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母”在姓里面怎么念?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01:02:01浏览:37分类:文字大全

“母”在姓里面怎么念?

姓氏略考-母(毋、毋)邱姓-姓氏渊源

分类:②姓氏渊源

0968 母(毋、毋)邱[母(毋、毋)丘,读音作wú qiū(ㄨˊ ㄑㄧㄡ),或读作Guàn qiū(ㄍㄨㄢ ㄑㄧㄡ),但不可读mǔ qiū(ㄇㄨˇ ㄑㄧㄡ)]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末期齐国母邱(毋丘)氏,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母邱氏,实际为毋丘氏,以邑为氏。毋丘,即今山西省平阳县一带(一说在今河北省高阳县)。“邱”,是后人在“丘”字旁加“邑”而成。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母邱氏,其先食采母邱,因氏焉。”对于“母邱”,近代著名甲骨学奠基者、考古学家罗振玉考证:“孙辑姓纂,讹‘毋丘’作‘母丘’ 列入厚韵,误。”例如,河南后汉末将大匠毋邱兴,生毋俭,为魏幽州剌史,奔吴,拜镇北将军、幽州牧、谯侯,生毋旬。古时“母”、“毋”二字通假,毋邱氏的后裔子孙中,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母(毋)氏者。毋邱氏在历史上曾有被讹为曼丘氏,后有称曼氏者,其族实为母(毋)氏。

按史籍《汉书·货殖传》的记载:“有毋盐氏,巨富,齐毋盐邑大夫之后。汉有执金吾东海毋将隆、将作,大匠毋丘兴。”

争鸣:

关于毋丘氏,同时又有诸多史书考证其实为毋丘氏,读音作Guàn qiū(ㄍㄨㄢ ㄑㄧㄡ),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毋丘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卫国有地名毋丘(今山东曹县),居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地名“毋丘”为氏,称毋丘氏,世代相传。

同样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的记载:“齐宣公伐卫,取毋丘。”其注索隐指出:“毋,音贯。毋丘,古国名。卫之邑。今作毋者,字残缺耳。正义曰:云:故贯城卽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县南。又按贯高之贯音冠,本毋丘,复姓,后去丘为毋氏。又作贯氏。魏有毋丘俭,今多呼为父母之母,非也。据此,则毋丘氏当从沽欢切之毋字,不当从微夫切之毋字矣。其误已久,不可不辨。与毋、母俱别。”

本书按:

毋丘氏、亦或毋丘氏,已经是历史湮迁甚为久远的姓氏,虽然该姓氏在今已经甚为稀少,但由于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赫赫有名的人物,因此其后裔子孙无论如今是单姓为母氏、毋氏、毋氏、丘氏、邱氏,还是复姓毋邱氏、毋邱氏,都一直在争论不休,应当引起史学界的充分重视,并予以甄别。

本书作者曾在河北高阳、山东曹县、山西太原和闻喜、河南项县、安徽寿县、湖南永州作过考察,惜时间较短,仅收集有少许资料。

“毋”,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实际有三种基本的含义:①为贯穿物品的绳索或木棒;②为一种作战用的大弓,需要用腿力撑开,具有强大的远程攻击力;③地名,毋丘,今山东曹县(一说山东济阴),正好位于卫国、齐国、鲁国三国之间,是三国商贾交通的要冲,因此称毋邑。

“毋”,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实际有五种基本的含义:①禁止、无;②鹦鹉;③制缁衣的行为(一指染制黑色的布帛,二指整补旧衣为新服);④地名,甯毋,原为晋国之地,今山西平阳(一说今河北高阳),后为齐国之地;⑤语气助词。

作为姓氏起源,比较“毋”与“毋”,其与姬姓晋国、卫国和姜姓齐国、田姓齐国之间都有密切关系,而且大致能确定其时间在齐宣公、齐宣王时期。

齐宣公姜积(公元前?~前405年),是齐平公姜骜之子。在齐宣公执政时期,以田庄子(田白)为宰相,这时春秋时期已接近尾声。齐宣公三年,发生“三家分晋”的重大历史事件。齐宣公十五年,宰相田庄子逝世,其子田和接手宰相职位。

在齐宣公在位时期,孟子曾去拜访过他。当时卫国内乱,国人将昏庸残暴的卫侯杀了,齐宣公就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人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大家注意,就因为孟子的这句话,其圣牌后来差点被明太祖朱元璋从圣庙中扔出去。

齐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出兵征伐晋国,毁了黄城(今山东冠县),又围攻阳狐(今河北大名);隔年(公元前404年)又征伐鲁国、葛、安陵,第三年(公元前405年)又攻取了鲁国的一座城池。到齐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他再次出兵夺取了鲁国的郕邑(今山东泗水)。齐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年),齐宣公逝世,其子齐康公姜贷继位。到(公元前386年),齐康公被宰相田赶到海边沙滩上捉螃蟹吃,“田代姜齐”。从此齐国不再姓姜。

显然,在齐宣公执政时期,他在田氏家族的庞大势力支持下四处征战,其时发生赵、魏、韩“三家分晋”,而晋国正内乱,齐宣公乘机在公元前403年出兵伐晋、攻卫、占鲁,期间夺取槽县、济阴一带,当为可能。

而在战国初期,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公元前301年)执政时期,文武双治,使齐国再次强大起来。在文成上,齐宣王创建了稷下学宫,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杂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积极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灿烂的“先秦文化”;在武治上,公元前305年,齐宣王只用了五十天时间,就攻占了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几乎灭亡了燕国。其时,国大威巍,齐宣王封赐其弟至毋丘(今山西平阳,一说今河北高阳),亦为可信。

因此,在史料还不周全的情况下,本书暂按史籍记载,双列于上。待将来诸多史学家有新的结论,或进一步考证后,再摘取其一。

二.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只有MU 一个音

这位来自天津南开大学的光学科学家母教授表示,他也不知

道“母”姓的起源,不过,他知道“母”姓是源自山东省。他说:

“在山东泰安有一个母家庄,这个村庄的居民多数姓母。”他相

信他的祖先是从山东移居到辽宁的。

母教授说,他在辽宁锦西出生,那里有四、五百人姓母。

“母”姓的的历史很久,人数不多,分布的地区也不广,大约在

山东、北京和内蒙古有他的宗亲,其他地方就很少了。他离开家

乡到外地读书从未遇过姓“母”的宗亲,出来做事以后也一直没

有机会遇到自己的宗亲。目前,他的儿子在美国深造也没有机会

遇到母氏宗亲。母国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学术委

员会主任、以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查阅了《百家姓词典》,找不到“母”姓。再查阅《姓氏词

典》,这本词典收录了很多姓氏,总算找到了一些线索。原来

“母”姓的历史悠久,“母”姓是从复姓“胡母”而来,源于田

姓,所谓“系出田氏”。春秋时代的齐宣王封他的弟弟在母仰

(地名),赐姓“胡母”氏。他的后人分为3个姓,即胡母、胡

仰和母。

在《稀姓录》中提到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进士

母梦牛,明有母德纯。当代中国诗人兼散文作家母国政也是母氏

家族的名人。在稀有的姓氏中除了胡母、胡仰和母三姓之外,还

有母邱和母将,以及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