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曲剧《花为媒》赏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3 21:35:04浏览:17分类:歌词大全

曲剧《花为媒》赏析

“不愧是专业大剧团,这戏演的真中!”“演媒婆阮妈的演员表演太到位了!”“张五可唱的老好听!”……散戏后,观众边走边议论道。

今晚欣赏了河南省洛阳市曲剧院演出的《花为媒》感慨颇多。早听说过赵丽蓉和新凤霞等主演的评剧《花为媒》,曲剧还是第一次欣赏呢。

这部戏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少安员外寿诞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与表姐李月娥相见,互诉衷情,并赠罗帕定终身。王母也有意撮合二人成婚。但王员外则说,月娥不懂礼教,不答应二人成婚。

王员外托媒人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来到张家,张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双全,一说便妥,但王俊卿心爱表姐月娥,不允张家亲事,并忧虑成疾。王母爱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妈献计去张家花园相亲,以为王俊卿亲眼看见张五可的才貌后便会答应,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贾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张家花园相亲。张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见贾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顿时雪化冰消,并赠红玫瑰,私订终身。

王母为了让儿子能娶月娥,心生一计——抢先让李月娥到王家与王俊卿拜堂成亲。王俊卿以为新娘是张五可,拒不拜堂。当他听说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顿时心花怒放,疾病痊愈。待张五可的花轿前来,他们早已拜完花堂。张五可闻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闯进洞房,质问王俊卿。阮妈见状,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此际,突然发现贾俊英,随即他拖入洞房,于是真相大白,两对有情人各遂心愿。

剧中主线条围绕着李月娥与王俊卿之间恋情展开,阮妈说媒的过程也是这部戏曲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整部戏曲充满了喜剧性效果,最后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可算旧社会的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那么悲悯,可歌可泣。然而花为媒,也就是以花为媒的意思,让两对有情人终于走在了一起。正像他们最后的唱词一样,王俊卿与李月娥是天生一对,而贾俊英与张五可是地造一双,一切的一切在这部戏里面都是那么的合乎情理,在命运中他们就是注定的一对,什么都阻挡不住他们相爱!

《花为媒》这部戏曲特点是风格幽默,唱词优美。几个高潮或著名唱段为:报花名、菱花自叹、闹洞房。尤其是其中的报花名,让我为之惊叹,词曲是那么的优美,而且就带有一种说唱倾诉的味道,花是这部戏曲的灵魂。其唱词:

张五可: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阮妈:你再报夏季给我听。

张五可:夏季里端阳五月天,火红的石榴白玉簪,爱它一阵黄啊黄昏雨呀,出水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晚风前。

阮妈:都是那个并蒂莲哪,啊啊。

张五可:秋季里天高气转凉,登高赏菊过重阳,枫叶流丹就在那秋山上,丹桂飘飘分外香。

阮妈:那朵朵都是黄啊。

张五可:冬季里雪纷飞,梅花雪里显精神,水仙在案头添啊添风韵儿呀,迎春花开一片金。

阮妈:转眼是新春。

这些词是那么的活泼而生动,放在眼前就是一副美景。岂不令听者为之叹服!

欣赏完整部作品,我对其作者也是肃然起敬,让我们领略了旧时代爱情的唯美。整部戏曲听来就是那么的舒适,精神上有一种放松,给听众带来了欢笑,然而在幽默中带有生活的哲理。想必这就是中国戏曲的唯美和伟大之处!

其实,《花为媒》整部戏的主题思想其实是宣传新时代的女子自主婚姻,自由追求幸福,在当时的时代,这是艺术家所要着重表达的。一般的古代爱情戏往往都是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爱情名剧《西厢记》就是这类戏的代表。而《花为媒》中的父母都是很讲民主的。阮妈去张家提亲时,五可之母说道:“我们虽然愿意,可是作不了主,必须**愿意才行,以免后来瞒怨我们呀,我说女儿呀,阮妈说的你愿意不呀?”阮妈至王家提亲,王俊卿之母也说道:“但有一件,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我得与我儿子商量商量。”当王俊卿提出不要张五可而要他表姐李月娥时,其母便顺从他的心意,让阮妈去李家提亲。以上两例不难看出:父母虽然也要行使父母的权力——为儿女的婚事做主,但却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与儿女商量,充分重视儿女的意见和想法。同样,张无可虽是古代少女,但作者却赋予了她大方、泼辣、豪爽的性格。从“对花”、“闹洞房”等处不难看出。

全剧的结构完满,从文学角度来讲十分符合“起承转合”剧情结构,“头身尾”缺一不可。角色安排也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一部成功戏剧所需要的鲜明的主题思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饱满的人物形象,恰当的角色安排,《花为媒》均已具备,因此其成功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与所观演出是同一演员)

花好月圆,听起来真是个俗词,然而那热闹俗气中透露着的尘世的欢喜,却有着一种惊艳的美。这种惊艳便来自于评剧《花为媒》。

最初知道评剧便是从那段好听的“报花名”开始的:“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唱词不娇柔,不雕琢,珠圆玉润,像首散发着氤氲花香的古诗,像篇姹紫嫣红花开一片的散文。评戏《花为媒》便在花团锦族中向我们呈现出一种温婉动人的美。“花开四季皆应景,俱是天生地造成 。”当时的新凤霞可真是风华绝代,瓜子脸,黑郁郁的双眼,那含娇带嗔的样子,天生的贤惠长相,天生的灵气特质,绝不压于当代任何一个当红明星。玲珑的表演技压群芳,动听的唱曲惊闻四座,芳菲四溢的剧本展现了戏曲文化的精粹,《花为媒》是那个时代光彩夺目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堪称经典实不为过。

《花为媒》,顾名思义,就是“以花为媒”。风格幽默,唱词优美。整部剧以唱为主,唱词精彩绝伦,回味悠长,余韵绕梁,是新派唱腔中的干净利落,其中“报花名”,“菱花自叹”,“闹洞房”,三个著名的唱段更是词美,曲美,人更美。

剧中张家五**张五可这个人物本是别人罗曼史里头的插足者,应该是爱情故事里的配角,可是被巧妙的塑造成了第一女主角。她活泼美丽,还有恰到好处的泼辣,既是矜持有度的**,又是一位敢于争取自己爱情的有担当的女性。她在表演中非常可爱有喜感,将旦角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菱花自叹”中,张五可的自恋透着少女的可爱:头上的青丝发乌光闪耀,插一枝红玫瑰,紧压着鬓梢,面似芙蓉眉如新月耳如元宝,鼻如悬胆齿如编贝我这口似樱桃。水灵灵一双杏眼似笑非笑,翠耳环戴两边临风就摆摇。上身穿苏州绣靠身小袄,紧裹着这一掐杨柳细腰。八幅裙腰间系珠围翠绕,轻移步慢转身裙带飘飘。对菱花仔细照我样样都好,真好像九天仙女下云霄。 多么可爱,多么本真的一位少女!

“闹洞房”里,两个准新娘的较劲更是剧中的高潮。李月娥因为占了先机,所以心里头沾沾自喜,而张五可则强压怒火,却还在心里暗暗把对手打量。两位女子的美貌俱在对方的表述中呈现:张五可用目瞅,从上下仔细打量这位闺闺女流;只见她的头发怎么那么黑﹖梳妆怎么那么秀﹖两鬓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凤纂不前又不后,有个名儿叫仙人髻。银丝线穿珠凤在鬓边戴,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颤颤悠悠恰似金鸡乱点头。芙蓉面,眉如远山秀,杏核眼灵性儿透,她的鼻梁骨儿高,相衬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朱,不薄也不厚,耳戴着八宝点翠叫的什么赤金钩。上身穿的本是红绣衫,拓金边又把云子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内套小衬衫,她的袖口有点瘦;她整了整妆,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劲,透了一透袖;露出来十指尖如笋,她这腕似白莲藕,人家生就一双灵巧的手,巧娘生下这位俏丫头?这段唱词形象又俏皮,把对方的美貌从头到尾夸了一遍,就是女人看女人的那种细节角度,这当口还有这份闲情,更让人觉得年轻女子的可爱。

一曲充满喜剧色彩的《花为媒》,因为错中错面生出诸多戏曲效果,最终自然花好月圆,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前我总认为花好月圆充满俗气,其实那才是人生的美妙梦想,原来岁月静好居然是俗气的。休息日,我还是沉浸在这俗气中,再看一曲喜庆的《花为媒》。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