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余冠英谈诗·曹操的两首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2 04:41:27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余冠英谈诗·曹操的两首诗

曹操的两首诗

《三国志演义》里的曹操是个否定的典型,是个具备各种丑恶欲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阴谋家和野心家(虽然有些记载的根据,却是大大地夸张了的),但是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却是那个阶级里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汉末起义农民军黄巾和地主阶级的公开对抗中他虽然参加了对黄巾的镇压,但他在统北方的过程中却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例如反对士族大地主,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对农民的剥削,恢复生产,排除北方外族的威胁,使黄河流域的人民生活安定下来,起了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作为个诗人,他在文学史上有过好的影响。他的诗流传不过二十首,其中有部分应该列入当时第流的作品之中。现在举出下面两首,看看他们的主要特色是什么。首先看看《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是汉代乐府民歌里旧有的题目,本是挽歌。曹操用来写人民在战乱中的丧亡,也是哀挽的性质。这诗开头两句叙述关东诸将组成联军讨伐董卓。当时曹操自己是讨董最积极的人。从第三句以下说本来希望团结群雄像周武王在孟津会合诸侯,也像刘邦项羽攻入咸阳似的,直捣洛阳,消灭董卓。不料起兵之后诸将观望不前,后来竟然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起来。袁绍的从弟袁术在淮南称帝,袁绍在北方也曾打算拥立刘虞,刻制印玺。他们引起连年混战,使得兵士长期不得解甲,老百姓大批的死亡,百不遗,以至于千里荒凉。全诗在叙述中间夹杂议论,寄寓感慨。指出当时万姓丧亡的原因是由于少数人争夺势力。对殃民者的斥责是严正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句描写战祸的惨酷,惊心动魄。作者的哀感也很深沉,令人联想起当时其他诗人类似的诗句,如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四望无人烟,但见林与丘”(《从军诗》)。蔡文姬的“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悲愤诗》),曹植的“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送应氏诗》),都是为时代的灾难留影。建安时代的诗歌许多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的疾苦的。这些诗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影响了后代的现实主义诗人。

《蒿里行》文字质朴,叙写平直,但有定的感人力量。曹操在长期的戎马生活中亲眼看到社会残破和人民流离死亡的最象,感触深刻,所以写得很真实,而且流露着对受难者的同情,和般概念化的作品自然不同。曹操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在其他作品中也有表示,不限于此篇。有人以为曹操的《蒿里行》是“目的在于骗取人民信任的虚伪诗篇”,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封建统治阶级的某些上层人物对于民生疾苦有时抱同情态度并不是稀有的事,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范成大,官都做得不小,他们都做了许多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曹操写出《蒿里行》这样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可怪。

曹操的《蒿里行》是借古乐府写当时的实事,这是个创举。(清人沈德潜道:“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我们不要低估这个创举的价值。明朝的诗人锺惺评这首诗道:“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我们知道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就是因为在诗里“善陈时事”才被人称为“诗史”的,锺惺的评语自然是很高的称赞。曹操的诗当然不如杜诗那样丰富地反映现实,但也是走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白居易提倡现实主义的口号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元稹也提倡“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世之人。”曹操的《蒿里行》正是这样的诗。元白的理论是从历代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其中也包括曹操等建安作家的创作经验。

现在让我们从四言诗《短歌行》来看看曹操诗歌的另方面的特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也是乐府题,本篇大约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全篇分为八章,每章四句。开头从酒和歌说起,饮酒听歌本是宴会中的当前实事。这时的歌声是慷慨的,因为他表达着忧思。这忧思是深重的,所以不得不借酒来消解。二两章就借着歌和酒道出对时光消逝的感慨。第三章“青青”两句用《诗经》中的成语,第句的“子”和第三句的“君”都是指作者所思慕的贤才,也包括正在座的某些“嘉宾”。第四章全用《诗经·鹿鸣》篇的成句。《鹿鸣》本是宴会的诗,就借来表示对“嘉宾”的欢迎。第五章再说忧思之深。第六章说嘉宾远来,主客投契。第七章除写景外又以乌鹊无依这个比喻表达作者自己的复杂的感慨,这里情和景是交融的。第八章说明求贤建业的远大抱负。

最后两章是全诗关键所在。第八章是了解作者主观思想的关键,这是很明白的,不必去谈。第七章则是形成全诗气氛的关键,也是全诗艺术感染力最强的地方,读者最难忘的诗句也在这里(苏东坡凭吊赤壁时就想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来)。

“乌鹊”等句既包含着比喻,读者对它的意义难免有不同的猜测。从上下文义和全诗的气氛来看,这里不定完全是作者自比。旧说这是劝告士人善于择主,不要南去吴蜀,也是不甚可通的,因为“乌鹊南飞”是叙述已然的语气,不是设想未然。

由于汉末大乱,北方人口大量迁移,流民的绝大部分是向南方去的,其中迁到荆州的为最多,也有到江东和交广的。刘表死后,荆州成为三国交战的中心,居民不得不迁再迁。本诗的“乌鹊南飞……何枝可依”等句,除了可能含有像在作者另首乐府诗《却东西门行》中所表现的征夫怀乡之感,表示作者在南征北讨,不能定居的生活中时的厌烦以外,似乎也可能含有慨叹人民流离迁徙的情感。正因为这章是这样的内容,读者才觉得诗中反复道出的忧思根源所在,而且真正被它感动,仿佛它不只是个人的感触,同时还能够从其中感觉到当时社会的氛围。

《文学知识》一九五九年四月

古诗中带念的诗句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蒿里行》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蒿里行》原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点击查看: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和鉴赏

《蒿里行》原文翻译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蒿里行》诗歌赏析

袁绍等关东诸将起兵讨董卓,结果虽然造成自相戕杀的军阀混战局面,但其始未免不心存忠义。蒿里行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凶作乱,义士讨伐,形势大好。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说义士们起初希望结成联盟,心向着汉室,即通过讨伐这一举动来平定叛乱,拥护汉室。(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是憎恶董卓等人作乱,渴望国家统一。

蒿里行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导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分裂,自立为帝;而袁绍也阴谋废掉汉献帝,立刘虞为帝;他们搞分裂、谋私利,造成的结果是:“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貌合神离、互相观望,畏缩不前、按兵不动甚至是自相残杀。

诗人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是悲愤、失望的;把矛头指向了“二袁”,显示出作者的非凡谋略和远见卓识。

蒿里行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战争,将士的铠甲不离身,长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人寰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蒿里行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以上《原文及翻译》由我整理而成,大家要以理解为主,注意多总结语法现象,积累关键词语,善于抓命题者设置的关键点,如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

1. 关于念的诗句古诗

关于念的诗句古诗 1.带有念字的诗句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契阔谈?,心念旧恩 —— 魏晋 · 曹操《短歌行》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 唐 · 王勃《山中》

谁念西风独自凉 —— 清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 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 宋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 南北朝 · 鲍照《梅花落》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 唐 · 卢纶《长安春望》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南北朝 · 王籍《入若耶溪》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汉 · 曹操《蒿里行》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宋 · 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2.关于思念的诗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古》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关于的思念诗句古诗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3.含有念字的古诗

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咏兴国寺佛殿前幡》李世民

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杂曲歌辞?妾薄命》张籍

山川无处无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杂曲歌辞?车遥遥》张籍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杂曲歌辞?远别离》张籍

山川无处不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车遥遥》张籍

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妾薄命》张籍

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远别离》张籍

家家桑麻满地黑,念君一身空努力。——《促促词》张籍

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杂怨》张籍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离妇》张籍

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怀友》张籍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杂曲歌辞?北风行》李白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李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北山独酌,寄韦六》李白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寄东鲁二稚子》李白

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送方士赵叟之东平》李白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对酒忆贺监二首》李白

念此送短书,愿因双飞鸿。。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寄远十一首》李白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观刈麦》白居易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感旧》黄景仁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曹操

4.关于思念的古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有关于思念的古诗

关于思念的古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西江夜行唐代:张九龄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夜雨唐代: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折杨柳唐代:李白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6.求关于思念的古诗词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想说-----《相思》唐,王维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唐,张仲素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唐,刘长卿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宋,赵师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7.来几个关于思念的古诗,谢谢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鸣啼金井澜,微霜凄凄潭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秋风辞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拌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主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 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 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8.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大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9.带有念字的诗词

带“初”字和“念”字的诗词如下: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唐代 · 韩愈《桃源图》

释义: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还十分想念家乡,时间长了这里就好像是自己的家了。

《桃源图》原文: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

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

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

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

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

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10.关于思念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杨万里《寄陆务观》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有感》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黄仲则《感旧》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薛涛《秋泉》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