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郯国的国君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3 23:56:18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郯国的国君

郯子 春秋时期郯国君主,己姓(一说赢姓)子爵,少皞涧氏后裔。郯国之君称郯子,因失籍失载,郯国世系不详。通常提到的郯子,是指公元前525年朝拜鲁国的那位郯国君主,和孔子是同时代人。据《春秋左氏传》载:鲁昭公17年(前525年)秋天,郯子朝鲁,昭公盛宴款待。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郯子为何以鸟名官,郯子回答得很详尽。他说:“少皞是我的远祖,我当然知道。我的祖先少皞挚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以鸟为师,用鸟名来称呼各种官职:凤鸟氏主管历法,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另外,还以五雉为五工正,分管手工业….”郯子的一番话,满座人无不佩服。当时27岁的孔丘,在鲁国做个小官,他听说此事后,立即去拜见郯子请教。这就是韩愈《师说》中提到的“孔子师郯子。”孔子对郯子的博闻多识十分钦佩,尤其是象郯国这样一个区区小国能够珍视和保存自己的确历史文化,更使他十分感慨。孔子后来还特意到郯国游学,在城北十里铺遇到晋国学者程子,两人在车上俯身交谈,终日甚亲,以致车上的伞盖都倾斜了。后人建盖亭以纪其事。

郯子朝鲁一番话,载入史册,流传后世,至今仍是人们研究古代官制和民族形成的重要资料。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墓、郯子庙、问官祠以作纪念。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古郯遗迹,又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人们景仰郯子对历史文化的重要贡献,过去在郯子庙中曾供奉“三圣”像,将郯子与孔子、老子并列。为弘扬古郯文化,郯城县人民政府于1991年9月在县城驻地建造了郯子雕像。

于定国(前111年—前40年) 字曼倩,西汉时东海郡郯县人。定国之父于公,只做过县狱吏、郡决曹这样的小官吏,因其为孝妇辩怨的事迹载入史册。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著名悲剧《窦蛾冤》。

于定国自幼随父学习刑典之学,熟悉法律。曾为县狱吏、郡决曹,后补廷尉史。由于他办案公允,声誉渐高,受到汉昭帝器重,升为侍御史、御史中丞。汉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即位。刘贺是一个荒*无道的昏君,于定国就与大将军霍光等一起废掉了他的帝位。汉宣帝即位后,于定国被提升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数年后又升为水衡都尉、廷尉,位列九卿,成为掌管刑法的最高长官,凡郡国决狱有疑,皆由廷尉审核决定。于定国执法公正,办案明快。对疑难案件,倍加审慎,他量刑时主张宽平,对鳏寡孤独着常存哀怜之心。他当了18年廷尉,朝野称颂,与汉文帝时著名的廷尉张释之齐名。当时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为不会吃冤枉官司。”汉宣帝甘露二年,升任御史大夫,次年又当了丞相,封平西侯,为百官之首。永光元年,因年事已高,汉元帝赐予安车驷马,黄金60斤还乡,70岁病卒。

王郎(153—228年) 字景兴,三国时东海郯县人。幼年时熟读经书,博学多才,年轻时被拜为郎中,认菑丘长。拜太尉杨赐为师学习经书。后在徐州治中帮陶谦掌管文书。当时汉室衰微,群雄四起,关东一带战事仍频,王郎向汉天子请求勤王,汉献帝见表后十分高兴,随即封陶谦为安东大将军,王郎也被封为会稽太守,王郎推行仁政,“惠爱在民”,使“稽郡殷实富裕”,很有政绩。王郎做太守第四年,孙策兵临会嵇稽,王郎率兵决战,因寡不敌众被俘。孙策因王郎儒雅博学,未加害,留置曲阿不放。曹操于建安三年上表征聘王郎,出任谏议大夫 ,参司空军事。王郎精通法律刑理,以治狱见称。曹丕即位后,王郎升迁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魏明帝即位后,王郎被封为兰陵侯。后任司徒。太和二年(228年),王郎死,谥号“成侯”,死后归葬故里。今郯城县港上镇朗里村,即为王朗故里。

王肃(195---256年) 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东海郡郯人。其父王朗。王肃得其家传,博通经史,著述甚丰,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18岁时,拜著名学者宋忠为师读《太玄》,他勤于思考,常常超越出老师的讲解而提出新见解。在学术研究中博才众长,独树一帜,创立了与郑玄相对垒的王肃学派。王肃所代表的经学被称为“王学”,在经学史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魏文帝黄初年间,王肃入仕为散骑黄门侍郎,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拜散常侍,对军国大事常提出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王肃学识渊博,直言不讳,曾向皇帝建言革除政治弊端,撤并那些清闲无用的官僚机构,裁减冗官,使官有实职,职有实事。让官员少些,俸禄高些,使公家出的费用少,为官者进仕之志高。256年,王肃死,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

何承天(373---447年) 南北朝时期宋东海郯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和天文学家。东晋末任参军及浏阳令;入宋后,被召为尚书祠部郎,奉旨与傅亮共撰《朝议》,不久补南台治书侍御史。元嘉十六年(439年),何承天任著作佐郎,撰国史。后转任太子率更令。元嘉19年(442年),立国子学,以本官领国子博士。后升任御史中丞。何承天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继承舅父徐广40余年观察的天象成果,又亲自观测了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天文资料,创制了新的历法,经朝廷批准自元嘉22年起使用,称元嘉历。又创日法,为唐宋历法家所采用。研究天文学必须有相应的数学基础,何承天精于历数,在推算圆周率上有重要贡献。他求得圆周率为3.1418。作为一位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何承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写出了《达性论》、《报应问》、《答宗居士书》等一系列论文,批驳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和神不灭等谬论,指出“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有力的回击了神不灭论。

何承天在数学、历史、考古学和文学等诸多方面方面都卓有建树。文学方面有《木瓜赋》等诗文传世。在音乐方面,他精通音律,曾发明接近十二律的新律,又擅长弹筝,宋文帝曾赠予他银筝一面,他曾参与撰修国史,《宋书》有志三十卷,大多取材于何承天撰写的旧稿。

王僧孺(456—522年) 字僧孺,南朝齐梁间文学家,东海郯人。王僧孺仕齐起家,初为太学博士。后任晋安郡丞、侯官县令等职。齐明帝萧鸾即位后,下诏求贤举士。始安王萧遥光上表推荐僧孺,对他的人品学问给予极高评价。于是王僧孺被任命为尚书仪曹郎,不久又升任治书侍御史。后王僧孺出为钱塘令。梁朝建立后,王僧孺又历任临川王后军记室等职,为官清正,流誉后世。

王僧孺是一位学者,三坟五典无不通晓,对文学也颇有研究。他精通谱谍之学,考定《百家谱》,为整理和保存历史文籍做出了独特贡献。他擅长书法,楷隶皆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臧书家,曾收藏各种书籍万余卷。

徐勉(466—535年) 字修仁,南北朝时期东海郯人。18岁时即被选入国子学读书。后因射策考选,被封为王国侍郎、太学博士,后不断升迁,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五兵尚书、吏部尚书、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中书令等要职,成为梁王朝的重臣。身居显位30余年,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在垂暮之年写成《戒子书》,训导后辈要“见贤思齐”,注重修身立德,不要贪于财货。徐勉博通经史,学识渊博,能熟诵《百家谱》;定百官为九品十八班。并对《周礼》很有研究,还十分熟悉晋朝以来的朝仪、国典。梁初,他受命撰修《五礼》,并作了详细注释。

嵇 jī 山名。参见“嵇山”。;姓。

稽 jī

停留:~留。~滞。

考核:~核。~查。~考。无~之谈。

计较:反唇相~。至。姓。

稽 [qǐ]

〔~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