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十大弟子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00:27:58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十大弟子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指释迦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乐欲各执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故称第一。即:(一)舍利弗,智慧猛利,能解决诸疑,号称「智慧第一」。师遍习世间技艺,通晓四吠陀论,又能广解诸论,年十六已能摧伏其他议论。闻佛弟子说佛所说之因缘法,即能了解诸法无我之理。师素晓外典,故归佛后屡能摧伏外道。(二)摩诃目犍连,神足轻举,能飞遍十方,故称「神通第一」。幼与舍利弗亲交,与之同时出家,随六师外道之一删阇耶修学。后受舍利弗引导归佛。其修行特色为得天眼、天耳、知他心及能知过去未来等神通。为救其母出饿鬼道,乃从佛所教,修盂兰盆供。又提婆达多破僧团时,与舍利弗同至伽耶山使五百徒众复归于佛。(三)摩诃迦叶,行十二头陀,能堪苦行,故称「头陀第一」。师本娶跋陀罗迦卑梨耶为妻,皆不好五欲,后一起出家。因受佛教化,发正智,以僧伽梨供养佛,著佛所授与之粪扫衣。世尊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而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故事,更为禅家脍炙人口之公案。佛将无上正法付嘱于师,为佛灭后诸比丘之大依止。(四)须菩提,恒好空定,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佛由仞利天下降阎浮地时,众人皆前去礼佛。师正缝衣,欲往迎时,顿生一念,乃观诸法皆空、不造不作之理,遂解今所归命实为真正之法聚,乃还坐缝衣。(五)富楼那,又作满愿子。能广说法,分别义理,故称「说法第一」。师说法时,先以辩才使听者欢喜,次以苦楚之言责切其心,终以明慧教诲空无,令闻者解脱,从之证果,至入涅槃,凡度化者九万九千人。(六)摩诃迦旃延(略称迦旃延),能分别深义,敷演道教,故称「论义第一」。师善演佛略说之法义,助益于弟子对佛法之理解。又热心布教,住于阿般提国,教化无数。(七)阿那律,又作阿尼律陀。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故称「天眼第一」。师曾于听法中酣睡,佛陀叱责之。阿那律遂立誓不眠,因而失明。其肉眼虽败坏,然以精进修行,遂获天眼。(八)优波离,又作优婆离。奉持戒律,无丝毫触犯,故称「持律第一」。师原为宫中理发师,与诸王子一同出家。此为佛陀广开门户,平等摄化四姓之第一步。第一次结集经典时,阿难诵出经,优波离诵出律;故为律藏传持之祖。(九)罗睺罗,不坏禁戒,能诵读不懈,故称「密行第一」。为释尊之子,年十五出家。因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弗行乞,于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又能严守制戒,修道精进,依数息观而得证圣果。于十六阿罗汉中列第十一位。(十)阿难(全名阿难陀),能知时明物,所至无障碍,多闻忆持不忘,堪任奉上,故称「多闻第一」。为佛之从弟,出家后常随侍佛。世尊之姨母及五百释氏女得以出家,皆由阿难尽力请求之功。自齐梁时代以降,我国崇拜十大弟子之风即已盛行,其形像亦流布于世。敦煌千佛洞壁画第一三八窟,中央作塑造释迦像,其后壁彩画十大弟子立像左右各五尊,并附铭于其侧。画像仪容端严,生气旺溢,被视作宋初之作品。〔灌顶经卷八、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p369

原文:

弟子品第三

这时,维摩诘居士示现有病卧床休息,心想佛大慈大悲,一定也能关心我的病。

........................

这时,佛对须菩提说,你去其家中问候一下吧!须菩提说,我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因为,我往昔到维摩诘居士家乞食,维摩诘居士亲自给我盛满钵饭后对我说,你如果是真持戒修行,不是混饭吃,不是混日子,就能对的起饭食,对得起诸法;对得起诸法,也就对得起饭食。只有这样修行于道,才能消化此饭食所携带的业力。如果你能现不断*相,不断嗔痴相,又能离*怒痴,又不让其毒性害其身;让现像与离相于一体,又示现欲爱,又能证得解脱;或像提婆达多一样,现五逆相,而证得解脱;既证得解脱,又现不解脱身,又不被烦恼束缚;只见行于道而度众生,不见生老病死,又知道所现之身有生老病死;随自性证入道果,又现不得道果之身,又不能说没有道果;又不能说是凡夫,又能离凡夫法;又不能说是圣人,又不能说不是圣人;虽然,所现之身具有诸法之相,又能离诸相,不被世间诸法相所染污。只有这样修行于道,才能消化掉此饭食所携带的业力。如果你能在不见佛、听不到佛法的情况下,现身随外道六师出家,或随外道六师堕于地狱,于外道中或于地狱中,能救度诸外道众生去掉我慢与邪知、邪见。只有这样修行于道,才能消化掉此饭食所携带的业力。如果你虽现僧像,去外道邪见之处乞食,却不能将它们度脱至智慧彼岸;去有各种各样灾难的人群处乞食,却不能度脱他们离开灾难;你吃了他们所供养的饭食,等于你也有烦恼,远离了清净法。只有你精勤修行,证得道果,救度供养你饭食的人,也脱离生死苦海。这样你所现僧像,才不是名誉上的福田。而是功德福田。否则,供养你饭食的人,都堕于三恶道中,或作了魔王眷属;你与这些三恶道众生或魔子魔民有什幺两样吗?如果你不能救度众生,不能报众生饭食诸恩,还对众生善与不善生出差别念的怨心,等于在谤诸佛,毁掉诸佛之法,不能证入佛道,不能得大涅槃乐。只有这样修行于道,才能消化掉此饭食所携带的业力。当时,我听了这一番话,都茫然不知是什幺意思,更不知怎幺回答。只是托钵想走,维摩诘居士对我说,你心里不要畏惧。你想一想,佛如果示现人形像,听我维摩诘这幺说能心里畏惧吗?我回答说,不能!维摩诘居士继续对我说,一切诸法都是辩证的,你不应该畏惧。因为一切诸法,都需要事物变化的现象表现出来。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就不执着文字,而是领会其义。所以,就应该无所畏惧。何况证道解脱无文字相,文字表述的只是道的形式,法的符号。维摩诘说此法时,二百天王之子得明法清净。所以,我不够资格去他家里问候!

解释:

这里,维摩诘居士所说的是诸佛和有化身成就的诸菩萨境界。从出世间法看世间法的实相。正所谓,食君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世间的一文钱和一粒米,都是众生之身力或以生命为代价的,是有业力的。诸佛菩萨接受众生的供养,能以神力化业力,众生舍业力得神力,能让善业增长,得善果报。所以,才是福田。如果受众生供养,不去修道,不能证道,不能用神力回报众生,就要用披毛戴角的身力回报众生。如果对身边的人,对谁都有意见,见谁都有过错,乃至众生都对不起你,老天对你也不公,这样的人,若是在家人是六道轮回;若是出家人,就等于在谤佛谤法,要堕地狱道的。因为,这样的心想行作,是与诸佛的菩萨道对立的,相违背的。不管心里想没想谤佛谤法,而事实的效果确实如此。

这部经的经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是以人名为经名的佛说经典。名为维摩诘所说,实为佛说。主要有两点不可思议,一是在世间受持佛法的人,随因缘示现不可思议;二是行菩萨道的境界不可思议。此经通篇都是诸佛境界,佛说菩萨道是方便示现,智慧解脱微妙意义于大成,今生没有机缘读诵受持此经的修行人,实为三生憾事,一慢而失大法,一轻漏而失菩提,是行菩萨道的缘分不具足。维摩诘居士是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位富翁的家里,维摩诘翻译成中文为净明。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