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养蚕要具备哪些条件?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02:18:50浏览:11分类:星座大全

养蚕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养蚕生产布局

养蚕生产布局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它不仅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质量外,还影响到桑树的生长及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最终影响到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进行养天生产布局,要以各地的气候特点、桑树生长情况、养蚕设备条件、养蚕劳动力资源、养蚕技术水平及当地的农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为依据,做到统筹兼顾。

养蚕生产布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①以提高蚕茧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发期养蚕的布局方式生产优质蚕茧不仅是蚕业生产的目的,也是丝绸加工业及外贸出口的迫切需要。要提高蚕茧质量及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应尽量减少茧质差、效益低的蚕期的养蚕数量或调整其饲养时期,并尽量增加蚕茧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蚕期的养蚕数量。

②以考虑桑叶质量和产量为主要目的的分期养蚕布局方式。将养蚕时间安排在桑叶质量最佳时期饲养,蚕茧生产容易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桑树自早春发芽生长至冬季落叶休眠,时间跨度较长。桑叶不同收获时期及不同叶位,其老嫩与成熟度相差很大。全年分期养蚕,符合桑树生长特点,有利于增产桑叶;可以做到适时采选适熟叶;还可以缓和蚕室蚕具的紧张状态,充分利用蚕室蚕具和养蚕劳动力等资源,做到蚕座稀放,良桑饱食,为蚕茧优质高产创造条件。

②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养蚕布局方式。因为不问地区的蚕桑生产的比重、耕作制度、气候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进行养蚕生产布局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例如,浙江省湖州蚕区,根据当地乡镇工业比较发达,早秋蚕和晚秋蚕存在生产量少、产茧量低、茧质差和蚕作不安定等状况,为了提高养蚕劳动力的利用率,适应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的"三秋蚕"改为早中秋蚕和晚中秋蚕的"二秋蚕",从的是不而提高蚕茧的质量,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我国土地辽阔,各蚕区的养蚕生产布局存在着很大差异。长江流域蚕区,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养蚕4~5次。珠江流域蚕区,从3月至11月,一年可养蚕7~8次。华北地区,从5月至9月,一年养蚕2~3次。

(1)春蚕 春蚕期气候适宜,桑叶质质量,病原少致病力低,是一年中最佳的蚕期。所以存蚕要尽量养足,做到蚕饱叶尽。一般按每张蚕种用叶650~700公斤,估算出可饲养的蚕种数量。

(2)夏蚕 夏蚕主要是利用桑树夏伐后的疏芽叶饲养,也可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蚕期余叶。桑树夏伐后及时疏去过密过细弱下垂的芽叶,有利于桑树通风透气,集中养分促进芽枝的健壮生长,保证秋叶和翌年春叶的产量与质量,即适当饲养夏蚕是必需的。夏蚕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饲养数量占春蚕量的25%~30%,采叶不超过夏伐后新梢基部的4~5片叶。

(3)早秋 蚕早秋蚕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句,气候高温干燥并多变,是全年条件最差的饲养时期。早秋蚕主要利用桑树枝条于部叶调养,适当采叶能促进枝条继续生长,有利于改善中秋蚕叶质,但采叶过度,则会抑制桑树的正常生长,影响中秋蚕的饲养和翌年春叶产量。为此,早秋蚕不宜多养,饲养数量约为春蚕的40%~45%。

(4)中秋 蚕,中秋蚕为秋蚕的重点,此时气候较适合于蚕生长发育与桑树生长。因此,在做好桑园估产工作的基础上,要养足蚁量,使桑叶得到充分利用。饲养量一般为春蚕的85%一95%,采叶后的枝条梢端留有7~8片叶。

(5)晚秋 蚕晚秋蚕期为9月理旬至10月下旬,饲养量根据中秋蚕后余叶多少而定(即看叶养晚秋蚕),一般为春蚕的10%~15%。采叶后的枝条至少须留3~4片叶,切忌"剃光头",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让树体积累足够养分而越冬,保持树势。

2.蚕室蚕具

(1)蚕室 蚕室是蚕生活和饲养人员操作的场所,其结构要有利于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和养蚕操作,其位置要远离毒源、便于清洗消毒及微气候的调节等。目前农村养蚕多为副业生产,一家一户的饲养规模一般较小,农户都是将住房兼作蚕室,因此,蚕区在新建住房时应考虑兼作蚕室的要求。根据养蚕生产的用途和要求,蚕室可分为小蚕室、大蚕室、贮桑室和上族室。

①小蚕室指用于饲养1~3龄蚕的蚕室。由于小蚕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所以要求小蚕室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湿性能。养蚕生产上,条件好的农户建有小蚕专用蚕室,条件不允许的农户则用塑料薄膜等从原有住房中围出一小间作为小蚕室。小蚕室的加温设施要根据房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当前较适宜于农村各家各户饲养的简易加温设施有以下几种:

地面地火龙:在蚕室地面上用砖块修建回转式烟道,散热加温蚕室。建造容易,不用时可拆除,不损坏地面,但占用空间,影响养蚕操作。

地火龙:在蚕室地坪下修建回转式烟道,在烟道上铺上薄层黄沙,散热加温蚕室。具有加温补湿性能好、不占空间、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建造时要损坏原有地面。

天火龙:用铁皮管作烟道,回转挂于蚕室空中而加温。装置方便,但占据蚕室内空间,影响饲养操作,并且保温保湿性能不如地火龙。

②大蚕室指用于饲养4~5龄蚕的蚕室。大蚕室要求通风透气性能好,当前农村养蚕农户那是将住房兼用大蚕室。

③贮桑室为贮备桑叶的场所,要求低温多湿、光线较暗、邻近蚕室及便于清洗消毒。专用贮桑室则采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兼用贮桑室则选择水泥地面、无直射光的小间。

④上蔟室通常与蚕室套用,要求通风排湿性能好,光线均匀。

(2)蚕具 养蚕所需的用具统称为蚕具。蚕具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消毒用具 喷雾器、水桶(或缸)、皮管、消毒锅、扫帚等。

②收蚁用具 蚕筷、鹅毛、收蚁纸(或网)等。

③饲育用具 蚕匾、蚕架、给桑架、蚕网、塑料薄膜、防干纸、干湿温度计、切桑刀、切桑板、秤、除沙筐等。

④采桑、贮桑用具 采桑箩、桑剪、贮桑缸、气笼、盖桑布等。

⑤上蔟用具 蔟具(方格蔟或折蔟或娱蚣蔟等)、芦帘、蔟架等。

蚕具制作可因地制宜,但在用材结构上要求适合蚕的生理卫生,便于清洗消毒;且取树容易,制作简单,价廉物美,有些还能与日常牛活和生产用具兼用;坚实耐用,使用轻便;便于搬运、收藏及保管。

3.养蚕生产资料的准备

(1)蚕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蚕品种是安全蚕作、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同蚕,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为此,选择蚕品种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叶质、饲养条件及饲养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春蚕期气候适宜,叶质好,应选用多丝量的春用蚕品种;夏秋季气候较恶劣,叶质也较差,应选用体质强健的夏秋用蚕品种;大气污染(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选用耐氟性较强的蚕品种。具体参照前面的"蚕品种及性状介绍"。

(2)桑叶的准备 养蚕前要做好桑叶产量的估测工作,做到"以叶定种,叶种平衡",在充分利用桑叶而又不影响桑树生理的前提下,提高亩桑产茧量。桑叶的估产应根据桑树品种、树龄、栽植形式、肥培管理、气候条件、用叶时间及历年产叶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春叶的估产主要有条长估产法和经验估产法两种,条长估产法是根据桑园总条长和每米桑枝杖条的产叶量来估计桑叶产量的方法,它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首光根据桑树长势、树龄、桑品种等将桑园分类,然后每类桑园分别选15~20株代表性桑树,调查亩桑总条长,再估计米条长春叶产量(米条长春叶产量在0.08~0.1公斤,据桑树品种、树龄、肥培水平、气候条件、发芽率、上年春期实际情况等灵活掌握),最后推算出商桑产叶量;经验估产法是根据上年春叶产量再结合肥培管理、枝条条长条粗、当年气候条件和收获日期来确定春叶产量,一般适用于有丰富栽桑经验的蚕农运用。夏叶与秋叶的估产,均是根据春叶产量再考虑夏伐迟早、当时气候条件、肥培管理、桑树长势等情况面进行的,以春叶产量为100%,一般夏叶产量为15%~20%,早秋叶产量为30%~35%,中秋叶产量为65%~70%、晚秋叶产量为15%~20%。用叶量的多少,因饲养季节、蚕品种、饲养条件和饲育技术不同而有差异。春用品种蚕,每张蚕种一般需用叶650~700公斤(芽叶,春季);夏秋品种蚕,每张蚕种~般需用叶450~550公斤(片叶,夏秋季)。

(3)劳动力安排 养蚕所需安排的劳动力,因饲养员技术水平、饲养方式,饲养季节等不同而不同。稚蚕防干育,壮蚕普通育,则熟练饲养员每人可负担的养蚕量一般为:1~2龄蚕期4~5张,3龄蚕期3张,4龄蚕期2~2.5张,5龄蚕期1~1.5张,这其中3~5龄蚕期不包括采叶。其它饲养方式及饲养人员可按上述标准上下适当增减。

(4)蚕室、蚕具及消耗物品的准备 蚕室、蚕具及主要消耗物品所需的数量,应按所饲养蚕种数量来计算,在养蚕前全部准备好。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3、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4、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扩展资料:

养蚕注意

一、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在蚕室以及桑田附近的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农药,其气味作用会导致蚕儿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能采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门窗,以防蚕儿中毒。

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灭蚕蝇”乳剂或喷蚕体,以杀灭蝇蛆。

四、养蚕前要堵塞鼠洞,蚕架与墙壁要保持一定间距,蚕架脚周围要撒上石灰粉或蚕药,以防止老鼠上爬。养地蚕,要做好药物灭鼠。

五、夏、秋养蚕气温较高,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桑叶喷洒清水,室内用电风扇吹微风,也有利于室内降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