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宝宝五十天眼角部位有小红疙瘩是怎么回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07:00:54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宝宝五十天眼角部位有小红疙瘩是怎么回事

这个是麦粒肿,我小时候在眼皮长过,后来做手术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麦粒肿,就是指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生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疾病,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针眼怎么快速治疗

感染:

结膜炎:发生结膜炎时,主要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红、肿,或有异物存留的眼睛摩擦疼痛等表现,眼痛多表现轻微,以烧灼感、胀痛为主。

角膜炎:角膜对疼痛非常敏感,任何伤害,如浅表糜烂、溃疡、手术、外伤异物倒睫刺激、化学烟雾液体接触造成的刺激等均会引起眼睛刺痛,疼痛较剧烈,多伴有怕光、流泪流涕、眼睛红肿、看东西不清楚等症状。

睑腺炎:又称麦粒肿或针眼。眼皮有皮肤汗腺、皮脂腺等腺体开口,当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局部肿胀红痛明显,有时会伴有耳朵前方出现小小的无痛性的鼓包,即耳前淋巴结肿大,一般等病灶形成脓肿并破溃后,疼痛可缓解。

眼部本身病变:

干眼症:长期对着电脑办公、玩手机的人会出现用眼后眼睛干涩、肿胀的感觉。

青光眼:眼睛会持续分泌房水,眼睛内有一套下水管道负责房水的排出,各种原因引起的排出受阻,就像下水管道阻塞一样,会使过多的房水聚集在眼睛内部,造成眼压过高、眼部胀痛,甚至会波及脑部引起头痛、恶心。

球后视神经炎:双眼或单眼视力迅速减退,常在数小时或 1~2 天发生严重的视力障碍,重者可完全失去光觉,80% 的病人常感有眼球后部的轻微胀痛,特别是在向上及内侧看时更为明显。有时用手压迫眼球时也可引起轻微疼痛。

其他:虹睫炎、交感性眼炎(一只眼睛受伤,4~8 周后未受伤的眼出现疼痛及损伤的情况)、眼部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眼部疼痛的情况。

眼部周围病变引起:长期慢性鼻炎可能诱发鼻窦炎,进而破坏骨壁,引起眼部疼痛的症状。

外伤等外部因素:如电光性眼炎,由于紫外线过度照射造成角膜大面积糜烂脱落,一般为接触紫外线照射后 3~10 小时发病,疼痛最剧烈,伴眼睛红、眼睛肿、怕光、流泪流涕、睁不开眼睛等症状。

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眼睛疼痛的症状。

其他:如角膜神经痛,部分病人进行角膜屈光手术后,由于切断了部分角膜神经末梢,或因其眼睛表面(即眼表)结构或多或少的改变,造成类似于眼部疼痛的感觉,但大部分病人经过详细临床检查,并没有发现角膜有损伤,但病人仍然感觉眼痛不适。

针眼也叫做麦粒肿,我以前也得过这种病。后来经过恰当积极的治疗之后,终于治愈了针眼。下面就给大家详细地讲一讲,针眼怎么快速治疗。

1.初期得了针眼是,可以用湿热散来治疗,有助于麦粒肿的消散。也可以用用紫金锭或清火眼丸,调外障眼药水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或冷开水,外涂患处皮肤;也可用如意金黄膏涂局部皮肤,但是注意不要涂到眼睛里。

2.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并可缩短疗程。还有一种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待热劲过后再睁眼。

3.针眼又叫睑腺炎,是细菌性感染,使用氧氟沙星眼药水及红霉素眼膏(晚上睡前用),保证眼药水每天5-6次。等脓点形成后进行切开排脓。如果没有脓点的时候切忌切开,容易造成感染扩散。

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针眼,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以防细菌或者异物进入眼睛。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