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疖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1 04:18:52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疖怎么读

疖的读音是jiē。

疖可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但通常是指一种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的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单个损害即称为疖,俗称“疖子”。疖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且好发于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和小腿等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常见人群则是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

这种皮肤病的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通常还会伴随着疼痛感。如果处理不当,如胡乱挤压会使细菌随血液进入颅脑(海绵窦或脑膜),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病情就十分危险。

疖的预防: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毛囊和皮脂腺都会存在着一些细菌。但是当人的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会快速大量繁殖,从而产生疖子,因此要预防疖,应注意日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疖肿的出现通常还与皮肤的排毒不畅通有关,因此应注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

皮肤擦伤,不清洁或经常受摩擦,刺激,则是导致疖发病的外部因素,因此要预防疖,日常应注意做好皮肤清洁,尤其是夏天。注意要勤换洗、剪指甲,还可以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代茶喝。

痈:读音:[yōng]

疽:读音:[jū]

疔:读音:[dīng]

疖:读音:[jiē]

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疔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疖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

痈: 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因热毒熏蒸、气血淤滞所致。

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

疔: 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

疖: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诊断要点

痈和疽症状大不相同,应予区别。一般来说,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

疖和疔虽然同是一种类型的疾病,但有区别,不可不辨。

在这里还应指出,须知疖与痈不同,痈不发生于头面,数目单纯,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有光,起初无脓头白点,漫肿范围较大,这些应与疖有所区别。

百度百科-痈疽疔疖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