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丛姓怎么读?百家姓中丛姓由来及丛姓历史名人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1 01:48:09浏览:22分类:文字大全

丛姓怎么读?百家姓中丛姓由来及丛姓历史名人

丛作为姓虽然很少听到,但它却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那么丛姓怎么读?丛姓的由来是什么?历史名人都有谁?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丛姓的起源以及历史名人介绍,一起了解下这个姓氏。

丛姓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读作cóng。

丛姓起源

一,源于伊耆氏,出自帝尧时期枝国首领丛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记载,相传上古帝尧时期有崇、枝、胥、敖四个古国。丛,就是其中枝国的首领,因此称作“丛枝”。这四个古国原本都不在帝尧的联盟势力范围,而帝尧为扩张势力,征伐了这四个小国,枝国就成为帝尧势力范围内的一个诸侯,丛枝就成为帝尧属下之臣。在丛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时期车骑将军金日磾,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记载,金日磾当时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十四岁时即为汉军大将霍去病所掳,成为汉武帝刘彻廷下一名马夫,名为丛地桢,以后为汉武帝所赏识。汉武帝去世后,金日磾辅佐汉昭帝,被封为秺侯。金日磾的后裔子孙后来逐渐迁居于丛家岘,遂以居地“丛家岘”之“丛”字为姓氏,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姬姓赵国丛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唐朝德宗时期,吏部尚书梅伯高被奸相所害,儿子梅良玉逃脱后,成了陈东初家的家僮。陈东初与梅伯高是同年科举挚友,陈东初得知梅良玉是梅伯高的儿子时,欲将爱女陈杏元许配给他。卢杞想加害陈东初,便将陈杏元封为御妹嫁至外邦,梅良玉去送她,两人一路哭着到了邯郸,双双携手登上武灵丛台,由此泣血哭别。梅良玉的后裔子孙,有以丛台之名为姓氏者,称丛氏,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名人

丛兰:(公元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大臣。曾率部在河南镇压了白莲教的赵景隆起义,还在庐凤滁和等地镇压了刘六(刘宠)起义。

丛磐:(公元1485~1551年),字益安,丛兰之子;山东文登城关人。著名明朝官吏,学者,母邢氏封夫人。尚书以进士起家,为时名卿,乡里世次家有谱,赐兆有碑铭。

丛大为:字祥子,号尧山,明朝少保丛丰山之孙,自号携雪老人,山东文登人,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后以清顺治乙未进士,除江南句容县知县,清操骨鲠,莅任未久,以谗褫去。去官后,丛大为寓居句容之崇明寺,与野叟老衲及邑中文士相款洽,意泊如也。

丛占螯:字卓之,号瀛石,卒谥文荩,著名清朝大臣,祖籍山东省文登县,其先祖移居辽宁省朝阳市。

原文

5.207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líng)石、赭,其木多柳、芑(同“杞”)、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

译文

再往南九十里有座山,名叫柴桑山(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山上有许多银,山下有许多青绿色的玉石,还有许多泠石(石名。一说为“冷石”,即滑石)和红土,山中的树木多是柳树、枸杞树、构树和桑树,兽类多是麋鹿,还有许多白蛇和飞蛇(螣蛇,古书上说的一种能驾雾而飞的蛇)。

原文

5.208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

译文

再往东二百三十里有座山,名叫荣余山(今江西彭、泽二县之间的石门山),山上有许多铜,山下有许多银,山中的树木多是柳树和枸杞,动物多是怪蛇、怪虫。

原文

5.209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刏(jī,同“刉”),糈用稌(tú)。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用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通“绘”)之。

译文

总计洞庭山山系中的山,自第一座山篇遇山起到荣余山止,共有十五座山,距离为二千八百里。

这些山的山神的形状皆是鸟身龙首。祭祀这些山神的仪式为:毛物用一只雄鸡、一头母猪,取它们的血来祭祀,祭祀用的精米为糯米。

夫夫山、即公山、尧山、阳帝山,都是大的山神的居住之所,祭祀这几个山神的仪式为:先陈列祭品,而后埋入地下,祈祷时向山神敬酒,用猪、羊二牲齐备的少牢之礼,以一块彩色的玉作为悬挂在山神颈部的饰物。

洞庭山、荣余山的山神很灵验,祭祀这二位山神的仪式为:先陈列祭品,而后把祭品埋入地下,祈祷时向山神敬酒,用猪、羊、牛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祭祀,献上十五块圭(古代祭祀时用的条状玉器,上尖下方)和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作为悬挂在山神颈部的饰物,并在圭和璧上绘出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原文

5.210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译文

以上是中山经中记载的所有的山,总共有一百九十七座车,从第一座山到最后一座山距离为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原文

5.211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译文

总计天下的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分布的地域跨越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

原文

5.212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shàn)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译文

大禹说:天下名山,我走过的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共有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山分布在各个地方。

上面五种山经中记录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因为除此以外的小山实在太多,不值得一一记述。

天地间从东到西距离为二万八千里,从南到北距离为二万六千里,河流发源之山有八千里,河流流经之地也有八千里,出产铜的山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共计三千六百九十座。

这是天地用来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地方,戈和矛因此而出现,刀和铩也因此而兴起,它使有能力之人富足有余,使笨拙之人匮乏不足。

国君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在梁父山上辟场祭地的,一共有七十二家,有关成败得失的规律都在里面,这些内容可为治理国家所用。

原文

5.213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

以上是五篇山经,共计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