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商朝历史上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终于定居,只因为选对了地方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3 09:19:50浏览:10分类:文字大全

商朝历史上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终于定居,只因为选对了地方吗?

全文共计:1770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2分钟

商汤灭夏桀后,在亳(现河南商丘)定都。此后的三百多年中,商朝的都城一迁再迁,直到盘庚继位,将都城迁到殷之后,商朝才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强盛起来。

本文上半部分将会介绍为什么迁殷,方便理解本文主题内容—— 盘庚迁殷后,商朝在殷长期定居下来,除了因为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比较好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呢?

商朝中期,在经历了九世之乱后,王位终于传到了一个较为靠谱的君王盘庚手上。此时的盘庚要想挽救这场政治危机,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 内忧 :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与日益庞大的王室宗族,导致商朝宗室内部矛盾十分尖锐,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了统治的稳定。二是 外患 :周边部落和反叛势力的日益壮大,无时不刻威胁着商朝的稳定。

1、奄(现山东曲阜)都城的土壤肥沃程度比不上殷(现河南安阳)的土壤。再加上上一代已经在此耕作,土地肥力也有所下降,需要寻找更为肥沃的土壤。 容易受到水患的影响,为了有一个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也不得不另选地址。

2、商朝王室宗族成员和奴隶主贵族在奄都城运营多年,根基比较深。换一个地方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 王室宗族成员和贵族的实力,有利于 稳固统治

3、都城作为 政治经济中心 ,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所以需要寻找一个远离反叛势力和尚未归顺部落的都城。

迁都势必会损害商朝贵族现有既得利益, 因此遭到了贵族势力的阻挠,同时拉拢平民反对迁都。盘庚预想到这些人会反对迁都,因此准备了两种对策。

首先,盘庚大打 “先王” “天命” 这两张牌,利用先王和天命的权威,为自己迁都的道路 扫除障碍

大打 感情牌 ,追述先王迁都的良苦用心,表明我之所以迁都,是和先王一样,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安定。这招很有用,使得大部分人都不再反对迁都。

那么对于剩下的还负隅顽抗,出来反对迁都的人,盘庚做出了 君王的决断 毫不留情,斩尽杀绝 。这种强硬的态度也一直延续到迁都后,部分贵族暗中捣乱的处理中,也十分奏效。

盘庚带领商朝全国上下,迁都到殷之后,稳定的环境使得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商朝的生产力,生产技术水平,制作工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面的武丁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商朝 早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夏朝差不了多少 。在迁徙时代,商朝部落遇到强敌和自然灾害,还可以通过迁徙来化解。

但到了商朝的中后期, 农业生产技术 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出现了青铜制的农具,农作物的品种也更加的丰富(五谷),耕作方法和农业管理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尤其是在盘庚迁殷后,稳定的周边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又躲避了自然灾害的困扰和敌对势力的威胁。 长期的定居生活,使得人们能够建造牢固的房屋,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定居后,由于不需要频繁的迁徙,女性可以养育更多孩子,使得商朝人口呈现稳定的增长。 注意,此时的人口增长的,并不会出现早期生产力低下,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周边地区的食物产出不再满足需求而导致迁徙的情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此时的人口的单位产出已经大于单位损耗。 因此,定居后的人口增加,不但不会带来饥荒等问题,反而会增加盈余。

农业和畜牧业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辛苦耕作,或是饲养才能收获成果。辛勤耕耘的土地和精心建造的房屋,使得这个时期人们面对入侵, 宁可血战御敌,也要保住定居点自己辛苦耕耘的一切。

因此,这个阶段的商朝,迁徙已经不再必要,因为代价过于高昂。除非真的遇到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没有其他因素可以轻易的让商朝上下做出迁都的决定了。所以自盘庚迁殷直到商朝灭亡,商朝再也没有迁过都城。后人也称商朝为殷或者殷商。

我是H说 历史 ,让我们一起学习 历史 ,鉴往知来。

《先秦散文·尚书·盘庚上(商书)④》原文鉴赏

盘庚迁于殷②,民不适有居③,率吁众戚④,出矢言⑤,曰:“我王来⑥,既爰宅于兹⑦,重我民⑧,无尽刘⑨。不能胥匡以生⑩,卜稽曰其如台(11)?先王有服(12),恪谨天命(13),兹犹不常宁(14);不常厥邑(15),于今五邦(16)。今不承于古(17),罔知天之断命(18),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19)?若颠木之有由蘖(20),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21),绍复先王之大业(22),底绥四方(23)。”

盘庚敩于民由乃在位(24),以常旧服正法度(25),曰:“毋或敢伏小人之攸箴”(26),”王命众悉至于庭(27)。

王若曰:“格汝众(28)。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29),无傲从康(30)。

“古我先王(31),亦惟图任旧人共政(32),王播告之修(33),不匿厥指(34),王用丕钦(35),罔有逸言(36),民用丕变(37)。今汝聒聒(38),起信险肤(39),予弗知乃所讼(40)。

“非予自荒兹德(41),惟汝含德(42),不惕予一人(43)。予若观火(44),予亦拙谋(45),作乃逸(46)。

“若网在纲(47),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48),乃亦有秋(49)。汝克黜乃心(50),施实德于民(51),至于婚友(52),丕乃敢大言(53),汝有积德(54)。乃不畏戎毒于远迩(55),惰农自安(56),不昬作劳昬(57),不服田亩(58),越其罔有黍稷(59)。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60),惟汝自生毒(61),乃败祸奸宄(62),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63),乃奉其恫(64),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65),犹胥顾于箴言(66),其发有逸口(67),矧予制乃短长之命(68)?汝曷弗告朕(69),而胥动以浮言(70)?恐沈于众(71),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72),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73),非予有咎!“迟任有言曰(74): ‘人惟求旧(75);器非求旧,惟新。’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76),胥及逸勤(77),予敢动用非罚(78)!世选尔劳(79),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80),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81),予亦不敢动用非德(82)。

“予告汝于难(83),若射之有志(84)。汝无侮老成人(85),无弱孤有幼(86),各长于厥居(87),勉出乃力(88),听予一人之作猷(89)。

“无有远迩(90),用罪伐厥死(91),用德彰厥善(92)。邦之臧(93),惟汝众;邦之不减,惟予一人有佚罚(94)。

“凡尔众(95),其惟致告(96): 自今至于后日,各共尔事(97),齐乃位(98),度乃口(99)。罚及尔身(100),弗可悔!”

注释 ①盘庚:成汤第十世孙,商代第二十位君主。 ②殷:地名,今河南安阳。 ③民:民众,臣民。适,适应,安于。有,词头,无义。居,居处,指殷。 ④率:用,因而。吁:呼也。戚:贵戚大臣。 ⑤矢:陈述,传达。出矢言:指盘庚呼众臣出来对民众陈述他的告谕之言。 ⑥我王:指盘庚。来:指从奄迁来。 ⑦爰:变易。爰宅,迁居。于兹:在这里。 ⑧重:重视。 ⑨刘:杀害,指死于水灾。 ⑩胥:互相。匡:救助。生,生存。 (11)稽:考也。 卜稽:求卜。曰:句中语助词,无义。台(yi音怡):代词,用法如“何”字。盘庚之迁:违所卜,故民问之而自解也。 (12)服:事也,政事的制度。 (13)恪(ke音客):敬。 (14)犹:通由。兹犹,因此。常:永久,经常。宁:安宁。 (15)厥:其。邑:国都。 (16)于今:指汤立国至今。五邦:五个地方。商汤灭夏后,还都北毫(bo音薄,在今河南商丘北);传至仲丁,由毫迁嚣(ao音敖);河亶(dan音胆)甲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邢(geng音埂),又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奄;盘庚迁殷。 (17)承:继承。古:指先王。 (18)罔:无。断命:断定之命。 (19)矧(shen音审):何况。克:能够。从:继也。烈:功业。 (20)颠木:倒仆的树木。由:枯木再萌芽。由蘖(nie音聂):伐木残留的树桩或倒仆的树干重新生长枝芽。 (21)其:语气助词。永:绵延长久。命:指生命。 (22)绍:继续。复:恢复。大业:伟大的业绩。 (23)厎(zhi音止):定。绥:安。(24)敩(xiao音效):觉察,悟到。在位:指在位大臣。由乃在位,盘庚觉察到民不适有居,由于在位大臣之故。 (25)以:用。常:由来已久的。旧服:旧的法则。正:整饬。 (26)毋:不要,不许。或:虚指某些人。伏:隐匿。小人:指百姓。攸:所。箴:规诫。 (27)众:指群臣。悉:全部。庭:同廷。 (28)若:语助词。王若曰,《尚书》中,凡臣下转述国君的话,多用“王若曰”字样。这是史官口气,犹言“王是这样说的”。格,至。格汝众,犹言“你们来”。 (29)猷:同犹,与由通,以。黜:除去。乃:你们的。心:指私心。 (30)傲:傲慢,自以为是。从:同纵,放纵。康:安,指贪图安逸。 (31)古:从前。 (32)图:谋也,犹言考虑。任:任用。旧人:世家旧臣。共政:共理政事。 (33)王:指先王。播告:公告,向公众宣布。修:行也。 (34)匿:隐匿。厥:其,指先王。指:同旨,意旨。 (35)用:因此。丕:大。钦:敬。 (36)逸言:越轨的言论。 (37)丕变:大的变化。 (38)聒聒(gua音挂):拒善自用之意,愚昧无知,听不进正确的意见。 (39)起:编造。信:申述,说。险:邪恶。肤:浮夸。 (40)讼:争辩。 (41)予:盘庚自谓。荒:荒废。兹德:指重用老臣旧人的传统做法。 (42)惟:乃是。含:怀藏,隐藏。 (43)惕:畏惧。 (44)观火:比喻所见分明。 (45)拙谋:言拙于心计。意为我对你们过于宽容信任。 (46)作,使。乃,犹言你们。逸,放纵。 (47)纲,网上总绳。 (48)服田,从事于田间劳作。力穑,致力于农业收获。穑:指收获农作物。 (49)有秋:秋天有好收成。 (50)克:能。黜:除去。心:私心。(51)施:给予。实德:真实的好意。 (52)婚:亲戚。友:同僚。 (53)丕:语助词。丕乃:于是。 (54)积:聚。 (55)戎:通崇,大也。戎毒:大害。远迩:远近。 (56)惰农:怠惰之农。 (57)昬(min音敏):勤勉,努力去做。 (58)不服田亩:不在田亩中操作。 (59)越:于是。其:将。黍稷:泛指谷物。 (60)和:宣布。吉言:善言。 (61)自生毒:自惹祸殃。 (62)败祸:指做坏事,有害于民。奸宄(gui音轨):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指犯法作乱的行为。 (63)先恶于民:导民为恶,带头干坏事。(64)奉:承受。恫(tong音通)痛苦。 (65)相:看。时:同是。 憸(xian音先)民:小民:指见事不远之民。 (66)胥:相。顾:顾虑。箴言:指盘庚对人民规诫的话。 (67)发:说出。逸口:说错了话。 (68)矧(shen音审):何况。制:掌握,操纵。乃:汝,你们。短长之命:犹言死生之命。 (69)曷:何。 (70)动:煽动,动摇。浮言:无稽之言。 (71)恐:应是恶字,形似而误。沈: 尤(you音由)之假借字,流行。 (72)燎:放火也。向迩:接近。 (73)靖。善。 (74)迟任:古之贤人。 (75)惟:宜,应。 (76)古我先王:指盘庚之祖先。乃祖乃父,指大臣之祖先。 (77)胥及:相与。逸:安乐。勤:劳苦。 (78)敢:岂敢。动:动辄。非罚:不当之罚。 (79)选:与纂通,继续也。劳:事功。 (80)兹:现在。大享:大祭祀。 (81)作福作灾:意为福灾皆由你们自作。 (82)非德:与上文非罚相对成义,不应该施予的恩惠。 (83)于:以。难:艰难,指为政之难或迁居之难。 (84)志:所射之标志,即准的。 (85)侮老:《唐石经》作老侮,指见人老而加以轻慢。成人:成年人。 (86)弱孤:指见人年幼而加以欺凌藐视。有:语助词。 (87)长:安也。厥:其。 (88)勉出乃力:勤奋地使出你们的力量。 (89)作:为。猷:谋也。 (90)远迩:远近,指亲疏。 (91)伐:诛。死:犹恶。 (92)德:指爵赏。 (93)臧:善也。 (94)佚罚:指施加刑罚有疏失。 (95)凡:所有。 (96)致告:转达。 (97)共:同恭,敬也。 (98)齐:整饬。位:职责。 (99)度:杜,闭。 (100)尔身:你们自身。

今译 盘庚从奄迁都于殷,臣民不安于新迁的居处,因而盘庚呼众臣出去对臣民传达他的训话,说:“我王从奄迁来,既然迁居到这里,是重视人民,不使人民完全遭到杀害。如果不能相互匡救而生存,即使占卜了又将如何呢?先王做事的制度,是恪守王命,因此不敢永久安居在一个地方;从商汤立国至现在,不常固定在一个城邑,已经迁徙五处了。今不继承先王迁避之事,则不知天所断定之命,何况其他能继承先王之大业吗?倒仆的树木可以发出新芽,上天原是要使我们的生命在这新邑里绵延下去,继续复兴先王的大业,使四方安定。”

盘庚觉察到民之不安于新迁的居处,由于在位大臣之故,要用由来已久的旧有的法则整饬当时的法纪。便说:“我所规诫小民的话,你们无论是谁都不许隐匿起来。”盘庚命令群臣都到朝廷上来。

盘庚说:“你们来。我要告诫你们,教训你们,为的是让你们去掉私心,不可倨傲放肆而贪图安逸。

“从前的先王,总是考虑任用世家旧臣,同他们共理政事。施行先王之布告,先王的旧臣传达命令,不敢隐匿先王的旨意,因此先王对那些臣子都非常看重,没有越轨的言论,因此人民的行动都有大的变化。现在你们听不进正确意见,编造出一些邪恶浮夸的话向百姓申说以惑乱听闻,我真不知道你们所争辩的究竟是为什么。

“我并没有荒废了先王重用旧臣之德,乃是你们怀藏其德,不向百姓讲明,对我毫不畏惧。我看事情就像看火一样分明,却因缺少心计,过于宽厚,这就使得你们大为放纵起来。

“要象网一样结在纲上,方可有条理而不紊乱。要象农民尽力耕作,才可获得丰收。你们如果能除去私心,要把真实的好意给予人民,以至于你们的亲戚朋友,我于是敢高声说,你们有积德。如果你们不怕远处、近处的人民都为你们而遭受大害,那就像怠惰之农,苟自安逸,不肯努力做劳苦的事,不在田间操作,于是就不能收获粮食。

“你们不把我的善言向百姓宣布,这是你们自取祸殃,你们做出种种有害于民的坏事,终于害了自身。你们既引导人民做坏事,这些痛苦应由你们自己承受,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你们看到这些见识不远的小民,还能顾及我所规诫的话,唯恐嘴里说错了话,何况 *** 纵着你们的生杀之权,为什么你们不畏惧呢?你们有话何不先来告知我,竟用无稽之言来动摇人心?罪恶是容易流行滋长的,正如燎原的大火,连接近都无法接近,又怎能扑灭呢?果真如此,那是你们自取不善,不是我的过失。

“古之贤人迟任说过:用人应该选用旧臣,不象器具不用旧的要选用新的。

“我的先王和你们的祖先,彼此都共同过着安乐和劳苦的生活,我怎敢对你们动不动就用非分的刑罚呢?你们若能世世继续你们祖先的事功,我决不肯遮掩你们的好处。现在我要大祭先王,你们的祖先也将跟着一同受祭,你们的福和灾,都由你们自作,先王和你们的祖先会处置你们,我也不敢擅用不应该施予的恩德。

“我告诉你们以艰难,你们应当象射箭一样有标志,不可偏离。你们不许轻慢不尊重上年纪的人,也不许藐视欺凌少年人,各长安于其所居,勤奋地使出你们的力量,听从我一人作出的谋划。

“不论亲疏远近,我是一律对待,用刑罚惩治其罪恶,用爵赏表彰其善行。国家治理得好,是你们大家的功劳;国家治理得不好,那是我一人有失罚之过。

“你们大家要把我告诫你们的话转相传达;从今以后,各认真办理你们的事情,不要傲上,整饬你们的职位,杜塞你们的口,不要浮言。不执行我的告诫,惩罚到你们自身,后悔也来不及了。”

总案 《盘庚》原是史臣记录的商王盘庚训诫臣民之词。盘庚是商代第二十位君主,他为了整顿内政,避免自然灾害,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臣民不愿迁徙。盘庚在迁都前后对臣民作了三次训话。本文虽然盘庚利用天命鬼神迷信,对臣民进行训诫和威胁,以维护其统治,但却能一再讲明迁都的原因和好处。这篇最早的散文,文字古奥难懂,但却多是当时的口语,颇能生动传神。有些比喻,比较生动形象,如:“予若观火”,“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等等。这些生动的比喻,有的至今还活在我们的语言中,且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应用。这些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比喻,不仅把抽象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而且读来亲切感人,收到较强的艺术效果。其中训话的语气,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些特点对后世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