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黄梅戏夫妻观灯的歌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17:47:07浏览:14分类:歌词大全

黄梅戏夫妻观灯的歌词

歌名:《夫妻观灯》(黄梅戏选段)

演唱、填曲、谱曲:严凤英

歌词:

当家的哥你等候我,梳个头来洗个脸

梳头洗脸看哪看花灯,叫老婆你别罗嗦

梳什么头来洗什么脸,换一件衣服就啊就算着

适才打开梳妆盒,乌木梳子头上落

红花绿花戴两朵,杭州水粉脸上抹

红布褂印紫边,绣花鞋白叶板

走三走压三压,见了当家的把礼下

手带当家的出家,随手带关两扇门

上屋的人下屋的人,我夫妻二人去看灯

有劳你们照应门,看灯回来再啊再感情

急忙走,急忙跑

不觉来到柏子桥,柏子桥造得好

乌木栏杆两边造,中间搭起个娘娘庙

急忙走,急忙行

不觉来到汴梁城,夫妻二个城门进

抬起头来看花灯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

南也灯来北也灯,四面八方闹哄哄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颈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行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

小孩子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儿来看灯,走起路来戳拐棍

这班灯观过了身,那厢又来一班灯

观长的,是龙灯

观短的,狮子灯

暇子灯,犁弯形

螃蟹灯,横爬行

鲤鱼灯,跳龙门

乌龟灯,头一缩颈一伸

不笑人来也笑人,笑得我夫妻肚子痛

冲天炮,放得高

火老鼠,地下跑

唷唷不好了

老婆的裤脚烧着了,急忙看我急忙瞧

我的裤脚没烧着,砍头的你做什么

不看灯你尽瞎吵,你险些把我的魂吓掉

这班灯观过了身,那厢又来一班灯

手捧莲花灯一盏

二家有喜,三盏灯

三元及第,灯四盏

四季如意,五盏灯

五子登科,灯六盏

六六大顺,七盏灯

七子团圆,灯八盏

八仙过海,九盏灯

九龙盘柱,灯十盏

十全十美满堂红

扩展资料:

《夫妻观灯》创作并发行于2000年2月1日,由中唱上海公司发行,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黄梅戏珍藏严凤英》中,该张专辑包含了27首歌曲。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对花选自黄梅戏什么回答如下: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对花:

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问互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游戏。它的演唱形式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歌曲多采用分节歌形式,十二段词,每段唱一个月的内容,问、答各一句,不断交叠,句幅渐紧,更替渐密,越唱越热烈。每段唱词只有两句,如问:“正月里来开的什么花?”

答:“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以下就是大段的衬词。有相互称谓的“哥哥呀”“妹子呀”,有嬉戏、逗趣的“得儿呀”,有模仿锣鼓的“七个隆冬、八不隆冬”等等,十分热闹。

河北、陕北、河南、辽宁等省都有各自较典型的曲调。此外,东北、华北地区还流行“反对花”,即以十二月对起,倒推至五月,也颇具特色。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其唱腔属于“花腔”,即民间小调。节拍灵活,曲调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歌色彩鲜明。

《对花》是以花为主题的问答式对歌,各种各样的花作为艺术符号,被置于唱词之中,即景设喻,借花抒情,引起对美好生活的联想。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口语和方言,比较典型的如“么”代“什么”,“么用处”“么杆子么叶”,都是安徽安庆方言。

语言的地方色彩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等衬词,使作品既具有民歌的风味,又创造了更多表演空间。两个主人公利用衬词所做的风趣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