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传是楼记阅读理解及阅读问题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3 18:13:35浏览:6分类:文字大全

传是楼记阅读理解及阅读问题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①,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③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注①缃帙(zhì):浅**的书套。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③ 呻占(zhān):诵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次:顺序

 B.吾耳目濡染旧矣。 旧:通久

 C.而又未必能世宝也 宝:珍宝

 D.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 顾:不过,却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的一组是

 ①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②藏而勿守,犹勿藏也 ③始乎博,终乎约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⑤尊所闻,行所知⑥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藏书楼的`情况,并通过描述徐健庵言行,交代了传是楼的来历。

 B.楼主人本来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给子孙,但又认为将书传给子孙更有价值,因此将其楼命名为传是楼。

 C.作者认为守书比藏书难,读书又比守书难,最难的是能够从书中取立身处世之道,并身体力行。

 D.作者赞扬楼主能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来行事处事,所以上得天子敬重,次为朝中官员敬重。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

 (2)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

 (3)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绞丝旁加相怎么读

1. 关于兰花竹子的诗句古诗词(有关竹子和兰花的诗句)

关于兰花竹子的诗句古诗词(有关竹子和兰花的诗句) 1.有关竹子和兰花的诗句

竹: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

2.赞兰花竹子的诗句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关于竹子的诗词: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杨万里.宋(1127-1206)。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李商隐 唐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杜甫 唐

题刘秀才新竹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郑板桥 清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关于兰花的诗词: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板桥《峤壁兰》

3.赞兰花竹子的诗句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关于竹子的诗词: 欧阳修.宋(1009-1072)。

醉翁。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杨万里.宋(1127-1206)。 咏竹 凛凛冰霜节。

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

自有月传神。陶渊明 .东晋(365-427)。

潜,元亮。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

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

桑竹残朽株李商隐 唐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杜甫 唐 题刘秀才新竹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郑板桥 清 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关于兰花的诗词: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板桥《峤壁兰》。

4.赞颂兰花,梅花的古诗词,竹子,菊花的古诗词

兰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清代张纶英《兰草》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

清代张问陶《兰》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梅花

赠范晔 陆凯 南朝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咏春笋》唐.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初食笋呈座中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唐.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有哪些是写兰花和竹子的诗句

咏 兰 诗 选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 愈《幽兰操》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兰渚泊》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马戴《秋思》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无可《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李峤《兰》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 元·张翥《题兰》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明·李梦阳《湘妃怨》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 明 陈汝言《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崔涂《幽兰》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商《与于中丞》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唐·刘谷《和三乡诗》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 唐·褚朝阳《奉上徐中书》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 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 宋·释文兆《幽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 宋·丁谓《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 宋·张咏《萧兰》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 宋·晏殊《盂兰盆》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释重显《日暮游东涧》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 宋·梅尧臣《兰》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宋·梅尧臣《石兰》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 宋·赵湘《皇后阁春帖子》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 宋·朱熹《咏蕙》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 宋·朱熹《兰涧》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 宋·朱熹《兰》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 元·余同麓《咏 兰 》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 明·文彭《题兰竹卷》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 明·史鉴《子昂兰》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 明·李日华《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

6.关于兰花,竹子,菊花的诗句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7.关于兰花和竹子的诗句 ﹝ 各五句 ﹞急要

兰花: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3.、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5、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6、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7、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竹:

1、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君看漫天杨花雪,须想天上散花人。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5、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6、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7、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好事近》

8、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望采纳!

8.形容“竹子和兰花品格”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1.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春笋满山谷。

诗词如潮海,不与群芳争艳。

2. 《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 《冉冉孤生竹》

两汉:佚名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4.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代: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5. 《竹》

唐代: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6. 《点绛唇(兰花)》

宋代: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7. 《兰溪》

唐代: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9.赞颂兰花,梅花的古诗词,竹子,菊花的古诗词

兰花清代缪公恩在《露兰》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清代张纶英《兰草》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

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清代张问陶《兰》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梅花赠范晔 陆凯 南朝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拼音: xiāng

笔画: 12

部首: 纟

五笔: xshg

基本解释缃(缃)

xiāng

浅**:缃帙(浅**书套。借指书卷)。缃素(古代书写用。借指书卷)。

笔画数:12;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123425111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