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小区宠物扰民怎么办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2 08:23:48浏览:10分类:动物百科

小区宠物扰民怎么办

法律主观:

根据正式实施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这就意味着宠物扰民,主人将要承担法律后果。 你们可以先找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报警。

对付狗叫扰民最好方法是什么?

可以先于邻居协调,无效后可以报警起诉。从2006年3月起开始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社区宠物豢养管理:

一、本规定中所指宠物为住户合法饲养的狗、猫、鸟类等,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如鸡、鸭、鹅、羊猪、兔、牛、马等。

二、凡本小区饲养犬类的养犬人必须持有动物防疫站出具的(动物健康免疫证);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注册,领取养犬登记证,并保证每年检查一次。

三、养犬人须持有(动物健康免疫证)、养犬登记证,到物业公司进行登记备案,否则视为无证豢养。对无证犬、无登记犬,物业公司有权收缴并将其逐出本小区或向公安机关举报。

四、园区内每户只准豢养一条观赏犬(体长标准:成年犬一般不超过50CM),禁止饲养具有攻击性的烈性犬合大型犬,且养犬人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为放置意外事件的发生,小区内严禁遛犬。

六、合理饲养和管理所养宠物,避免饲养犬只狂吠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及休息,家中无人时,应妥善安置。对于不采取措施的,物业公司由权采取强制手段或向公安机关举报。

七、养犬人携犬出户时应加以束缚(如束犬链、犬口罩等),并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领、看管。不得在楼道内或大堂区域内遛犬。

5个制止狗狗吠叫的方法:不要和它对叫、不要当狗狗吠叫的忠实听众、建立狗狗的好印象、防止狗狗听到恐怖的声音、让无聊的狗狗忙起来

1、不要和它对叫

有的主人时常听到狗狗的叫声会很不耐烦,想着如果和它对叫,能不能在气势上压倒它,让它噤声。然而如果对着狗狗叫回去,会刺激到狗狗,它可能会以更大的声音吠回来,双方就会陷入更混乱的争吵中。

吠叫有时也是狗狗表达高兴的一种方式,主人面对它的叫声可以用平稳的声音去回应,切勿大喊大叫去刺激它的情绪。

2、不要当狗狗吠叫的忠实听众

如果狗狗在吠叫的时候,主人就跑到它的身边想制止它,它会认为你在和它互动玩游戏,以后它想找你的时候就会吠叫引起你的注意。

主人可以教狗狗一个保持安静的指令,例如将食指放在嘴巴前,同时说出“嘘”,如果狗狗停止吠叫,就用零食奖励它的行为。如果还是一直叫不停,一定不能给它零食,否则它会以为自己每次吠叫就有食物吃。

3、建立狗狗的好印象

有的狗狗在快递员上门的时候会吠叫,因为它觉得快递员侵犯了自己的领地,如果快递员又匆匆走了,那狗狗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吠叫驱逐走了他,之后每次见到快递员还是会持续吠叫。最好的方法是让快递员稍微逗留一会儿,让他喂狗狗吃点零食,建立好印象,这样以后就不会有更多困扰。

4、防止狗狗听到恐怖的声音

有的狗狗对声音非常敏感,听到洗衣机、烟花和吸尘器的声音时,都会有应激性的行为,可能就会一直吠叫。主人如果训练狗狗无效,最好尽量让它远离这些恐惧源,否则会加重它的焦虑和压力。

5、让无聊的狗狗忙起来

很多狗狗吠叫是因为它感到无聊和孤独,空有一身精力却无处发泄。即使它没有什么想说的话,它也会自言自语为了排遣寂寞而发出吠叫声。所以主人除了要定期带出去运动,还要多陪伴它,还可以给它提供能自娱自乐的咀嚼玩具、益智玩具,让狗狗有更多的乐趣。

总结:

狗狗吠叫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工作犬因为领地意识较强,更有可能吠叫,还有一些好动易焦虑的玩具犬,例如吉娃娃。如果主人不喜欢狗狗爱吠叫,在养狗前也要先了解每类犬种的特性。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