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拗有几个读音?分别是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3 20:40:10浏览:18分类:文字大全

拗有几个读音?分别是

拗有三个读音

分别是拗ǎo ào niù

拗 ǎo

部首笔画

部首:扌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RXLN 五笔98:RXET 仓颉:QVIS

笔顺编号:12155453 四角号码:54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D7

基本字义

1.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break]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唐· 温庭筠《达摩支曲》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药》

3. 又如:拗折(折断)

4. 转折;弯转 [turn;bend]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朝花夕拾》

5. 另见 ào;niù

拗 ào

基本字义

1. 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详细字义

〈动〉

1. 违反;不服从 [disobey; violate]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唐· 韩愈《答孟郊》

2. 又如:拗憋(倔强顽抗,不顺从);拗怒(压抑愤怒);拗抗(违反;不服从);拗戾(违反)

3. 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hard to pronounce]

怪事,没有比这个再拗口,再难记的了。—茅盾《陀螺》

4. 又如:拗律(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拗救(律诗的拗句,须用拗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拗字(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

5. 撬,扳 [force sth. up or open]

口如暴死人,铁石拗不开。——前蜀· 贯休《偶作》

6. 又如:拗项(扭拗颈项。比喻士大夫期望高官厚禄);拗开(两手把东西掰开)

7. 另见 ǎo;niù

常用词组

1. 拗口 àokǒu

[hard to pronounce;awkward-sounding;speak with a lisp] 说起话来别扭,不顺口

2. 拗口令 àokǒulìng

[tongue twister] 绕口令。由于有成串的类似的变化微小的音(主要是辅音)而难以发好音的词、短语或句子

拗 niù

基本字义

1. 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手,幼声。 ǎo 本义:用手折断) 固执 [obstinate;pigheaded;stubborn]。如:拗逆(违逆);拗别(不顺从);拗彆(不顺从);执拗;脾气很拗;拗性(性情固执);拗执(固执倔强);拗强(固执倔强);拗木枕(强项。比喻性格倔强而不肯低头)

〈动〉

1.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turn back]。如:拗项(扭转颈项);拗转(扭转);拗捩(扭弯)

2. 另见 ǎo;ào

常用词组

1. 拗不过 niùbuguò

[unable to dissuade] [对他人的固执或坚决] 没法改变过来

这老头脾气犟,你可拗不过他

2. 拗劲,拗劲儿 niùjìn,niùjìnr

[waywardness] 固执的性情

他凭着一股拗劲,解决了这道难题

拗一下的中“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1、拗,[niù]:固执;不随和;不驯顺。[ào]不顺;不顺从。[ǎo]:使弯曲;使断;折。

2、拗组词:拗开、违拗、拗不过、拗口、执拗、拗句、拗戾、绿拗儿、直拗、拗处、拗撬、拗蛮、拗体、争拗、拗律、拗捩、七扭八拗、一不拗众、偏拗、憋拗、拗涩、拗陷、四不拗六、拗曲作直、强嘴拗舌、拗峭、拗口风、拗体诗、别拗。

拗 [ǎo] ? 中国汉字

意为:弯曲使断、折,弄弯;使……断,如“把钢丝拗断”。

例句:竹竿~断了

动词

形声字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唐·温庭筠《达摩支曲》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药》

又如:拗折(折断)

转折;弯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