然流行,但同时由于豪强庄园的盛行,追求功名利禄、现实行乐之风逐渐取代了西汉幻想升天的思想。这样,反映功名利禄的车马出行,属吏贼曹和反映现实享乐的宾主宴饮、舞乐百戏、庖厨劳作等就成了东汉晚期墓葬壁画的主要题材。此外由于佛教的传入,一些墓顶还出现了表现佛教思想的宗教题材壁画。其画面分布进一步规范化,按墓室分工分别绘上不同的题材内容,其人物众多、规模宏大、技巧纯熟、造型生动,使汉代壁画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如:东汉晚期棒台子屯一号汉墓壁画:内容有《出行图》、《宴乐百戏图》、《庖厨图》、《门卫图》等,描绘社会生活广泛、细致、深入,场面宏大。《庖厨图》画厨房中忙碌的景象。有的在俎上切肉,有的坐炉旁烤肉,有的在褪鸭毛,有的洗涤器皿,有的榨汁。厨房内陈列有双釜长方灶,木橱、壶、盆、案、筐、笼等各种用具,横枋上悬挂龟、兽首、鹅、雉、鸟、猴、鱼、小猪等,可谓百态俱陈,其中绘有一男子双手握牛角,牛似惧而不前,男子就用力拉牛至大铁锅前,描绘细致生动而富有情趣,形似骨气兼而有之。

二、从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分析:

(一)西汉、东汉壁画中人物造型的共同点:

1.从汉代壁画的造型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无论西汉、东汉,其人物造型均有一定规律,主要表现在头像的造型。人物身体无论正、侧,形态不论动静,其头部均为3/4侧面、1/4侧面或正侧面。仅有一例写实的墓主人像为正面(新莽新安铁塔山墓),人物造型准确,姿态安详。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造像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画工的写实能力很强,另一方面说明画工作画方式已趋程式化。

如:①西汉卜千秋墓顶脊壁画中的女娲、伏羲头部均为3/4侧面,身体也为侧面。

②东汉杏园村墓的《车马出行图》中的人物形象也全部是侧面。

2.汉墓壁画的造型可分为动态造型与静态造型两种,动态造型又可分为人物动态和动物动态。人物动态造型一般是为了表现画面内容的情节,揭示人物的内自世界,表达人物的身份特征,充分显示了汉代画工在人物动态造型方面的高超技艺。工匠把生活中的生动情态通过艺术夸张,真实地再现到壁画上,是汉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动物造型通过描绘自然,创造出组合型的神兽形象,以抒写汉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洛阳汉墓壁画中的静态造型也是不胜枚举的。比如仪态万方、端庄矜持的伏羲和女娲,《鸿门宴》中静立左侧的张良和范增,《二桃杀三士》中的“持戟者”以及《宴饮图》中端立主人侧面的侍者,都表现出极其安静的姿态,和画面的动态造型形成强烈对比。

如:①西汉烧沟第61号汉墓的《鸿门宴》。所画宴会的瞬间,表面平静,但人物的不同动作和神态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寓动于静。描绘的人物在技法上尚嫌稚拙,但人物神情的刻画却各不相同,或怒目、或睨视、或狰狞、或忧戚,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人物以流畅的细线勾勒,若干人物的衣袍描绘,更见夸张,以线条勾出飞扬的衣袖,似在加强人物的力量,表现出画家对线条有意识的运用。

②东汉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中的《乐舞百戏图》。此墓的墓主人系东汉王朝的一位高级官吏——陈师曾,其生卒年代不详。此墓室描绘了墓主人从举孝廉、为郎官、到任职西河长史、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令,直到仕途的巅峰任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仕宦经历。画中的百戏内容有掷剑、弄丸、舞轮、安息五案等活动, 人物形象近似速写, 寥寥几笔, 就生动地表现出处于激烈动作中的种种神态和热闹的气氛。

(二)西汉、东汉壁画中人物造型的不同点:

1. 西汉:西汉时期现实造型较为少见,多为虚拟造型,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汉时期的主要壁画题材是以深化为主的。如:西汉卜千秋墓中《方相士图》描绘一个大耳熊面怪兽,赤膊裸足、紫衣红裙、作推拿状,下绘青龙白虎,此图考为方相氏。此图为兽面人形,应为人与兽形的组合,因而成为古代举行傩戏仪式的打鬼者。

2. 东汉:东汉时期现实题材绘画增多,如:朱村东汉墓壁画北壁的《墓主夫妇宴饮图》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墓主男者居左,头戴赭色进贤冠、慈眉善目、高鼻梁、朱唇、大耳、留八字胡、领下长须、身穿黑色长袍、皂缘领、白袖口、右枉、双手拢于袖中。

三、从壁画绘画技法分析

两汉时期墓葬盛行奢华之风,汉墓壁画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色调的矿物质颜料,因而壁画色彩历久不变,发现时一般都很鲜艳。

1.西汉:西汉壁画设色以矿物颜料为主,厚重沉稳,鲜丽夺目而又谐调。造型手法上继承春秋晚期以来的写实而夸张的传统,采用规整、均衡的图案结构与写实形象相结合的手法,主体突出,上下连贯,丰富而又奇变动人。在绘制技巧上则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宫廷壁画和帛画上所见的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施色的手法。构图以密托疏。但总的来说,前期技法还是比较单一的。

如:①洛阳卜千秋墓壁画,勾线流畅,运笔轻重缓疾、虚实转折多变,显得十分粗放、自由有力。色彩有朱红、淡赭、浅紫、石绿四种。

②西安西汉晚期墓壁画,壁面用白膏泥涂抹并彩绘人物。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翟霖林说,壁画的做法为先在墓壁或券顶上刷一层白灰,再在上面用墨线起稿,最后填充红、蓝、黑、绿、褐、黄等颜料。

2.东汉:东汉晚期壁画墓中,发现其使用的颜料有朱砂、朱膘、土红、赭石、石青、石绿、土黄、石黄等矿物质颜料,另外兼用了一些花青、胭脂等植物色。朱膘是从朱砂中分离出来的颜色,是朱砂中颗粒最为细小的颜色,要成此色,研磨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能将朱膘独立使用,表明制色研磨、飞、跌的技术渐已成熟。石黄、土黄的应用,说明当时画工对矿石的分选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如:①东汉晚期北园一号汉墓壁画中,画工以简练概括的手法,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面活现出来。其在设色方面,已非平涂,采用“渲染法”,人物衣服、马匹皆用此法,加强了物体的立体感。树的枝干用色直接绘成,近似于“没骨法”。其中的云纹,又以朱红、淡紫、粉绿或粉青阔线排比,手法接近后世的“退染法”。同一壁画上就能应用“渲染法”、“没骨法”、“退染法”,画工的绘画能力和熟练程度不言而喻,也表明其在绘画技法上有了很大发展。

②东汉晚期密县打虎亭二号墓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明,其用色主要有朱砂、朱膘、赭石、石黄、石绿、土黄、藤黄、石青、白粉等。

参考文献:

1. 张合荣《汉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风格》,华夏考古,1995年 第2期。

2. 杜少虎《洛阳汉墓壁画造型分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6期。

3. 韦娜《洛阳汉墓壁画中的汉代社会》,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第4期。

4. 倪龙娇《洛阳烧沟61号墓壁画赏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第6期第8卷。

5. 李晓庵《秦汉绘画颜料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第3期 第29卷。

6. 李中雪《洛阳西汉墓壁画内容之阐解》,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6月 第2期 第14卷。

7. (日)林巳奈夫著 蔡凤书 译《对洛阳卜千秋墓壁画的注释》,华夏考古,1999年 第4期。

8. 朱存明《汉代墓室画像的象征主义研究》,艺术探索,2003年 第1期。

9. 贺西林《洛阳卜千秋墓墓室壁画的在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 第6期。

10.许宜兰《洛阳汉代墓葬壁画中所表现的儒、道思想》,宗教学研究,2006年 第3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